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桃夭 ...
-
四月草长莺飞时,京华的桃花逐水遥至南城,携一缕清风。
昔日宁静的大街上人头攒动,声乐鼓吹,好不热闹。临街人家的院里伸出桃红几株,粉嫩的花朵恬静地望着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安生地不着一字。
家中有子的妇人叹息得厉害,只怨为何他家孩儿不成气候,不曾让她也这么风光一回。
“这是谁家的公子娶亲,好气派!”身边似乎是新来的年轻妇人感叹道。
“还能是谁?自是前些日子归家的状元爷了。据说那两家是赶考前便结了亲的,如今衣锦还乡,兑现诺言了。”先前叹息的妇人解释道。
年轻妇人道:“原来是他,我听说了,城西玉家公子是不?”
车队攒着人群前进。马上儿郎气宇轩昂,朗声答谢着周遭送上祝福的乡亲。他生得一副如玉容颜,人又谦和温润,现在还加上状元郎这炙手可热的名头。一娶亲,不知碎了多少女儿心。
玉家院中已是热闹非凡,凡是沾亲带故的都要来沾一沾玉家的喜气。各类物什任小厮气喘吁吁抬着、陆陆续续送进屋中。领着红帖满脸荣光来拜访的人们一簇接着一簇,高声呼贺玉家老爷子上天庇佑,家中出贵人云云。
待到迎亲队伍迎回新娘,停在门前时,人潮又是一阵高声贺喜。俊美的新郎从马上翻身而下,往父亲身边的人欣喜若狂地奔去。
“先生,您终于到了。”新郎年方弱冠,见到恩师不禁喜出望外,笑得有些孩子气。
素来严肃的先生满脸笑容,故意斥道:“你这莽撞的性子何时改得了!”
新郎不以为然,只任他斥,却忍不住向着他身后张望道:“我师兄怎的没来?”
“哪个师兄?”
“青石师兄啊。”新郎一脸理所当然。这青石师兄是先生的次子,两人年纪相若,自小与玉书玩得极好。两人此次一齐赴京赶考,师兄弟俩齐夺状元榜眼。
先生捋捋胡子和蔼地笑道:“你师兄说不定就途中哪里游玩去了,至今还未回来,前些日子才收到报安信,说是会来的。他总是这样闲散、不务正业,说不定晚些会到。”
“先生这话可不对,师兄天赋异禀又比我勤恳认真许多。这一次我还是第一次小胜师兄一筹呢。”年轻的新郎提起师兄,顿时喜形于色。
“是是,老夫以后可不敢再教训状元爷的师兄了。”老先生这话引得周遭长辈齐齐笑起来。待笑声一落,喜婆便扶下了新娘来。
乐队一路吹打进院里,新郎与新娘各牵红结花绸的一边,在周遭人的祝福声中走入玉家祠堂。双亲、先生已高坐堂上,红烛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有一层红润的喜色。
红绸另一端略略羞涩的人、拜过天地高堂的人、自己决定相携一生的人,明明她的存在如此真实,却隐隐觉得幸福犹如镜花水月…新郎迟疑地与新娘面对面跪下,两人的蒲团间却突兀地落入一枚精致的桃花。他心中蓦然一动,如桃花临水泛起涟漪。
他情不自禁侧头望去,堂外春光正好,桃花被谁轻摇着翩然而落。
瘦弱的青衫人静静地坐在墙头,几枚粉嫩柔美的桃花遮住他可入画的容颜。春色纷呈,他纤细的手指捧一支玉笛在唇边,神色安然地吹响。
笛声悠远,花月正春风。他微翘的眼角泪珠滚落,灼伤脸颊。睫毛沾染的雨露,被微风吹散。
远远飘来悠然的古曲《桃夭》的曲调,融融爱意汩汩流淌而来。新郎一下子起身,丢下手中的红绸惊喜地奔出堂外。
“师兄!师兄——你来啦。”清朗的呼声回荡在桃花颤抖之间。新郎看着大门口气喘吁吁的熟悉的书童,笑容渐渐凝固在脸上。
师兄的书童独自出现,师兄是不愿来了吗。
周遭的人也被新郎这一悖礼的举动吓得不轻。
“放肆!”堂上玉家老爷子狠狠摔下茶盏,堂上坐着的贵宾纷纷站了起来。
书童看见了先生,先生也看见了自家儿子的书童,也顾不得其他赶忙迎下堂来。只低声问道:“青石去了哪里?”
书童不待他问完便跪地恸哭起来,只喊道:“先生!公子在归家途中就…就……”他悲切的哭声里报出那人死讯。桃花如血泪颤巍巍落地。
先生听了消息承受不住,直接晕了过去。离他最近的新郎却没有伸手去扶,倒是身边的乡亲来帮了忙。
玉书面无表情地伫立在原地,微寒的吹风吹拂在脸上,京华远来的桃花香一直吹到耳廓。
他缓缓抬头,凝视院中桃花纤细的枝桠。
枝桠后墙头坐着的人优雅地放下玉笛,朝着他柔柔一笑。
清风吹动他们的衣袂,春色着墨入画中。
这一世啊,你明白得太晚,一切都来不及了。
他的视线里凝满泪水,苦楚卡在咽喉,《桃夭》的曲子又温柔地舔着他的耳垂。曲调悠扬在风中,似乎留恋在他身边,又似乎追随空中仙鹤远去。
万水千山长相隔,锦书难托。
魂兮,归来。
-桃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