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二章 绣坊 ...
-
临别时,元慎状似甚不经意地说:“对了,惜儿,近些日子少回侯府去。”
我回身看着他,根据经验来说,往往临别前的那句话,是别人最想说的一句。元慎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是什么意思?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向没有危言耸听的习惯,更何况,这涉及我的家事。
我静静地看着他,等他的解释。
元慎走上前来,轻轻说:“前几天,侯府的两个教师爷被人废了武功,一个家奴的左手被人砍了,现在侯府里怕是人心惶惶,你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少去吧。”
我叹息,侯府真是越来越不长进了,要当恶人也得有点保命之能,想当初,先祖还是以武事安身立命的,现如今,却被人欺上门来了,看来,侯府,确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元慎在旁边认真地看着我,见我闭上眼睛,沉默不语,上前来抚着我的肩头,叫了声:“惜儿。”我抬眼看他,低声说:“我没事,自作孽,不可活!侯府做了那什么多错事,也该是要有报应了,只是,我总是姓顾,看着侯府走下坡路有些许难过,一会儿就好了。”
元慎伸手环住我,低下头,在我耳边说:“惜儿,记住我的话,最近,少回去,就是回去,也别待太久。”我点点头。
元慎帮我整好披风和风帽,陪着我往外走时,突然淡淡地说:“对了,该我的那只小老虎,改天别忘了带过来。”
我一怔,转头看他,笑道:“你不是说别把你当小孩么?”
元慎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看着我,奸笑着说:“此一时,彼一时。该是我的东西,我是一定不会放手的。连若薇都有了,在你心里,我就不如她么?”
我皱皱鼻子,做了一个鬼脸,继续往前走,不理他。元慎在后面笑道:“还有,我要的那个小老虎得是你自个儿亲手做的,有一丝一毫别人的东西,我都不要,记住了?”我站住,抽抽鼻子,决定回去挑一个最丑的给他,我就不信,他能长了一个狗鼻子!
回到侍郎府,慢慢地回味在晋王府得到的消息。且不论这件事情是谁做的,眼下侯府确是安全堪舆,要想少回去,当然要有堂而皇之的理由,毕竟,虽然次数少了,那儿还是时常能遇上一位魏王的。
据说,当日魏王的风流韵事满天飞的时候,天德帝听了,只是抿嘴一笑,说了句:“人不风流枉少年!”过些日子,魏王在处理祁州弊案时,被爆出他的一位宠姬就是涉案官员所赠,被皇上怒斥:“只知终日沉湎于温柔乡中,不知为人臣子者,当为朕分忧,惩奸除弊。”让他回去闭门思过,罚俸一年。
即使如此,我依然能在侯府里见到他,只是,他的注意力明显有所转移,与祖父之间的会谈更多了些,我轻松了不少,祖父则是经常性的不知所踪,侯府遍寻不得。
嗨,不管这么多了,绣坊马上就要开张,走一步,算一步吧。
找了个时间和翩儿一起去看眼下的绣坊。铺面基本装饰装修妥当,以粉绿色为主调,视觉很清爽,柜台不高,适合女人操作,后面一间做了好些橱子、柜子,可以放一些做好的活,或是布料,也适合就地替一些上门的顾客量量身材。
买来的那个院子已经清理、装饰好了,房间里夯实了地面,墙面刷了粉,窗户重新糊了纸,家具也都作过了。绣坊要用到的布料,眼下就放在院子里。由府里找出来的两个帮着干活的女人已经住了进去,两家人住在东边厢房里。
说来也巧,家母的奶娘姓林,夫家姓马,夫妻两膝下一个女儿,也长了一双巧手;舅母娘家的那位夫人姓黄,丈夫已逝,幸好还有一双小儿女陪着娘亲,儿子女儿都还长得不错,也算得上机敏,被我们预定为铺子里招呼客人的伙计。正房里放着布料、针线等需要用到的物品,马老先生就算是管仓库的。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回府的路上,我突然想到,若是需要翩儿去主持大局,短时间内,明浩怕是不得空了。
请风水先生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我们的绣坊“锦上添花”就开张了,我毕竟是一个小姐,不便抛头露面,前往祝贺,舅母却是不管不顾地去了。回来后,虽被挤得衣服都皱了,却大呼过瘾,自己在盘算,以后府里事情少了,就可以多多过去帮着照看铺子。搞得刚刚升任虎贲军虎威大将军的舅舅连连摇头,但却舍不得对娇妻所一个“不”字。
预先准备的三百多只老虎布偶,大的五两银子,小的三两银子,居然在两天之内被“抢”光了,刨去成本,及给府里下人的补贴,净利润在千两银子以上,真是好赚!
