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二十五 放下身心见乾坤 ...
-
奕訢和佳兰装扮成平民兄妹,终于就到了青海,已经又是过了8天。这前前后后一共已经15天了,可是佳兰的毒还是没有发作,奕訢相信了,看来世上的确有她口中的佟本善的奇迹!
青海的寺院大大小小有几十座,法幢寺则坐落在阿尼玛卿雪山的最高峰——玛沁保木拉山峰上。山峰山势巍峨,气势磅礴,海拔数千多米,常年被冰川所覆盖。虽然是已四月,但是这里天气变化无常,一天之内风雪冰雹交替降临,时而还伴有龙卷风。两人站在山脚下往上望,弯曲蜿蜒的山路,延伸至山顶,就象是一线通天一样险峻。奕訢虽然是自小习武之人,但是一向生活在平原的他,对眼前这地形也实在是望而生畏。能在这种环境下修行的出家人,真是不容易,看来所谓珍贵的解脱甘露法药能在这里炼就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山峰险峻,可是风景真的很美丽,这时正是藏地春天刚刚的开始,山坡上还残留着白雪,雪中却探露着各种奇花异草。抬头,山鹰在高空飞翔,耳边,小鸟在鸣唱,一切都是生机盎然。佳兰望着眼前的一切,她好想将自己所看见的告诉奕詝。如果有手机或相机就好了,可惜这个年代什么也没有,她懊恼。虽然早年大清也是草原上的民族,但是奕詝一直在紫禁城的温床上长大,怎么会见过这些……居然在这个时候,她又会想起了奕詝,她想和他分享这份喜悦,而不是身边的奕訢……难道又是自己搞错了,她真正喜欢的还是奕詝?她已经无法找到答案了。
而此刻奕訢的心中也在想着,如果真的有解脱甘露法药,希望也可以赐给额娘一些,她就可以度过难关,长命百岁。
“六爷,我们赶路吧!”
“山路很危险,我去拜见活佛,一定求他赐你解药!”还好奕訢路上买了两件厚厚的皮毛大衣,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他给佳兰披上衣服,“我先送你回客栈。”
阿尼玛卿雪山是神山,虔诚的信徒常常绕山瞻拜,据说绕山瞻拜一周,可终生消灾免祸。所以山脚下有很多的客栈。
“不可以!亲自拜见才诚心啊~~~~”佳兰还要问活佛怎么回家的办法,她当然不同意奕訢一个人去。
“我怕太危险了!”奕訢还是担心。
“你不会保护我吗?”佳兰握紧他的手。迎面的风很冷很冷,几乎是呵气成冰,可是他的手好暖和,以至于那份不安分的心跳又来了,而且越跳越快,她还是慌张地放开了。
“……”奕訢也有同样的感觉,但是他现在和佳兰来到这里,是为了帮她继续明天的,不是结束两人未来的,所以他淡淡笑了笑,又在山脚下买了两副厚厚的毛皮手套。
走了不知道多久,眼前是一个组闭关洞群,有几十处看上去很简陋的山洞,洞里洞外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哈达,风马旗等。别看这些山洞外表普通,那可是很多修行者成道的地方。前面已经没有向上的明显山路了,看来只有穿过这些山洞,奕訢走入一个山洞,“佳兰,跟着我,这里山洞又多又黑,很容易迷路的。”他回过头却发现佳兰不知道何时已经不在他的身后了……
“六爷?六爷?你在哪里?”佳兰原本是紧跟着奕訢的,可是一阵狂风,吹得她几乎跌到,她伸手想拉奕訢的手,可是却是拉到了一根枯树枝,而奕訢已经不见了,眼前是大大小小很多山洞,他进了哪个山洞就不知道了。天啊~~怎么办?
