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分院而居 ...
-
就在元瑾脑子里还是懵懂状态的这一会儿功夫,却听到“柳心瑾”接着说道:“柳元瑾啊柳元瑾,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就不留情面的扫了我的脸面,根本就没想过我是什么心态吧。”
“哼,估计在你眼里,我就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我和你是永远都不能比的,你认为我什么都不如你是吗?你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报仇雪恨吧,哈哈哈,你不是很神气吗?你不是很高傲吗,现在你死了,我看你还怎么教训我。”
元瑾觉得很怪异,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这个不知来历的孤魂野鬼了,居然让她如此憎恨自己,听她话里话外的语气,是巴不得自己去死了才好。
可是在自己的印象当中,对“她”这个披着心瑾皮子的人,即使算不上好,但是也不差吧,最多也不过是不够关心罢了,自己也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看不惯庶女的人啊,怎么会得罪她呢?
柳心瑾对自己的屋子很放心,屋外又是贴身丫头守着,所以说起话来毫无顾忌,估计是想从这种自言自语的环境当中获得一些满足感,获得一些成就感。所以说起话来时毫不顾忌的。
“不过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若不是你一开始就不留情面的教训我,估计我从头到尾都会像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这个空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充满疑惑呢?若是长期这么下去,最终却会给我带来麻烦。”
“哼,正是因为有了你的那些冷嘲热讽,我才知道我的未来会生活的多么不容易,才会一步一步的谋划到今天。哈哈哈,估计到死的时候,你都还以为我是一个木讷老实的庶女吧 。”
“你以为我王安然是那么好欺负的吗?哦,不对,是柳心瑾,王安然这个上辈子的名字早已经灰飞烟灭了,自从来到这里的那天开始,我就是柳心瑾。从今往后,我要代替你这个嫡女,拿走原本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过那种原本就是属于柳心瑾的生活”
元瑾看着“柳心瑾”那毫不掩饰的兴奋和喜悦,心里燃起一阵阵的怒火,此时此刻的自己,巴不得上前去撕烂她那张灿烂的笑脸,巴不得上前一步去掐死她才好。
过了好半晌之后,元瑾才慢慢的冷静下来了,感觉心里烧的正旺的那股火气也慢慢的熄灭下去了,不是自己不愤怒,不是自己不憎恨,实在是元瑾现在毫无办法。
毕竟自己再怎么愤怒,也无法改变自己所遭遇的这一切,愤怒无法让自己回到过去,愤怒无法为自己报仇雪恨,愤怒无法让这个心狠手辣的孤魂野鬼灰飞烟灭。
现在的元瑾,心里最想知道的是,到底这个自称王安然的孤魂野鬼,是什么时候抢了心瑾的身体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得罪她的,心瑾作为王府的庶女,又怎么会让她抢了自己的身体。
听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自己这个做嫡女的先得罪她之后,她今时今日才会出手对付自己的,可是自己明明记得,自从八岁之后,大家就是分院而居的啊。
那时候无论是自己还是心瑾,都差不多懂事儿了,自己又怎么会平白无故的得罪一个庶妹呢?倒不是说自己怕他,而是对付一个庶妹,也太掉价了吧。
最主要的一点是,很早之前自己就一直在母亲身边,接受母亲的教养。身边的教养嬷嬷也不少。
而且那些嬷嬷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还是托了舅母的福,是舅母去宫中请安的时候,特意请皇后娘娘赏赐下来的。
虽然自己以前在府中的时候,心里是有点瞧不起这个庶妹,不过却也尽到了作为嫡姐的责任。
在自己印象当中,她总是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自己有的时候看不过那副明明为主子却做出丫头样子的行为,最多也不过是说两句罢了。
从来没有过像她刚才所说的那种冷嘲热讽啊,自己甚至还经常教育她,关于权贵之间的许多礼仪和人情来往。
不然她日后若是闹出什么笑话来,最终受到影响的也会是自己母亲,和自己这个只比她大一岁的嫡姐啊。
