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章五 卫杏林 ...
-
天还未亮,夜露正深,汲水村西的刘家却早早点起了灯。
刘家妇人正把孩子泡在了热水中,拾着布巾轻柔地擦拭他瘦小冰冷的身体,口中低低哼着破碎的调子。摇曳的烛光里,妇人的面柔美异常。
许青衫裹在厚实的被褥里,一动也不动地坐在床上。看着这厢忙碌的刘婶,她娥眉紧皱,若有所思。
刘婶全然忘了一旁的许青衫,只顾着给孩子穿戴衣衫,而后又抱在了怀里,久久未发一声。
许青衫咳咳了两下,总算引来了刘婶的视线。
妇人瞥了眼许青衫,“青衫,我……”眼睑低垂,眉间皱起,沉默了起来,似是难以启口。
见着这一幕,许青衫不由得长叹了声,打破屋内僵住的气氛。
想要此事安然完结,需得解开刘婶的心结,她思量了下开了口,柔声道:“刘婶,既然你不愿说,那便由我来罢。只是若有什么出入你再补上,可好?”话语里满是诚恳之意。
席下的刘婶没出声,微微点了点头。
“刘婶婶,你且坐我身边来。被子裹上,宝实他身子更容易暖起来。”许青衫语气更加舒缓温柔,劝慰着刘婶。
妇人看了眼怀中的孩子,默默走近床铺,委身坐下,径自接过许青衫递上的被褥,把孩子紧紧实实包住。
许青衫这下才松了口气,也不看刘婶,开始自说自话:“今日碰见刘婶婶喊宝实,可是为归家吃饭?”
不待妇人回答,她接着说道:“怕是你发现他跑出了门,着急寻他。婶婶不想我担心,没直说,只拉着我到你家中食饭。可……去村西的路上,”许青衫只眼看着矮桌上的烛台,顿了顿。
刘婶听得出话有所指,心虚的低着头,不作答,让她继续说。
“我们撞见的是宝实,可你喊作‘愣子’。我上前确认,他却跑了。原以为是你没看清楚,可后来那记闷棍倒让我明白了。”许青衫将视线从烛台挪开,双眸柔波一转,看向刘婶。
听及‘闷棍’两字,刘婶讶异得抬眼,失声道:“原来你知道!”
“是……那时宝实已回了家,他见了我一时失手错打了。”许青衫话里委婉,“想及婶婶你待我温厚,有难言之事,我自当全然不知,扯了个谎便算了。”
这话倒让刘婶面上一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观着刘婶僵硬的面色松动下来,许青衫接着说道:“婶婶当我是个外人,不肯明说,苦水都自己吞了也罢。可宝实是你心尖上的肉,他再出事的话怕是神仙也救不了了。”子句间都是对刘家母子的关切。
刘婶依旧低头不语,许青衫舔了舔干裂的唇,心一横,挑开了话说:“宝实他何故有了这般异能,伤人不自知?要是让村里的老人们知道,必要当做妖怪沉河!”
刘婶全身一抖,骤然色变,将怀里的孩子搂得更紧,“我不会把宝实交给他们!不会!!”面色狰狞可怖。
许青衫伸出双手,牢牢抓住刘婶的胳膊,宽声道:“婶婶,你且把事情经过说一遍,宝实我自有法子让他好转。”
一双黑眸星彩熠熠,安稳下刘婶躁乱的心,她恢复了面色略带愁容说起原委。
自从那次落水后,宝实一入冬便会大病一场。前些年靠着药石撑了过去,可最近几次愈发严重。宝实他爹怨我当初没看好他,落下了这病根,脾气愈发不好。去年夏天他在外乡寻着个活,说要去给宝实求方子,离了家到现在也不曾回。
提及此事,刘婶哽咽,她喘了几口气复接着说。
去年冬天,宝实差点就没挺过去。她求天拜地,满心祈求鬼神不要带走他。大概是上苍觉着她可怜,一日夜里她得了个梦。梦中有位墨衣仙人赠与了她一味神草,说能解她心头之忧。刘婶原以为是自己胡想,那料翌日醒来竟发现她家屋檐下长出了和梦里一模一样的草,她欣喜若狂,磕头还愿感谢上天。
托神草的福泽,宝实恢复的很快,刘婶也以为一切就这样结束了。怎想今年刚入了夏,宝实开始有些不对劲。
刚入夏,宝实忽地转了个性子。变得沉默寡言,不和村里其他孩子耍,常常一声不吭的蹲在自家屋檐下。
起初刘婶只当他闹性子,直到一晚她朦胧中被阵喧闹声吵醒,爬起身却瞧见宝实拖着把锄头在屋里乱撞。刘婶恼了喊他停下,他仍闭着眼旁若无人的径自走圈,像是梦魇了。以为是儿子白日里心思重,晚上就‘夜游’发泄,她想说不定过些时日就会好。而她怎么也没料到,他的‘夜游’症愈发严重。