更有些得到消息迟了的官夫人们,直接找到舅母,预定了不少布偶,乐得舅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因此,阖府的丫头婆子又不得闲,兴高采烈的继续舞针弄线,期待着再一次的补贴。我却觉得有几分头痛,原先开绣坊是想让它独立于侯府、侍郎府之外,现在看来,京城内已经公认这就是侍郎府的产业了,人算不如天算啊。
侯府居然也找上门来,让竹枝来说,虽然侯府买了几个布偶,但是喜欢的人太多,根本就不够分,让我帮着想办法多留几个下来。我顺水推舟,让竹枝回去回禀,喜欢老虎布偶的人实是太多,刚做好一个,根本等不及送到铺子里,就已经有主了,我得在侍郎府里一直盯着才行。于是,确保一段时间能送一到两个布偶去侯府,我就在侍郎府里逍遥快乐地慢慢拨弄该送给元慎的那只大老虎(我做了一只特别大的,反正又没有时间限制,慢慢做去)。
第一个月,“锦上添花”根本就没有接到其它的活,光是布偶就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成本已经回来一半。由于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一个月后,市场上已经有了类似产品,只是差了“锦上添花”的徽章(是我们绣坊的一枚印章,直接印在小老虎的肚皮上),在价钱上比我们厚道多了,最起码少半两银子。
还好我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弄了几块纯白色的貂皮。原先老虎的胡子是用手捻的线做的,现在,直接由貂皮上剪下毛来,缝缀上去,据成品来看,比第一代产品漂亮多了。要是换了我正在做的那只大老虎,用貂皮来做胡子就太短了,起码得要弄一块白狐皮才行。
第二代布偶一经推出,迅速收复失地,重新占领市场。原先买过第一代布偶的人家,又纷纷回头购买第二代布偶。照着目前的制度,纯白色的貂皮不是人人都有、都能用的,这一下就刷下去不少竞争对手,保证了“锦上添花“在布偶市场上的一枝独秀。
市场上其他商家推出的老虎布偶还是有买家的,一来,它的价钱下来了;二来,其实除了胡子,基本造型没有什么变化,布偶这东西实在是受女孩子的欢迎,我还见过一些家境不好的女孩子,自己给自己做的老虎布偶。
闯出名头以后,“锦上添花”也吸收了一批手工不错的女子,为下一步发展做好了准备。小院现在住满了人,侍郎府派了一位管事的妇人过去统管小院事务,还请了厨娘去给大家伙做饭。
睿儿哥哥不在府中,我也大了,不用太多的照顾,侍郎府不是太大的地方,这一方面,舅母真是慢慢地闲了下来,但是多了一个“锦上添花“让她操作,她还是相当地忙。
对此,外祖父没有说什么,只是捻须微笑。听舅母说,舅舅在私下里,要求她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毕竟,家里还不靠这个吃饭。舅母显然很是不以为然,照我说,这已成了她的事业,每一点成功都是对她的肯定,所以,她相当卖力。现在,往往是辰时(早上07-09点)吃完早饭,处理一下府里的日常事务,巳时(早上09-11点)就直奔绣坊,午饭由侍郎府送过去,直到酉时(下午17-19点)绣坊关门才回来。不过,有她在店里,没人敢上门闹事,明浩就可以抽身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好不容易有点闲暇,舅母会跟我说一些她的长远打算。比如,要多存点钱,以后买一个直接连着铺面的大点的院子;还有,现在新添的几个绣女,正在绣一副舅母称之为“富贵平安”的百花争艳图,绣好以后准备就挂在铺子里作为示范,慢慢地接一些绣品和制作衣服的活……
我总是含笑听着她的远景规划,反正我从没有当老板娘的想法,也自认没有八面玲珑的水平。现在,舅母和翩儿都常在绣坊里,侍郎府里的一些事情,反而要我来拿主意,这才发现,当家真不是件好玩的事情,琐碎的东西太多,有时候,忙了一天,回头想想,却搞不清楚时间都花在哪儿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绣坊也渐入正轨。先是做侍郎府中各色人等的衣服,然后,有了舅母娘家、兄弟姊妹家里、晋王府以致于侯府的服装订单,有了这些权贵人物的扶持,“锦上添花”的名头,很快就传播出去了。
舅母要买一个连着铺面的大院子的愿望,已经有望很快实现了。
晋王府做了十几件衣服,元慎自己只有一件衣服,做好以后,是我亲自送到晋王府的,不好驳我的面子,元慎抖开衣服,细细看了好久,瞄我一眼,咕哝一声:“还算平整。”拎着衣服到里间去换了。出来后,对着镜子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然后皱着眉头瞄了我几眼。
我自然是装作没有看见,顾自在他房里吃着小点心,就着“江心碧”,看着由他书房里搜检出的书。直到元慎忍不住,过来揪着我的耳朵问我:“怎么样,好不好看?”
我赶紧把手上的东西放在一边,站起来,绕着元慎走了两圈,拍手大叫:“元慎,我怎么就从没发现,你原来也是有点帅的,真是的,‘人靠衣衫马靠鞍’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
元慎大笑,冲过来要拧我的嘴,我绕着桌子躲他,又是笑又是躲,顾了后面没有顾上前面,一不小心,被一张凳子绊了一下,赶紧乱挥着双手力图保持平衡,身体却依然在向大地靠拢,闭上眼睛,正打算收回双手护住头脸时,左手被人握住,直接被拉进一个温暖而熟系的怀抱。
元慎抱着我,习惯性地用下巴在我头上蹭,突然由不动了,过了好一会儿,元慎闷闷地在我头上问:“惜儿,你真的一向都没觉得我帅吗?”我努力从元慎的怀抱中挣出来看着他,自己和自己闹别扭的元慎真是可爱,我不禁大笑出声。
元慎恼羞成怒,冲过来哈我痒痒……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二月里,收到一张宫里来的请柬,是皇太后发出来的,请我去京郊的皇家园林——义诚山庄赏花!
早就听说义诚山庄里繁花似锦,有缘一见,实在是一件幸事。但是,由皇太后发帖来请,就有点费思量了。我相信,收到皇家请柬的,绝对不止我一个,那么,在义诚山庄里,等着我们的是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