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寻寻觅觅的祸首 ...
从东山那时候开始说起吗?如果是从那时候讲起,她还未曾出世呢。
那时父亲是东山下的一名樵夫,一次入东山砍柴时,遇见了当时还在东山隐遁的王胡之①,也就是她日后的主人家。那时的主人所过的生活,大约是极困窘的吧。他告诉父亲,他在深林里已经游荡了许久,原本是想去东山大人处借些米来下锅,却因为追逐着一只罕见的银毛狸子误到了此处。
父亲不知道谢东山的住处在什么地方,然而他却告诉主人说,家里正好买了些新米,虽然比不上陈郡谢家的饭食,但人饿着肚子的时候,吃什么不都是香喷喷的么?父亲那时候必是看出了主人的落魄模样,那是主人一生当中前所未有过的艰难时刻,他既不做官,也不愿意做些买卖,偏偏他又不是俭省的人,就是存有些银钱,大概不过两三日就能花个精光的吧。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常去同样栖息在东山的谢安大人那儿借米,有王家的人实在看不过眼了,就对他说:我送一船米给你吧。然而主人却对他说:如果我实在是饿得不行的话,自然会去找谢安石帮忙,用不着别人借米给我。他和东山大人的交情,果真是很好的啊!
假若是在别的时候,主人一定会拒绝我父亲的好意,然后再大肆慷慨抒言一番的吧,例如说,我连我那富裕的王家兄弟的米都不愿消受,怎么有脸面去接受穷苦人家的施舍呢,之类之类的话。
然而主人那时候应当是真正饿急了吧,听到父亲这样的提议,竟然没有做半点的推辞,就跟随他下山吃了一碗白米饭。母亲看见父亲带了真正的贵客回来,慌忙将家里风干存了数月的腊肉取了出来,和着山上鲜嫩的野蕨菜给主人一起下饭。主人饱餐了一顿,向父亲允诺日后等他宽裕了些,一定会回来还这白米之恩的。父亲只当他是在说笑:这些名士子弟们啊,他们都是些为锦衣玉食所娇惯久了的人,每天所挂心的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事物,像茶米油盐这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常物,哪里入得了他们的眼呢?倒不是说他们的品性不好,只是像主人这样的人物,他的心思所寄必然不是平常的人事,像今天这样琐碎的小事,大概一转眼就会忘了吧。父亲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以为自己有幸能够与像主人那样的人物同桌而食一次,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机遇了,其它的,他也不多做强求。果然如父亲所料的,主人回去之后不久,就被重召为吴兴太守外放为官,在这之后,父亲就再也不曾见过他了。
主人与父亲的轶事,娘子应该都是知道的吧?不过就算她知道,大约也不会如我一样知道得这样清楚和仔细。这是父亲不住地放在嘴边反复提及的往事,对于他来说,这是他人生之中难得的闪光的一刻,而对主人而言,不过是偶然的一段小插曲罢了,不足以挂在心上,对娘子而言,大约也是如此的吧。若不是我与她说起,她又怎会知道这些事情呢?毕竟那时候,她也还没有出生啊。我不认为她会把这一段告诉范家娘子听,那么,她又会从哪里讲起呢?
如果是平常人的话,大约会从这里讲起吧。
主人离开会稽为吴兴太守的那几年,几乎就再没有回过东山了,而父亲也在那些年里迅速地衰竭老朽,不久之后就撇下我和母亲孤身而去。父亲在时家中虽不宽裕,但日子总是过得下去的,等到父亲一离开,我和母亲的生活顿时就失去了着落。那时候我才四岁,你们说,四岁的小女娃儿,又能为家中生计做些什么呢?那时母亲顿时失了主意,于是她想起了主人与父亲的那一段往事,有一回听说主人的大公子到会稽来了,她便背着我去找了他。
母亲所说的这些事情,大公子②是记不得的,幸而夫人却还记得。她对于那日的情形犹然记在心中,因此我和母亲才得以在王家栖息下来。一年之后,娘子出世了,他们就让我跟随着她做婢女,我和娘子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自然我只认王家做我的主人家,谢家……娘子想随夫家,但我却可以随我自己,谢家与我没有半点干系。
接下来,娘子又该和她说些什么了呢?