“佳兰,佳兰!”奕訢焦急地想退出山洞,可是这些山洞居然是洞中有洞,个个相连,一但进入就是走入迷宫,无法回头了。
据说这是阿尼玛卿山神对于朝拜者的考验,如果不是虔诚的信徒,而是偷猎或是盗取山珍者,就会永远迷失在这洞中。
与此同时也是进入迷宫的佳兰更是不安和恐怖,“六爷~~~六爷救救我,你在哪里!”只是无论她怎么喊,却只有回音在耳边回响。我该怎么办?佳兰心乱如麻,她只有跪在地上,开始祈求:“伟大的阿尼玛卿山神啊~~~我是一片诚心而来,请不要拒绝我,请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伟大的法喜活佛,我知道您是大慈大悲的导师,您一定已经知道了弟子的到来,请帮助弟子走出迷惑,请帮助弟子和弟子的朋友奕訢再次相遇。喇嘛千诺,喇嘛千诺,喇嘛千诺……”不知道念了多少边,佳兰累得终于就昏睡过去了……
当她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身处暖洋洋的炕上,空气中飘扬着酥油茶的香气,而墙上挂的经幡,以及经幡上的部分汉文,让她知道,原来这就是法幢寺了。
“女施主,你醒了!”一个小喇嘛笑迷迷走进来,“喝碗酥油茶吧!”
“小师父,我想见法喜活佛!”佳兰坐起来,焦急望向四周,“你们是怎么把我带到这里的?有没有看见其他人?还有一个年轻人呢?”
“我奉活佛的命令去山下办货,在山洞发现施主,当时没有其他人。”小喇嘛合十,“法喜活佛说,你想见他,就随贫僧来吧!”
佳兰随小喇嘛来到法喜活佛的念经堂。
是了,走进经堂的刹那,佳兰抬头看见法喜活佛慈悲温和的脸,眼泪由感动地滑落下来……她深深知道,活佛一定可以救自己……
“你有什么事吗?”
“弟子身中巨毒,想请解脱甘露法药救命!”佳兰立刻上前跪下,说明来意,“弟子的朋友也下落不明,还有他的额娘也生命垂危,另外我还想回……”
“我看你心中有很多心事,而贫僧能力有限,只能帮你解决一件事,你先好好想想,去天葬山顶拜完山,再来见我!”法喜活佛闭上眼睛,开始打坐,任凭佳兰怎么哭怎么求也不再作声。
天葬山顶拜山?佳兰只有照活佛的旨意先去拜山。
从法幢寺到天葬山顶,1080个台阶,拜完需要大半天时间,来到山顶,佳兰已经累得汗流浃背,差点虚脱,她猛灌下几口用红景天熬的水,缓过了点神,然后无力地躺在山顶上,仰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秃鹰在空中盘旋……
想要解自己身上的毒……想要找到奕訢……想要医好静太妃的病……想要皇上平安度过咸丰十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那个难关……想要回到现代世界……这些要求都是刻不容缓的,如果一定要选,到底该选哪一件呢?为什么就只能选一件呢?她闭上眼睛:算了,不能管那么多了,耽误之急还是要解自己身上的毒最重要。
休息了一会,佳兰立刻下山,再次来到念经堂,拜见法喜活佛:“尊敬的上师,弟子想解身上所中的巨毒!”
“哦!这就是你唯一的心愿吗?”上师头也没有抬,“再去拜山,想想清楚!”
“啊?”佳兰疑惑了,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我的答案居然不对大师心中?她懊恼着退出去。
第二天无奈又是拜得满身大汗~~~~但是内心的苦恼却更是让佳兰感到疲惫不堪。也许,世上的人都是人人为我,而佛家是讲我为人人,所以我应该把机会让给别人?奕訢是为了帮助我才一起到雪山来的,可他现在却下落不明,也许还是生死未卜,我应该让大师先救了他,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她于是打起精神立刻下山,急冲冲又跑到了法喜大师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就跪下哀求:“尊敬的上师,弟子知错了。弟子最珍惜的朋友为了帮助我,现在在雪山失踪生死不明,希望大师开示他的下落。”
“看来你还是没有想清楚啊~~~你再去拜拜山吧!”法喜大师摇了摇头。
还拜?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佳兰简直要抗议了,是不是大师不想帮我呢?她不愿乖乖离开,又接着说:“大师,其实本宫是当今的皇后,而本宫失踪的朋友是大清的恭亲王,如果大师可以救本宫和恭亲王于危难,本宫回宫后一定奏明皇上,重重有赏,并且加封大师为国师,助国师将佛法发扬光大。”
法喜大师听完佳兰的话,还是一付淡然的样子,“原来是皇后娘娘,贫僧见过皇后娘娘,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就拜山去吧!”
