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入我相思门 ...

  •   但见前方凉亭处有一蓝衣男子,剑眉星目,一派轩昂之气,正是李家大公子李致远。旁边一位身着月牙白长衫的公子,面容柔丽竟似女子,若不是上挑的眉和英挺的鼻,透着飒爽之气,真会让人产生错觉。

      李琼芳福了福身子,叫了声"表哥!"

      何羿之微颔首,"琼芳表妹不必多礼!"

      怪道常听表姐说,李大哥挺拔如松,何表哥秀逸似竹。看着眼前的长衫男子,林若兰忽然想起母亲的叹息。林母常叹,她的大姨母是命苦之人。

      沈家大姑娘生的端庄秀丽,自小便爱习文浓墨。沈父直叹息,若是个男儿就好了。到了婚配年龄,前来提亲的公子都踏破了门槛,可她却不屑一顾,一心要找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作良人。

      后来终于天遂人愿,在瘦西湖畔的一次诗文会上,这大姑娘邂逅了她今生的良人。此人是一位姓何的书生,才高八斗,却也谦卑有度,听说也出身书香门第。这才子佳人堪称绝配。再后来,那何书生高中探花谋得官职,又喜得一子,取名良善。

      此子生得像他母亲,清秀怡人,又天资聪颖,再加上父母教导,自小便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这一家人倒也和顺美满。

      奈何在良善十岁之时家逢巨变,他父亲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早与地方豪强积怨已久,便遭奸人陷害被罢官免职。何父在牢狱之时已受了许多凌辱折磨,他一文人身子骨儿,怎生受得?罢官归家后又正直冬季,染了风寒,加之心情郁结,自此竟一病不起,留得她们孤儿寡母,伶仃竭苦。

      这沈家大姑娘倒也是个刚烈之人,不愿再改嫁,守着何家祖宅,一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长大,成人后,又为这孩子取字弈之。

      每每听母亲说起这些前尘往事,林若兰总是跟着黯然神伤。如今总算好了,表哥已长大成人,又是扬州远近闻名的才子,姨母的心总算没白担。

      林若兰眉目含笑,"可是羿之表哥?"

      待何羿之的目光转向林若兰时,只觉心头一震,这是……?

      见他愣在那里,许久不言,林若兰已心中明了,他定是不认得她了,便佯装嗔怪道:"同是表妹,羿之哥哥却只识琼芳,不识若兰,真真教人心寒呀!"

      李致远有些吃惊"这是三姨母家的兰儿,羿之你当真不认得了?"

      "啊?――哦!"何羿之的神情有些尴尬,也有些闪躲,含糊其次地道:"几年未见,一时未认出来。还请表妹见谅!"

      林若兰抿嘴一笑,这个表哥还真是怕羞。李琼芳心知林若兰是故意为之,便在一旁劝道:"若兰就爱顽笑,表哥不必介怀。"

      何羿之闻言微微一笑,"无碍。"

      林若兰就猜到她这个表姐绝不会袖手旁观,便浅笑低语,"可是心疼了?巴巴的相护!"

      "兰儿你……总没个正经。"李琼芳羞得侧首转身。

      林若兰继续道:"要不我专程给他道个歉,姐姐可满意?"

      "你们两个在那儿嘀咕什么呐?"李致远抱怨着,已来到她们身边,嬉笑道:"兰儿,你可有些日子没来了,你看看,表哥都想你想得瘦了!这叫什么……什么憔悴呀?"

      "为伊消得人憔悴――"李琼芳都懒得替他说,教了许多遍,他愣是记不住。

      "哎,对,对!就是这句!"李致远嘿嘿一笑。

      "大哥你怎么就不能文武双全呐?"李琼芳十分的恨铁不成钢!

      "哎――此言差矣!"李致远得意洋洋,果然是近朱者赤啊,跟着何羿之总算也能说两句文诌诌的话了!"金无足赤――就拿羿之来说,文的出类拔萃罢?可要说打架――"李致远挑眉看向何羿之,"表兄可敢?"何羿之但笑不语。

      李琼芳斥道:"匹夫之勇矣!"

      "哎,小妹你这话我就不爱听!那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不都是舞刀弄枪的嘛!没有士兵守护,何来天下太平?"

      难得李致远如此慷慨激昂的准备长篇大论,却又被李琼芳打断了,"倘若没有文人悉心精研,又何来三綱五常,诗书圣贤,孔孟之道?"

