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同行 ...

  •   黄河决堤,农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不见的时候这几个词仅仅是一幅想象中十分悲惨的画面,身临其境才发觉这人间炼狱的景象远非一般人承受的起。路边浮尸无数,饿殍遍地,老弱病残呻吟不止,牛羊瘦马哀鸣不绝,婴儿哭得有气无力,母亲的目光绝望哀郢。食物不足的后果便是人皆相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数万里的地方,几乎不见丁点绿色,树皮都被剥的干净,露出原木色的内里,在浑水浸泡之下,渐渐显出腐烂的深褐色,周围一圈怪异的味道。

      同行的几个人里,海棠最先露出不忍,她伸手解开身上钱袋的动作被月生的剑抵住,一刀顺势收回挥出去的霸刀。

      “就算现在我们再多十倍的人,你的钱袋一撒出去,我们也走不出十里”月生的声音低沉暗淡,冷静异常。他对人性把握得倒是透彻,沿边乞讨的人不少,你若不动,他便会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等待善心大发被怜悯救援,但若是真有人表露怜悯之心,那这一眼望不尽的流民大军就足以生生地活埋了你。

      欲望这种东西,隐藏时几可忽略不见,爆发时则能吹枯拉朽,化作异常凌厉的武器。

      黄河决堤这种事情几乎雨水一足便会发生,而发生的后果首当其冲便是山西遭难。朝廷早早准备了银粮,年初雨水不止的时候,便开始往这边输送,山西太守上报朝廷数月,皆是捷报,银粮到位的数目与朝廷下发的也是一致。但事情就是诡异在这个地方,山西太守也算朝野有名的清官,一月前忽地死在自家书房,书房账册库房银两粮食皆不翼而飞,朝廷派来调查此案件的官员还没到,半路上听到黄河决堤的消息,吓得屁滚尿流爬回了京城,谎报山西太守李清敏监守自盗,与师爷幕僚分账不均,导致身首异处。

      这位被黄河决堤吓回京城的刑部官员大概是由于祖先荫蔽才得来的官位,本就是纨绔子弟,连个借口都编不好。消息传到山西,引起全民激愤,李清敏的师爷幕僚再加上山西当地数十位百姓代表带着万民血书一状告到了宰相门前,这才有了早前朝廷上的争执一幕。只是官员出事,本就是东厂调查范围,就算争取到刑部,刑部在曹正淳的威逼下也几乎没有胆敢站出来反驳他的人。老宰相的意思是让朱无视将这起案件转到护龙山庄手中,这李清敏在一定程度上也算老宰相的门生,对于他的人品性格老宰相自信还是很清楚的。

      这贪官盛行,朝廷乌烟瘴气的时局有这么一个满身才识的年轻人能够清心寡欲地为百姓办事。朝廷需要给他一个公道,也需要给山西数十万正在受难的百姓一个公道。

      朱无视当着老宰相的面召回了手下几大密探以及最新招拢的护龙山庄护卫首领洪月生,命几人放下手中事情一道赴山西暗中调查李清敏身亡事情的真相,找回无故失踪的钱粮,并且特意叮嘱尽量不要与东厂的人起冲突。

      旁边喝茶的老宰相端着茶杯的手一顿,虽说东厂几年前就和现在一般的行事嚣张,手段毒辣,迫害忠良,但毕竟底子很薄,所凭仗的不过是东厂监察官员的职能胁迫满朝官员,以及小皇帝的懦弱昏庸。但这几年却越发的目中无人,不守本分。看来是到了好好挫挫曹正淳势力的时候了。

      一刀在一旁听得叹为观止,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把老宰相拉在了护龙山庄的阵营。老宰相年近七十,三朝元老,做到这样的高位,心境自然清明。朱无视护国神侯的名声在外,所以大多数时候老宰相都是站在他这一边,朱无视接手的事情,明面上至少利国利民。但实际上,野心之类的东西,逃不过这类在官场上浸淫几近一生的人的眼睛。这一点朱无视也明白,但这千疮百孔的江山还需要护龙山庄的势力来平衡,所以他并不担心。若能借这个事情让老宰相对曹正淳动手,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太守府已被封锁,东厂的人都住在山西驿站。现在这里大概算是整个山西最好的建筑了。为迎接东厂来人,暂任太守特地将驿站休整一遍,里外翻新,新上的原漆,在这雨水初停日光微露的天气里反射出惑人的光。东厂的人较为满意,点头颔首放过了战战兢兢卑躬屈膝的暂任太守孙皖,一队人昂首挺胸地走了进去。

