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3】 ...
-
“烧了?那也好,省的让人抓住把柄。”诸葛瑾呢喃。他最擅心术,哪会看不出鲁肃有所保留?只是后者不愿说,他也不忍勉强。
鲁肃只当诸葛瑾一时难以接受才如此反常,却怎知短短盏茶功夫,诸葛瑾心思已经转过许多。原来诸葛瑾早早看到新帝将出,本只当沉寂多年的三弟终于出山辅佐某某,却万万没想到竟会是周瑜——与二弟孔明齐名的周公瑾!
刚回过身来,便听鲁肃道,“你可知令弟现在何处?”
“隆中,”诸葛瑾答道,“你接下来要怎么做?”
“我?”鲁肃哂笑,“自然是去寻找公瑾了。”
诸葛瑾眸色一暗,斥道,“你疯了!你可知这一去主公定然、定然会,”他没再说下去。
“你果然是知道的。谁要害公瑾!”鲁肃目光如电,审视诸葛瑾。
诸葛瑾无奈,他没否认鲁肃的说法,只是道,“你也不顾你的妻儿吗?”
鲁肃冷笑道,“我父母皆去,独子守东川家业。而王氏,还不知存了什么心思。便是离开了又会怎样?”
“尊夫人,竟也?”诸葛瑾惊道。
也?鲁肃目光霍地一跳,道,“蛇蝎夫人,莫过于此。你当我为什么那么巧,正好与主公同路而来!”
“公瑾那,你是一定要去咯?”
“非去不可!”
见状,诸葛瑾心知劝说无望,缓声道,“那我也只有舍命陪君子啦。到了公瑾那儿,还望子敬能够多替我美言几句。”
“子瑜!”鲁肃 ,却又觉得诸葛瑾的行为过于冒险。因道,“你与我有所不同。我记得你一大家子都还在江东吧。”
诸葛瑾一笑,“偏是不巧,夫人三月前带了小儿们外出游玩,归期未定啊。”他神情狡黠。
鲁肃听罢连道三声“好”,眉间仍存悲色,“我竟不知王氏何故带我如此。我与她年少夫妻,结发二十余载,就算不是相濡以沫也可当得举案齐眉,怎料会是这么个结局。”
诸葛瑾绕过案几拍了拍鲁肃的肩,安慰道,“也许是有什么苦衷呢。”
鲁肃不置可否,明白当下不是伤秋悲月的时候,他道,“离去之事我们还要好生商议一番。”
“很该如此,”诸葛瑾附议,“就昨日之事看,主公怕早已对你起了疑心。”
两个月后,清晨。孙权被人从睡梦中吵醒,他拢了件衣裳,未有梳洗,冷声对来人道,“何事这么惊慌?”
“主公,听探子回报,今早鲁肃与诸葛瑾两位大人都失踪了。”
“什么!”孙权惊得站起,疾步走到那人面前,“可有证实?”
“属下已经派人去调查。不过报上消息的正是王氏,恐怕确实、确实……”来人话没说完已被孙权一脚踢翻在地。
“没用的东西!”顾不得许多,孙权只随意用剑穗将发扎起,“孤倒要亲自去看看。就不信两个大男人还能飞了不成!”带着亲卫兵乘着晨曦到了去往二人府邸。
诸葛府里已是人去楼空,孙权赶往鲁肃住宅,这回倒好,好歹留给他王氏上吊而死的尸首。被这一幕气了个仰倒,然而还没完,又听匆匆赶来的狱卒颤巍巍回道,“主公,王氏的娘舅等人均被劫走啦!”
孙权眼前一黑,幸得人扶住才没倒地。“烧了,给孤把这还有诸葛府都烧了!”他咬牙切齿道。
“主公,您没事吧?”闻讯赶来的张昭接过亲卫的手亲自搀扶孙权。此时另有亲卫将王氏的尸体抬下。只见这女尸面目青黑,唇角诡笑,端的是骇人。张昭疑惑,“这是……”
“子布,”孙权反手紧紧抓住张昭的手臂,“你且下令,今起全面搜捕我江东叛贼诸葛瑾和鲁肃,凡得其任一人头者赏黄金百两。孤要让他们,”孙权重齿缝间蹦出几个字来,“死、无、全、尸!”
