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
-
周五下班后,老板带我们去吃海鲜,龙虾,螃蟹,鲍鱼,说实话,那是我这一辈子吃过的最好,最昂贵的公家饭。老板定是赚了不少,不知奖金给多少。我脑子里总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打转。真真是个material girl物质女呀。其实我本出俗,不世俗,沦落到如此庸俗之地步,都是时势造人啊。看来,曹老板不是个小器人,我对奖金有信心。席间,老板又把昨天在办公室里对我说的话,意思相近,删去几个细节,又对大家讲了一遍。就因为他没提那几个细节,从而燃起了我的点点得意,仿佛那几个细节是老板的心声,是对我的主管待遇。吃喝过后,我们几个月以来对老板的积怨都直线下降,当然,我们几个月的炼狱般的工作,不是一顿海鲜可以摆平的。重要的是老板的许诺,春节前让我们都拿到红包。我们恨不得把下面的这两周都从时间里抠掉,好让春节快来到。
到家是九点多,我妈给我开门的时候,楼下的刘婶正要离开。
“刘婶,怎么我一回来,您就要走啊。再坐一会儿。”
“不了,我都来了好久了。小南,天天这么工作,可别累坏了。多能干的姑娘啊。还文文静静的,眉清目秀,不张扬。看着一点都不像三十岁的人。”刘婶笑容可掬,对我审时度势,颇有是评委打分的味道。“小南,也别天天都是忙工作,别再耽搁自己的终身大事了。”这话听着有弦外之音。“不早了,明早晨练见。”这句话显然是对我妈说的。
“妈,刘婶来什么事呀?”
“为了你的事呗。”
“给我介绍对象。”
“你还挺会猜的。”
“那有什么难猜的。我还能有什么事值得长辈们为我操劳啊。单身三十岁的大家闺秀,让大家忧心如焚,是你们长辈牵线搭桥的首选,不为别的,就怕我再嫁不出去,一辈子都臭在家。”
“别说那么难听,人家为你牵线搭桥,可是好意。那男孩是她外甥,叫余阳,研究生毕业,现在是医生。他以前有个女朋友,处了四年,发现两个人的性格实在不合,所以,三个月前彻底分手了。刘婶说她这个外甥相貌,人品,能力哪样都好。不过,他家是在广州,年龄小你两岁。”
“嗨,我就那么老大难吗,这么大的玮城找不到合适的,还得劳烦你们把目光放远到祖国的大南方。年龄小两岁无所谓,人家不嫌我大,我还讨个便宜占呢。但这广州也太远了吧。坐火车到那儿,两人见面,亲个嘴,就该再见返回了。难道让我们奢侈到打飞机会晤?”
“这个问题刘婶自然考虑到了。他外甥春节时会来看她,到时你们就可以认识一下。然后,不久,他会被派到咱们的人民医院进修半年。你看,机会多好。小南,你就见见他吧。”妈的最后一句话,几近哀求,一只手还推了推我的胳膊肘儿,仿佛这个叫余阳的男孩是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我不抓着他,那就一辈子玩完,嫁不出去了。
“见见当然可以,反正春节那么多天假,闲着也是闲着。”
“你刘婶还给了我他的email地址和□□,要不你俩先互相email □□下 ,彼此了解一下。”
“不,可别让我在家里干跟电脑相关的事,我在公司里已经用够电脑了。”
从我工作的第四年起,我养成了在家里不用电脑的习惯。大学里学的是电脑,工作上从事的是电脑职业,逐渐的,我对电脑的包容已经达到了饱和度。打比方说,一个爱吃龙虾的人,如果你一日三餐都喂他龙虾,他一定会有吃厌的一天。何况电脑还没有龙虾那么好味呢。在家里用电脑,只能让我觉得还是在上班一样,即便是看八卦新闻,或者上网聊天,对我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
“再说,我能在email里跟他说什么。还不是发个征婚启事类的自我介绍而已。有您和刘婶当媒人,这些基本概况,你们就从中传达一下吧。”
星期六上午,懒洋洋的日头天上挂,懒洋洋的我床上卧,忽听妈在厅里喊道:
“小南,我出去买菜去。”
“想闪?偷着去约会?”我腾地一下子跳下了床。
自从我发现了妈妈的秘密,我就总想在她的日常行为中,发现点蛛丝马迹,异常举止,颇有自家侦探的心理。听上去很无聊,那就对了,因为我就是无聊。
“妈,昨天你不是已经买了好多菜嘛。还去买什么呀?”
“小琦今早又来电话说,晚上要领个朋友来吃饭,是她外教。所以呀,我得再出去买点东西回来,人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啊。快点起来,把你的房间好好收拾一下。”
“什么?就这么一个电话,他外教就登门入室了。是怎么回事呀?”
“什么怎么回事呀。你以为咱们家门槛儿有多高,不能入内呀。”妈一边说一边换鞋。“哎,要说这唯一阻止外人自由参观咱们家的限制呢,就是你那间屋了。快起来,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
不等我跟她解释我的“是怎么回事呀”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妈已经出去了。其实呢,在刚才的短时间内,我对小琦的外教已经重新定义,是男朋友,或者是准男朋友。我就怀疑她这么十万火急地往东北奔,是醉翁之意不在雪,哈哈,露馅了。而且小琦什么时候单独地领一个男生回家过?有过。在上学前班和小学时,响应团结友爱,好帮差的学校号召。再有,是高三时,领过她的男友来过几次,用小琦的话说,两个人是为了学习而走到一起的。
在我们上高中那时,恋爱是严格禁止的。等到了小琦那时候,学校对这方面的管制宽松了一些,这也是改革开放的缘故吧,人们的观念也都开放了。至于小琦的初恋,她笃信“爱情就是力量”这句信条,高三是最需要力量的时刻啦,赶快让爱情的火苗燃烧起来,加把劲儿!而且她还说是受了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启示。朱丽叶才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而已,就和罗密欧爱得那么矢志不渝。她自己的初恋还迟来了几年呢。对此,我觉得她是断章取义,故事发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五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所以不可同日而语。
她和那男孩倒是学习上的好搭档,互励共进,而那男生比她学习成绩好,考试总是在前面,这是我们对他们的恋爱绿灯放行的关键。后来,两人上了本市两所不同的大学。大一的开始,恋爱还持续着;到了大一尾声时,恋爱就没声了。好合好散,再见亦是朋友。小琦说,大学是新的阶段,新的领域,他们高中时代的初恋已经完成了使命,缘分已尽,现在可以各自单飞了。
单飞?其实单飞就是为下一轮的比翼双飞开启绿色通道。这回可好,居然是师生恋,跨国恋。相信她小姐又会说,既然是学国际贸易的,那个人恋爱就国际化了。如果能有小琦那样的异性缘就好了,相信我现在定是陪伴孩子上什么钢琴,绘画,或者舞蹈课程,将自己以前没有机会陶冶的艺术情操,全通过孩子弥补回来,共同艺术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