啊?!佳兰失望,不过她多半也知道,得道的高僧又怎么会在乎名利呢~~~~~
第3天了,她又要三步一拜去拜向天葬山顶,而且这一天居然还是下着雨,风雨交加中,佳兰终于体力不支倒在路旁……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听得有人在唱:“三步一拜,三步一拜登佛顶,纵使大雨湿衣襟。虔心一片心无惧,只盼大士再亲临。”那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唤醒了佳兰的意识。在来阿尼玛卿雪山之前,她听过很多关于这座神山的传说,在藏族人的心目中,阿尼玛卿雪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藏地四大神山之首,他有求必应,特别对远道而来的朝拜者更是庇护有加。那么为什么就唯独不眷顾我呢?佳兰伤心地想,难道自己的心还不够诚吗?她于是又打起十二分精神,开始拜山。这次到达山顶时,她的心情没有以前两次来得糟,反而觉得很轻松,登高远望,群山连绵不绝,身心不由随之开阔:也许上师是叫我放下心中小我,去感悟大我!,五年以后八国联军将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百姓都会置身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耽误之急是要请上师想一个可以避免战争的办法,这应该是最佳答案了。
佳兰兴冲冲下山,直奔活佛的住所,但是当她说出她的想法,法喜活佛却还是不满意,“……”
“我知道了!”佳兰没等他开口,就知道自己又错了,“又不对!但是……”她实在是迷惑啊,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大师当年有偈子给弟子领悟,这次是不是也可以给点提示呢?”
“放下身心见乾坤!”活佛开示。
放下身心见乾坤?第4天的拜山,佳兰一直在想这句话,可是却怎么也猜不透其中的奥妙。她到达山顶时象泄气的皮球一样,但是她也意外地发现,因为在思索这个问题,所以居然拜了半天的山,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人越来越精神,原来这就是传说中佛家讲的“一心”的妙用啊~~~
“放下身心?”她喃喃自语着,“我是穿越到这里的局外人,如今却惹得烦恼重重,其实还是那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了一定是大师知道我的来历,现在要劝我回去了!是啊~~在放不下也要放下,留在这里和皇上在一起会想着六爷,面对六爷又惦着皇上?况且还有后宫无谓的争斗,之后更有政治的动荡,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心力交瘁,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就当做了一场梦,也许这就是放下身心见乾坤!”
佳兰将自己的悟出立刻又告知法喜活佛:“大师,如果我对别人说我是穿越来的这种事,没有人会相信,但是我相信大师不是一般的人,所以一定了解的。诸法因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而现在是不是因缘已灭,我该回到原来的世界去了呢?”
“哦?你认为因缘已灭了吗?”法喜活佛面无表情,“有些事,是你可以逃避的吗?”
“逃……避?逃避?”佳兰无奈,“我也不想啊~~~可是弟子实在愚钝,不知道除此之外,师父还会帮我什么……”
“……”大师无语,手一挥,不用说,叫她继续拜山。
这是第5天的拜山了,10800的台阶已经太熟悉了,而且很快就拜完了。佳兰坐在山顶上,左思右想……这时一只秃鹰猛得向她冲过来,吓得她立刻逃躲到岩石后面。秃鹰的翅膀与她的手臂擦肩而过,佳兰才发现原来它的目标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边的一只雪鸡。还好这只雪鸡机灵也立刻利用身形娇小,闪入了石缝中,逃过一劫。秃鹰灰溜溜飞走了……佳兰也替雪鸡松了口气,她俏俏望石缝里望了一眼,里面居然还有几只更小的小雪鸡,他们相依偎在一起,胆战心惊……
佳兰看到这一情景,眼泪不由伤心地落了下来。莫道众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确,金是宝,银是宝,儿子更是宝中宝。静太妃现在一定也是在京城苦苦盼着儿子回去看她,而奕訢陪我来到这里,但是他的心里何尝又不是挂念着他的亲额娘呢?既然法喜大师无意要帮我解毒,不如就将机会让给静太妃,这样至少也可以圆奕訢的心愿。其实这也是佳兰心中所剩下的唯一心愿了,如果这个心愿也被拒绝的话,她真的打算失望地下山去了。
没想到,佳兰说出心愿后,法喜活佛没有象以前那样对她冷冰冰,反而开口问她:“那为什么,你到现在才想到呢?”
“……”啊!不会吧~~难到这就是大师心中要的答案?佳兰简直难以置信,居然是她退意万步后的选择?
“其实,你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恨不服气,认为她的病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是不是?”
