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命运的棋子 ...
-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大哥曾寓仁,为什么会娶锦儿?”纪奶奶说,“或许你不愿意承认,因为从头至尾你都口口声声说,你最爱锦儿,可是难道锦儿就不会有别的男子爱慕吗?她是这么温婉又善良的女子。”
忆风偏过了头,他不肯听。
纪奶奶宽容地笑笑,“你们两兄弟其实都爱上了锦儿,所以谁都有资格追求她。不是只有你才可以娶锦儿的。”
“可锦儿明明从一开始就是我的丫头,他又不是不知道。可他还是使计策抢走自己兄弟心爱的女子,他很卑鄙!”忆风咬牙切齿地反驳。
纪奶奶摇了摇头,“使计策的不是他。他也不过是别人的一颗棋子。”她叹息着,随着忆风走过漫漫的长廊,如同人生一般,有着无数个转折,总是让人在连续的拐弯中迷失了方向……
寓仁走到了大太太的厢房门口,伸手轻轻敲了敲门框,并不进去,和见曾集贤一样,仍然垂手站在门口,“母亲。”
大太太本家姓纪,正是他的姑妈。对于突然改换的称呼,寓仁其实很别扭。
“你进来吧。”大太太叫他,然后转头对身边的丫鬟说,“翠儿,去给大少爷泡杯刚刚送来的铁观音,顺便让厨房热一下莲子糕和薄荷糕。”她对翠儿使了个眼色,翠儿会意,退了下去,把门关上了。
“你父亲有意要让你弟弟迎娶张帮办的女儿,这似乎不太公平吧。“大太太端坐在八仙桌边,手里套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这,父亲希望让弟弟早日成家,不是坏事。“寓仁唯唯诺诺地说。
大太太把佛珠朝桌上一拍,“问题是长兄在前,他怎么就能让弟弟先成亲呢。”
“或许父亲有其他的安排,母亲不必心焦。再者寓仁也不着急成家。”他说。
大太太似乎也没了主意,叹息道,“咳,有时真是觉得他多少有点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既有洋帮办的女儿做正妻,又有自小收的丫头做妾室。里里外外的生意却都让你在跑腿,那曾忆风成天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纯粹是个败家子。有了洋帮办的女儿不算,自己身边的丫头还不放过。那洋务帮办的女儿哪里容得下这种花心少爷,早晚闹翻天。”
寓仁的脸有些发白,“忆风他,打算收锦儿做妾室吗?”
“哦,那个丫头叫锦儿吗?”大太太看起来不是很知情,“大概是那个丫头吧。咳,曾忆风就是个乡下少爷,人家上海滩早就不兴这种一夫多妻了,人家上海滩的女孩子可厉害了,都要求老公只娶一个的,什么三妻四妾的,那些读过新学堂,留过洋的女孩子有本事闹个地翻天——听说他们连政府的命都敢革呢。”
“母亲,如果没其他事情,我先走了。”寓仁握紧了拳头,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告辞后离开了大太太的院子,一路急急地走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大太太才真的舒了口气,满意地自言自语,“我知道你不会主动去抢你弟弟的女人。不过,身为男人,看着自己喜欢的女人可能遭遇不如意的生活甚至被虐待,你一定会考虑的吧。去吧,去抢曾忆风唯一在乎的女子,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摧毁他,让他永远做不了曾家的继承人!”
翠儿回来了,捧来了刚刚沏好的热茶。大太太惬意地品尝着,又吩咐翠儿,“和锦儿多走动些,套套她的话。还有,给她和大少爷制造点机会。”翠儿领命去了。
寓仁从大太太那里出来,心里就堵得慌。他在自己的庭院里呆不住;跑到祥瑞绸缎庄的账房内查账本,什么都看不进去;最后又跑回到曾府,他发现他很想找锦儿。
可是他怎么才能问锦儿到底忆风会不会娶她做妾室的事情呢,他怎么问得出口呢。在忆风的庭院外徘徊良久,他都不好意思进去找锦儿,直到小绫路过和他打招呼,他才想到主意。
“小绫,你能不能替我进去把锦儿叫出来?”
