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太极宫虎爪狼牙 荆南山兄妹重逢 ...

  •   河北安庆绪受郭子仪、李光弼围剿,只得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与唐军在安阳河北相遇。双方未及布捙,大风突起,飞沙走石,天地昼晦,两军将士大惊,唐军向南溃逃,叛军向北撤退。不久,史思明率部来到邺城南,安庆绪出城慰劳,却为史思明执杀,叛军返回范阳,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真个是:皇帝宝座轮流坐,草寇亦能自封王。何年何月平乱世,百姓罹难年又年。这史思明原本兵强马壮,现又收编了安庆绪余部,队伍浩大,不可小窥。

      “史思明又叛变了!”一时间惊动全国上下,才喘气的百姓又纷纷四处逃难,生怕史思明再次攻陷两京,唐帝再次逃亡,顿时,流言四起。

      果不其然,史思明攻陷东都洛阳,可怜洛阳行宫,再次落入叛军贼手,一时间,整个洛阳,血雨腥风,铺天盖地。

      李亨这边正烦,忽有军情来报,称史思明子史朝义弑了父亲,自称为王。看官看来,真真好笑也!这大燕皇帝宝座实坐不稳当,竟皆是弑父的。

      而此时,叶护一面派一股军队守在长安城附近,借公主走失要挟李亨;一面又悄悄遣另一股军队撤回回迄。

      萧儿之西域军一面旁观,一面暗中牵扯叶护,叶护一时亦奈何不得。

      李亨受了这一连串打击,突然病倒。张良娣见状,一面使人封锁消息,一面暗中与李系密谋。

      要说这张良娣因何寻李系为帮手,这其中大有文章。

      先且说李俶。李俶为避李亨之追查而乔装改扮、隐姓埋名,一路上循迹查访,数月与难民相处,已不觉得自己遭遇如何不平,心境倒也开朗许多。李俶暗中传信予李泌、郭子仪二人,李泌、郭子仪在明,李俶在暗,倒也里应外合。期间,他还收养一些孤儿,暗中使李泌为他们安排妥当。

      且说这一日,李俶暗中查访入荆南山中,天热口干,李俶好不容易寻得一条小溪,才要蹲下身子解渴。突听身后一阵长啸,李俶面目一凛,突地转身,正见眼前一彪形大汉,骑在一批黑色鬃马上,手握一把丈二粗的长戬。此人生得相貌甚粗,一脸络腮,唯双目炯炯,摄人胆寒。李俶见此情状,心知遇了劲敌,他不欲与对方较量,只暗中思忖脱身之法。正思索间,忽听对方声音响起,那声音,如雷贯耳,倒仿若震得大地颤动。

      “来者何人?因何入我荆南山?”

      李俶故作害怕,“在下随家人逃难而来,一路上,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下在下孤身一人了。”说着还故意抽搐几下,伤心地用衣袖擦拭了一番眼角,暗中观察那大汉神色。

      那黑面大汉冷眼不住打量李俶,见李俶一副壮丁打扮,虽面黑身脏,倒体格健壮,心中有疑,“你莫非是那贼奸细,花言巧语打探消息来了!”说着欲长戬向李俶一挑。李俶侧身闪躲,就听那大汉又道:“功夫到俊,更加可疑!”于是又向李俶刺来。

      正在此时,忽听有人大喊:“二当家!快住手!”

      那被唤作“二当家”的黑面大汉突然拉住马绳,向后望去。李俶亦转眼望去,正见一身着灰色衣衫书生模样的人快马向那大汉疾驰而来,近到大汉身旁,向那大汉耳语一阵,只见那大汉面带狐疑地瞟了数眼李俶。李俶看在眼中,心中隐隐不安。

      就在他二人耳语时,李俶欲趁机溜走。才要起步,忽被先前那黑面大汉拦住去路,大大咧咧地说道:“莫要溜,我家大当家有请!”

      李俶犹疑之际,只见那书生模样的快马奔了过来,跳下马,向李俶一抱拳,“这位兄台莫疑,我家大当家是兄台故人,特命我前来迎接!”

      李俶更加心疑,荆南山中何来故人?

      李俶一路上皆与凝血组织成员暗通音讯,将他们派往各地寻查信息,这几个月来,所获颇多。唯此荆南山中,却在寻查之外。李俶只当此去龙潭虎穴,依然踌躇不前。

      正犹豫着,忽听一熟悉悦耳声音响起:“李兄果然小心过人,小弟亲自来请,李兄尚不信麽?”

