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3、九十三章 高考 ...
-
“樟生,你说我这次又考砸了怎么办?”最后一周了下下周周一七号就高考了,俞华嘴上说的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第二次高考了,压力更大,晚上兄弟俩睡在一起俞华忍不住想聊聊。
“你认为今年你学习的时候你认真了吗?”
“认真啊!”俞华这一年确实很认真的。
“那老师讲课你你都吸收了吗?”
“还好吧,就是数学感觉太难了,数学的话基础是没问题的,大题的话太难了。语文还好吧就作文感觉有点吃力,英语就死背了。”
“你认为自己基础扎实吗?最近几次模拟考的怎么样?”
“比别人多学了一年基础肯定没问题,最近几次模拟我大概都在500多点到550之间。”
“你看你老师上课你认真听了,认真学了,没有遗憾了吧?基础你比别人多学一年基础是扎实的吧?最基本的你都不给自己遗憾了,该学的你学了,该认真的你认真了,那么智商这是先天条件,没办法的,现在只差最后关键时刻了,你的心态和临场发挥了,你看你最近几次摸底考,最差也能考个500多吧,去年理科本科线是488,二本506,你超了本科线三十多分,你只要不出问题按平时发挥你二本没问题,本科线你不作死本科能上了,去年一本线524,你只要心态好,发挥好也够的上,所以哥!你害怕什么!平常心对待就行。”俞夏也知道俞华压力大,一步步给他分析。
“嗯!我知道,就是感觉有点紧张,还是你好,不用高考。”
“我虽然不用高考但是我学的也不少,考试压力也很大,你知道吗我为了能出国留学我不仅要文化课分数还要艺术分,还要考雅思,这是基础条件,我以为出国了就轻松了,出去了才知道这只是开始,原来英语是分英式和美式的,他们嘲笑我的英式的乡巴佬腔调,只因为我是黄种人他们歧视我,他们认为他们的白肤色是高人一等,去考人家的大学才知道需要读预科,预科成绩不达标就让你滚蛋,及格也不代表你能被录取,预科里全世界的学生都在这里竞争这几个少数名额,你还要参加世界级比赛拿到起码前三名的名次人家才能看你一眼,你以为你成绩够优秀就会录取你了?错!你得去做公益活动,社区活动,体育得好,什么团队合作能力等等,你还得家里有钱,你得有非常漂亮的背景,这就叫综合素质。过五关斩六将,没有哪一种途径的轻松的,不要去羡慕别人,你只要做好自己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人一辈子很长,也很短,出生先决条件我们没办法选择,但是高考是你可以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最重要一次机会。哥!不要给自己留遗憾。”俞夏很少叫俞华哥,主要是感觉自己心理年纪大,喊不出来,但是将近18年的相处,俞夏的心里是认可这个哥哥的。
“你,你从来没有说过,和我们说过你在国外的事情。”俞华听着突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为什么要说,这是现实,不是说了博取同情,或是抱怨你所面临的困难就会变少,就像你高考,去年你因为自己的放松,为了自己玩的高兴,为了你所谓的爱情你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后悔有用吗?你懊恼有用吗?哥!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嗯!樟生我会好好考的。” 俞华说着转身去抱俞夏。
“滚,热死了,拿开你爪子。”
“就不。”
“这可是你逼我的,放大招了啊!”说着就去挠俞华的痒痒肉。
“哈哈哈哈哈哈~!放开我!哈哈哈哈哈放开”俞华和俞夏俩兄弟都怕痒。
第二天兄弟俩难得赖床9点多都没起床,奶奶也没叫兄弟俩起床,就搬着小竹椅坐在后门吹着凉风在做麦秆扇子,三白趴着奶奶脚边,看见俞夏头抬了一下头又回去,俞夏醒来就看见这一幕,顿时感觉岁月静好。
“醒了啊!有绿豆粥和鸡蛋,给炒了酸豆角,你小伯母做了糖包给你们拿了几个都在锅里温着呢。”说着就起身准备给兄弟俩盛稀饭,在奶奶眼里自家孙子多大了都是小孩都需要他给喂到嘴里,不然吃不饱饭。
“没刷牙洗脸呢。”
“都快10点了,先吃饱再洗一样。”
“奶!这麦秆哪来的?”俞夏吃着稀饭看着院子里晒的麦秆,这酸豆角真好吃,超级下饭配绿豆粥绝了。
“你大伯种的,今年种了一亩多大麦酿酒的,你大伯喜欢吃点酒。对了你二姐10月1号要结婚了”
“谁要结婚了?”俞华度顶着鸡窝头醒了找吃。
“你二姐。”奶奶起身给俞华盛粥。
“哦。”
“这么早结婚啊。”在俞夏的眼里,记忆里,姐姐们永远是小女孩年轻着呢。
“还早?都25了,虚岁26了,再不结婚都嫁不出去了。”奶奶眼里姑娘家20岁结婚都晚了。
“真快啊!男方哪里人啊?自己谈的吗?”俞夏有些感慨时间过的真快,感觉二姐小时候抱他出去玩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一样。
