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东宫该是谁 ...

  •   武青瑛每次喝茶都能让洪璟忍不住皱眉。吧唧嘴、吐茶叶、舔杯沿……
      任凭洪璟为了这饮茶的仪态训斥她多少次,还是屡教不改,以至于洪璟都改了,再也不看武青瑛喝茶。
      这会洪璟闭着眼睛,听着武青瑛吧唧嘴的动静,眉头紧锁呼吸粗重,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手里的茶盏扔到武青瑛的脸上。
      “您说呢,我说的对不对?”武青瑛呸呸呸的把喝到嘴里的茶叶吐回了茶盏里,丝毫没有考虑过待会还要再喝茶盏里的茶汤。
      “这案子我不是让你别管了吗?移交出去就是移交出去了,少参合官家的事,尤其是这事还牵扯了十一皇女,少参合!”洪璟还是没睁眼,眉头还是紧锁着,靠在椅背上像是要闭目养神似的。
      “我喝完了。”武青瑛看她这样忍不住开口提醒,洪璟睁开眼看看武青瑛,一脸的嫌弃。
      “我想上万寿山亲眼看看。”武青瑛终于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看什么看!看一眼,命都没了!”一般情况下,洪璟一瞪眼,大理寺内没有人敢再多一句话。朝堂上六部官员也鲜少有人敢正面跟洪老太太正面对抗,唯独这个不入流的武青瑛,洪璟的眼瞪得连鱼尾纹都没了,她却还是一脸的纠缠不舍。
      “大人,我这实在是没见过天生神力是个什么样子……”
      洪璟看着武青瑛,脑子里浮现的是她师傅。
      “你师傅应该写下来吧,他当年验过。”洪璟说这句话的时候面无表情,武青瑛舔了舔嘴唇:“是写过,但是写的很笼统,很多地方就一句话……”
      “武神体魄,杀之可惜。”洪璟缓缓的把这句话吐了出来。
      武青瑛知道自己师父当年的勘验文书洪璟肯定是看过的,因此并不觉得惊讶,点了点头没有作声。
      洪璟搁下手里的茶盏,看向窗外。碧空如洗,秋季的肃京总是天气极好,往往一连一个月不下雨不阴天。大理寺衙门的院子里有一个很矮的太湖石,旁边种了矮松,临近院墙的位置种着青竹。一年四季,在这个院子里总是看得到绿色,生机盎然似的。
      “十一皇女,身份尊贵,你要真的想去拜见,等本官上书吧,陛下或许愿意在十一皇女身边添一两个教习。”洪璟像是忽然下了什么决心,这话把武青瑛吓了一跳。
      “大人,我是个仵作,我不能当什么教习,我啥也教不了。”武青瑛连连摆手摇头。
      “仵作一行,于刑狱事要十分了解,我知道你的本事,不仅仅是仵作勘验,刑狱法条你也熟烂,教□□嗣,不算不妥。”洪璟扫了武青瑛一眼,然后换了口气,颇为嫌弃的给了武青瑛一个白眼:“你当大理寺衙门缺仵作?非你不可?”
      “我,那,的确是您这最好的仵作!”武青瑛倒是自信的很。
      洪璟气得抓起一把干果扔向了武青瑛的头顶:“要不要脸了。”
      四位亲王入京迟迟不曾离开返回封地,东宫案一直没有任何说法,女帝看起来一天比一天平静,老年丧子的痛楚逐渐离开了她的眉梢眼角,朝堂上的臣子议事也逐渐开始不再小心翼翼。
      大约是气氛缓和多了,礼部侍郎钱庆元终于在一个天气极好的日子的早朝上跨出一步,躬身拱手,毕恭毕敬的恳请:“臣,恳请陛下,早立储君。”
      打从钱庆元这一步迈出去的时刻,朝堂上就是死寂的,他的话很是简短,没有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打算,只是毕恭毕敬的站在那里。
      女帝的神情平静,听完了也不说话,眼神从每一个官员的脸上扫过去,像是对他们的反应十分好奇。
      四位亲王也在,四个人低眉顺眼眼观鼻鼻观心,仿佛钱庆元说得是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旌阳王杨玉甄倒是努力的缩着脖子,想让站在第一排的自己越不起眼越好。
      “列位有什么想说的,说吧。”女帝冲着钱庆元点了一下头,示意他不必再站在那里,钱庆元便施礼后退回了自己的行列之中。
      “臣以为,靖王殿下能当储君大任,靖王殿下如今是陛下唯一的儿子,理应由靖王殿下入主东宫。”
      “臣附议。”
      ……
      “不妥,靖王殿下先天体弱,储君事务繁杂,恐靖王殿下劳累过度难以支持,臣以为,武阳王殿下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武阳王殿下是陛下长女,也符合立长的条件。”
      “不妥,武阳王殿下是女子,本朝律法,家产无嫡子才可传女,岂能越过靖王殿下直接点选武阳王殿下,这不是要陛下公然违反律法吗?”