宝实越来越贪睡,入梦极快不论站或蹲,也不分白天晚上,睡着后总爱摸着把下地的农具到处晃。
一次刘婶打水忘了落锁,他就那样跑出了门,差点被邻里撞见。
刘婶惴惴不安,她觉着所有的问题出在那株草上。自打那草长出了不该有的花,宝实就变了。她也动过拔掉那株草的念头,但又怕儿子的行为更加恶劣,便打消了这主意。整日提心吊胆,遮遮掩掩不敢和他人说起。
她心里清楚,汲水村里的人最忌讳与鬼道妖法扯上关系(因为曾经发生的一些事——前文有提及一二)。要是让村人见到宝实这般着了魔的样子,必要追根到底。那棵托梦来的草怕是藏不住的,到时他们一家被驱逐出村都算轻罚。
刘婶担心着儿子的病症,又惧怕被村人发觉,鲜少出门,终日形神恍惚,人也消瘦了许多。
日子一久,积累成劳。今儿下午她不小心打了盹,醒来时便惊恐地发现宝实已不在家中,慌忙出门寻儿子。
找到村口时,恰巧遇上了路过此地的许青衫。刘婶对曾救过儿子的青衫满怀谢意,见着了自然邀携其往家中去。
刘婶并未向许青衫提及宝实的病症,带着她在村里小道间漫走。总算在半路找到了宝实,她恐让人发觉,只喊了声回家。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她知道他听进了话,微微松了口气(以往刘婶叫唤儿子的话里,发现他对回家一词有反应)。
怎想刚一回家,宝实却在魇中把青衫伤了,刘婶心中愧疚依旧觉得此事难以启口,幸而青衫无事,总算安了点心。
原以为晚上能安稳的过了,她梦中随意一阵摸索,被里竟是空的。她如被一盆冷水浇醒,心中冰凉,不敢再去想什么后果,只愿平安的找回儿子。
几个月的折磨,让她精神崩溃。因此当许青衫出现在她眼前时,刘婶毫不犹豫的扑了上去,哪怕这少女是根过了季的救命稻草(指的是许青衫曾泅水救她儿子打的比方)。事后她千百次的回想起那一幕,觉得是那个女孩身上的坚毅给了脆弱的她无限信任之感。
但说到此,刘婶有些不解:青衫夜里宿在村南而汲水河在村东北,她怎么就碰巧救着了宝实。
对着刘婶看向自己那疑惑的眼神,许青衫赧色答道:“入秋夜里太凉,我后悔拒绝了婶婶的好意想返回借住一宿。怎知正碰上宝实鬼鬼祟祟的出了门,我…不放心便跟了上去。谁知他竟……我就立马……”想也不想,她编织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借口。
刘婶一听觉得也是,便没再多问。
许是被两人谈话的声音弄醒了,宝实惺忪地睁开眼问道:“娘,怎么不睡?”稚嫩的孩童音有气无力。
见着孩子转醒,刘婶原先愁苦的脸瞬间转晴。她眉目带笑,回道:“娘不困,你困就先睡吧。”
宝实乖乖的合上了眼,呼吸平稳,不多久便又睡着了。刘婶这才偷偷地轻叹了口气,她摸着儿子的小脑袋,满腹忧愁。
许青衫心中十分不忍,未曾长在娘身旁很少能感受到此厚重的爱意。她想若是夜里宝实的怪症再有反复,便立即把他背上山求师尊医治。
“叩叩叩…”安静的夜被一阵连续有力的敲门声打破,让床上各有所思的两人皆是一惊。
恐怕是屋里点着的灯引来了人。
不知是谁。
来不及吹灭灯火,刘婶无助地望了眼许青衫,抱着宝实的手收紧了些。许青衫微微颔首安抚她,并使了个眼色让她待着别动,而后自己起了身。
星华下,站着一位黑衣男子。眉目清秀,肤色极白,蓬松的长发披散着,模样倒是耐看。黑色衣衫质地粗劣,显得与此人的容貌格格不入。
许青衫见他眼生且来势汹汹,一下不知说什么,张着嘴呆立在那。
“我找刘婶。”男子看她发愣先开了口,声音阴冷低沉。
“这…婶婶她睡下了,你找她何事?若不紧急,我可以代为转告。”许青衫缓了下神,找了个烂理由。
“不碍事,我只找她。”男子斜了她一眼,不顾君子之礼拂袖甩开还撑着门的许青衫的手,强行进了屋。
“欸…欸…欸…”许青衫没料到他如此蛮横,手一松身子失了平衡,往左一歪打了个趔趄。
不待她站稳,黑衣男子快步进了内间。
刘婶闻得一阵沉闷的脚步声,知青衫没拦住,她赶忙将被角往上提了提,遮住儿子的脸面,闭目假寐。
“刘嫂。”低沉的男声近了,她觉着有些耳熟。
“我来给宝实观脉。”见刘婶不答,男子又说了句,表示来意。
刘婶遂想起一个人,猛地睁开眼。
她惊喜道:“卫杏林!”
