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随军 ...
-
这几天,帝都的天空显得十分阴郁。
前几天,八百里加急传来军报,晋军中伏,丧失了三万精兵。皇帝燕凌闻报大怒,急召左右二相入宫议事。据说,他们在勤政殿议事议了数个小时,连膳食都未用。
“皇帝是想培植自己的军中势力,所以才派白澈领军出征。”白髯老人照例来百草园喝了一杯银杏茶,对正在侍弄花草的叶长卿说道。
“如果皇帝想挽救败局,就应该请大将军重新出山,同时借丧兵之机征兵练兵,就可以培植自己的军队势力了。”叶长卿小心翼翼地移开了一株金缕梅,“不过皇帝估计会更忌惮大将军了。”
“你想问题还真有点味道了。”白髯老人放下茶杯,“但是皇帝很难拉下脸,这需要有人去做事。”
勤政殿。
“真不甘心,真不甘心,难道朕又要请大将军出来?”燕凌焦躁地在殿中踱来踱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叶轩谏道,“将领掌军由来已久,不宜轻动。”
“朕也知道,可是,朕担心,迟早有一天,那些将领终究会成为大晋的心腹大患。”
“况且臣次子在大将军身边,会帮陛下盯着。”
“好,就依爱卿所言。拟旨,令大将军朱武领军十万出征,军队从各大营中抽调,授予尚方宝剑,一切皆由其节制。”
萧子歌走入了主簿办公的地方,看见易筠他们还在忙碌着,说道:“大晋之败,汝等有何看法?”
“此大将军重出之时,挽既倒之狂澜之机。”
“终于又可以打战了。”
“好久没动了……”
他听完这些话,皱了皱眉,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瘦小的身影。据暗探来报,此人安分守己,并无异常的举动,这是否代表他值得信任呢?想到这里,他走到那张空着的桌子前,上面的卷宗叠得整整齐齐,旁边的一摞纸上写着不少东西,拿起来一看,都是卷宗的概要。
“此真天下奇才也。”他沉思片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惜他的旧病复发,又加之朝中局势风起云涌,他要坐镇帝都。不然他定会随大将军出征,建立不世功业。
“不如起用此子吧。”
大将军朱武坐在房中,此时他刚磨好了手中的一柄长刀,铁青色的污水沿着刀刃流了下来。他又抠出一大块猪油,均匀地抹在刀上。这是他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磨砺他心中的“道”,让他更加战无不胜。
“主簿可有人选?”他头也不抬,对进来的萧子歌说道。
“我斗胆推荐叶长卿。此子有运筹帷幄之才,理事察物之能。”
朱武抬了抬眼,“准,你叫他过来吧。”
“不过,我担心易筠他们会对此不满。”
“这是对他的一次历练,不必在意。”
“是。”
叶长卿换了一袭干净的黑衣,头戴白玉冠,腰间扎上一条宽白腰带,便施施然走进了朱武的房中,行了个拱手礼,却瞥见了桌上的黄绢,他反应过来那是圣旨,皇帝终究还是拉下脸来请大将军出山了。
“我有意带你从军筹划事务,你意下如何?”
叶长卿听了有些愣怔,自己入府不久,为何大将军就要带自己出征?是要试试自己的忠心么?
“在下入府不久,资历尚浅,不足以担此重任,请将军另寻他人。”
“运筹帷幄之事,在于思虑深浅,不在于资历深浅。”朱武抬眼,眼神犀利,正对上叶长卿那双清澈的眼神。随后,他敛去了眼里的厉芒,嘴角勾起一丝满意的弧线。能在他的厉芒下神色自若的人不多,看来萧子歌的眼光不错。而叶轩又只是一个悠游四海的闲散侯爷,料也没有对付自己的理由,回头派人送上一份礼感谢他也好。
“不用说了我意已决!”朱武抛下一支筒里的令箭,“着叶长卿为军中长史,领长史印,随军筹划事务。”
“是。”叶长卿眼神变为坚毅,看在朱武眼里又是一阵赞赏。
“听说大将军让那小子当军中长史了!”主簿房里一阵议论。
易筠眼中尽是焦虑之色,他倾心朱颜雪已久,但是他出身贫寒,要娶得美人归必须要创下不世功业。此次大将军重新出山是他创下功业的好机会,不料却被一个入府不久的小子给抢了。这怎能让他不焦心?
“大哥,怎么办?”
“要不要我们去揍那小子一顿?”
“我们不能主动去揍他,会落下口实。他出征之前定会来这里取卷宗,到那时我们挑起事端,就可以揍他一顿,让他无法出征,事后再将所有责任推到他头上,料大将军察觉也无可奈何。”
“对,他被放逐百草园已久,肯定对军中事务生疏许多,肯定会回来的。”
叶长卿回到百草园,寻思着出征之前要不要回主簿房告别,但转念一想,自己骤然被提升为长史必会遭人眼红,回去必有事端。自己在大将军府还是以低调为要,况且自己本就一目十行,已经把卷宗记了七七八八,在百草园与老人的交谈又让他的视野开拓不少,远远胜过终日审阅宗卷,还是向白髯老人告别好了。
白髯老人听完他的告别,只是抚髯微笑。看着他的笑容,叶长卿突然觉得心里一阵温暖,“小子蒙前辈教导,无以为报。”
“好小子,我很喜欢你,我又膝下无子,不如收你作义子吧。”
“是,义父在上,受义子一拜,事出仓促,没什么好茶可以奉上。”
“给我奉上一杯姜茶吧,最近老骨头又疼了。”
“好。”
于是,易筠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地老天荒都没有等到叶长卿的到来,这让他们全力准备好的一拳无奈地打在了一团棉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