张昭哪里见过孙权这幅阴沉的模样,只觉脊背发凉,连声应诺。便也顾不得去想为什么孙权没有下令封锁岸口,明明这才是阻止那两人乘船逃离的最好方法。
冲天的火光,弥漫的浓烟,高昂的悬赏令,几乎让整个江东沸腾。而当事人诸葛瑾和鲁肃却已乘船离开,踏上前往隆中的道路
三国无秘密,尤其当这个秘密所有人刻意宣扬出去时,魏蜀两国知晓吴国的动荡。曹操府中,听完探子的禀报,曹操只是挥挥手让他退下。这几日愈演愈烈的头疼使得他心力交瘁,哪还有心思去管诸葛瑾和鲁肃的事。在他而言,对于诸葛瑾这种才疏学浅的人若不是因为与诸葛孔明同源,更本不会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孙权小儿先失周瑜再去鲁肃,眼见着日渐式微而令曹操喜上心头。
“植儿,扶我回去。”曹操道。
服侍在一边的曹丕目光霍地一跳,心道,“父亲果然是更中意曹植的。”一面恭敬退离。转进屋内的曹操回头,看着二子离去的背影,长叹道,“你看你二哥如何?”
“二哥心性坚韧,胸藏野望,实非儿子能及。”曹植谦逊答道。
“不错,你们现今的几个兄弟中也只有他能接我大业。”曹操恨铁不成钢地道,“植儿你就是性子太过绵软了些,凡事留手总会埋下祸患的。”
曹植苦笑,“儿子确实做不到眼睁睁看这倾轧阴翳,叫父亲操心了。”言谈间却是分毫不在意曹丕被曹操属意为继承人的事。
“我与你母亲都不算良善之辈,怎就偏有你这样的儿子。”曹操虽然责备,个中亲昵显而易见。“做个闲王也好,不用烦扰这些俗事儿。”这样的曹操全然是寻常人家的父亲模样,不见狠戾,“只可惜我那冲儿,哎……”
曹植垂首听着,目光柔和。
与此同时,刘备府中众人正对诸葛瑾与鲁肃二人叛逃吴国的事儿,议论纷纷。
“孔明以为,他们会去哪?”刘备抢先问道。
“或隐居,或投靠。”诸葛亮轻晃羽扇,给出六字。
“哦,此话怎讲?”刘备又问。
“显然,若要隐居,他二人早早便可离开怎会挑选在东吴之际,”庞统很是自得,只不过露出他丑陋的面容上怪异非常。
诸葛亮又忧虑道,“不知他们欲投往何处?”
“令兄并上与你交你好的鲁肃,自会来主公门下,”庞统说得理所当然,观旁人神色,多与他是共同意见。
“大哥他们本一心向着孙权,如何会轻易背叛,此中必有蹊跷。而看这些时日以来,东吴发生的大事也不过一件——周瑜之死!”诸葛亮不以为然,推理道。
庞统不悦,“那与他们来,”话未完即刻顿住,“孔明是说!”
诸葛亮点头,“士元也想到了。”
他二人这番机锋打下来,听得人不耐。性子最火爆的张飞嚷嚷道,“你们却是打得什么哑谜,端得吊人胃口。”
只听一人道,“张将军莫急,我想军师是说,子敬二人叛逃原因若是周瑜,那么周公瑾之死或另有玄机。说不得便是那孙权……”
诸葛亮望去,正是刘备麾下又一大将——常山赵子龙!他笑阻道,“将军切莫妄下评断。”
赵云会意一笑,不再言语。张飞贯是粗中有细,瞧出气氛不对,忙转移话题,“不管他们去哪,我只知道孙权小儿手下该无人啦!”
刘备也释然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今我已有卧龙,凤雏辅佐。本不该贪心才是。”
几人又说了番话,各自散去。赵云行至大门前,被人唤住,他回看那人,不由皱眉道,“凤雏先生可是有何指教?”
庞统嬉笑道,“指教不敢当,在下只是想和将军聊聊孔明。”
单此一句,于赵云却不亚于平地惊雷,他怔怔良久。半阖眼凝视庞统,这才惊觉后者暮光灵动带着少年的纯澈,与其面容大不相同。然而赵云从来不是多事之人,没有搭理庞统,转身离开。
“奇怪,真奇怪。这赵云果真只对诸葛亮有个好脸色么?哼哼。”庞统得他如此对待却也不恼,反而是低头闷笑,声音清爽分明同少年郎一般。可见这素日顾作粗哑嗓音的凤雏先生,也是有一番秘密。
屋顶上静静趴伏着一人,一动不动。冷若寒泉的眸将门前这诡异的一幕,尽收眼底。没人知道他在这待了多久,又听到多少。
大量白鸽齐齐冲向天空,隐藏了脚上绑着信笺的那一只。一时间只听见翅膀扑扇声,晚霞宣红半边天空,已是九月深秋。
却说诸葛瑾与鲁肃连夜赶路到南阳,半路上诸葛瑾传信给妻小,让他们在鲁肃东川旧宅住下。待到了隆中,山林环绕中有一处平原。只有那酒居,褪色的旌旗犹自随风飘扬。
“子敬,不若下马去小酌几杯?”诸葛瑾侧身对鲁肃笑道。
“何需在此停留,旧主对你我的通缉怕是已经传至此处了。”鲁肃摘下斗笠,反驳道。到如今他对旧主已用“旧主”称呼,到底还是有多年君臣之情在的。
“你有所不知,到了隆中便大都是我诸葛家的产业啦。那酒居老板亦是我家老仆。”诸葛瑾扬鞭指向远处酒店。
“竟不知诸葛家势力如此大。”鲁肃咋舌,却仍是不放心道,“你离家十余年,如何这般了解?许多年间有些什么变故也说不定。”
“这些产业俱在三弟诸葛均名下,但我好歹是家中长子,自然是每年关注的。”诸葛瑾策马疾奔,一边朗声道,“苏老,子瑜回来啦。”那般轻松展颜的风发意气,却是鲁肃多年都不曾在他身上见到过的。他忙驱马赶上。
只见一人鹤发童颜,蓝色长衫,柱藜条。年岁虽高却也健朗。他立在酒居门口,因哽咽而喑哑道,“大公子,你可回来了。”便要作揖。
诸葛瑾连忙跃下马来,扶起苏老,叹道,“您身子可好?”