赵驹想呀想呀,却没留心到王藉这时候已经和谢道聆一起出门来了。等到王藉来到屋外,赵驹才察觉了她的到来,痴痴呆呆地站起身,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驹啊。
王藉说着进门来,不管何时,她的眉眼都是在微笑着的,即使在这样充满悲伤的时刻也不例外。她用哄小孩儿的语气对她说:
阿驹啊,你还是和我一起回去吧。
你的事,我已经和叔父说过了。
叔父也想要你回去呐。
赵驹抚着肚皮,凄凄地流下了眼泪。
娘子啊,连你也不许我走么。
既然他都不肯留我,我为什么要让他不痛快呢。
王藉替她擦干了眼泪,认真地说,阿驹啊,这不是他痛不痛快就能决定一切的事啊。
谢家的子弟,只能在有谢家人的地方才能出生。
他不只是你的孩子,也是谢家的孩子啊。
范少连回来的时候,王藉已经带着赵驹走了。谢道聆还在恍恍惚惚之中,没有回过神来,看到范少连跌跌撞撞地进了门,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
范郎啊,阿封这造的叫什么孽啊。
哦,原来是阿封啊。
是啊,谢道聆点点头,竟然有些失落的样子,这个阿封啊,做事怎么这么糊涂呢。
范少连拈了杯酒在旁坐下,笑说,阿封年轻气盛的,免不了总会有动情的时候。
谢道聆白了他一眼,去去去,你又知道些什么。范少连遭她一埋汰,忍不住说,怎么我瞧着你见了一趟长姊,说话的神气态度,都跟她越发地相似了。
谢道聆就不爱听人说这话,随手拾起个香包就往范少连身上扔去。范少连连忙卖笑道,别别别,你别生气,还是和我讲讲阿封的事情吧。
阿封么……
从来谢道聆都以为,自己和几个叔伯兄弟都还算得上是熟识的,然而这时候想起,脑海中阿封的面容却是极模糊的。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兄弟姊妹中,阿封没有一处是最出挑的。若论文采,令姜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即使是被誉为谢家子弟当中最为彦秀的封、胡、羯、末四人也都及不上她;若说机敏,他们之中应当数末儿排在第一;而如果说通达实干的,那就应该是阿羯了,以叔叔的意思,阿羯是有军国才略的人,将来必堪大任。就连叔叔都这样说了,阿羯的本事难道还有假么?
那么,阿封又是如何的人物呢。
范郎以为,阿封是如何的一个人呢?谢道聆琢磨了许久,琢磨不出个结果来,转而问起了范少连的意思。范少连沉思片刻,说道:
以我看来,阿封是如万叔一般的人。
如果说,谢氏子弟当中与安石叔叔最为肖似的是阿羯,那么与万叔最肖似的,也就只有他的独子阿封了。
阿封其人,活脱脱又是一个万叔啊。
谢道聆想起在会稽的时候,谢安常称赞说,阿万的文才在他这一辈里是最为出色的,即使是人称“小安丰”的尚叔③,与万叔一比也要稍逊一筹。然而在小一辈的子侄当中,最得万叔遗风的,不是令姜,而是阿封。令姜所擅长的是诗才,这大约也是与她女子的身份有关系,女子么,总归察人观物,难免要比男子细心一些,就情感而言也要更为丰富细腻,在这点上,不止阿封,就是阿胡和阿羯也难以和她相媲美。而阿封所擅长的,却是当下更为主流的清谈玄理,尤其是用以辨析性格与才能相关系的“四本论”,听叔叔的意思,在建康之中,倒是没有几个能辨得过阿封的。当年万叔就曾被人陈“工言论”,有人曾拿这“四本论”去向他请教与之相辨,万叔就“四本论”的四种看法说起,又掺入了当下的朝政现象,讲得滔滔不绝,尤为精彩,阿封这一点,不正是得了万叔的真传么。
