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第九十二章 尘埃落定 ...
今年小表哥任荣昌也参加高考,考的很好第一批,被省师范大学录取了,以后出来也当老师,小姑妈和小姑父很是为小表哥骄傲,大大的办了升学宴。
原本俞妈妈和俞爸爸计划是如果俩孩子考上大学也好好办一场酒席,结果现在俞华高考失利复读,俞爸爸这边要账的三天两头催,所以各方面考虑,俞夏的升学宴就不办了,等明年俞华考上再说,但是家里亲戚还是私下给俞夏包了红包。
俞夏回去上学了,陈子俊这边拿到了俞夏的照片,原来上次采访俞夏的记者把俞夏的照片洗出来了,找不到人就按俞夏说了给了那个小组长,小组长就给了陈子俊。
陈子俊看到照片愣神了很久,直到室友杨乐喊他才回过神小心的将照片放在枕头下。
转眼快要年底了,俞爸爸终于在银行和债主的催款下把蚌抵债了,最后算了下亏了五十多万,本来俞爸爸个人没有那么多差不多就二十万来万成本,但是因为给一起养珍珠的合作伙伴担保,大局都是这样了,谁都是亏本了,没办法有的跑了,有的也都俞爸爸一样亏的血本无归,半夜都有人来要账,银行又来说要告俞爸爸坐牢。在96年五十多万真的是天大是数字啊,俞妈妈给俞夏电话里一直哭,俞夏趁着现在让俞爸爸和妈妈去Y市开小超市,但是俞爸爸还是很不愿意去,还想哪里跌倒那里爬起来,直到债主找了恶霸来催账把家里门砸破了,俞爸爸这才收拾收拾带着俞妈妈连夜跑到Y市。
俞夏根本有能力帮俞爸爸把债还了,但是俞夏为了改变一家子未来的命运,就是想让俞爸爸何妈妈走出来,出来做生意再怎么样都比老家种田好。
俞爸爸和俞妈妈到了Y市住在大姑妈家,俞夏和姑妈交代了先别借钱给爸爸妈妈,等等他,下个星期他就放寒假回来了。结果俞夏真的小看了俞爸爸,就这一星期,俞爸爸来Y市第二天就把从伯伯那借的500块钱买了二手三轮车去农贸市场批发了水果和蔬菜走街串巷的叫卖,一个星期就赚了好几百块钱。
俞夏回国也没休息第一时间就赶去了Y市,俞爸爸骑着三轮车来接。一路上父子俩都没说话,俞爸爸感觉这个儿子陌生了,这一年的事情,发现俞夏他的想法和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作为父亲的威严和体面他不知道怎么说,只能沉默。
吃了午饭俞夏困的不行倒时差,俞爸爸和俞妈妈下午买水果去了,晚上有夜市只到晚上11多大家才有空,俞爸爸何俞妈妈借住在姑妈那,条件很简陋拥挤的很就在客厅里用木板搭了张床,俞夏晚上没地方睡,俞夏提出住酒店,俞妈妈的意思让俞夏和大表哥挤挤,俞夏不愿意,最后一家人跟着俞夏去了就近的酒店,在酒店里这才有空静下心来谈谈。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打算的?”俞夏给大家泡了茶单刀直入问他们未来规划。
“能有什么规划,先做着呗,现在我们一天早上下午再加上夜市一天下来差不多也有一百多能赚,等手头有钱去夜市租个摊位,他们摆夜市一天能赚两三百一天呢”俞爸爸是一个交际能力非常强的人,没几天夜市几个水果摊位的老板就很熟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开店呢,或是去市场搞批发,开超市,大姐姐超市一年起码有二三十万好赚的。”
“市场就别去想了,我们没有门路。你大姐姐是赚钱的,但是我们没本钱啊。开这样一家超市起码好几万的成本啊。”俞爸爸当初来Y市看到大堂姐生意那么好也想开的,但是可恨自己手头没钱。
“爸爸,钱不用担心我有钱的。”
“我们不能用你三爷的钱,慢慢来,赚钱那里有一口气就能赚到的啊!”
