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再战匈奴 ...
-
匈奴大单于病逝,其子札耶与乌术合争夺王位。兄弟两人反目成愁,匈奴内部也一分为二。乌术合母亲是汉人,因而他自小与汉人接近,深受汉人礼仪文化影响。而札耶却是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体格健壮,生性凶狠蛮横。因其幼时跟随母亲外出时曾被汉军俘过,一辈子都活在那种阴影之下,所以对汉人恨之如骨。两兄弟一经内讧,便各自为战,谁也不愿落于人后。乌术合主张将王帐南迁,与天朝缔结盟约,好休养生息。而札耶却主张与天朝开战。短短数月,札耶已经攻下了两道要隘,眼见要逼近定郡。
杨肖坐在书房,看着手中的军报,唇角抿紧,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怪异的欣喜。陆子正喝了口茶,随手接过军报看了两眼,“陛下这是要放你走了么?”
杨肖颇兴奋地站起身来,在书房疾步走了起来。转了几圈之后,他忽然停下来,向陆子正笑问:“你我兄弟联手,再干他一票,如何?”
陆子正不明白他突如其的兴奋因何而起。自尔雅下葬之后,他便终日病重缠绵,连笑容都难得一见,今日终于又见他开颜,心里也是放松。两人又唤仆役弄了几个酒菜,畅快地痛饮了几杯。聊着在边关的那些往事,两人颇有些意兴昂然,一直喝得酩酊大醉。等到醒来时,天已大亮,两人相继醒来,看看彼此一身狼藉,不约相视失笑。杨肖唤了人进来,两人各自梳洗一番,上马入朝去。
果不出所料,杨肖再次挂帅出征。略有不同的是,这次陛下派了贴身内侍作监军。众臣哗然,明明杨肖圣宠正隆,如何又往军中派个监军来掣肘?君臣惺惺相惜的局面似乎终于要被打破了。一时间满朝上下有了一种风雨欲来的紧张感。众臣都在猜测,陛下此举究竟有何用意而杨将军又作何反应。
然而,令众臣工失望的是,杨肖面上并未露出除平静以外的任何表情,只平静地要求将新军调拔到麾下。皇帝爽快地应了,又拟旨自江南调拔大批粮草,任命最小的弟弟安王督押粮草赶赴定州。大军开拔的日子风和日丽,杨肖没有惊动任何人,带了随身的侍卫悄悄上路。没有人知道的是,大军出发后不久,杨府后门偷偷地溜出一个矮小的人影,尾随而去。
这一次,杨肖没有急于出击,除了偶尔派小股骑兵袭扰匈奴营地外,只是在数日前派傅得月带领一小股人马深入草原打探敌情。说来也奇怪,自大军到达定州后,经常袭扰的匈奴人反倒匿了声迹。大军在城外驻了两日,没有仗打,军士们一腔激愤憋在心里没处发泄,士气日渐暴躁。作为监军随军而来的内侍喜田儿看着杨肖仍是轻松惬意的出城打猎,不由有些担忧。两人素来交情不错,喜田儿也没有多说,只是私下里悄悄劝谏了几句。杨肖笑答,敌方底细已尽在掌握不必急在一时。见他一脸胸有成竹,喜田儿只好压下一肚子的疑惑。
隔不几日,外出数日的傅得月等人悄悄地回城。杨肖连夜召见,见到傅得月一身疲惫面上却神彩飞扬,不由一笑。傅得月将自己在草原上所探得一一禀报,又将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杨肖看着他侃侃而谈心中稍慰。当初西地征丁时,傅得月尚是街头的小混子。如今不过数月,已是一员身手高强机智过人的小将了。听到匈奴札耶部多次得胜是因为札耶帐下有一们谋士时,杨肖不禁愣了一下,脑中闪过一个人影。傅得月见将军迟疑,安静地等着。杨肖回过神来,摆手示意他下去休息。傅得月躬身告退。
