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9、苦公主薄命命短 薄情郎恩怨深深 ...
-
李亨重回长安后,大赦天下。唯有与安禄山同反者及李林甫、王鉷、杨国忠子孙不在赦免之例。加郭子仪司徒,李光弼司空,其余李嗣业、王思礼、仆固怀恩等有功之将各进阶赐爵,加食邑不等。死节之士李憕、卢奕、颜杲卿、袁履谦、许远、张巡、张介然、蒋清、庞坚等皆加赠,并封其子孙官。战亡之家,免两年赋役,郡县明年租、庸免三分之一。李亨欲加李泌为丞相,一等亲王爵,却为李泌所拒。李亨欲强之,李泌则自告归隐山林。李亨无奈,只得应允了李泌,待之更厚。
这日,太极宫中,李亨缓缓抚摸着皇位上的图腾,这皇位此时近在眼前,他一路走来却是如此漫长、艰难,他不由长叹了口气。
回归长安后,李俶着人往东都洛阳寻沈珍珠,欲迎之回宫。却不料回来之人禀报不见沈妃去向。李俶乃遣人暗中于民间寻找,遂告使者,不得四面宣扬,违令者,格杀勿论!
使者寻了约莫半月有余,却为李俶带回穆治尸身,李俶见之,大骇,乃令人厚葬之。
萧儿拒绝住于太极宫,自寻一处为僻身之所。
李苘与叶护大婚在即,眼下国库空虚,李亨勉为其难为其长女准备了些许嫁妆,较之之前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诸位和亲公主之嫁妆,却不免寒碜了些。回顾昔日繁华大唐,李亨与李俶心中说不出的苍凉。
李苘与叶护行大婚前夕,兄妹分离在即,难免伤感。李苘对未以见到李忱最后一面而感觉遗憾,却只能使李俶转为表达了。离去之时,留下一书笺,只言及早该还予书笺之主人了,却不想此时才归还,心中愧疚之多,望他日可作弥补,云云。李俶有许多嘱托,一一交待,李苘无不一一记清记熟。
就在叶护将来接亲时,李苘突然消失不见!这场变数莫不令李俶大惊,李俶不敢报之以李亨,暗自查访,至叶护到时,仍不见李苘踪影!
李俶无奈,只得将叶护让入室内,暗中告之。叶护闻知,心中大是不悦,面上虽未显露,李俶却如明镜一般。这叶护虽先前曾受恩于李俶,并为之下属。他初知自己身世时,自小孤苦的他,对葛勒可汗尚有极强的亲情,对李俶尚有感恩之心,心中对李俶仍是敬畏有加。渐渐地,葛勒可汗对其重用有加,加之他毕竟为葛勒可汗之骨血,葛勒可汗那雄霸四方之野心渐渐在他心中萌芽滋生,他现于李俶平起平坐,又见唐室早已失却往日尊贵与繁荣,而李俶亦非他昔日心中那无敌首领,他那狂傲之心渐起。李俶安能不知?何止李俶,就是于葛勒可汗,叶护心理渐起忿恨与不满,只他羽翼未丰,不得不时刻借助葛勒可汗。他与唐室联姻,虽唐室不复往昔,然声誉并未尽退,他亦图谋唐室之势,再联络回迄各反葛勒可汗与移地建之势力,暗中结党,以壮自己之势。
李俶于他,亦非往日亲密,而是多了些许隔阂,于他言语时,亦多了许多忍让。这会儿,李俶暗中观察叶护的面色,心中暗作盘算。
黄道吉日,京城百姓无不欢欣雀跃,都道战乱已平,现下大唐与回迄结为百年好合,正是兴旺之相,云云。
外面欢歌笑语,里间暗火涌动。
叶护思想前后,他尚需借李俶之力,便应允李俶之建议,为不影响两国联姻,大婚依然如期举行,新娘以其他宫女充之,瞒过旁人,此为暂缓之计,李俶另外暗中速寻李苘。为答谢叶护,李俶另外寻五名美女,侍候叶护日常所需。
就在李俶以为此计可行之际,叶护突然要求将李忱下嫁于他。李俶闻听,大惊,并言称李忱已为他人妻,怎能再嫁他人?叶护却冷笑言道昔日贵妃能先嫁寿王、后嫁其父玄宗皇帝,李忱又有何不能?李俶执意不肯。叶护则威言道若李俶不能承诺在先,他则立刻报于葛勒可汗,并称唐室出尔反尔、不守信诺,那他回迄大军先正扎于长安城外,只要他一挥手,势必千万大军直攻入长安城。此并非危言耸听,李俶急忙稳住叶护,只言称现李忱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此时定下此事,恐日后生他变。叶护不应,欲将身往外闯去。李俶急忙阻拦,软硬相济,称唐室亦非软弱之辈,朝廷上下、长安百姓势必同仇敌忾,又有萧儿之西域军相助,回迄军亦占不了什麽便宜,云云。叶护心想亦是此理,然仍不肯依。李俶只得先稳住叶护,称除却李忱,任凭叶护挑选!叶护方罢休。二人以文书、手印为证。
李俶于叶护,熟悉非常,他知叶护虽近年来得葛勒可汗许多调教,然其本性躁,此乃性情之中欠妥之处,行大事者,必能隐忍为先。另者,他亦知葛勒可汗虽宠叶护,但毕竟相处甚短,较之移地建,有所不如。李俶心中稳稳当当,全局亦在手中掌握。
你道这李苘身往何处?