“不是三爷爷的钱,是我的钱,我以前不是摆摊赚了点钱,然后又向三爷爷借了点钱,在三爷爷帮助下在股票上赚了些钱,然后我在杭州四季青有十个摊位,轻纺城我都有三个摊位,五金市场有两个摊位。你们自己考虑考虑是去搞批发还是开超市。我还在上海和别人合伙来了家大超市。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还是有的。”俞夏终于和父母大致说了下自己的财产小部分情况。
“股票?你怎么赚的啊?”俞夏的家底让俞爸爸和俞妈妈一下子惊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就是炒股票。”
“很赚钱吗?樟生你现在还在弄这个股票吗?赚了多少钱啊?”俞妈妈想事情喜欢刨根问底。
“现在不做了,股票这个和赌博一样的,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钱,我是运气好,有三爷爷帮忙,有的人赔的倾家荡产。爸爸妈妈,家里的帐我会还掉,你们就在城里做生意好了,开小超市就是辛苦点,赚的也稳定,店开起来就有的赚。大钱没有,但是小钱肯定是能赚到的。如果搞批发呢,第一我们摊位没有本钱的,都是货的钱,大钱是有赚的,但是前三年肯定不赚钱的,我们没有老客户都是要慢慢积累的,你们自己考虑下。”
“对呢,股票这个东西不做也好,樟生现在轻纺市场一个摊位一年租金多少?”俞爸爸很有生意头脑的,而且敢闯。
“一年租金好的位子三十万左右,我买的摊位位子海可以一年二十六万”
“天啊!这么贵啊!”俞妈妈被这价位吓到了。
俞爸爸听到租金就决定了他要搞批发,既然能租到这么贵肯定是做的出的,这段日子早就听说做批发的多有钱,一年七八十万有的赚,有的家里开厂一年上百万能赚呢,做生意就得有胆量。但是俞妈妈不同意,她认为租金一年二十六万,这钱就到手的,三年生意不好相当于要亏三年,如果开超市的话,第一年就有的赚的,成本还少。而且最主要的是摊位俞夏的,俞夏要上学,出国一年的费用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想不到的天文数字,俞妈妈作为一个母亲,第一考虑的孩子的未来,这次俞爸爸的养珍珠破产,让俞妈妈对自己的老公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性,她希望未来的生活和事业能把风险降到最小,她不想拖累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们没有做过批发,亏了就是俞夏的钱,不是一年,是起码得三四年。
俞爸爸何俞妈妈没有达成意见统一,而且俞妈妈有些话不好当着俞夏的面说,最后看时间很晚了,就另外开了一间房,俞夏不知道是,俞爸爸和俞妈妈一晚上都没怎么休息还争吵了一会,最后俞妈妈还是说服了俞爸爸,他们准备开超市。
接下来几天俞爸爸和俞夏就开始找店面,忙着一个多星期终于找到了一家店面,十字路口四间店面。离大姑妈这不是很远的,周围都是小型工厂,街道上有了两家小店了,但是就一间店面,东西也少杂七杂八的,房租比大姑妈这边稍晚贵点,但是人流量特别大。俞夏对于开超市驾轻就熟一家人忙了大半个月终于完工,选了个黄道吉日鞭炮一放开张了。新店开张生意好得不得了,忙的时候两个人根本顾不过来。
俞夏的寒假就一个月左右时间,忙着给爸爸妈妈开店, 10月是陈子俊出狱的日子,匆匆忙忙的时间又紧,回老家匆匆忙忙待了两三天没见到他人,就回去上学了,俞夏对于没有接到陈子俊感到遗憾的不行,给陈子俊写了很多封信都没有收到回复,这让俞夏心里更加烦躁,时间久了俞夏发现他和陈子俊失去了联系,就连陈子阳和张林都闭口不说陈子俊的联系方式,就像统一了口径都说他们也联系不上,不知道,但是俞夏知道他们是知道的,是陈子俊不想他联系上,俞夏有时候想为什么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稍微一个转身你所在意的人就消失了,连人影你都别想看到。
又是一年暑假,爸爸妈妈生意红火的很,也忙的很,俞夏今年参加了一个公益演出活动,月底才回国,到上海的第一时间就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说不过去了,装备回老家陪着俞夏,还有一个多星期俞华就高考了,俞夏想陪着俞华一起备战高考。
南方的六月底是最热是时候,早上起床温度都能达到三十多度,出门稍微一动都能出一身汗,俞夏怕热也怕累,回老家就带了两身换洗,背了个双肩包和一把琴就坐着火车回来了,下了火车俞夏坐着公交车去俞华的高中,现在的公交车是招手即停,随时下车,车厢里别提多拥挤了,小偷也多,俞夏穿着打扮精致一看就是肥羊经常被偷,所以俞夏格外小心谨慎。
“师傅前面停下,我到了”现在的花罗镇中学还在镇边上,但是没过几年这里就会变成镇中心了,城镇化发展的会很快的啊!。
天气太热俞夏在学校门口吃了碗凉粉,又要了瓶汽水这才慢悠悠进学校,学校门卫看见俞夏走过来,也没拦,有些疑惑,又不见怪不怪的看着俞夏就这么走了进去,嘴里嘟囔着:“同学,还不快回去上课,哎!现在的小孩就是不听话.都高中了还往外跑!”门卫大叔怕是把俞夏当做逃课的学生了。今天是周六,高一高二上半天,中午11点半就放学,周日晚上回学校。高三就周日放半天,但也会安排大周和小周轮流,小周就是周天整体休息让学生回家拿换洗衣服带一周的米菜和零花钱,大周就是休息半天,学生都是寄宿的,都是农村孩子,伙食费少,都是自己带米带菜,都是些酱菜或是榨菜然后食堂的菜互相配合着能省不少花费。
