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将军甄珩 ...

  •   乾元十五年的时候,我已经二十三岁了。本该是风华正茂拉小手的年纪,现在却要面对随军家属们怜悯的眼神。其实如今的日子很是舒心,每日固定任务就只有将饭食送与父兄,再去英烈堂燃上一炷香。英烈堂是父亲刚来雁鸣关时修建的,堂中安放着大大小小的排位,自父亲上任以来凡是戍关牺牲的将士,皆在此享有香火供奉。

      其实英烈堂中并没有许多牌位。自雁鸣关不远,便是驻军大营,营中总有十万将士,三万归我父亲,七万归慕容将军。这十万人才真正能上战场的,而雁鸣关上下一共也就只有五百余名士兵,剩下皆是随军家眷与大夫。每年春上,总有赫赫大军来犯,此时大周将士便会越过雁鸣关,到关前的草原上备战。只在平日里,大军回大营时,由关中士兵对付偶尔冲来的流寇。雁鸣关位于栾山隘口,易守难攻,若有流寇来犯,百十人足以对敌。因此,二十年来英烈堂总共也就只有牌位不到两百。是了,原来我在这雁鸣关,已过了整整二十年。

      十五年春上的时候,照例,大军出关,而赫赫也照例带着众多骑兵来了。两方在草原上,以栾河为界,照例对峙了一个月。其实打仗,不见得真能打起来,大多数都是阵前对峙,示威,然后就回去了。只有前年冷冬,赫赫的牛羊冻死不少,去年的时候才认真打过一仗,不赢不输,却听说慕容将军因此获了大赏。只是对峙之后,慕容军却未回大营,而是向关中去了。这之后,父亲日渐沉默,阿早总是长吁短叹。如今的情况父亲已经不再避讳我,早先的军权之争如今晋级为皇权之争。我与阿早都曾问过父亲究竟作何打算,他的回答却一直都没有变过。

      “再等等吧”

      如今已是七月,即使雁鸣关终年凉爽,此时也是夏日炎炎。晌午十分,我照例要去给父兄送吃食,出门却正遇上他们,只是今日,走在父亲旁边还有另外一人。

      阿早见我,便笑着说,“忘了告诉你,今天家里有客”,转过头去向人介绍,“这是舍妹”,再转过头来看着我,却突然卡了壳,看起来是不知道该如何介绍。

      那人看着我,却愣住了,过了一会,才笑起来,说,“在下甄珩,是青桐京中旧友。”

      京中?我怎么不知道阿早还去过京城。我一边在心中腹诽,一边将三人迎入府中,看来父亲等到了。

      转身过去的时候,我看见父亲若有所思的目光,心中警铃大作。这些年来,父亲嫁我之心不死,刚才甄珩走神,父亲怕是又有什么想法了。

      午饭之时,阿早与人聊天,句句不离汝南王,什么丰神俊朗英明神武,声音大的连偏厅的女眷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从不知他这么能说”,嫂嫂偏过头来看着我,又想了想,叹了口气,明明是很轻松的问题,很轻松的语气,她却直直的看着我的眼睛,“你说,他是不是也太不会撒谎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看了她一会儿,把脸埋下去接着吃饭。看来父亲还是保守的。

      过了一会儿,我又听见阿早说起我,说我很好。理论上来说,这个时候我应该避讳,我正要起身,却被嫂嫂拉住了,她示意我听一听。只是阿早这边还没说完,就听见甄珩插话,说我自然是好的,方才一见,便觉得我与他诸位妹妹都有几分相似。这是很明显的拒绝了。一时间,阿早尴尬不已,甄珩尴尬不已,嫂嫂尴尬不已,连我自己都尴尬不已,正厅偏厅,能继续吃饭的也就只有父亲,和嫂嫂怀里的小吃货了。我还是第一次直面残酷的拒绝,况且,刚才门口愣神是想闹哪样么。剩下的时间里,大家谁都没有说话,吃完饭,我与嫂嫂便回房了,父亲与阿早则带着客人进了书房。

      到了晚膳的时候,我便知道了结果。阿早带着大营中的两万七千人,要下关中,嫂嫂与侄儿也要随军同去,说是在京中安排了住处,父亲因是守将,不得擅离,故带着剩余的三千兵马留守。我随父亲一起留在雁鸣关。

      七月十六是个好日子,阿早带着大军离开了,走之前,说月余能反。

      八月十五也是个好日子,我与父亲吃着月饼,问起阿早,父亲说只怕还要月余。

      九月十五的时候,我大概猜到了只怕阿早还要月余,我提上篮子给父亲送饭,正吃着,突然看见父亲的幕僚武先生拖着一瘸一拐的腿跑了进来。

      武先生自幼便有一条腿不好使唤,却奉行魏晋风骨,平日里总喜爱坐着轮车四处转悠,这是我自生来第一次见到他这般凌乱,他疯了一般的爬了进来,他说:

      “赫赫来了”

      赫赫四万骑兵压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将军甄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