      李俶闻声大惊,抬眼望去,正见对面白色骏马上立着一位十分清秀之人。李俶仔细观此人眉眼,上下不住打量,忍不住心底又喜、又惊,一时间竟不知作何言语!

      你道李俶看到了谁?正是和政公主李忱!

      此时的李忱一身劲旅,显得生龙活虎。

      李俶禁不住失声笑道:“原来是贤弟,愚兄这般模样,却让贤弟见笑了。”

      李俶与李忱携手入了内室,待四面无人时,李俶悄悄向李忱询问根由。李忱细细说来,李俶不由对这个妹子又惊讶、又钦佩,啧啧赞叹。

      李俶又问李忱如何将自己认出?李忱笑道:“我不用看俶哥哥正面,只一个背影,便所料不假了。”说着举起小手掩嘴一乐,活脱脱俏皮模样,李俶对着不由百感交集。

      李忱又问李俶因何落得如此境况。李俶一五一十道来,听得李忱气愤填膺,声称要为兄长报仇。

      原来李忱那日给李俶留了一纸书信,称自己丢了沈嫂嫂,必定要为李俶寻回,云云,便自作主张、乔装改扮地离开。李忱并不知李俶长安城中布有眼线,她混在逃难百姓中间,在长安城周围转了数天,听闻长安城中许多人惨遭叛军蹂躏,心中更是焦急万分。之后,叛军将那些被俘的皇子、王子、王爷、驸马、太监等人均就地杀戮,而皇妃、王妃、宫女、尼姑、民女等人就被押送往东都洛阳,以献给安禄山。

      李忱得到这个讯息,便悄悄跟在这群俘虏后面,大约十余天功夫,她方打探清楚沈珍珠并未在这些人中间,她心中悄悄安定了些。她心想,或许沈珍珠已经逃出,如果逃出,她应该混迹在百姓之中,吴兴应该是她的归处。于是,她一路往吴兴寻去。却因战乱辗转到了荆南地区,无意间碰到了这些盗匪,李忱以自己的机智与游说,劝通这些盗匪共同对付安史叛军。李忱称,这些盗匪也是因战乱而落草为寇,以前皆是奉公守法之良民。

      李俶以李忱为盗匪之大当家来说笑,境遇如此,尚能心怀宽阔、举止不拘小节,李忱更为崇敬这个大哥了。

      当李忱问及李俶的打算,李俶并未深答,只言先办完一件事后再与李泌、郭子仪等人会合。李忱心知李俶已成足在胸,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当李忱又问及李俶将办何事,李俶则言自己将往吴兴一趟。吴兴一趟,并非仅仅为沈珍珠,最重要地是以证实李俶心中长久之疑问。李忱却只当李俶只为打探沈珍珠下落,神情间不免黯然,心中愧疚。李俶看在眼中,免不了安慰几句。

      山寨众人因知李俶乃李忱之兄,待李俶格外热忱与敬慕。李俶见李忱居然能领导这一干盗匪,不由格外对李忱另眼相看;另一方面,李俶正考虑如何收编这干人。

      李忱自知李俶将往吴兴,便欲与李俶一同前往。李俶本欲将她送回长安,无奈李忱执意,只得随她心愿。

      李忱与沈珍珠这对姑嫂,感情甚为深厚。李忱骨子里有股侠气,一开始在广平王府认识沈珍珠时,见她情绪索然,只道她因李俶冷落所致,心中激起极大同情;后又见崔碧瑢那股傲气,心知沈珍珠必定处境不易,扶弱之心在她心底油然而生。而与沈珍珠相处久了,她才发觉,沈珍珠并非外表显得那般柔弱,她心底有股傲气,并不似外表显得那般平静,其所思所想所见均不凡,许多见解令李忱钦佩不已。李忱偶尔亦能感觉到在沈珍珠那宁静得不能再宁静的眸子中,有时会闪现出几分光芒,那光芒尽管转瞬即逝,却不由令李忱担忧……李忱与沈珍珠时常轻歌曼舞、抚琴吟诗,渐渐地,彼此惺惺相惜,如同知己。

      正是:太极宫变虎狼现,王子羁难索路难。他乡偶遇亲人面,暗刃压顶溅深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