“锦儿吗?”小绫莫名其妙地看看寓仁,“她不在这里,她被叫去帮忙收拾祠堂了。”
“是吗,太好了。”寓仁拔腿就朝祠堂跑去。
祠堂位于曾府最偏远的西南角,那里平时除了守夜人会去开门锁门,平时没人去。清静肃穆的氛围,或许他能有勇气问出口,问清楚。寓仁很高兴,一路跑得欢快。
锦儿果然在那里擦洗神位牌,看到寓仁过来,说,“咦,大少爷,你怎么会来这里?今天不用拜祖宗祭祀吧。”
“不是,我不是来祭祀的。我,我是来找你的。”寓仁的脸微红。
“哦,大少爷,你特意来找我,有什么事呢?”锦儿不知是否感悟到了,也忸怩起来。
“我,我,我是想问……”寓仁觉得心慌气短,舔着自己的舌头不知该从何说起。
“什——么?”锦儿摸不着头脑,一直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他。
两人的注意力都在交流上,没留心外面有什么人经过。忽然只听“啪嗒”一声,门外有人飞快地跑开了。
“怎么回事?”寓仁过去拉门,发现门被人从外面锁上了。于是赶紧拍门,“喂,外面有谁在,怎么把门关上了?快打开!”
锦儿也过来帮忙拍门,一边大喊,“李叔,小绫?我和大少爷在里面啊,开门啊!”
拍了半天却没人应,他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猜测守夜人关了门就回去了,而这里又太偏僻,很少会有人经过。
天色暗了下来,寓仁和锦儿把祠堂里可以找到的蜡烛都点了起来,一是照明,二是可以引起任何经过这里的人注意。
“大少爷,你刚才到底是想问我什么事情呢?”锦儿又提起了之前的话题。
周围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寓仁的心渐渐也静了下来。“我听大太太——母亲说,忆风会迎娶张帮办的女儿,那你怎么办呢?”
“我?”锦儿完全没想到这个问题,“我应该还是跟着二少爷吧,做陪房丫头。”
“陪房丫头?”寓仁很不满,“那可是连妾室都不如的。”
锦儿苦笑了一下,“我从小就是做丫头的命,习惯了也无所谓了。反正二少爷对我很好。”
“可是张帮办的女儿呢,她会对你好吗?”寓仁担心地问。
锦儿不知道,但也想不到这么远,“如果我好好地服侍她,她应该不会对我很差吧。“
寓仁听了很郁闷,望着锦儿天真的表情,心里勾起了许多的回忆。他记事开始,家族里女人们的斗争就明里暗里没有消停过。说到底,连他都是一个牺牲品。要不是大太太死了亲生儿子,无以应对二姨太的咄咄逼人,他也不会被过继过来。并且从他过继过来开始,大太太一直叮嘱他要尽可能掌控曾家祥瑞绸缎庄的所有买卖销路,以便将来曾集贤过世后,她能顺利地成为一家之主。
寓仁长长地叹了一声,他对锦儿的将来很忧心。“锦儿,如果,如果你有机会嫁给一个男人做妻室,但是要离开忆风,你愿意吗?”
锦儿觉得他问的问题很奇怪,“能嫁人不做丫头当然好了。至于二少爷,我想我还是会尽可能回来照看他的。但如果他身边不缺其他人照顾了,我就可以放心了。”
寓仁点了点头,他已经明了锦儿的想法了,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问题了。
“那,锦儿,我觉得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大少爷你问我?”锦儿差点笑出声来,“大少爷,你是个很好的人啊。我觉得你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很有心眼。你是全心全意地想帮曾家打理生意的。其实你在下人们的口碑中也非常好。”
“真的吗?”寓仁喜出望外,一把握住了锦儿的手,“原来在锦儿心里,我也是个值得相信的人。”
“大少爷……”锦儿突然明白了寓仁绕了这么多圈子问的问题,脸上一下子涨得通红。
晚饭过后,大太太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指使翠儿去找曾集贤。
翠儿到了曾集贤的书房,敲了敲门,“老爷,大太太让我来问一声,老爷今天有让大少爷去哪里办事了吗?”
