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江桐之死 ...

  •   江桐最近精神不大好,眼皮一直在跳,身子也发懒,失手打了两个碗后,沈夫人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要请大夫给瞧瞧。
      江桐回说没有不舒服,只是一到春天就乏,加上前几天忙着庆贺的事,有些累着了,午间多睡一会儿就好了。
      可江桐的午觉也睡得不踏实,一会儿梦见沈绉浑身是血地站在她面前哭,求她救他,一会儿梦见沈绉浑身缠满毒蛇,瞬间被啃得只剩白骨,惊吓之下醒了过来。
      这时有丫鬟报说京城来人了,忙穿好衣服去见,却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沈绉被关进了宗正院。
      回来报信的是随沈绉赶考的仆人沈德,带来了唐明义写给沈万昌的书信,又说了些京中的流言,其中就有沈绉要做郡马和要被杀头这两个相差万里的传言。
      江桐顿时觉得眼前发黑,昏倒在地。
      江桐被丫鬟婆子移到床上,很快醒了过来,想起之前做的噩梦,忍不住拉过被子蒙住脸哭了起来。丫鬟们劝不住,只好叫来沈夫人。
      江桐见到沈夫人,立即扑到沈夫人怀中,边哭边道:“都怨我,当初不该叫他不回来的,现在他真的不回来了。”
      沈夫人安慰道:“啐,莫瞎说,这是他的家,他怎么会不回来?你好好的在待家里,不要胡思乱想。”
      想起之前送丈夫赶考时的情景,江桐悔恨不已。
      那时她把沈绉送到门边,一边又一遍地嘱咐随行仆从要好好地照顾他们的少主人。
      沈绉见她满眼不舍,安慰道:“不要太挂念,我很快就能回来。”
      当时她觉得丈夫的话很不吉利,赶紧啐道:“啐,谁要你很快回来?一定要及第了再回来。”
      沈绉笑道:“呵呵,这么说,我要是没考中,还归不得家了?那我真的不回来了。”
      她知道丈夫是跟她开玩笑,却还是忍不住眼泪上涌,道:“为妻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不想每过三年就要和沈郎分别一次。”
      沈绉见她的眼泪快要溃堤而出,叹了口气,不顾仆从在旁,把她揽进怀中,道:“想哭就哭吧,我走了就没人安慰你了。”
      她的眼泪瞬间就决堤了。
      沈绉走后,江桐经常想起两人分别时的这一幕,每次回想心中都免不了酸酸的,但更多的却是甜蜜。
      现今再想起,甜蜜的感觉瞬间都化作了苦水,比黄连还苦。为什么她要说那样的话?江桐恨自己一语成谶。
      江桐茶饭不思,每日以泪洗面,沈夫人劝不住,年岁大了也不能经常到她床前劝慰,只是常叫沈络沈绎去开解她。
      过了几天,李管事又派人回来通报情况,说使了很多银子,确保公子不会受苦,还得到了太子要把安平郡主嫁给沈绉的消息,但是公子心中挂着少夫人,死活不同意,这样下去只怕要被处斩了。
      江桐听了,当场喷出一口鲜血,沈夫人请来大夫,江桐拒绝就诊,说丈夫都快没命了她还看什么病,沈夫人于是抱着江桐一起哭。
      江桐哭累了就睡着了,沈夫人叹了口气离开。
      沈络沈绎见江桐日渐憔悴,强拉她到花园散心。
      花园里的花正开得鲜艳,红红黄黄的,江桐不由想起沈绉给她簪花时的情景。
      那时她嫁给他一年多了,他第一次对着她笑,还笑得那般温柔,说喜欢看她穿着粉色蛱蝶百合裙和烟霞云纹衫,还折了一枝杏花给她簪上。她当时有些慌乱,口不择言地怪他乱折花。他却微笑着辩说,他很爱惜花,把它们当仙子一样,之前从未攀折过,今天见到了真正的仙子,才发觉它们原来是花,而且花的价值不是开在那儿孤芳自赏,是要有人欣赏它们,把它们摘下来簪在美人头上好过任其自生自灭。还说对于花来说,它们忍受雪雨风霜只是为了这一刻的热烈盛开,而盛开则是为了给美人添香增色,虽只有一刹那的灿烂繁华,却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并说他很嫉妒那些花儿,可以簪在她的头上,离她那么近。