次日,杨肖带着五千将士饱餐一顿,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休整了数日,军士们士气正盛,一鼓作气直逼关隘。
两军在关隘城下相遇。一场厮杀,杨肖大胜。以区区五千之众对阵上万凶悍的匈奴勇士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只是杨肖在草原上积威已久,多数匈奴兵士耳闻目濡都是黑马银枪的威风,再加上守城并不是他们长项,是以先输了气势。一场厮杀之后便闭门不出。
经此一役,天朝大军气势大盛。然而,杨肖并没有乘胜攻城,只是命人将城团团围住。匈奴擅弓马偷袭,在守城之上却不是强项。困了三日,城中粮草已然不足。城外,天朝兵士们每逢开饭时,敞开肚皮大声地吆喝。那行军灶传来的香气勾得人垂涎三尺。
被困城上的札耶气得破口叫骂,这时才自责没有听军师的计谋。只是,他人骄横惯了,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口中却骂军师出的烂主意。眼见城困三日要断粮,再不冲出重围只有饿死的份。札耶清点人数,带队出了城门。
天朝大军一字排开,最前方一匹黑马,上坐一员红袍银甲的大将。札耶策马上前远远望去,原以为威震草原的黑马银枪会是怎样的威猛,却原来只是比寻常汉人稍挺拔了些的青年。札耶想不出这样一个俊朗的男子如何做得出威震草原的事来,不觉间已经看轻了他几分。
札耶拔马上前叫阵。
傅得月挺身欲出战被杨肖一把拦住。杨肖微叹,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的草包,尹商如何要扶植?他略转身,向傅得月道,我来会会这个札耶。傅得月早在西地就见识过将军的武艺,便也不担心,悄悄退回队伍。杨肖缓缓扣动马腹,催马向两军中间去。
两军目光都集中在阵前主帅身上。眼见一个身壮如牛,一个挺拔如松,很快混战到一处。只见红袍银甲的汉人将军一杆银枪如游龙一般出神入化,札耶向来以力大出名,最初还能占得上风。但对方那杆银枪胜在灵巧,察觉到他胜在力大,顿时改变了战略。战不多时,札耶觉得汗流颊背,只觉得眼前都是银枪的影子,竟摸不着那条是实那条是虚。左一挡右一拔,顿时显得捉襟见肘。骠骑眼见将军占得上风,一齐擂鼓呐喊,声势震天。
札耶明白自己轻敌了,寻了个空子,拔马就逃。主帅一败,匈奴士气顿时低靡。
骠骑军随即如潮水般涌上,以一敌十。匈奴大败。札耶带领残部弃城而逃。杨肖按着原本的战略带着骠骑如风卷残云般掩杀而去。
本来,骑射是匈奴人的强项。与匈奴人对战多年,杨肖深知匈奴人凶悍,再加匈奴人人骑马,战时快疾如风,即便败时也能灵活脱逃。天朝大军多为步兵,每每追击功亏一溃。如今骠骑军成效在眼前,不由精神大震,带着傅得月等人直追出关外。
只闻得蹄声隆隆,如一阵闷雷贴着地面滚过。战马过处,烟沙甚嚣尘上几乎遮蔽了视线。匈奴人没有汉人那么多的礼仪廉耻,只知道为了活命策马狂奔,只知道稍慢下来便是死于非命。双方一追一逃,直奔出数十里去。追击之间,骠骑军自如地控制着□□的战马,抬手取下挂在身后的强弓,搭箭在弦,利箭带着尖利的哨音呼啸而去。匈奴人纷纷落马。札耶暗自心惊,汉人何时出来如此强悍的骑兵如此一来,匈奴人的优势大大削弱了。札耶狂奔间不忘转身看了看,这一看之下,不禁闭了眼睛,心想我命休矣!如此惨败还有何面目回去?身后匈奴兵士只有不到百人,而汉军正紧咬不放。札耶仰天长叹,目中突然露凶光,死便死罢,何必再逃。他打定主意,突然狂勒马缰。战马被主人突然地勒住,一时不得停下,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后蹄一转竟生生转了个身。札耶目中充血,抽出腰间弯刀欲决一死战。
