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第八十二章 ...


  •   萩花,又名胡枝子,生复叶,秋季开花。有诗云“试折胡枝子,萩花尽落英。惜哉枝折后,白露也同倾。”

      茶之国,那不是羽川奏真所在么?虽然时隔八年,佐助依然记得当年在木叶大门处,言笑晏晏的亘突然翻脸,切齿咬牙的一拳,之后却又忍不住落泪的情景。后来和亘再如何和睦,他也不敢提起这件事,而五年前,亘更是因为发觉谅是奏真弟子一事离开木叶。现在为什么又要到茶之国去?和羽川奏真有没有关系?

      他小心翼翼地询问,亘好似头上顶着一团噼啪炸响的乌云,脸色阴沉,半天才咬着牙回答:“现在也没有什么线索,我打算从千手那里着手,看看有没有黑之君和白之君的记录。”

      事关千手,干嘛要去找奏真呢?

      佐助不敢再问,他摩挲着布都御魂,反正行程都是由亘决定,他只要听从就好了。

      花之国距离茶之国并不远,即便是下忍的脚程也不过是两三天,但亘却走得很慢,像是极不情愿又不得不去。夜间投宿在旅店,佐助半夜醒来,见亘还坐在桌旁,支颐蹙眉,向着灯火沉思。

      但走得再如何慢,路也有走完的时候,这天,亘与佐助踏上了茶之国的土地。

      茶之国位于火之国南,与火之国将狭长的鹿背半岛一分为二。此地地势崎岖,河流众多,山峦间长波浃渫,天气凉爽,又因为靠近热带,常年浓雾迷茫,以产茶闻名,尤其是八女地区的茶叶,因为茶香而味浓深受各国喜爱。茶之国内出名的山有更级山——自火之国一直延伸到茶之国中部,阿武隈川从此山发源;鹿背山——在更级山以东,以两岸险峻、水势湍急闻名的勿来川从此发源;两条河在出羽前汇聚,自枇杷港入海;另外有须崎山、待姊山,逢初川和深川几条大河。

      亘与佐助目前所在地名为山手,靠近须崎山,如果要到须弥陀岭去,需要翻越好几座山。亘点着地图想了一会:“我们先去出羽,再到日暮里。”

      这样却更加绕远了。

      佐助实在不知道亘究竟在想什么,只好跟着走。

      出羽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城市,也是茶之国最大的港口,港内乌缆成墙,各国的商品汇聚于此,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日子举办市集或者集会,路边的摊子上,也常看见各国的旅人同老板杀价杀到几乎翻脸。

      亘带着佐助挤出人群,来到北野区的下之森附近。这条街沿着坡度斜斜向上,有许多台阶,街两旁坐落着许多朝气蓬勃、活力十足的商店。有扫帚行、榻榻米行、染坊、布料店、药店和制作年糕点心的店铺。脸颊丰润的孩子牵着母亲的手,举着穿着略微烤过的小年糕,年糕会淋上各具特色的味噌酱汁,一路吃一路笑。一些店门口还有鲜花在卖,雏菊、蝴蝶兰、山百合与唐菖蒲,还有的门前放着一只浅瓮,养着两朵睡莲。

      佐助跟着亘一路慢慢逛过去,这么久来,他还是第一次这么悠闲自在。

      夏季地雨倏忽而来,刚刚还晴天日好,骤然飘过一片云,就“噼噼啪啪”下起雨来。路上的行人又惊又笑,狼狈地窜入路边的商店躲雨。亘和佐助被裹挟着带进了一家布料店,满目都是色彩缤纷的布匹与娇笑的女子们。佐助被她们看得发赧,干脆到橱窗后和亘站在一起。

      窗外仍然是雨疏风骤,风四面斜吹,雨八方乱撒,撑着伞也不管用,一对年轻夫妻就这么被迫到布料店的屋檐下来了。

      丈夫将伞合拢,使伞尖向下滴着水,另一手将妻子怀中已经睡着的幼儿抱过来。幼儿趴在父亲的肩头睡得正酣,花苞似的小拳头握着,抵在嘴边,似乎在梦里也闻到了茶花的香气。妻子是个出众的美人,光华的头发梳成圆髻,插着两根玳瑁簪子,眉眼儿弯弯,仿佛总在笑。她晃晃肩膀,从袖子里掏出手帕替丈夫擦了擦,又将孩子的脸轻轻捧起来看看,仰脸不知和丈夫说了什么,两个人都笑了。

