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三十九 辛酉政变 虚与委蛇 ...

  •   北京,紫禁城。
      奕訢和桂良、文祥两位大臣一起在总理衙门处理着政务。
      今天由承德送达的公文居然出现了两枚御印,这引起了奕訢的注意。看发文的笔迹是出自端华之手。曾经皇上堕崖的一段时间,群龙无首,承德行宫乱作一团,公文也由大臣代批,但是因为皇上不在,所以没有加盖任何御印,如今皇上不是已经平安找回了吗?为什么还是由大臣代批?难道皇上龙体欠安还是出了什么事?但是为何会多了两个御印?
      “桂大人,文大人,你们不觉得很奇怪吗?”奕訢仔细端详着折子上的印,他拿得很近,居然可以闻到淡淡玫瑰的香气,这熟悉的香味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佳兰?
      一旁的文祥想:“也许皇上龙体病得比想象要严重,他将政务都交给军机处处理。皇上处事一向细心谨慎,可能怕人会弄虚作假,所以设立了一个检查大臣,给他御印考核。”
      “那么为什么要有两枚呢?”桂良百思不得其解。
      奕訢用手轻轻抚过两枚御印,前一枚“御赏”上擦出淡淡粉红,他更确定了是皇后一直在用的胭脂,她特地在朱砂里加入自己用的玫瑰胭脂,一定是要告诉我,这是她的印,但是历代祖训后宫不得干政,如今她公然上印,军机处居然还默许,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是皇上的意思。不过皇上对佳兰一向信任,不可能再赐下一枚“同道堂”印让它与皇后分庭抗衡。难道用“同道堂”印的会是懿贵妃?不可能,皇上一向讨厌她,要不是她是大阿哥的额娘,他早就……等等,大阿哥?除非她是代替大阿哥保管此印?奕訢想到这里,紧张地直冒冷汗,要惊动皇后和大阿哥出面掌政,皇上难道已经?不可能,他怎么也不相信。四哥和他两小无猜,如果突然驾崩,自己不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他的心虽然慌乱不已,但是头脑还是很冷静:“看来,承德发生了很大的变故,肃顺他们封锁消息是不想我们知道,他越是神秘里面就越是有鬼,我们一定要早做打算!”
      “臣立刻通知僧格林沁将军连夜回京。另外臣也会多加留意正白旗和镶蓝旗的兵马。”文祥急冲冲走了。
      桂良看六爷的神色如此凝重,也猜出了七八分:“臣马上暗中派人去承德探听虚实。”
      “你再派人去承德附近的寺院查探,他们是否在闭关起建超度法会?” 奕訢真怕自己想得是正确的。他知道四哥和皇后都是信佛之人,如果皇上驾崩,佳兰一定会为他广做法事超度。
      很快,探子来报。恭亲王想得没有错,承德的寺院近日都在闭关,不对任何人开放,而且近日各地其他寺院也都以结夏安居为名,纷纷开始闭关。而且通往承德的各路都设置了关卡,对来往人等盘查甚严。
      皇上一定是出事了,如今佳兰的处境一定很危险,奕訢翻看着最近的下发的公文焦急万分。虽然她有“御赏”在手,公文内容中有很多她平日强烈反对的——比如修建太庙是耽误之急,比如增加农业税等等,收如今都被盖上了印,可见她正在受制于人。不行,他一定要想办法将皇后这被动局面变为主动。皇上明确要盖双印,那也是认同由皇后听政,既然如此为何不申请由她直接垂帘听政呢?但是如果这项提议由他上呈,恐怕就会暴露了他已经知道真相的事实,所以他必须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一切都还是猜测,万一是自己多虑……他觉得无论如何一定要去承德亲见皇上。于是就以和洋人商议和解争执不下为名,上折子希望能和皇上当面解释。
      承德避暑山庄。
      佳兰捧着六爷的折子伤心不已,这次早朝众亲王和顾命大臣们都在,她就索性提议正式发丧:“恭亲王是和皇上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如今皇上驾崩,五王爷、七、八、九王爷都在,可惟独就少了六爷,这对他不公平。皇上是他的亲兄弟,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止他来叩谒皇帝的梓宫。”
      让鬼子六来承德?顾命大臣们心中有鬼,自然不愿意,但是这次众亲王都在,而且都赞同母后皇太后的意见,他们也有点忌讳这群帝胤贵族,只好同意,用因京城政务繁忙为理由,只允许六王爷呆上六天。