在性情上,阿封更是与万叔并无二致。听说早两年阿羯曾喜欢学时人风尚的贵公子派头,把紫罗香袋佩戴在身上,还在腰间处掖着一条花手巾,就此招摇过市,引得路人常常驻足观望。而阿封比之更甚。阿羯所为,仅止于仿效他人,就某种程度而言,倒也可以说他是随大流的人,但阿封却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和万叔都喜爱在头上佩戴白纶巾,或是着华贵的鹤裘氅,或是着仔细绣了花样的套裤,足登木底鞋,尤其的风流潇洒。平素出门前,他都要以白粉搽面,而那头乌亮的长发,也是以每日沾取蓖麻油梳头得来的。阿封讲究容止,留意衣饰,这些禀性,多半都是从万叔那习来的。
想了想,谢道聆又向范少连讲起少年时候的一段轶事。
大约是在我十岁的时候吧,那年东山的春天比往年都要暖和和煦,也许就是因为气象好的缘故,山上的野物也比往年要繁盛许多,随处可见貂、狸子满山林里乱窜乱跳,很是趣致。不过对于我们几个来说,见着那些野东西,大多也只敢观望观望,没胆子去猎杀它们的,即便有那胆子,叔叔也不许我们这么做。你们看那群野东西,可都是些有灵气的啊,有灵气的生物就好像我们人一样,既然夺人性命是不对的,难道夺去他们的性命就是有理的吗。他总是这样告诫我们的。
然而有一回,叔叔带着我们去他修建的白云堂里观览春色。年前王羲之大人来看叔叔,送了他一对小黄莺,那小黄莺是经人调教过的,歌喉尤其的婉转,十分悦耳。叔叔看阿封喜欢,就把它们给了阿封,那日天气正好,阿羯撺掇了阿封把那对小黄莺也一并带上,阿封便兴高采烈地提了鸟笼,一路上不住地向人炫耀,得意极了。
到了白云堂,那对小黄莺不知为何忽然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那声音不同于以往的歌声,不止不动听,还有些刺耳。令姜似模似样地告诉阿封说,那对鸟儿必是被他关久了,心里不畅快,这会正闹别扭呢,要阿封把它们放出来透透气。阿封本不情愿这样做的,那要是它们飞走了呢?令姜便嗤笑他说,它们要是飞走了,那就是说它们不喜欢你,你就任由它们去罢。阿封一赌气,就把那对小黄莺放了出来。
看你的神色,接下来的事,你多半也猜到了罢?不知从何处忽然窜出了一只野狸子,趁着大伙不留神把那两只小黄莺叼走了。阿瑶年纪长些,身段也比我们利落,追上前去一会就又把那只野狸子抓了回来,只是两只小黄莺早已入了它的肚子不在了。
在那之前,我们看见的野狸子,都是远远地从我们面前忽地窜过,从未正经看过它长得什么模样,如今近前一看,多好看呐。那狸子长了一身雪白雪白的毛,油光水滑的,令姜一见它就高兴坏了,吵着要把它带回家养着去。那时叔叔也答应了,只叫她要好生看养着,别把它养坏了。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只有阿封不住地在哭鼻子,那时候也没人把他当回事,叔叔也只是草草地安慰了他两声,答应下回再赔他两只鸟儿,一定比原先那两只更好。
至于后来么……
范少连拦住她,笑着说:你先别说,让我猜一猜。
嗯……我猜,后来那只狸子没过多久就不在了,是么。
谢道聆笑了一下。
令姜那时候养了一条大狼狗……她是很心疼它的。
后来,阿封就把那只狸子丢进那狼狗的栅栏里了。
注释:
①王胡之,字修龄,琅琊王氏人,曾任吴兴太守,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也是谢安的好友。女儿王藉嫁给谢朗。
②指王胡之的长子王茂之。
③指谢尚,人称小安丰,是谢安的堂兄弟,故事开始时已经故去。
其实写谢家子弟小时候的故事时我总是很怕有人要说我是在黑谢道韫,才没有呢...虽然这些故事确实都有点牵强。
广告!戳我戳我看短篇【婚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寻寻觅觅的祸首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