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大皇子文光先开口道:“父皇的教诲孩儿记下了,这次儿臣和弟弟们都鲁莽了……没能体察父皇的苦心,以后一定修身养性,多历练些……为父皇多分忧……”
这几句话说得极为冠冕,八皇子文祥忍不住“哼”了一声。
“文祥,你想说什么?”喜帝又问。
“儿臣只说实在话,以后多为朝廷办事,而且行事会更加谨慎……”
大皇子文光有些敌意地看了眼文祥,这时二皇子文川开口:“儿臣也和八弟的想法差不多,总之以后要多做些实事,要忧国忧民……”
喜帝的目光突然变得严厉:“这次最过分的就是你,文川,你让几个戏子帮你去西南几省游说……像什么话?”
众人都有些惊讶,二皇子文川喜欢和优伶混在一起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对政事也显得不上心,没想到这次也想来争这个太子之位,而且竟然让那些伶人去给他游说……这不是明摆着就是以色相诱?
文川顿时脸涨得通红:“父皇……儿臣的意思不是那样的……儿臣不知道他们那样去做……”
“朕的脸都给你丢尽了!你整天厮混也就罢了……还将这些污七八糟的用到这里来……你回去给朕好好反省!”喜帝忍不住声调高了起来,显然是从知道这消息后生气了很久。
文川尴尬地咬了咬嘴唇,不再说话,众人又都沉默下来,低头看着地面。
这时九皇子文轩有些害怕地说:“父皇,儿臣的奏章您看了吗?”
喜帝的语气放缓:“朕看了……文轩,你的意思还是保你三哥当太子,而且写得情深意切,朕欣赏你这份诚恳,但你不要总替文麒担心,自己也要多学多看……”
众人听了这话觉得摸不着头脑,喜帝每句话都含糊其辞,不透露半点意思。
这时喜帝似乎想起了什么:“文熙,唯独你没有上奏章,你是怎么想的?”
文熙一楞,定了定神说道:“请父皇……见谅……儿臣确实没上奏章,是因为觉得此事很难定夺,毕竟三哥在东宫已有二十多年,很多问题还尚待解决。群臣推举,在京和外省官员数量庞大,难免会出现串联之事,而且儿臣觉得,太子的事情,还是父皇乾纲独断的好。”
文熙私下已经和文璟商量了几次,既然决定了要置身事外,那就不去推举其他皇子,文璟自然推举文熙,按他的说法——“连父皇都知道咱们走得近,我若不推举你,反而显得可疑”,文熙想想也只能这样,但他自己就没上奏章,今天早朝喜帝那几句话,说得他心里痛快,干脆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司空凌微微侧头,精亮的眸子扫过文熙,这时喜帝开口:“嗯……也有几分道理……朕的头又开始疼了,你们下去吧……”
众人有些诧异,本以为还会听到很长的训诫,没想到就这样嘎然而止,看喜帝的样子确实有些疲惫,便行礼退了出来。
夜深时分,陈子瑞闷闷地骑着马,路过秀月楼也懒得停下来。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弄得他心里觉得很乱。喜帝等众人散去之后,又单独召见了他,他脑子里不停回想着喜帝语重心长的话:
“子瑞,你是立了大功的将军……朕器重你……但朝廷政事没打仗杀敌那么简单,朕知道你这次不是有意的……但以后做事,不能只讲朋友意气那一套……千万要慎重……”
他从小和楚暮卿那些人就是好朋友,是一起玩着长大的。这次太子的事情,楚暮卿为四皇子奔走,他便觉得也该帮帮忙,但谁知成了这个结果。自从父亲死于战场之后,他一直立志杀敌,读尽兵书,年纪轻轻就奔赴了战场,可对朝堂之事,看来……还是嫩了些,幸好喜帝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知道他脾气秉性,这次也没怎么怪他。想起那时楚暮卿和何羽臣总说什么帝王心术,他还嘲笑是危言耸听,如今一想,跟在天子身边,很多事情,不得不多琢磨些,就像这次,连楚暮卿也栽了。
一个人去酒楼喝了不少酒,陈子瑞仍觉得闷闷的,天气渐凉,深夜更是寒意逼人,后悔怎么没多带件袍子出门,便扬了扬鞭,想着赶紧回家。
五皇子府的看门人一看是他,连忙接过马绳请了进去。陈子瑞看到前院他姐夫的灯隐约还亮着,猛地想起那晚文熙对他的劝告,竟然一一应验,早知还不如听他几句。陈子瑞心里觉得有点不是滋味,那天自己冷嘲热讽 ,其实文熙倒是为他好……
这时陈子瑞忽然起了好奇心,他姐夫这么晚不睡在做什么,难道是找了女人来……他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悄悄地到窗台跟前,听了听,没什么声音,他好奇心反倒更强,用手小心地在窗纸上捅了个洞,眯起一只眼望过去,见文熙披着件衣服靠在床头,手里摩挲着什么,陈子瑞睁大眼睛使劲瞧过去,隐约看到是一把短刀,那不是……自己送给他的么?陈子瑞刚想到这里,就听见文熙喃喃地说着:“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