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后宫甄嬛 ...

  •   在我关于前世那个荒诞不羁的梦里,有一部著名的电视连续剧《绿帽雍正帝》,正在十集连播的康庄大道上撒丫子狂奔。这部电视剧讲了一个叫做甄嬛的姑娘,她进宫了,怀孕了,流产了,又怀孕了,生孩子了,出宫了,怀孕了,回来了,生孩子了,干掉皇帝了,当太后了。

      我现下大概就身处在她的世界里。准确的说,我应该身处在那本关于甄嬛的书的世界里。这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最在她的身上得到映射,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会是她路途中的助力或是阻碍。她是这个世界的支柱。我却什么都不是。

      自我来到这个世界起,便日复一日的告诫自己,要抛去执念,活在当下。我这么努力的融入这个世界,我这么努力的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拼了命才活下来,我还想在这里实现我勃勃的野心,我还想在这里留下我的名字,我日日想,夜夜想,我把入宫之后怎么说、怎么做想得一清二楚。到现在才发现,这里是别人的世界,跟我没有关系,跟其他所有人都没有关系。

      那我算什么,我的父兄算什么,惨死在雁鸣关上的三千多名将士算什么,这世间万千大众算什么,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这些算什么?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我似乎走进了死胡同里,心思一日重过一日。太后很是为我心焦,以为我是思念家人,命人专程去霍府寻了冬青,借着自己名义将冬青赐给了我。
      冬青来这里的第一句话,“小姐,你不要害怕。”

      是了,其实我是在怕。我怕自己斗不过他人,累及阿早。我怕日后的生活只能在这三寸天地,只能抬头看四角的天空。我更怕这宫墙像是长大了嘴的猛兽,吃掉我的快乐,我的善良,和我的信仰。
      至于甄嬛之事,确实是我迁怒了。

      我开始慢慢回想甄嬛的剧情,于大事上总能记起七七八八。足够了。反正如今时间地点都不对,人物估计我也记不上号,诸多细节着实没什么必要。真正要紧的就只有三件事,皇帝爱纯元,皇后杀了纯元,甄嬛的孩子不是皇帝的。

      似乎还有一件事,甄珩说,我有几分像他妹妹。我当日见他行事,本就有几分存疑。若他说的是场面话也就罢了,若他说的是实话……
      那很多事情就可以解释了。我若貌似甄嬛,想必与纯元也是相像的。所以父亲三年的时候,必是入京时见到了纯元,才忽然改了意思。当时纯元圣眷甚浓,又是太后至亲,送一张相似的脸进来只会惹人厌烦,还不如舍了我去套狼,反而能卖皇族一个好。所以父亲才会觉得有愧于我,才会说这一切都是命。所以太后才会带我如此之好,才会有那一句“你与你父亲都不容易”。

      问题在于,有多像呢。
      我唤来冬青,问道:“你往日里在京城,可见过纯元皇后?”得到冬青肯定的答复之后,又说,“她与我长得可像?”
      冬青很是窘迫,支支吾吾的说,她只在节庆的时候远远的看过一眼,只记得有一头明晃晃的珠翠。
      我大囧。算了,依冬青这幅性格,能记得珠翠已经不容易了。其实也没有什么要紧的,见到了皇帝就知道有多像了。

      ------------------------------------------------------------------------------

      想明了这些事情之后,我心下大松,病便好了。能下床之后,我日日与太后请安,除此只在佛堂。没几日,便传来了甄嬛在册封礼上被厌弃的消息。
      太后看着我,她的眼神仿佛透过我的身体,越过了千山万水。许久只说了句,“她与你一样,都是可怜人。”
      若以往我定以为这是太后怜悯于她,如今却是知道,太后是在提醒我。

      坛经抄到一半的时候,甄家获罪了。昔日风光转瞬之间飞灰湮灭,连丝影子都没有剩下。阿早因替甄珩求情,也被迁怒,却并无大事,一则霍家就只剩下阿早一人,况且阿早虽有平叛之功,却并非中坚,目前还未成气候;二则阿早虽然有个也有个妹妹,但他妹妹还在这儿抄坛经呢,也威胁不到皇帝的枕边。但我知道,阿早是被低估了的,阿早,其实,就连我也看不清他。

      当我开始抄法华经的时候,甄嬛生下了胧月帝姬,便出宫去了。太后怜悯于她,我甚至觉得太后此时是抱着几分钦佩的。沈眉庄却为此心灰意冷,来颐宁宫的时间更长了。我却知道,她只怕早晚是要回来的。
      说起来眉庄待我还不错,其中有我长相的缘故,更多的怕是为了阿早:有管氏之判在先,阿早的仗义直抒就显得更为可贵了。
      太后原先唤我梅儿,只是后来有一次,我与眉庄同时应了她,太后便问我乳名,我答了之后,便又是一阵唏嘘。

      我抄到枷楞经的时候,后宫选了一场秀,进了许多人。皇帝自己又在设宴的时候看上了一个,晋康翁主的女儿胡蕴蓉。这虽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却定然不是个简单的人,不为别的,就为那钩弋夫人般的传闻。不过我始终不甚明白,为何要做这样的流言,杀母留子难不成还是好事。
      太后病了,病的很严重,我与眉庄都很心忧。只是我自己心理清楚,我的心忧只在脸面上,我知道,太后此时是死不了的。

      我终是不能再像以前那般热忱了,这样不好。

      等我把金刚经抄完了,已是乾元十八年的正月了。父亲是十五年九月去的,如今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已满。太后并没有什么别的表示,我便又拿出了坛经。
      乾元十八年三月,太后遣竹语姑姑送与了我一只珠花,说是年轻人,还是鲜亮些好。我心内腹诽,我今年可都二十六啦。
      那是一只普通的石榴花,多子多福。

      三月十五,我照旧在佛堂,太后也来念了会儿经。只是眼看着就是帝后前来请安的时候了,太后却没有走的意思。
      堂外传来竹息姑姑的声音,“太后娘娘,皇上与皇后来了。”
      门缓缓的打开,有人走了进来。

      我在想,我的人生,似乎总与十五这一日有缘。

      我听见了一个朗润的声音,“前日里听闻母后身子刚好些,今天就来佛堂诵经,佛祖若知母后这般虔诚,定会多多庇佑儿臣。”
      太后闻言,笑道,“那感情好,我便日日住在这佛堂再也不走了。”说着,放下手里的佛珠。皇后上前扶着她站起来,帝后二人一左一右,与太后一起离开了。
      我还留在原地,心中惊疑不定。从头到尾,就好像没人看我一眼,更没有人与我说一句话。
      我终究还是把这里想得太简单了。

      次日清早,我刚走进太后的寝宫,竹息竹语两位姑姑便走上前来向我道喜。
      功臣之女霍氏青梅,乾元十五年十二月入宫,初封贵人,侍太后纯孝,进位为嫔,赐号“令”,居翠微宫冉香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后宫甄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