      “不妥,东宫太子妃有孕,如若诞下皇孙,当由皇孙主持东宫为妥!”
      各家争论,派系之分一目了然。
      老臣多支持靖王,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当年他们与女帝千辛万苦达成协议,生怕女帝在这件事情上最终反悔册立女东宫,那么未来帝王承袭之事就会更加纷杂。
      新派的男女官员多半支持武阳王杨玉狮,可见这些年里杨玉狮积累了不少人气,年轻男女官员多半是早已钦慕杨玉狮的赫赫战功,认为唯有这样果决刚勇的亲王才适合成为未来的君主,至于这位君主是男是女,新派人士往往并不在意。
      支持萧佛狸肚子里那个未知男女的孩子的,多事这几年里东宫经营下的人脉,他们还来不及攀附新的权贵,因而一半是期待能够维持当前东宫的状态,一半期待拖延时间,让自己能够找到攀附新人的机会。
      纷争不会自动停止,人人义愤填膺,脸上都是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样子。
      女帝平静的看着,像是在仔细的聆听。站在第一排的四位亲王神色平静,尤其是无人推举的杨玉甄,只觉得自己相对安全许多,忍不住松了口气。
      杨玉佛在纷争之中跨出一步,一张胖脸上严肃得连肥肉都不颤抖了:“陛下,儿臣以为,东宫遗孤尚未出生,不如静候,如果太子妃能够诞下皇孙,是东宫之幸,先太子为人人品贵重,天资聪颖,是东宫的不二人选,他的孩子必定也是如他一般,能够成为我大梁最优秀的储君人选。”
      杨玉佛作为四位亲王之一,率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她圆滚滚的身材像是一堵墙,站在那里几乎将后面争论的臣工全部都挡住了。
      “一个婴儿,如何能够担任一国储君?这样实在不妥。”
      臣工之中自然有反对的,话音一落,杨玉佛便回头去看:“怎么,几位大人觉得陛下如今已经到了必须立一个身体康健的东宫随时接任的时候?”
      这话便有些不讲理,可是也没人敢接这么大的帽子,一群人赶紧叩首:“臣等绝无此心,臣等都是为了陛下江山社稷着想,此心可昭日月,请陛下明鉴。”
      “皇孙若是能当大任,大可以以皇孙的身份悉心教导,来日听从天命即可,何必着急刚刚出生就立为储君?储君坐镇东宫,要事事协助辅佐陛下,一个婴孩岂能帮得上陛下的忙?”臣工之中自然有懂得如何回应的,几位大学士跟杨玉佛较量一下口舌锋利,自然是不会逊色。
      杨玉佛没有接这个话头,只是回过身去,对着女帝微微躬身:“儿臣请陛下暂缓册立东宫一事,静待太子妃诞下皇孙。”
      女帝看了侍立一旁的尹天宝一眼,两个女官上前来搀扶女帝起身,朝堂上瞬间乌压压跪了一地人,人人低头,听着尹天宝扬声:“退朝。”
      几天后,女帝关于东宫之争的回应从某种意义上出现了。几道旨意在同一天下达,第一是四位亲王入京已久,封地事务繁杂,希望四位亲王尽快离京返回封地尽忠职守。第二是东宫新丧,刺杀案尚未告破,册立东宫一事暂等刺客落网再定不迟。第三是十一皇女已经即将年满十六成人,常年寄居佛寺,为来日前往封地着想,特准外出游学一年,增广见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十章 东宫该是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