“啊?!”大师果然是大师,居然连我心里想什么都知道了。佳兰一头冷汗,虽然很想扮个好人,但是在法喜师仿佛能看穿心灵的眼神面前,她只有惭愧地将心事全盘托出,“是的,如果她不是奕訢的亲额娘,我是不会要求大师救她的。因为是她自己想害我才会掉入池中得病,也是她下毒害我,这一切不就是佛法中的因果报应吗?我不是得道高僧,所以实在做不到以德报怨。因为实在是大师否决了我所有心愿,我才无奈选择了救她,不然就白白浪费了千里迢迢走这一趟。”
“哦~~~这样!”大师原本还有些和善的脸又沉下了,无语,手一挥,不用说,还叫她继续拜山,“明天我再给你答复!”
“……”佳兰急啊~~~~我说真话你又不满意了,难道要说假话你才高兴吗?不管明天你怎么答复,我都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明天也是我最后一天的极限。
第6天的拜山。今天佳兰天没亮就出发了,她想早点拜完就去见上师,如果没有什么结果,赶紧跑路,天黑前就能下到山下,然后尽快找人一起寻找奕訢。
佳兰正在拜山,身边居然多了些其他人,他们也在虔诚地三步一拜向山顶。问了才知道,原来今天有天葬。他们都是先人的亲人,之所以来拜山,是为了给他消业障,增福报。佳兰在中原,从来没见过所谓的天葬仪式,于是就站在一旁偷偷观看。
主持仪式的就是法幢寺的法喜活佛。往生者是为德高望重的老村长。他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然后有人点起“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接着,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
在佳兰看来这是多么的恐怖和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为什么看到亲人被秃鹫啄食地一干二净,他们居然非常欣慰?在汉地,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谣说: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亲人们都非常尊重先人,不但盖起华丽的陵墓,亦放置大量金银珠宝作陪葬。想那秦始王的陵墓是何等气派,记得自己和奕詝在拜过先帝道光的慕陵,虽然占地不大,但其实外“俭”内“奢”。千百个能工巧匠,用金丝楠木雕刻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的藻井、门窗、雀替、隔扇等处,造成多龙争水的场面,而且殿门一开,楠木香气便会扑鼻而来,真是“万龙聚会,龙口喷香”。建造奢华的陵墓有人说是一种浪费,但是在亲人眼里是这是对祖先的尊重也是历代风水学的重要一环。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风俗观念吗?”佳兰实在无法接受,而且每每看到鹫鹰从空中飞扑而下,她就吓得躲到泽仁多吉身后。
泽仁多吉就是上次救过她的那个小喇嘛,整个寺院就他和法喜活佛会汉语,所以佳兰就只能和他们交流。这个泽仁多吉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好学领悟性又高,所以非常受活佛器重,而他也会在佳兰烦恼时,时常开导她。
泽仁多吉见佳兰如此害怕就告诉她:“你不要以为这些是残忍的鹫鹰,其实它们是“神鸟”,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
“可是我明明昨天看见它们要抓雪鸡啊~~~~”佳兰反驳,她拉过泽仁多吉的手,把他带到石缝边,“就在这里,雪鸡吓得都逃进去了!”
“那一定是你误会了!”泽仁多吉笑,“它是要给小鸡们带食物呢!因为这里太高又冷,别说动物,植物生长都不容易,鹫鹰会在各处抓些青稞洒到这里,供它们食用。”
“啊?!”在石缝边,佳兰果然看见了一些青稞杆和穗子。原来是自己弄错了,现在想想原来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观念里,而这些观念其实并不一定是对的!她望向远处盘旋飞翔的“神鸟”,内疚地向它们道歉。
“上师说,空了你就过去找他吧!”
“谢谢~~~”佳兰一路小跑,四处寻找活佛的踪影,终于就在寺院的大殿前的空地上找到了上师。
“上师!”佳兰惭愧地礼拜,“这么多天以来,弟子一直误会着你,以为你存心刁难我,不想帮助我,但是现在我才发现,其实很多事,不能只看表面。个人观念不同所以才会造下行行色色的业,人们又都执着自己的观念是对的,而不理解对方,所以又引发无数纷争。上师啊~~如何才能透过事物的本质去不偏不倚的看清真相呢?”
