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风云变幻莫能辨 生时怎知死后事 ...

  •   高力士匆匆往广平王府报讯,原来皇甫惟明深感李林甫权倾朝野,有所不服,他为人秉性直率,借叙职时向玄宗提议罢免李林甫,任用现刑部尚书韦坚担任宰相一职,此事早为李林甫察觉,李林甫对其深怀恨意,欲除之而后快。偏皇甫惟明又暗中与韦坚相约夜游,又为李林甫察觉,李林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向玄宗进谗言,论及皇甫惟明与韦坚暗中勾结,又使杨慎矜、杨国忠、王鉷、吉温等人一起出来做证。玄宗起先闻皇甫惟明极力贬斥李林甫而褒扬韦坚,心中将信将疑,早已对皇甫惟明起疑在先,却无甚证据。这会儿闻得李林甫此言,又见证人之多,不由勃然大怒,他最恨朝臣结党营私,立时下书责备韦坚因谋官位而心存野心,定下“干进不己”之罪,将韦坚贬为缙云郡太守,将韦氏家族清洗一空。而皇甫惟明因“离间君臣”之罪,解除河西、陇右两道节度使官职,贬为播川郡太守,并籍没其家,并将皇甫惟明的兵权移交予朔方、河东两道节度使王忠嗣。
      
      李俶听闻大惊,忙往玄宗寝宫而去,见玄宗与杨玉环正吟词作画,似从未发生什麽一般。李俶难以表露什麽,只请安一阵,退去,再思他策。
      
      时过月余,皇甫惟明于播川郡自刎身亡,并留有一书,言及为表忠心之意,以死明志,并申述与韦坚全无干系,而请玄宗收回成命,云云。
      
      皇甫惟明死讯传入李俶耳中,李俶大是悲恸,与皇甫惟明相处三载,安能不为所动?况皇甫惟明那秉正刚直之性情已深入李俶之心,将士非战死沙场,反死于权臣之手,该是何等凄凉境况!
      
      又过一月有余,因韦坚被贬,其弟韦兰、韦芝上书替兄长鸣冤,并援引太子亨为证。玄宗素日最忌惮皇族中人与外臣勾结,此时大为恼怒。李亨得知,心中惶惶不可终日,忙请奏玄宗,以“情义不睦,不以亲废法”为由而与韦妃决绝,企图脱离干系。韦妃被废为庶人,于月泉庵出家为尼。韦兰、韦芝以“构陷太子,意图不轨”之由处以极刑,而韦氏一门男女老少皆被发落边疆终身为奴,不得再归长安。而因此事件,株连甚多,江淮一代大批无辜漕吏、船夫等皆被打入大牢,牢中人满为患,地方官营私舞弊、趁机敲诈,致使许多无辜之人冤死牢中,一时间,民怨沸腾,源源不止。
      
      为避嫌疑,李亨暗中警告李俶、李倓等人不许送别韦妃。韦妃现下本就身体有恙,此时更是情境凄惨,孤身一人往月泉庵而去。李俶不由忆起当日李苘出家之情景,仿若历历在目,复思及李苘与自己一番话语,更是清晰可辨,心情荏地悲凉一片!故而,终日将自己锁在书房,无论是谁,皆不相见。
      
      此事件后,京城长安大街小巷传了个沸沸扬扬,成为街头巷尾议论之话语,凡有与朝廷不睦之言论,立时或被关押,或被处死,而此中冤枉之人又何下百千?民间不敢再有所议论,然民怨之洪流却暗藏汹涌。
      
      又过数月,这日,玄宗忽闻有人来报曰:李林甫暴毙家中!一时大惊,忙着人详查之。后又有来自朝臣与民间上书,皆述李林甫罪行滔滔,竟有百卷之多,其间,尚有与外番勾结之罪证,秘密于荆州一代营建军事之所;又有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以图自享,穷凶极恶,劣迹斑斑。玄宗见之,方面色大变,即使人搜查李林甫宅第,竟搜出其财产远胜于国库,更有许多珍稀玩意,便是玄宗,亦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玄宗大怒,乃下令抄拣李林甫家,所有财产以充国库之需,李府上下男女老少皆发配边疆。又将那荆州秘密军事基地一尽捣毁,所有不法之徒皆处以极刑。京城醉香坊实为李林甫广纳天下美女之所,亦被抄拣干净,醉香坊中各女子皆被发还回家,而管事之人皆被处以极刑。全国百姓闻知,大快人心,家家户户庆贺不断,宛若过年一般。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生时怎知死后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