      奕訢获准见驾,立刻启程于八月初一赶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他一到行宫,看到眼前凄凉的景象,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没有错,皇上已经驾崩。虽然他之前有所觉悟,但是亲临现场立刻就止不住的肝肠寸断……他扶在皇帝的梓宫上伤心不已:“四哥~~~”虽然和奕詝有些过节,有过争执,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怪过他,他一直将他当自己最爱的四哥,如今突然天人永隔,怎么能叫他释怀?还以为很快四哥回京可以和他有说有笑,还以为可以和他就这样吵吵闹闹一直到老,他那么爱漂亮,一定很怕老……他越想越悲伤,扶着梓宫不愿离开……
      众位在场的王爷贝勒们无不被他的情绪感染,再次哭泣起来……
      佳兰怕他悲伤过度会伤了身体,走上前开导:“六爷,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相聚有时,分离有时,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在极乐世界相见。一位高僧说过经典中有无穷宝藏,自然有治愈人心的良药。本宫近日一直在念经回向皇上,心情平复了很多,希望经文对六爷也能有所帮助。”
      “多谢太后关心!”奕訢站起来,他看了她一眼,这是六爷惯有的眼神,佳兰知道它的意义——放心交给我。佳兰会意地点点头。
      “六爷,太后说得极是,你马不停蹄地赶路,一定累了,就请先回寝宫休息。”见到两人有所交流,肃顺立刻警惕地上前,他会严密监视鬼子六的一举一动。绝对不可以让他和母后皇太后有所接触,更不能让他知道皇上真正的圣旨的内容。
      “多谢中堂大人!”奕訢含着泪离开,态度平和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地方。
      晚上,奕訢独自一人上了烟波致爽殿的西次间佛堂念经拜佛,一直待到第二天清晨。略作整理后他就去了东次间参加早朝。也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值得推敲。
      今天的早朝宣布了七王爷醇郡王奕譞为正黄旗汉军都统,理由是他已经成年,该为大清效命。这个任命没有经过顾命大臣的手,是两宫太后直接下达,由五王爷起草,她们盖上双印奏效。奕譞为正黄旗汉军都统,就是掌握实际兵权,他的福晋是圣母皇太后的亲妹妹婉贞,他当然是为太后服务的。顾命大臣恨地咬牙切齿,如此先斩后奏,真是令他们始料不及。但是两印已盖,他们也无话可,只有再作打算。
      皇太后突然抢夺兵权难道说是鬼子六的主意?肃顺等人于是更忌惮起奕訢,但是恭亲王待在承德行宫6日,除了和兄弟们聊天,见了几个大臣商议国事,一直没有鬼祟的行动,连皇太后的面也没有再见。到了八月初6,他就早早离开返回了北京。
      6日,在军机处,御史董元醇上了份以皇帝年幼为理由,请求由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的折子。顾命大臣当然理都不理丢在一旁,还派人暗中打了老东西一顿,威胁他不要多言。
      “鬼子六一走,董元醇就上这样的折子,摆明就是鬼子六的主意,两宫垂帘听政?笑话!”肃顺啐了一口。
      “就算他能上折子,但是给不给太后过目还不是决定在我们手中?”端华冷言冷语讥讽着,“敢和我们作对,真是自不量力!别说董元醇和鬼子六,就算两宫太后我们都不会怕!”
      顾命大臣压下了董元醇的折子,但是7日早朝,两宫皇太后居然就知道了这件事,圣母皇太后立刻责问起肃顺等人,并叫来被打得鼻青眼肿的董元醇当面对质。
      “你们居然阴奉阳违,私扣奏折,隐瞒不报!简直无法无天!”杏儿又是一阵破口大骂。
      佳兰见董大人被打也是颇为不满:“你们身为顾命大臣,怎么能如此滥用私刑?”
      “姐姐,不能姑息了,我们一定要亲自听政,以免他们再一手遮天,唬弄皇上!”杏儿恨恨想抱过小皇帝示威,载淳却厌恶地一躲,扑到佳兰的怀里撒娇,气得杏儿真想给这小鬼两巴掌。
      “哼!皇帝,皇帝还是个孩子他懂什么?还不是你一个女人在乱作主?到底是谁在唬弄皇上?”肃顺冷笑,“还想听政?就凭你?斗大的字不识两箩筐,简直贻笑大方!”