“嗯。”男子淡漠的搭了声,黑眸一转。
刘婶顺从地将儿子轻放于床,把位置让了出来。
黑衣男子二话不说,上前查看熟睡着的宝实。
许青衫进内屋时,男子正摸着宝实的脉,袖袍下的双手白且修长,她看了看自己的手心里艳羡的很。避免打扰他们,她一言不发的靠墙站着,趁机打量起这位深夜的不速之客。
借着灯光,看得更细致了些。男子蓬松的黑发末端系着根朱红色带子,打得发结让人不敢恭维,乱成一团;黑色长衫边角隐约绣着红线,再无其他装饰。这般不注意小节,家中恐怕只他一人,她下了定论。视线移至男子的侧脸,英朗的面上没有表情。看刘婶与他相熟的很,我竟没在村里见过。许青衫暗自琢磨:肤色这么白,应是他极少出门的原因罢。
男子像是觉察到一旁探究的目光,他转头避开许青衫的视线对刘婶淡淡交代道:“宝实的病…全好了,别‘再’着凉就行。”
“是吗?!这可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刘婶喜极而泣,她抱住宝实,满面喜色道:“卫杏林,青衫。你们真是宝实的福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们。”
许青衫莞尔一笑,宝实病已无忧自然替刘婶高兴,说道:“不必……”她刚想说不必客气,男子低沉的声音却打断了她。
“刘嫂,那我走了。”黑衣男子只丢下了这句话,凭自起身离开。
他来去如风,似不想停留过久,语气不见喜悦且格外生分。
“好,多谢卫杏林!”刘婶应了声,一脸悦色看着怀中的儿子,全然不在意黑衣男子的态度。也不知是因为此时她一心在宝实身上无暇顾及,还是早已习惯了男子的冷淡。
许青衫一路小跑跟着,直到黑衣男子出了外间的木门。看着逐渐被夜色吞噬的男子的背影,她歪了下脑袋,暗想:一件难办的事情竟以这样方式草草结束了。
“吱呀-------”
她沉默地将木门合拢插好木栓,慢慢走回了内室。
“青衫。”见她进屋,刘婶招呼她过去。
“嗯?”许青衫一个机灵,回过神,“怎么了,婶婶?”
“你怎么一副失了魂的样子。”知孩子无事后刘婶心情大好,关心起旁人来。
“啊…没什么。”许青衫漫不经心回道,“我只是觉得卫……,甚是奇怪。”她意有所指,未全说出来。
“卫杏林…本名叫卫怀。杏林,不过是个别称。”刘婶心下了然。她捏了捏有些酸疼的右臂,双腿一拢往后挪了挪,背依着墙接着说道:“宝实刚发病的第一个冬天,他叫嚷着身上痛还发热说胡话。他爹心疼他,拾掇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夜里赶着出了门给宝实求医。恰好半路遇上了卫杏林,他听你刘叔说了宝实的病症便应承来看看。这一晃几年,每每宝实发病,卫杏林他都赶来医治。”想起过往那段艰难的日子,刘婶眼眶一热,声音哽咽起来:“多亏…他一直来送的那些药石,宝实…才撑到…现在。”
闻言,许青衫赶忙取了矮几上的水壶满了一杯水,将水递与她。
刘婶接过杯子,微抿了一口。润了润嗓,调整了下情绪,她继续说道:“卫杏林话不多,每次看完宝实就离开。分文不取不说,留他在家中顿吃饭也全然拒绝。他虽看上去冷冰冰的,却是个十足十的好人。”
“婶婶,那他可住在汲水村?怎的我从没见过?”许青衫心中的疑惑脱口而出。
“听你刘叔说他好像是住在村里最北边,平时不大出门。”刘婶回忆着,一抬眼却看到许青衫殷切的脸。她捂嘴低笑,打趣道:“青衫,莫不是你看上了卫杏林。他长的俊,人品好又会医病,也难怪你侧目。要不要婶婶改日帮你问问?”
轰隆一下,许青衫如被雷劈,面上顿时绯红,忙不迭摆手:“不…不用了,刘婶婶。这…这…你担心了大半夜了,想必早乏了。我…我明早…还赶…赶路,不如…早些….些….歇息吧。”
刘婶见状点了点头同意她的提议,嘴巴却咧得更开。偷笑了一通后,她躺下身拉好被褥拥着儿子沉沉的睡了。
侧卧在另一头的许青衫,听着那边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无奈地笑笑。她瞪大眼睛看着屋顶,还在梳理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总觉得忽略掉了什么,迟迟无法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