看家亦知那黑衣人乃燕柳青是也!那年燕柳青因故离开沈府,多年来一直跟随一神秘人物,受之差遣。
那清音师太又为何人呢?正是燕柳青亲生母亲也!此便说来话长也!
那燕柳青为化名,他本姓贺,清音师太出家前为贺秦氏,贺家数年前亦是长安城显赫家族,其父在朝为官,与太子瑛行得甚近。怎奈一朝变故,太子瑛被废,牵连众多,贺家亦在所难免。玄宗皇帝李隆基下令将贺家满门发配边疆,男者为奴,女者送入北里。恰贺秦氏身旁有一贴身丫鬟,名亚宁的,忠心效主,自愿舍身替主入北里。就在朝廷抄捡贺府时,亚宁扮作贺秦氏模样,她本是贺秦氏陪嫁丫头,自幼跟随贺秦氏,模仿贺秦氏倒也惟妙惟肖。而贺秦氏则带着两个幼儿,一个年方五岁,一个嗷嗷待哺,躲藏于府中枯井之中。贺秦氏为不使嗷嗷待哺之婴孩发出响声,惊动官府,便将“哑声丸”喂入婴孩口中……
后贺秦氏带着两个幼儿逃出贺府后,一路奔南走,她娘家苏杭,此时孑然一身,无处可去,心中所想唯有娘家了。怎知到了娘家,却见娘家亦为抄捡,老父老母一时难以接受变故,撒手人寰。贺秦氏再逢变故,早已经受不住,亦病重不起。三人生计,全凭五岁孩童出外乞讨度日。
偏偏在贺秦氏病情刚有起色之际,在他们栖身的破庙之内,突然于某夜夜间闯入几个黑衣蒙面人,将正嗷嗷待哺之小儿劫去。贺秦氏哭天无力,顿时昏厥倒地。而此时那五岁大儿刚返庙中,见此情形,急忙唤醒贺秦氏,而此时,贺秦氏病情更加严重。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幸逢一日一老者路经此地,见那五岁大儿正呜咽。那老者一身青衣道袍,仙风道骨,见那五岁大儿生得骨骼出奇,眼神透出机灵,心中暗喜。听闻五岁大儿一番经过,义愤填膺。他见贺秦氏病情甚危,便予以救治,亏他妙手丹青,贺秦氏方一点一点恢复身体。只一想起那小儿,恸哭不止。那老者于是先带母子二人返回仙林,再蛛丝马迹地打探那小儿与黑衣蒙面人之下落……
后贺秦氏于仙林渐渐养好身体,她因世态炎凉、经受人生巨变,便于玉贞观出家。而原先那五岁大儿已十二岁有余,早已拜在那名老者门下,得老者真传。
后燕柳青凭借一枚玉佩寻得贺秦氏,因其兄长后一直于西域一代游走,故兄弟二人始终无法得见。
李苘常往玉贞观,偶遇贺秦氏,二人一见如故,故二人常常秉烛夜谈。便在这当口,李苘偶然遇到燕柳青,为燕柳青遗世独立双眸所摄,一时情难自拔。只因李苘落花有意,而燕柳青这个流水无情,任李苘芳心空坠,李苘方有开破红尘之心。
这是数年前的事情了。
偏偏于李苘大婚之际,燕柳青突然出现,将李苘诓出城外。李苘只道燕柳青有事相求,怎知一出城外便再也无法返回了……
正是:苦公主国命难违,狠王子落井下石。数年恩怨今朝现,尽为他人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