恰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蹄声,显然人数众多的骑兵正在赶来。札耶腹背受敌,心想这次是死定了。仅剩的数百骑兵惶惶不安,战马仿佛也感觉到了危机,只是被骑兵牢牢控制着,只得狂乱地扭转着庞大的身躯,一时混乱不堪。
那支骑兵渐近,突然亮出一杆旗帜,上面一只巨大的图腾。原来是匈奴援兵赶到,札耶绝处逢生,忍不住欢呼一声。
想是知道来了匈奴援军,那支骑兵毫不恋战,即刻拔马回转。等匈奴援军到了近前,骠骑军已经狂奔出数里,令匈奴人忘尘莫及。
回到关隘,杨肖布置好防务,又令路荣带一小股骠骑军沿途接应随后而来的粮草,以保证接下来远征匈奴的顺利进行。
作为骑兵,战马就象是骠骑军的亲手足,他们自己宁可不吃饭,也要先确保自己的爱马吃饱喝足。是以,城内到处可见摘下头盔的骠骑军将士亲密与给自己的战马刷洗,饲喂草料。杨肖一手抱着头盔,缓步走在石子路上,见此情景心中甚是安慰。傅得月接过他手中的黑马的缰绳,牵到马馆处。杨肖信手抓了一把草料喂给爱骑,又亲昵地抹了一把黑马的脖子。黑马喷了个响鼻,用力靠向杨肖的肩膀,仿若亲密的样子。傅得月看着主将的表情,不禁莞尔,笑道,我天天喂它,也不见它与我如此亲密。
杨肖一笑,唇角微掀。他回头看了看街头的骠骑兵士,道,马和人一样,只要你用心等它,紧要时刻它也会回报你。
傅得月若有所思地拍了拍大黑马的脖颈,垂头不语。
杨肖退开两步,觉得胸口有些闷,转脸找了块拴马石坐了下来。随手将胸甲摘下来,命人将沈冲请来。坐等期间,想着战事,想着傅得月提到那个谋士,杨肖眉峰紧锁。恍然忆起年少时的岁月。
傅得月等了半晌,不见将军说话,抬头却见他面色柔和,目光如水,不禁微怔。他从军较晚,只闻将军年少便威名远播,当时只觉得将军应是身壮如牛坚毅如铁的汉子。待见了本人却原来是个俊朗的青年,年纪与自己竟是不相上下,心下便不如何服气。西地征丁时,他自忖淮城横行多年,武艺不俗,屡次挑衅。校场之上,将军不费吹灰之力将他拿下。至此,他才有些心服。过了军营后,又听闻这个将军出身世家,不由又生了几分轻慢之心。他认定这个俊郎的年轻将军无非是因了祖荫才有这些功名,那还不是底下千万士卒的性命换来的。夜来守值时,那些老卒闲极无聊,也会拿那个将军年少的往事来廖作谈资。但挑侃之余却并不失一份敬畏之心,他心中的天平又平衡了一些。如今又见他战前身先士卒,用兵如神,心下更彻底折服了。此时见将军竟然失神,略略诧异,忍不住轻喊,将军?!
杨肖身子微震,猛醒过来,歉意地冲他一笑。稍缓了缓神,命人找来纸笔,写了两封密信,叮嘱傅得月找得力的军士即刻送出。
过不三日,路荣接应押运粮草的安王到了定州。杨肖粮草得到补充,整顿人马向草原深处进发。然而这一次,只消灭了小股匈奴部落,大军无功而返。喜田儿已经据实上报,朝廷的斥责也随后而至。杨肖没有气馁。虽然这一次无功而返但探得了乌术合的营地所在却是意外之喜。杨肖在乌术合营地附近留下了机警过人的路荣与霍中玉刺探军情。如非必要,谁也不愿意主动开战。更何况乌术合本来就有意向天朝缔结盟约。倘若两人能和乌术合见得一面,那么札耶独力难支,也就起不了大风浪。
接下来的日子杨肖按兵不动,只等着沈冲与霍中玉带消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