“好、好。老奴一切都好。”苏老激动万分,好容易平静下来才发现自家公子身边,还有个牵着匹黑马的人,“想必这位便是鲁肃大人吧。”
“晚生鲁肃子敬。”他长揖道。
“不敢,”口中客套,却是实实在在受了鲁肃这一礼,诸葛家的人素都自傲。他笑道,“两位公子这次闹得好大动静,连我隆中都收到消息。”
诸葛瑾心中苦郁,正待说什么,却闻人插话,“你子瑜也就惹了麻烦才会回来!离家十余载,可是乐得逍遥!”
一少年一袭朱衣,侧坐一硕大猛虎上迤迤而来。那虎极大,足有半人高,身姿矫健却对少年神情温顺。
单凭那身红衣,鲁肃便知道他是画中人。欲上前询问,却被诸葛瑾拦下。“子瑜?”
“你也听到,我们兄弟阔别十余年,小弟如今心性,我也不好说。”诸葛瑾轻声耳语,避开了苏老。待得鲁肃点头,他才对诸葛均道,“你倒是没什么变化。”
“变化?”诸葛均冷哼,“当年你离家时我不过五岁,现今束发之年,如何能说没有变化?倒是你!”他讥笑道,“我大哥曾说要辟一方天下,而今功业不成回来作甚?”
“三弟,”诸葛瑾经这一说也是百感交集,“那年的稚龄小儿如今已是,已是大人模样啦。我都差点儿认不出来了。”
鲁肃在旁,听到这句微微皱眉。
“你少假惺惺!这么多年教养我的唯有叔父留书和苏老,干你诸葛瑾何事。”说着,却是红了眼眶,“十二年,你可有只言片语传回?若不是后来二哥说你在江东,我还当你……便当做没了你这个兄弟!”
“臭小子!有这么说自己大哥的吗!”诸葛瑾笑骂道,兄弟俩抱在一起,苏老在旁边看得悄悄抹泪。
鲁肃突然低声问他,“诸葛小兄弟,这些年都没书信给子敬?”
苏老点头,“诚如少年所说,若非二公子,我们竟都不知道大公子的去处。”
“不知么……”鲁肃喃喃自语,看着前方诸葛瑾的背影,一时间思绪万千。他心道,“十二年没见,子敬你如何能一眼认出画中人是诸葛均呢,莫说是骨肉之情牵系。你究竟瞒了我什么,诸葛子敬!”
“有何不对吗?”苏老奇怪于鲁肃的反应。
摇头,鲁肃叹道,“许是我多虑了吧。”
这边解了隔阂的兄弟转过来,诸葛瑾为鲁肃介绍道,“家弟诸葛均尚无表字。”
诸葛均插道,“前些时日我已提前得长辈赐字‘君肆’。”
在外人看来这诸葛家只剩下三兄弟几个香火,哪里有什么长辈之说。只是涉及家事,鲁肃纵有满腹疑问也不好说。只是道,“ 好一个君肆!”他再不怀疑周瑜的去向了,“是因为周公瑾之故吧。公瑾君肆,倒是得趣。”
诸葛均一哂,不置可否。这少年昂头的骄傲却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让人看来只觉可爱。
鲁肃忍俊不禁,对诸葛瑾道,“我可算看见子瑜的年少模样了。”
“子敬觉得如何?”诸葛瑾配合道。
“着实有趣可爱,叫我欢喜。”
朋友俩一唱一和,愣是叫诸葛均羞恼得反身拍着大老虎的耳边,故意大声道,“阿蛮,给我咬他们!”
这老虎似也通灵,竟如同知道主人不过是气语,略略龇牙,摇头晃脑,憨态可掬。四人齐笑,林间鸟惊飞。所谓阴谋阳谋在此刻都被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