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32 鸿门 ...

  •   32.鸿门
      时间一晃就过了两个月,洪顺官算是个熟手,各个方面都照看得不错,除了因为时间关系去年织户的丝绸等产品早就在前一年被人提前订走了,其他的货物像是茶叶和瓷器倒是还来得及订。傅鼐这小子果然是个做生意的料,主动要求要去杭州跑腿,那里是纺织业的中心城市之一,而且机会比较多,也能先摸好路子。以苏、杭、嘉、湖为中心的三吴地区自明朝以来就是丝织业的重镇,我便叫他回来的时候顺便跑一趟湖州,打听一下行情。
      这天正在家里看胤禛从京里发过来的信,说是年后开牙建府的事情已经上了正轨,小胤祥那边挺平静的,就是他的生母现在的敏妃,后来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身体好像有点不好,因此胤祥心中十分担忧。又说到今年康熙老头选秀女的事情,我的身份本来一定要去的,但是一来年龄将将到,还可以等几年,二来人根本就不在北京,因此一直对外说病着,隔一段时间就请大夫,博雅等人也陪着演戏。最后终于谈到正题,问我这边情况如何。我只叫东懋帮我回了一切安好,简短几个字的信,哪里像胤禛自己书法顶呱呱,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立马可待,我看见毛笔和繁体字就心烦。想了半天,把自己叫人按现代样式做好的法兰绒毛巾包了上十条,打成包裹寄过去,只说外国货,让他们看看新鲜。
      忙完信,就看见大清早出去的洪顺官已经回来了,等在外边挺久的,兆秋没让他进屋。连忙招呼他进来,笑道:“今儿怎么像是回得早些?”
      顺官一屁股坐下,心里有话藏不住,皱着眉毛道:“今儿跟那些行商们碰了面,我们是新号子,自然得先拜拜菩萨。”
      我道:“那是自然,怎么了?”
      顺官道:“咱们热脸贴了他们的冷屁股,都挤兑我们呢。”
      我忙问道:“此话怎讲?”
      顺官道:“行商们跟洋人们都是各有交情,跟官府交好的更是气焰嚣张,我们散商初来乍到,只能被欺负。”
      我笑道:“这个难以避免,只是总有些不满的,若能结集起来,也能有所作为。”
      顺官道:“是这样说的。几家大商行仗着官府里有人,抬着价不肯放,小号子怎么受得了,私下降价又不敢,不降价生意怎么做得起来。”
      我心里呵呵大笑,这不就是垄断吗,典型的国营经济,咱们工商个体户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怎么可能竞争得过他们。心里已经有个计较,于是叫过他来,道:“你找一天,到酒楼里请一桌酒,把那些领头抬价的老板们都请了,到时候自有计较。”
      顺官答应了,依言去办。三天后在本地区最上档次的酒楼包了一层席面,还是由顺官明里出面,我只扮作小厮,事先交待了几句,便入席开讲。
      酒过三巡,本来将将就就过来喝酒的大行商们也喝得脸红耳热了,顺官这才按照我的吩咐,端起一杯酒,笑道:“小弟初来乍到,本来阅历还少,但是就是这几日也已经发现那群洋人实在可恶!”顺官这句话说的声情并茂,简直就是把对外国人的憎恶表现到了极致。
      满屋子的商人都是和洋人打了多年交道的,尽管可能背后对那些唯利是图的外国人也颇有微辞,但是估计也没人这样当着满屋子人极力批驳过。于是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各有不同。有皱眉表示不满的,也有感上兴趣开始认真听顺官讲话的。不管怎么样,反正已经起到了作用。
      顺官接着道:“洋人可恶也就罢了,最可恶的还算那些不顾天朝上国国威,跟在洋人屁股后面谄媚,甚至自行压价,不要脸面的人!”
      此话一出,满室皆静。呵呵,果然话说出来以后更加震撼。偷偷抬眼扫视一下满屋子的行商们,不意外的发现不少人已经直盯着顺官看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不动声色的抿起嘴巴,继续扮演称职的小厮。
      顺官又道: “所以依小弟愚见,众位前辈应该号召商家连横一气,办立公行,统一制定与洋人贸易的行规,这样才是大展我大清国威!”
      呵呵,岂止是扬国威,潜台词应该是建立合法的垄断组织,统一行价,实行不正当竞争才对。领头的行商们其实早就这样做了,只不过只是潜规则,没有摆上台面罢了。这个所谓的公行,说到底也只是为了大鳄们而建,目的就是垄断市场。不仅是商人们牟利,更加可以统一向商人们征收献给官府的“供奉”。不管是明的暗的,现在这个时期,应当都会得到他们的同意。这个提议,可能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但是估计没有摆上议程,现在借由新晋商人洪顺官的嘴巴说出来,又不用自己担干系,何乐而不为?

      两个星期后,康熙三十八年,广州行商第一次建立公行。公行议定行规,表面是为约束不法行为,扶持对外贸易,实际上却增加了不少禁约。它对货物实施公行垄断,以便按照行会的利益自行调整价格。
      呵呵,我的第一步计划如约实现。等到一切稳定下来,已经进入七月,天气热得让人简直一秒钟也穿不下这古代累赘的长袍子。还好这边什么都有,我叫兆秋出去买了几匹轻便的绸料子,按照现代的款式裁衣服,穿得着实舒服。只是这种样子当然不能走出门去,只能在自己家里面穿穿。就算是这样,我叫东懋和兆秋也穿来试试,她们却是死也不干。
      算了,古代女人乱七八糟的想法,我身为现代人即使不赞同也不能逼着人家改,自己舒服就得了。
      最热的天气,季风也起了,我的第一批货物,茶叶和瓷器外加一点漆器装船。我忍着热,穿着复杂的衣服,还是充装洪顺官的小厮,到番禺港去看帆船启航。给顺官介绍这笔生意的商场大鳄一直夸顺官建公行的点子好,又说以后肯定要好好提携他,顺官就一脸诚惶诚恐的样子,作揖打千儿的谢谢那个大老板。
      受不了啊,我在一旁看见了几乎要笑抽过去。提携,到真是要他提携。咱们这里明修栈道,后头就该暗渡陈仓了。
      回到了住处,把身上的衣服一扒,冲了个凉就准备午睡,谁知道东懋拿进封信说是京城发过来的。接过信一看,竟然是加急的,心里便琢磨会不会出了什么大事。时间到了七月底,天气照样热,也不知道京里怎么样了。拆开信,我还是叫东懋帮我念。
      东懋展开信照例预先浏览一遍,我发觉她的脸色与平常不同,似乎有些不对。忙道:“到底怎么了,快说!”
      东懋看我一眼,道:“信上说,敏妃殁了。”
      什么?!胤祥的亲妈死了?!我脑袋一炸,这大热天儿的,怎么出了这种事儿。拿过信来一看,跟以前的长篇大论不同,只有寥寥几句,看来的确写得急。
      我习惯性的扯开嘴角一笑,自言自语道:“殁了又能怎么样,我难不成真回去。”便叫东懋把信收了,该按什么格式回就按什么格式回。东懋答应了,正待出去,我叫住她:“这信也给十三爷捎一封,要一模一样的。”
      胤禛啊胤禛,你这么急着让我知道,不就是为了让我的反派做到底。先是不声不响离开北京,现在面对胤祥丧母大痛,依旧不动声色,淡然处之,搞不好胤祥要恨上我呢。呵,你的心,我真是比不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