“市里的,你姐自己谈的,说是谈了两年了,不然也不会这么迟才结婚的。条件一般人家,就上次五一订婚的,我去了看人家,我了不是很满意的,市里房子那么小,多个人都转不开身,男方妈妈摆点小摊做生意的,他爸爸是厂里职工,小伙和你姐一个单位上班的,条件一般哦,就是长的还不错的,你伯母欢喜的很,我嫌弃条件差的。”奶奶作为当年的地主婆眼光是相当的高。
“奶奶你嫌贫爱富啊!”俞夏笑着看着小老太太皱着眉一脸嫌弃样。
“你们年轻哦,不懂生活的苦,古话说的门当户对,好女不低嫁,低嫁以后有的苦吃哦。自家的姑娘都想嫁的好少吃苦,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你奶奶我就是门当户对嫁给你爷爷,一辈子没下过地,没吃过苦。”奶奶对自己的日子还是很满意的。
“奶奶,每个人的日子都是自己过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好的。现在条件不好,但是俩个人一起努力很快就能变好日子的。”
“嗯嗯,是的,奶奶你就别担心了。”俞华喝着稀饭不忘插嘴。
“你们俩小的就会说好话。”
中午奶奶给兄弟俩炖了养了一年的公鸡,还烧了鱼,吃的俩兄弟肚子圆滚滚,下午没事窝在家叫上大伯和奶奶打了一下午的麻将放松放松,下午4点俞华就得回学校了。
俞华一走俞夏就闲了,同年的差不多,学的好都是今年高考,学的不好的都在职校上学,实在学不进去的都去市里打工了,只有一个俞盛小朋友跟在俞夏后面哥哥长哥哥短,俞夏又去了一趟章村想去碰碰运气,陈子阳不在去市里了,陈子俊奶奶对俩孙子的去处还是一问三不知。
终于熬到周五俞夏放假,下周一高考,学校周六周日放假让学生们回家放松放松装备高考。
说是休息两天但是俞华还是不放松,一直在温习,俞夏也不敢去打扰,练琴都是跑到河边远远的练习。奶奶也不去打牌了,在家就守着俩孩子,天天做各种好吃的投喂。
去年隔壁村有个孩子没赶上高考,闹的有点凶,今年村里书记和隔壁村联合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组织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统一接送。早上6点多书记就来敲门叫起床了,友春叔开着拖拉机已经在村口等着孩子们了。
现在不流行高考家长陪,学校老师也不愿意让父母在校外守着,怕孩子压力大,所以俞夏就没跟去。
俞夏感觉比自己参加高考还紧张,黑色7月,熬了两天终于熬过去了。
“考的怎么样?”这两三天俞夏都不敢乱说话,也不敢问考的怎么样,终于结束了,俞夏这才敢问。
“还行,感觉比平时模拟的难,明天回学校对答案吧看看成绩吧,我感觉应该可以。”俞华语气很轻松,这让俞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了。
现在填报自愿都是在高考前就已经填报好了,俞华理科不好高中文理分班时选择的是文科,俞夏看好的很多专业俞华都报不了,最后还是和学校老师商量根据的兴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俞夏隔天回学校参加高中毕业典礼,对了答案大概分数在500左右,二本线应该问题不大。这下放暑假的心情才慢慢扬起,终于高中毕业了,终于解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通宵打游戏,疯了两天俞夏和俞华这才坐火车准备去Y市去爸爸妈妈那玩。
俞华第一次去Y市,比较兴奋,而且也很久没和爸爸妈妈见面了,特别是俞爸爸,从去年俞华高考失利父子俩就闹着变扭呢,俩人说不上三句就吵架,俞夏提议趁着大家都高兴,一起睡地板吧,聊聊心事。本来这次俞妈妈想着俩孩子大了,不好和他们一起睡,而且他们都是睡在店里的小隔间,又是仓库又当房间的,大夏天比较闷热,半夜还要警觉防小偷,想着为了让俩孩子舒服点就准备去后面的民房租一间卧室。
理想的美好的,但是现实很残酷,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就闹不高兴了,第三天俩人就差点干仗了,好吧!俞夏心里默念青春期,其实俞爸爸的脾气真的超级差,动不动就骂人,火气旺的就想上手,最后俞夏还是和俞华开了宾馆睡外面去了。俞夏比较忙在Y市待了个把星期就得回上海,俞华和俞爸爸闹的不开心也跟着去了。
八月初俞夏接到家里电话,俞华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俞华考的很好,被本省的二本大学录取了英语专业,俞华高兴的跳起来,这真的是苦尽甘来,这下俞华算是在俞爸爸面前可以牛气的顶撞了。
奶奶找了先生给算了个好日子找了远近闻名的灶头师傅要好好办一场升学宴,俞爸爸俞妈妈也关了三天店面回家操办,三爷爷因为去年在上海办了场小型的,但是在老家没有给俞夏办升学宴有些遗憾,今年算是圆满了,张罗着又添了好些硬菜,直接提高了酒席的档次,搞的俩兄弟的升学宴弄的十里八乡都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