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4、九十四章 看病 ...

  •   “奶奶,去吧!没事的,就随便看看,你就呆两三天,我们查完身体就回来。”家里事情告一段落了,还有十来天俞夏就得又要走了,俞夏担心奶奶的身体,加上预知的未来,一直想带着奶奶去上海检查身体,但是每次奶奶死后不肯去。
      “不去,不去,我身体我知道,我身上一点病痛都没有,精神的很怎么会生病呢。你就自己回上海吧,别管我,我活了这么久身体不舒服肯定说的,不会有事的,你放心回去吧。”
      俞夏就看着奶奶,想到前世奶奶是怎么病逝的,不再说话,就这么看着奶奶,眼泪吧嗒吧嗒的掉。
      “哎吆!奶的樟生哦,怎么了,怎么了不哭不哭啊!奶奶的身体真的没病没痛的。”奶奶心疼死俞夏了,那么多孙子里就这小的心细,最会疼人,奶奶也是最宝贝俞夏的。
      “我不管我就要你跟我去。”俞夏倔脾气上来了。
      “好!好!好!我去,我去,别哭了,奶奶明天就跟你去好不好,别哭了。”奶奶最受不了俞夏委屈,从小就受苦的孩子,心里宝贝的不行。
      奶奶要跟着俞夏去上海检查身体,大伯不是很放心,老母亲年纪大了,出远门又点担心,要跟着去,大伯一辈子奉行的就是父母在不远行,照顾弟弟妹妹,大伯能力其实很强,为了这个大家庭付出很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
      大伯忙完手头事情就带着奶奶跟着俞夏去了上海,三爷爷有事说是晚几天才能回上海,就让俞夏他们先走了。
      “到了。”到了火车站郑解放开车来接。
      “奶奶到了,我来拿。”俞夏帮着奶奶拿着行李扶着奶奶下车,金姨早就收拾好了,午饭也做好了。
      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下午不怎么热了俞夏带奶奶和大伯去了饭店吃了最经典的上海菜,结果奶奶嫌弃太甜了。
      去南京路逛逛,在老庙给奶奶买了个金手镯,又去了外滩看夜景,人永远那么多,其实也没什么逛的,就是拍拍照,但是奶奶很高兴,一直说享福了。
      俞夏特地带着大伯去超市逛逛,特地去了一楼的家具区。
      “这折叠椅这么贵啊,这桌子折叠的?”大伯是手艺人,看见新式的家具特别好奇。
      “对,你是没看到上海很多人住的房子小,人口又多,现在特别流行折叠椅折叠桌,不用时就折叠起来靠边放着不占位置而且还便宜,这做工大伯你看比较粗糙都是一般的三合板最差的,但是你看价格不便宜,销量特别好。”俞夏有意引导大伯,把成本、人工、运费一样样算给大伯听。“大伯,我算着利润起码得有20%,促销打折时有15%-18%,虽然利润小点,但是销量很大。这虽然小件,但是工时短啊,出货快啊,回款快,那边是组合家具,这两年特别火,我们过去看看。”
      奶奶和大伯第一次逛超市,看什么都新鲜,俞夏又带着区二楼三楼逛逛,刚才在南京路的大商城不敢买都太贵舍不得俞夏花钱,买金手镯时奶奶心疼的不行,现在超市里东西比较起来相对不那么贵,看什么都好,又耐不住俞夏的热情给奶奶和大伯还有家人买了好多礼物。
      第二天一早俞夏带着奶奶和大伯去了上海最好的医院,已经约好了医生直接就面诊开单检查,大伯既然来了俞夏也顺便让大伯也检查下,有些结果要一两天后才能出。
      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血压,血脂,血糖都非常正常,检查下来发现就是,老年人常见的缺钙,膀胱有结石,不多也很小,吃点排石颗粒就行,肺上有一个钙化小结节,医生说不是玻璃磨结节就问题不大定期观察就行,是感冒引起肺炎没有及时治疗后肺部感染后遗症,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大伯的检查结果,肾里有结石,结石有点大了,大伯平时喊腰疼老认为是干活累了腰肌劳损了,其实是结石。医生说明显感觉腰疼了这结石有点大了,药是吃不下去的,建议碎石。
      大伯想回去看,其实俞夏明白大伯是担心上海花销大,俞夏不同意直接去医院付钱了,大伯和奶奶一个劲的叫退钱,俞夏死活不肯:“进了医院的钱哪里有退的道理,人家医院不给退,再说了上海的医术肯定比老家好,肾如果伤着了以后就没力气干活了,人都伤了,上海大医院也保险啊。”
      大伯和奶奶拗不过俞夏只得安排大伯住院了。其实碎石是很小的手术安全性很高,住了三天院医生就安排让出院了,一般肾碎石后身体会非常虚,需要配合中药调理,俞夏又给找了个专家号给大伯和奶奶开了些中药。在家休整了三天复查都不错这才收拾收拾回老家。
      这次看病其他毛病没有发现的都是结石,俞夏知道是水质问题,南方都是自家打井,何况他们地处丘陵地带,地下水矿物质多,结石在当地是非常高发的,俞夏本来想让大伯回去之后家里都给换自来水,但是大伯说自来水管每户人家都有装的,只是大家嫌弃要水费,家家户户都有手摇水井不缺水用,所以都不用自来水,俞夏河大伯奶奶非常郑重的说,以后喝水烧饭都要用自来水,洗衣服洗澡的的用井水没事。