“怎么这么问啊?”曾集贤不明所以。
“大太太从中午开始就没看到大少爷,正找他呢。”翠儿说。
“咦,我没让他出门啊。这个时候绸缎庄都打烊了,他能去哪里。”曾集贤走了出来,“我还以为他在绸缎庄那里查账呢。快,派人去找找。”
“好的。”翠儿答应着。走到拐角处拉了拉等候在那里的李叔。李叔立刻走到曾集贤面前说,“老爷,我刚才看到祠堂那里有烛火亮着,门又打不开,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鬼鬼祟祟的。”
“祠堂那里?”曾集贤皱紧了眉毛,“这么晚了,谁在那里?老祖宗的牌位都放在祠堂,要是有人搞破坏,可真是坏了我们曾家的根了。走,快去看看!”说着就跟着李叔去了。
这边翠儿立刻去把大太太找来,一起赶往祠堂。
两拨人前后脚到了祠堂。李叔趁着天黑,晃开了灯笼,一拉门上的栓子就打开了祠堂大门。曾集贤一脚跨进去,正看到相互握着手的曾寓仁和锦儿,三个人都愣住了。
“父亲?”寓仁望着他们,不知所措。
“你在这里干什么?”曾集贤很恼怒寓仁这个时间居然和一个丫头在祠堂里,他相信眼见为实,十分生气,“我以为你去绸缎庄了才没回来吃晚饭。没想到你居然和一个丫头在苟且,而且还在祠堂里。是了,这里比较偏僻,没什么人经过,但你也太过分了,在老祖宗眼皮底下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他望着锦儿的目光像两把利刃,锦儿吓得“噗通”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老爷,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住口!”曾集贤更生气,“一个丫头,也胆敢和我顶嘴!”
“哎呀老爷!”大太太看到是她出场的时机了,上来先搀扶着曾集贤往回走,“为了这么点事情生大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老爷,年轻人血气方刚,有些忍耐不住也是难免。选错了地方来幽会是他不对,你回头执行家法好好打他一顿就是了。或者罚他在祠堂跪三天三夜不准吃饭。不过老爷啊,你看我们进来的时候,他们可是衣衫整齐的,我看他们未必做了什么苟且的事情,就是约会而已。没有太恶劣。您就原谅一回吧。”
“父亲,原谅我吧。”寓仁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立刻讨饶。他知道这个时候再做什么解释没有用,还是好好认错才能让曾集贤消气。
回到书房后,大太太趁热打铁,给曾集贤泡茶捶背顺顺气,然后附在曾集贤耳边悄声说道,“老爷,其实论年纪,寓仁也是该娶妻生子了。好歹他已经过继到曾家了。你之前那么热心给忆风牵线,准备和张帮办联姻,可偏偏没想到长子为大,寓仁不成家,忆风倒先娶了媳妇,外人会说闲话的。”
曾集贤冷静了下来,觉得大太太说的没错,但有点为难,“可寓仁的亲事,是不是要过问他的亲生爹娘做主啊,咳,还要找媳妇,真是麻烦。”
“老爷,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大太太笑着说,“既然寓仁和那个丫头的事情被我们撞破了,不如就成全了他,把刚才那个丫头许配给寓仁。不过可以先做妾室。以前大家子弟,先放两个丫头做小妾也是常事。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小姐再给他娶妻也不迟。这样既方便,又堵了外人的口舌。然后我们就可以给忆风娶张家小姐了。”
曾集贤思考了一会儿,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