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起初,我一直嘲笑林赛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世界”,因为这里实在是一点也不好。没有海洋,没有河流,只有地下冰川和少得可怜的地下水。旅人一辈子脚踩黄土地,一望之下,地平线清晰可见,在视线所及内不会有任何人烟。所谓遗迹,就是一些拙劣的断石板。触目可见的植物只有生命力顽强的红树和胡杨——至少我是这么叫的,还有一些贴地的枯草。我在几座所谓的城市里住过短短的几个星期,简直难以忍受,根本待不下去,只好重新上路。它们完全就像鸽子屎一样,一摊一摊糊在地上,没有市中心也没有边缘,也没有固定的住客。这里的人做的唯一的事情似乎就是从地里挖出各式各样旧时代的东西,忙碌一辈子,然后死在不知道哪个角落——这是我在到达北方冒险家的城市之前得到的印象。
      整个世界都是这样。我在来到那些大峡谷之前,在一种类似骆驼的生物背上颠簸了八年,有好几次,我孤独寂寞得差点哭出来。我和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任何联系,像一颗沙子一样被吹来吹去。但在苍茫的天穹下,我又感到一丝实在感,因为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对老人不用敬称,很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家人分离,我也很少看到有情侣或是相伴而行的两人。简而言之,没有社会关系。他们都是遗民,上个时代遗落在蛮荒中的种子,几乎没有情感或目标,只有茫然的生命,就像史前无意间被创造出来的单细胞生物,不知道被创造出来是干什么的,连造物主都不知道。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再也没有人需要为自己或别人负责了——不用担心食物的来源,我看到沿途有很多果实,是从红树上长出来的,摘了就可以吃,同时补充营养和水分。旅行的人有时候一辈子就吃这个。
      稍微有点心的人,也许会在城市里开出一片荒地,种些几百年前的瘦瘠的小麦,到郊外驯服一头野牛,如此等等,不过这样做的人不多,即使做了也会因为迁徙而再度荒弃。我看到过套着从土地里挖出来的嚼子的不知名动物在荒漠里游荡。
      ……如此等等,都是我在到达北方前的所见。
      在漫长的旅途中,我曾期冀出现一座真正的城市——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呢?我想起我曾经坐在昆士汀小镇阴暗潮气逼人的咖啡馆里阅读看报、等待午休时间过去的时光,哦,我们每个人都在那儿坐过,但并不是说那就是真正的城市,毋宁说那只是我怀念的有其他人的地方。而且并不是说我在那里就不是孤独的——现在,我处在真正的荒漠中,而在那里,包围我的是人群的荒漠,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一座真正的城市应该是团结在它的中心四周的。
      我在这个世界的懈怠而冷漠的人中间没有看到过任何中心。我看不到他们当中有精英的存在,也没有阶级,理论上倒是一个理想的民主社会,可惜根本就没有构成社会的基础。
      所以当我来到北方的峡谷地带时,我不仅看到了多年来的第一座小山丘,还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一直寻找的这个世界真正的智慧生命存在于北方。为了从这个世界的南面(不算最南面)来到北面,我在荒漠里赶了八年的路。
      我见到的第一座城市环绕一座锥形山而建,建筑材料和南方一样,都是从地里挖出的巨大石板,还有一些废铁,并不是太多,因为金属基本都变成了机械和工具。这座锥形山的中间是火山口,市中心就在那里,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机械组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齿轮和滑轮笨拙地从火山口里打捞出一件又一件的破烂。岩壁被火把照得通红,至少有一千名工人在其中劳作。
      我后来知道,全城的人差不多都在那里。
      继续一路北上,城市发展得更为完善,所有的城市都沿着山脉建造,随着峡谷的延长,就像蜈蚣一样盘踞于两山之间。这里的山系类似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由南到北,只要有能力翻过峡谷之间的山脊,就能到达另一座城市。
      我在这个世界看到过的有创造力的人、精明的人、有领导能力的人或是头脑敏捷的人,则存在于第三类城市中。
      那是我走出大峡谷地区的时候,远远看到平原上的营区。再远处,好像有一片黑云笼罩天空,弥漫着一股久违的湿气。我已经很久都没有遇到这种暴风雨一样的景象了。荒漠里没有雨。没人看见过云,也没有河流。
      所以远远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眼睛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双看见过河流的眼睛,清亮,平静,在许多年后还和以前一样。
      他就是林赛•路德维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