“嗯!”法喜活佛微笑了,“要心转境界,而不要让境界转心。”
“……?”佳兰迷惑。
“其实,在你来法幢寺之前,贫僧及已经开始制作解脱法药“桌塔”了。这个法药以大成就者之舍利子、甘露丸、法衣等加持品及几百种藏药、剧毒之物混合放入火中连续煅烧7天,期间僧众修法加持不断,至第七天贫僧由亲手取出。如果成功的话,法药会变成白色粉末,如果不成功,则含有剧毒,取药有可能被毒死。”
佳兰听法喜活佛这么说,才注意到活佛面前有一个小火炉,而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烧,但是火势似乎越来越小了。
“这个巨毒就是你身上所中的断肠草和罗刹花汁的混合物。”法喜活佛继续说,一边说一边打开小火炉。
“不要!大师!如果不成功不是会被毒死吗?大师不能为佳兰冒这么大的险!”佳兰见他居然要取里面的法药,急叫起来。
“其实正如你所领悟的观念不一样。”法喜活佛坦然从火中取出里面的铁盘,盘上是一堆白色粉末,“在你眼里是毒药,在贫僧眼里它是能拯救众生的甘露!”他托起佳兰的手,想将铁盘放到她手中。佳兰见铁盘刚从火中取出,一定很烫,所以手不由自主就吓得往后缩。
“别怕!解脱甘露是不会伤害众生的!”活佛的声音温温柔柔。
佳兰点点头,接过小盘,果然一点也不烫,只觉得手心如托了一个小炉一般温暖,一直暖到心里。
“那些毒草、毒虫,为什么就会毒害别人而不会伤害自己呢?”法喜活佛摸着佳兰的头,“因为他们不是要害人,而是要保护自己。所以你没有要伤害他们的心,他们毒就不会伤害到你。如果你的心先对它们有了敌意,自然也就被它们所伤了。其实真正的毒不是来自它们,而是来自自己那颗分别心!”
“我的分别心?”佳兰恍然大悟,“我一直在责怪着静太妃害我,所以内心很怨恨她,不情愿让活佛救她。但是事实上是我傲慢、自以为是,先令她痛苦,才会让她生起害人之心,如今令她重病垂危,生不如死。所以我找大师解毒,而大师确让我先找到真正的毒,我的内心对静太妃的恨才是我真正的巨毒。我要放下对静太妃的成见,反而要感恩她让我有了一段如此深刻的见地。”
法喜活佛继续说:“心转境界,只要时刻保持正念,即使之后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依然可以笑看风云。”
佳兰想,这是对今后奕詝所遇见的难关的开示吗?
“心怀大爱,清凉月兮有水皆含。”
难道这是大师对我和奕詝、奕訢感情纠葛的开示?佳兰暗自思量,想要他们都能幸福,这份心情不是用身体给予的,而是要用心灵给予,所以即便同时爱着他们两人,只要她的话语、她的存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安慰,那么也不需要逃避任何一方,因为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而接不接受就是有没有缘了,所以根本不需要烦恼。
“怜苍生,救世人,治道本是艰难。有缘佛降生无缘佛入灭。牢记苦行勿需暴力,至善修身入此法门,自有天助。”
“这是什么意思?”佳兰不明白。
“今后你就会明白了!”法喜活佛望着面前这个女孩,她的命格贵不可言,但是之后的沧桑命运也是非凡人所能想象,但是相信吉人一定有天相。
佳兰的目光转向自己手上的法药,她小心地问:“大师,我可不可以吃下这解药?”
“你还需要解药吗?”法喜活佛反问。
啊?被大师这么一问,佳兰才发现曾几何时,她手上的黑色阴影已经没有了,她惊喜地叫起来,“怎么会呢?”
“你已经放下对敌人的仇恨,自然她的毒药就不再是毒药,这是拔除你的心毒。而你身体的毒,贫僧让你拜山,其实就是让你多运动,这样疲劳的汗水会带着你的毒性流出体外。大地博大宽广,能载能容并以万物养人,无私无求、无怨无悔。而人从不自问自己何德何能而得天地万物之养,迷惑颠倒不知感恩反怨天尤人,用自己的观念颠倒生活,结果劳心劳力。”佳兰含泪:“多谢大师救命之恩!大师不但救了我的性命而且拯救我的法身慧命,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快下山找你朋友去吧,他的额娘也在等你手中的药救命呢!”
“谢谢大师!不知道我怎么样才能找到我朋友呢?”佳兰想到要在大雪山找个人谈何容易,她焦急起来。
“人在明月中,自然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