      走到葡萄架下,想起两人经常牵着手坐在架下,每次沈绉应酬回来,都要捉着她的手非要唱歌给她听,只是那歌儿曲调古怪,词句也很肉麻,往往把她羞得满脸通红,没听完就逃,可她越逃他就越唱得起劲儿。可现在,唱歌的人不会再回来了,那写肉麻的歌儿想听都听不到了。
      行到亭中,又想起教沈绉弹琴的情形,他老是故意弹错,引得她手把手地教,然后凑到她耳边说:“傻丫头,我只是想摸你的手而已。”而后放声大笑,她就在他的笑声中落荒而逃。
      江桐看着园中,到处都是沈绉的影子,他的脸,他的音,他的笑,他的认真,他的温柔……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入夜,值夜的丫鬟起来小解,忽然听得里间“咕咚”一声响,忙进去看视,刚把烛火点着,就见她们的少夫人正悬在梁上扑腾,吓得赶紧呼救。
      江桐被救下来时已经昏迷,身上穿着粉色蛱蝶百合裙,罩着烟霞云纹衫,面容显然是精心打扮过。
      江桐的悬梁举动把全宅都惊动了,沈夫人闻讯匆匆赶来,大夫也很快被请来。
      有丫鬟呈上桌上发现的纸笺,上书:“伯劳燕子各飞走,感君情深泪长流。恩爱夫妻不偕老,来生再聚共白头。妻桐绝笔。”
      沈夫人捏着江桐的绝命诗,泪流不止。
      大夫的诊断结果让人又喜又悲,少夫人有喜了,只是胎相不稳,须静心休养,不能再受刺激,否则有滑胎危险。沈家顿时紧张起来。
      江桐醒来后,睁着空洞的目光看着帐顶,一动不动,不言不语,不吃不喝,沈夫人亲自端着碗喂她,都没有反应。
      沈夫人放下碗,佯装生气道:“你不吃倒也罢了,要是饿坏腹中孩子可怎么办?”
      江桐闻言,眼珠动了动,视线开始聚焦。
      沈夫人又道:“你这个做娘的可真糊涂,孩子都三个月了还不知道,幸好昨夜发现得早,要是闹出个好歹,看你怎么向阿麟交代。”
      江桐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他说过永不负我,才会宁死也不愿娶郡主,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受死,只有我走了,他才能顺理成章地娶郡主。现在我没法走了,他再犟下去,这孩子还没出世就会没了父亲,这该如何是好?”
      沈夫人咬牙道:“不孝的蠢材!竟狠心抛下一大家子,都没顾虑过我们两个老的,把他抚养这么大有什么用?真让人寒心。”
      江桐泣道:“祖母不要怪他,是孙媳妇儿不好。”
      沈夫人还是很生气:“亏他还是个探花,真是个死脑筋,以为休了你,家里就会把你赶走吗?咱们又不是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家,怕人口多养不起,你看这后院满满当当的,不管有没有生养,不一样好好地供着?老太婆也活了六十多岁,就没听说过一辈子只守着一个女人的世家男子。哪怕是出身贫寒的,一旦有了点钱,或是做了小官,马上就惦记着纳妾了。现在你青春年少,他才对你这般痴迷,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后他还不变心?乖孩子,记住他那份情意就够了,日子还得照常过下去,不管他休不休你,都要好好地把孩子生下来养大,只要有了孩子,这日子就有盼头。”
      江桐含泪点了点头。
      沈绉被提审后的第二天,永寿帝突然下旨,册封安平郡主为公主。隔了两天,又下旨令沈绉和原配和离,择日和安平公主完婚。
      沈绉接旨后呆坐了半天,觉得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案子还没审完就被宣判了。
      沈绉被移到东宫看管起来,通过赵敞才知道来龙去脉。
      原来,永寿帝最宠爱的小女儿灵仙公主——就是那天下令把沈绉抓起来的女孩——得知沈绉的审讯情况后,气不过就跟她老爹说了,还说安平是因为代替他受苦才会一病不起的。
      永寿帝想起他的病确实是在安平病倒后就好了,看了看审讯记录,架不住灵仙撒娇,下旨册封了安平。可圣旨刚下了一天,正在转好的安平突然病情恶化,永寿帝便又下了一道赐婚的圣旨。