对了,八岁之后分院而居。元瑾突然之间想起来了,八岁之前,自己和心瑾一直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只是大家住的楼阁不一样罢了。
只不过在自己八岁的那一年,柳心瑾才七岁的时候,母亲说自己也已经到了年纪,应该学习一些管家规矩和人情往来了,所以才把自己挪出和心瑾一起居住的那个兰雅院,搬到母亲隔壁的青竹院的。
当时母亲还说过,让心瑾和自己一起学习规矩,虽然她比自己小了一岁,不过和嫡姐一起,先在自己身边看看处事规矩也行。和嫡姐一起接受教育,日后即使是说亲也能抬高身价。
不过崔姨娘却拒绝了,偏偏她又不明面上拒绝母亲,而是让父亲亲自出面给母亲说,说什么心瑾还小,不必那么苛刻的要求她之类的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说,顾氏这个做嫡母的苛刻虐待庶女。
元瑾还记得,当时母亲听了父亲的转告之后,脸上那不屑的表情,以及和父亲说的那些话:“既然老爷也如此认为,那就让催姨娘自己教导吧,日后也不用到我这边来了,我照顾元儿也需要许多精力,心瑾有崔姨娘这个做亲身母亲的照顾,总比在我这边照顾的好。”
父亲听了母亲那生疏和客套的话语之后,估计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误会太太了,想了想之后不自然的笑着说道:“倒不是说太太照顾不好心瑾,只是太太也说了,照顾元瑾也需要精力,若是瑾儿也过来了,太太还得怎么劳累呢,不如就让她和她姨娘在那边算了。”
当时元瑾就在顾氏身边的,还清楚的记得,父亲说完这句话之后,母亲就端茶送客了,既没有想要听父亲废话的意思,也没有留父亲宿在青竹院的意思。父亲作为一个男人,自然不愿意看母亲的眼色,虽然嘴里想说着什么,不过看着母亲面色不善的样子,最终还是一甩袖子,面无表情的走了。
只是从那次事情以后,母亲确实不怎么看管心瑾,那次事情之前,顾氏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心瑾的嬷嬷问问话。
仔细敲打一番心瑾身边的丫头和嬷嬷。要求她们精细的照顾好自己主子,主子好了她们才能好,若是让自己这个太太知道谁敢拿捏主子,谁敢认为主子还小不懂事儿的话,必然会受到严惩。
现在则没有这些事情了,顾氏很少再去过问心瑾身边的嬷嬷,关于心瑾的一切,除了需要走账房的时候,其他事情都全部交个崔姨娘去办了。
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既然别人根本不相信你,还时时刻刻的防备着你,那何必要上赶着给别人人做苦力呢,让她们自生自灭去吧。”
这就是母亲给元瑾上的第一堂课,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是让元瑾跟在自己身边,看着自己这个当家太太,是如何处理府中的各种大小事务的。
等到元瑾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有的时候还会给元瑾讲解一番,应该如何处理妾氏身边的各种事物,还有妾氏与妾氏之家若是发生矛盾了,作为当家太太该怎么处理,才不会留人话柄给人诟病。
那段日子,是元瑾从小到大过得最累的日子,不过也是最充实的日子了。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每晚还要看过账本之后才能歇息,现在想起来都还印象深刻。
而且白日的时候,也不是那么轻松的,每天跟在顾氏身边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下午还要和舅母帮忙找来的秀娘学刺绣,总之在自己印象当中,那段日子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事情。
不过好在元瑾是一个聪明,且有天赋的孩子,一段时间之后,不论是处事规矩还是了礼仪刺绣,都学得像模像样的。
特别是那些权贵之家的嫡女所该学习的一切规矩,对于两年之后的元瑾来说,已经不是要学习的内容,而是完全容纳到自己生活当中去的一部分了。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番风姿。
元瑾因为要学习规矩而少了时间的原因,同时也是因为听从母亲的吩咐,少和崔姨娘院子里的那些莺莺燕燕接触,所以自从搬出兰雅院之后,就没有再和心瑾好好说说话,或者像以前在一个院子时候,坐在一起做做功课什么的。
还记得以前在兰雅院的时候,每天给姐妹两上课的先生下学了,元瑾和心瑾都会在一起,做做先生留下的功课,仔细思索一番书中的内涵,或者在一起说说话扑扑蝶什么的。现在却只能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