      李致远不服,"羿之,你来评理!"

      李琼芳可一点儿也不担心,"大哥,表哥可是个十足的文人,又岂会赞同你的想法?"

      李致远警告道:"是不是兄弟?是兄弟你就别王婆卖瓜!"

      何羿之早作了明哲保身的打算,这一边是"小人",一边是女子,真真难养也!

      林若兰看出何羿之的心思,便笑着打了圆场,"好了,你们说的都不在理!"

      李致远兄妹都奇怪地看着林若兰,眼神中满是威胁。林若兰才不怕他们,继续道:"文治武功,双管齐下,方是治国之道!"

      一句话听得李致远十分欢喜,连连地赞林若兰知书达理。

      李琼芳瞪了她大哥一眼,"兰儿是说,两者皆需,并无主次!"

      一旁的何羿之终于开了口,"话是如此,只可惜,自太祖皇帝黄袍加身之后,当朝者便对武力十分忌讳,以至如今武举荒废,将才倍缺,宋辽之战才输得如此惨烈!"

      听得此言,李致远不禁仰天长叹,捶胸顿足,直呼某些人目光短浅啊!"若是武举还在,我一定考中武状元,奋战沙场,报效家国!"

      何羿之闻此雄心壮志不禁钦佩万分,"表兄好志气,他日定有机会披甲上阵,为国杀敌!"

      "那是自然!"李致远志满意得,心情盎然。

      此时有丫鬟陆续朝这边走来,领头的禀道:"各位少爷,小姐安。您们要的东西已经备好。"说罢便让身后的人将东西摆在一旁的石桌上。是一架古筝,琵琶,文房四宝,还有一把宝剑。古筝和琵琶放在池塘边上的石桌前,文房四宝摆在了前面凉亭内的桌上。摆放完毕,几人便退下了。

      李致远兴致勃勃,"我就喜欢听若兰弹琴,兰儿,快,来一曲!"

      李琼芳忍俊不禁,"妹妹弹的可是魔音么?"

      林若兰十分奇怪,"此话怎讲?"

      "大哥平日里最讨厌看人家跳舞弹曲儿,说什么扭扭捏捏,伤春悲秋的,毫无意义!却唯独就喜欢兰儿你的琴音,真是怪事!"

      李致远朗笑道:"小妹此言又差矣!兰儿的琴声明丽欢快,犹如脱缰的马儿,洒脱不羁,没有一丝小女儿情态,所以我才爱听。"

      "是,是,是!若兰什么都是好的,我这个小妹真真是横看成厌侧成烦!"李琼芳假装醋道。

      "小妹千万莫要妄自菲薄!需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李致远摇头晃脑的,说话像背文章一样。

      "哎――"林若兰她姐妹俩顿觉不可思议,"有长进呐!说话文气多了!"

      李致远十分谦虚有礼的一笑,"哪里!哪里!都是羿之兄的功劳!"

      林李二人见状都抿嘴直笑,看他这般还真不习惯。李致远奇怪了,"怎么你们小女子都喜欢这样么?怪不得那么多女子对羿之钦慕敬仰,枉我如此潇洒倜傥却只能孤芳自赏!"末了,还不忘仰天一声长叹。

      此话一出,李琼芳登时满面羞红,幸好李致远不知道她的心事,不然真是无地自容了。

      何羿之未料到李致远会拿他说事儿,忙道:"表兄说笑了!羿之何徳何能!"

      几人又闲话了几句,林李二人便坐了下来。李琼芳怀抱琵琶,林若兰信手抚筝。弹的是李白的将进酒。只听李琼芳娓娓唱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李琼芳唱这首歌时声音洪亮,韵律悠扬。琵琶叮咚,如珠落玉盘。林若兰的筝声时而婉转如雨滴,时而呼啸如疾风。配合李琼芳高昂的歌声,真是天衣无缝,令人心旷神怡。

      李致远早已心情盎然,拔出宝剑,武了起来。

      李琼芳的琵琶倒是常听,可林若兰的琴艺这何羿之还是第一次见识。不觉心中惊叹:丝竹之声,袅袅不绝。朗朗剑气,若行云流水,融会贯通。此情此景,美不胜收。

      本是欢愉的时刻,何羿之却忽的心头一黯,仿佛一场好戏已然上演,而他却来迟了,错过了惊艳的开场。这一错,可能便是一生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