      大伯做了手术身体不舒服,本来计划去Y市看看的,现在就计划直接回去了。俞夏送奶奶和大伯回到家转天就和三爷爷回上海了,因为还有四五天俞夏就得回去上学了。而且这次不一样,三爷爷要去陪读所以事情比较多。三爷爷年纪大了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秋季开学时想和俞夏一起过去检查身体,顺便陪俞夏,三爷爷大毛病没有就是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就想着能动的时候再次出国见见玩玩,也想联系联系见见当年的朋友,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三爷爷想把存在海外的一笔黄金拿出来。那是当年留后路的一笔钱也是当年出于商人的敏锐,转移走的一部分家产。
      三爷爷刚到国外就生病了,年纪大身体弱水土不服,好在华人全世界都有,找了个中医配了几副药这才没事了。
      借住在朋友家,俞夏又住校,这次生病让三爷爷感觉不是很方便,也过意不去,年纪大了容易出意外,住酒店和朋友家总是不方便的,三爷爷身体好了就开始张罗着准备买套房子,俞夏一听买房突然想起,今年年底Y市有条重要的商业街要招标集资建房,15万一间四层,当时这个地段还是比较偏的,又是天价,鲜少有人投钱,后来政府招商引资在大街东端江边建了两栋商业大夏,北面尽头的一个菜市场重新改造成一个批发市场,这条商业街一下子就火了,价钱那是轮番上涨,到了2010年时一楼一间店面最便宜的一年租金也得25万。15年政府旧城改造结果又是一大笔拆迁征用款,分分种秒杀一个上市企业,俞夏为什么知道,因为当年他在商业街的电脑行工作过,和当时房东的儿子熟的很这才知道。
      俞夏立马一个跨国电话打回去,叫郑解放去打听安排,顺便在Y市郊区买块地造厂房,现在是郊区,以后就是中心地段了,还有就是上海拿地也得抓紧弄。
      有时候时运都会碰到一块的,周六一大早大姑妈非常非常难得的给俞夏打来一个越洋电话,这得多贵啊,姑妈居然舍得。
      “大姑,什么事啊!这么急给我打电话。”
      “樟生啊,大姑给你说个事,是这样,大姑现在租住的房东要卖房子,房东要去俄罗斯做生意,想把现在我租的这栋房子卖掉,昨天房东碰上就提前问我要不要,他说一间就按8万给我。”
      “我记得房东的房子好像是四间?三层是不是?大姑你要四间都买下来吗?”
      “不是的,是这样啊,这个房子原本是面阔四间进深两间,三层楼,现在还有一层加盖的,他有俩个儿子四间嘛,所以房子是对称造的,二楼三楼都是一边一个客厅两个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房间客厅都大。房东讲他的四间房是可以拆两份的,我想买两间,楼下铺面我和你姑父商量自己开一个小饭店或是小超市都行,楼上自己住,三楼给你哥哥住,你爸妈也好住过来,省点钱,以后你们来玩也能住,加盖的一层也能租出去生活费有了。就是我手头没钱,你大姐那我问了也就几万块,也不好全部借给我的啊。”大姑妈毫无保留把自己的计划和面临的困难和俞夏讲了。
      “嗯,我明白了,大姑,你这样你等下就立马和房东联系先交定金,现在姑妈你那边的晚上7点是吧?”俞夏看了看手表算了下时间感觉还早。
      “哎,是的,晚上7点多。”
      “这样,姑妈我明天就让人给你打钱,你四间都买下,我家两间你两间,不要拖,这个价钱便宜的,你挂完电话就过去,和房东定好,你和我爸我妈说声,钱一到你们就签合同,先给一半的房款,先把房子过户后拆分成两户再给剩下的,Y市人精的很,钱一到人走了你找都找不到,老家父母年纪大又讲不清楚的。等下我叫一个郑解放的人给你打电话,姑妈你把银行存折号给他知道吗。”
      “好的,好的,我等下就去房东老家和他定下。”
      俞夏和姑妈联系完又给俞爸爸打了电话联系,说明了情况,然后又和郑解放联系交代好。第二天一大早姑妈和俞爸爸他们一起电话就来了,房子定下了,郑解放钱也汇过来了,明天上午和房东讲好了写合同。
      过了几天Y市房子终于搞定了,但是三爷爷这边却有点犹豫不决了,三爷想为了照顾俞夏上学在学校就近找房子,但是老朋友建议去郊区好的社区买,花园洋房,环境简直不要太好,最好为了照顾三爷爷身体还有就是治安,升值还有环境最后还是选择了郊区。
      中国人骨子里有房子情节,感觉有房子了就安定了,俞爸爸动力很足,立马去社区办理了改造手续,现在管的不严,俞爸爸和大姑父把顶楼的彩棚加盖的拆除掉,用砖块水泥正式的加盖了两层,为了方便出租,把客厅的位置改成俩小房间,四个房间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厨房,二楼三楼租户年底到期,等房子加盖好了年底刚好一起装修下,以后就一楼出租,二楼三楼自己住四楼五楼出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