      周围的流民被驱逐到百丈之外,周围的看守只允许衣衫整洁者进入,其余百姓则连乞讨都无处可去。他们盯着这个方向的目光,是那种迷茫里透出的本能狠戾。一刀看着那位走出东厂来人视线便挺直腰杆大阔步向前的孙皖,无端生出笑意: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聪明人。

      一行四人落脚在一名老汉死守着客栈,大水来过又退下去,整个一楼都是被水浸润的痕迹,长期不见阳光的木桌柜台散发出古旧深林里的味道,腐朽残破。二楼的客房看得出来还是比较精致的,帐面上都绣着振翅欲飞的蝴蝶,湖绿色的沙质布料,随着窗口透过的风轻摇,很是雅致。

      老汉发色苍白,脸色浮肿,但衣衫还是较为干净,比外面那些在泥里拖行来去的人们要好得多。人老了,就会比较啰嗦,但大概也能感到这几人身上不算和善的气息,只是自己嘴里不住的嘟嘟囔囔。海棠笑着搭了句话,便被老汉缠着说了自家的故事。

      原来这客栈是老汉儿子媳妇挣下的家产。老汉的儿子叫做赵久,是山西当地有名的秀才,十多年前上京赶考,本以为会金榜题名,等来的却是牢狱之灾,据看管的衙役所说,原是抄袭了今次状元郎的试卷。赵久觉得冤枉憋屈,想他也是山西会试谢元,何须抄袭别人的答案,于是死咬着不松口,即使被重型加身。几个与赵久交好的士子在外奔走营救,事情也曾被闹得沸沸扬扬。

      后来不知怎么的,案件被刑部转交回原籍,当时正是李清敏调查始终,才还了老汉儿子一个自由身。不过据老汉说,这李大人不久之后曾提着官帽上门道歉,说是无法为赵久彻底平反,希求原谅,并且帮助他开了这么家客栈。

      可惜了天灾人祸呀,天灾人祸,老汉嘴里最后一直念叨着这么句话。大水来的那天,他的儿子媳妇本来可以随着人群往城楼上跑的,偏偏那个倔强儿子非要回去拿什么东西,说是比性命都重要,媳妇拗不过他,便跟着一道去了。真是傻儿子呀,这天下有什么比自己的姓名还重要的呢?这下好了,夫妻两一去就没回来,只留下自己这么个糟老头子和这么一间残破的客栈。连个孙子都没留下,老赵家的香火就这么断了呀!

      老汉显是激动异常,大概很久没有人能够倾听他的心事了,也是,这漫山遍野的悲剧,说都说不清楚,谁还有耐心去听别人不相干的故事呢?

      “照这么说,李清敏应该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官了”,海棠总结说道。她不离手的折扇拿在手里一晃一晃的,看上去更像个翩翩游戏红尘的佳公子。

      “这位姑娘,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李大人那是多大的好官呀,整个朝廷都找不出几个来,他怎么可能就不是好官了。我告诉你们,李大人肯定是被冤枉的,我们已经写了万民书送给圣上了,李大人马上就会被平反的。那个杀千刀的钦差,肯定会被抓起来的,会被抓起来的···哎,瞧我坐了大半天,几位客官见谅啊,小老儿这就下去给几位烧点热茶暖暖身子,哎,天灾人祸呀,天灾人祸···”老汉佝偻着身子下了楼,余音还飘散着房间里,声音苍老沙哑,悲怆地绝望,可那内容里对皇上朝廷的信任却听得人颇为心酸,也不知这北平金砖碧瓦的坐镇皇宫的人当不当得起满天下无数这般百姓的信任了。

      海棠抬眼看了看月生,刚才那位老汉一眼就认出她的女儿身,眼神不好,凭着大半辈子的经验来分辨,反倒认得清晰。这件事天涯早就知道,据她观察,一刀也应该明了,毕竟自己在他面前并没有刻意隐瞒。但这一位义父刚刚招拢见面不过数次的人脸上也没有一点惊讶,让她不禁怀疑自己的易容术是不是生疏了。

      “老板,还有没有客房”楼下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询问,听上去似是行走江湖的流浪郎中。

      “有。当然有,客官几位···”老汉急急忙忙从后院厨房迎了出来。

      海棠推开临街的窗户,正巧那人抬头,这一望便深深撞进那人的眼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