花罗高中属于第二批的高中,整个省都是非常注重教育,特别是乡镇高中都是苦读的孩子上线率特别高,政府都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学校的建设政府都是大力支持的。学校建设的非常朴素大气,教学楼是镇上最好的,整齐划一,宽敞的大道旁粗大的八角梧桐和水杉述说着学校的悠久的历史。沿着中轴大道走着左边依次是教师住宿楼区,小花园,池塘小桥,教学楼区,右边是综合大楼,小花园,学生寝室楼区和食堂,中轴大道的尽头是大操场,篮球场和学生实验地。听俞华说综合大楼是新盖的,原先的那块地是一排排的自行车停车棚,现在都改到综合大楼后门了,好像听消息说要开计算机课了,加上教学楼紧张,要把实验室,画室,艺术室等都搬过来。
俞夏看了下手表时间还早距离中午放学还有半个多小时,天气又热,就准备去综合楼去坐坐顺便逛逛等俞华下课。
大楼很新,有一股淡淡的油漆味,俞夏走着看着,回忆着上辈子的上学时光,记得当年计算机考试就是来的花罗高中考的,慢慢的和记忆中的重叠,发现记忆却已经很模糊了,突然感到一阵伤感。
无意间看到了一间音乐室,俞夏发现门没关,便走了进去,看到教学用的钢琴手痒了忍不住上手弹了。弹了两曲就感觉有人进来了,俞夏也没在意,来人也没有打扰俞夏的意思不近不远的坐在椅子上听着俞夏弹,一曲终了,来人鼓掌开口道:“邓丽君的《小村之恋》会吗。”
“会。”俞夏转身看到一个中年大叔,精瘦精瘦的。
“来一首。”
“好。”
一曲终了中年大叔照旧给俞夏鼓掌温和的说道:“你弹的非常好,让我听着就像回到了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放学后最爱听邓丽君的歌,现在回起来当时的青春岁月是最美好的,这位同学你最近压力很大吗?”
俞夏听着笑了,这位怕是学校的老师,以为他是学校的学生,以为他压力大逃课了。
“我不是学校的学生,我是音乐生,我哥在花罗高中上学,他快高考了我刚好放暑假回来陪他高考给他加油打气。”俞夏耐心的解释,俞夏感觉这是一位有耐心的好老师,
“原来你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啊!我说呢。”
俞夏和这个老师聊了几句人家老师就走了,临走还不忘再夸一句俞夏钢琴弹的非常好。俞夏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就装备去教学楼找俞华,俞华的教室在2号楼三层高一六班。时间卡的就是那么好刚走到三楼下课铃声就响了,俞夏走到班级门口有同学看着俞夏刚想开口打招呼又呆住反应过来看看教室内的俞华然后瞪大眼睛来回看,俞夏笑着在门口喊道:“哥!哥!” 俞夏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给俞华面子的。
俞华在和旁边同学说题呢,听到熟悉的声音反应过来看到俞夏站在门口,立马站起来跑出来高兴的喊道:“樟生你怎么来了。啊!!这是我弟,我弟来了。”高兴的和同学分享他的喜悦。
“我放暑假了啊,陪你高考啊!”
“俞华你们是双胞胎吗?”有同学大胆上前问到
“嗯!”
“我说呢,你们长的太像了一模一样的,连脸上酒窝都一样大。”同学们惊讶极了平时俞华学习特别认真,只说过有个弟弟,平时都在学习很少聊家里,今天算是碰上了惊讶好奇的不行。
休息时间就15分钟,后面还有一节课才放假,俞华和俞夏急急忙忙的也没聊上几句,俞华只得先带俞夏去了老师办公室和班主任说了情况让俞夏在这里等他。
俞夏终于等到下课铃声响起告别办公室的老师去找了俞华,俞华背着满满一书包的书和俞夏去了他的寝室。
这是非常简单的8人间,饶是俞夏有心理装备但是还是被寝室的脏乱差臭给震撼到了,真的没下脚的地,袜子鞋子的臭味真的想让俞夏恶心,天气又热俞夏站在窗口深深的吸了口气。“赶紧收拾回去,你们太不讲究了太臭了。”
“哈哈哈!都忙着学习呢,谁有时间收拾啊!男生寝室不都这样嘛!”俞华不以为意,他知道俞夏从小爱干净又那么一点洁癖。
“我想吃牛肉面了,我们中午去吃菜市场旁边的那家店吧。”俞夏看着在收拾的俞华帮着他把脏衣服收拾进书包里。
“好。”
“好吃吗?我也去。”俞华同学听到他们去吃牛肉面也馋了。
“好吃,赶紧收拾我们走。” 他是和俞华都是花埠镇的都是一个初中出来的,所以平时和俞华关系最铁。
十七十八的年纪正是最能吃的年纪,三个人叫了五碗牛肉面才算吃饱,吃完路边看见买葱肉饼的又每人买了个吃。吃饱喝足玩够了三人才骑着自行车回家,大中午顶着将近40度的温度骑车回家不是一般的考验人,跟脱层皮似的。路上三人打打闹闹加上俞华还载着俞夏吭哧吭哧骑了将近俩小时才到家,热的俩兄弟每人牛饮一壶凉白开,冲了进水澡才算把火气压下去了。
记得小时候老家镇上的牛肉面最好吃,到现在也觉得那味道也是最让人回味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尘埃落定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