      “放肆!”杏儿一拍桌子又是一阵狂轰乱炸,“肃顺你这老匹夫,当初为了弄权,和皇上怄气,瞒报户部库银,让皇上听信你的谣言和各国硬拼,结果损失惨重。这就是识得两箩筐文字的下场吗?你误人误国,害皇上愧对祖宗愧对天下,本宫就算将你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哼!你有资格吗?小小贱婢,就借着母凭子贵上了位,但在老臣眼里,就算披了龙袍也不是太子,泼妇一个,难登大雅之堂!”肃顺会怕杏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臣等受命于皇上,绝对不听从于太后。自古祖训后宫不得干政,先皇不顾祖训臣等已经给足面子,况且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之说,要开先例,两位太后才是愧对祖宗愧对天下。”
      虽然让他们两虎相争是佳兰的计策,但是她实在也看不得顾命大臣们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的样子,生气起来:“肃顺,你们身为顾命大臣只是臣子,怎么可以说话这么无礼?来人,给本宫掌嘴!”
      母后皇太后一向吓得俯首帖耳,如今在凶悍倔强圣母皇太后带动下,居然也傲慢不顺从起来?肃顺和端华等人怎么会罢休,一声咆哮:“谁敢!”
      载垣更是将腰间佩剑扔向小皇帝载淳:“臣等要杀要剐只听皇上发落,轮不到太后妄为!”
      小载淳顿时被宝剑落地的巨大响声吓得狂哭不止……
      “皇上!”佳兰心疼地抱起载淳,“这件事以后再商议,退朝,退朝!”
      “臣等告退!”顾命大臣毫不留情地纷纷甩袖离去。
      之后几日,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怄气一个都不来上朝了。
      避暑山庄。
      肃顺几人悠闲地在热河泉中钓鱼,他们不上朝抗议已经三天了,想必太后那边一定气得七窍生烟了吧。
      “哼,没有了我们,看她们还能玩什么花样!”端华恶狠狠,“董元醇上折子的事,应该没有人知道才对,两宫太后又如何得知呢?”
      “看来我们百密一疏,鬼子六一定是和太后商量过对策了,所以就算没有人告知,她们也会采取行动!”肃顺咬牙。
      “可是鬼子六来承德6天,只和母后皇太后说过两句话,之后就一直在佛堂念经,虽然见过亲王和董元醇,但是太后我们也一直监视着,她除了在佛堂念经也没有和那些人接触过,他们又是如何互通消息的呢?”载垣实在纳闷。
      “佛堂念经!”肃顺仔细想着鬼子六和皇太后的那段对话——一位高僧说过经典中有无穷宝藏,自然有治愈人心的良药。本宫近日一直在念经回向皇上,心情平复了很多,希望经文对六爷也能有所帮助……他恍然大悟,“他们将信藏在佛经之中!所以就算不见面也可谋划一切!”
      “可是鬼子六和太后念的《无量寿经》,臣等也留了个心眼,等他们走后立刻仔细翻看,没有什么信笺夹带其中啊?”端华疑惑。
      “哼!他们何等狡猾,口里念一部,手中拿的却是另一部……”原来母后皇太后表面上装着唯命是从,实际上却是深藏不露,肃顺慢慢握紧手中的拳头,这个女人说不定比那个叶赫那拉杏贞还要难对付,“总之,现在他们一定有所防范了,我们要早做打算。”
      “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端华凑上身,“在扶灵回京途中……”他用手做了个向下一劈的动作。
      肃顺、载垣等其他大臣们会意而笑。
      正如肃顺所料,佳兰之所以对奕訢说那番话,她的确是在暗中提醒自己已经将密函藏在佛堂的经书之中。佛堂经书不下千部,奕訢首先想到《无量寿经》《地藏经》和《阿弥陀经》但发现都不是。他有点迷惑,突然灵光一闪,这些经书耳熟能详,自然大家都会想到,他们曾来过这里为了寻找食解脱之甘露法药,曾读过《邦杰》和《根本续》,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秘密,于是他立刻找到这两部经书。果然,密函就在《根本续》中。原来皇上是要册封自己做议政王,而顾命大臣是他们弄虚作假,皇上居然也是被懿贵妃推下山崖,他真是怒不可遏。于是装作念经一边就将如何发动政变作了详细规划,让佳兰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一切等回京再说。他还透露一点八位顾命大臣中,有一个是他的眼线,所以肃顺无论有什么阴谋,都会有人提早通知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