      可实际的原委是,赵敞鼓动跟安平交好的灵仙去讨旨。安平被册封后,越王一党派人在安平的汤药里加了料,要把安平毒死,这样就能把沈绉解救出来,还能让沈绉和太子结仇。不料有毒的汤药碰巧被宫女打翻了,这才发现了毒害安平的阴谋。太子于是哭着求他父皇给安平赐婚,说安平年岁小,没有成亲,如果病死了只能算夭折,无法投胎转世,加上清白被毁,恐因含怨而滞留人间,无法被超度。永寿帝看着眼睛通红的儿子,想起儿子的众多女儿都夭折了,只有这一个活了下来,现在连这一个也快保不住了,同情之下答应赐婚。
      这些情况是唐明义到东宫探望沈绉时告诉他的。
      就在礼部准备安平公主的婚礼的时候,沈万昌不顾辛苦,日夜兼程赶到了京城。
      沈绉见到老爹的刹那,一肚子的委屈瞬间涌了上来,抱着沈万昌就大哭起来。沈万昌见到消瘦不少的沈绉也唏嘘不已。
      沈绉哭完,把情况跟沈万昌说了一遍,问他爹该怎么办。
      沈万昌拍拍儿子的肩膀,说既然陛下都赐婚了,就只能接受了,并说他这次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劝儿子放手,不要因小失大。
      沈绉想起江桐,有些犯愁,告诉老爹江桐是个死心眼的,一颗心全系在他身上,跟娘家关系也不好,如果休了她怕是要出事,担心她会寻短见,让自己一辈子良心不安。
      沈万昌叹了口气,把江桐上吊寻死的事告诉儿子,说现在全江阴都知道了这事,估计不久就会传到京中。还说江桐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怀孕,家里已经把她严密看护起来,照顾得很好,叫沈绉不要担心。
      沈绉听说江桐怀孕,瞬间就凌乱了,瞪大眼睛再次向老爹求证。天知道他还特别注意了安全的,真是寄希望于老天,老天淋了他一身狗血。
      沈万昌说儿子还算争气,才一年就让他偿了抱孙子的心愿,既然儿子快要当爹了,就要嘱咐他今后不要再意气用事。沈绉尴尬地答应,随即又忧心起来,请求父亲低调行事,把江桐秘密地保护起来,不要让外人知道江桐离婚不离家的事。沈万昌答应了。
      安平的病情渐渐好转,永寿帝又下旨建造安平公主府、驸马府,礼部的婚礼准备工作也快到尾声。
      就在这时,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被皇帝下旨和离的江家十六小姐江桐,离婚后在江阴城外白云庵出家,却不幸被一群蒙面歹徒残忍杀害。白云庵也被歹徒放火焚毁,只有一个小尼姑因为闹肚子起夜而幸免于难。小尼姑说江桐死状凄惨,身重数刀,血流一地,连腹中的胎儿都流了出来,甚是可怖。
      百姓们同情江桐的不幸遭遇,暗恨皇家欺人太甚,强判和离、逼人出家还不算,竟还要灭口,连身怀六甲的弱女子都不放过。
      此时永寿帝已将沈绉将尚安平公主的消息昭告天下,人们见到皇榜愤怒难平,因不能讥讽宗室,便都把矛头指向沈绉,有指责他软弱无能、不能护佑妻儿的,有指责他自私冷血、放任前妻被虐杀的,有指责他负心薄幸、攀龙附凤的。当然,也有知道实情,同情他的。
      只是,对于江桐的惨死,人们都不能释怀,没有人认为他对此不该负担责任。
      沈绉闻讯后难以置信,不是刚传了江桐自杀未遂的传闻吗?怎么又会被虐杀?怀疑是父亲为保护江桐而做的举措。可庵庙被焚毁无法解释,那可是多条人命,还有小尼姑的证词,血腥而详细,不是亲身经历是无法杜撰出来的。想到宫门里的那些龌龊事,不禁担心起来。
      就在他怀着一丝侥幸希望时,沈家来人报丧了,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江桐确实死了,官府本来说要彻查,却不了了之,很快草草结了案。据说是宫中有人施加了压力,要求尽快结案,不要弄得全国皆知。而那个幸存的小尼姑,也莫名其妙地死掉了,真相永远地消失在那一场大火之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9章 江桐之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