      这样温馨的一幕,令佐助似曾相识,也正因为这样的熟悉感而觉得悲哀。他往后退了一步,不愿再看这样的情景,却发现亘不知何时已经挪到摆放着布料的货架之后去了。

      雨下了一会儿就停了,乌云散去,又露出晴朗的蓝天,阳光直射在地面的积水上,形成镜子似的光晕。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店铺,亘等了一会儿才离开。

      “那个女人...亘认识吗?”

      走在路上,佐助还是忍不住问。他自然看得出,当时亘的目光更多是落在那位妻子身上。

      亘露出一个无奈与怀念交织的表情,“那是玲奈,当年是她父亲的船救了我。”

      他们走到水堰边停下,亘左右顾盼,依稀认得出当年由玲奈带着一路经过的地方。想起在船上共度的时光,如今还是又好气又好笑,八年未见,原来她已经嫁作他人妇。仍然那么爱笑,想必生活得很好。他心中突然轻松起来,望着西北方:“今晚不在出羽停下了,直接赶往日暮里吧。”

      四十多里对于忍者来说并不长,黄昏时,两人已经来到须弥陀岭下。虽然只相隔四十多里,但日暮里的感觉与出羽完全不同。到处都是气质安详沉稳的老建筑,尤其是长街一带,旧银黑色的瓦楞绵延不绝,有的店内已经射出温柔的黄色灯光,也许是第一次见到,却无端让人觉得怀念。

      日暮里在须弥陀岭东南,飞火瀑布跌入阿武隈川绕着它流过,站在通往羽川家的斜坡上,可以看见城中鳞次栉比的房屋。朝西的屋顶上落下余晖,看起来就像大海在起潮。

      他们在日暮里花费了不少时间,上山时天色已经昏沉,路边的草丛中缓缓飞出几个亮点,是萤火虫。亘突然停下来,目光随着那些萤光转动。日暮里的夏天凉爽里还带着一点热气,两边芒草轻摇,穗顶泛红湿润。他折下一根,无意识地用手指捻着。

      越接近终点,亘走得越慢,佐助几乎可以清楚得看到他脸上的踌躇之色。

      近乡情更怯,大抵是如此。

      羽川宅前有一大片平地,两边种着松柏,石缝中仍然长着细草,那么多年好像一直没有长大过。厚重的白色墙垣上是华美的屋瓦,一株柏树高高的从院子里探出头来。过了那么多年,这一切仍然像是当时初见,一点都没变过。

      亘突然呼吸急促起来,心如擂鼓,站在门前不知所措。到了这时,他反而突然退缩了,想掉头就走。但佐助在背后看着他,让他不能这么做。这么心乱如麻,突然就恼怒起来,恨不得狠狠揍奏真一顿。他板着脸敲门,其实心虚得厉害。

      开门的是个二十来岁、穿着柏青衣服的女子,望见亘时一愣,微微一想,突然大声说:“亘少爷!”

      亘被她吓了一跳,她又惊又喜,双手合十在原地一跳:“您终于回来了,我是八重哪!”

      亘终于想起来,那个总喜欢钻厨房和厨娘阿藤一起研究些味道奇怪料理的八重,记忆中总被阿政和伊津子教训,没想到已经这个年纪。

      这与记忆中的终究不同了,像是书页被狠狠翻过了一页,让他突然恍惚,等到回过神来,已经坐在和室榻榻米的木框上,听着伊津子的唠叨了。

      “连一封信也不寄回来,我们都担心极了...有没有好好吃饭呢...天凉总记不得加衣裳...阿政妈妈过段时间就要念叨,大人也真是的...”

      这些絮语都似曾相识,亘突然闷笑出声:“伊津子...你现在的口吻和阿政真是一模一样。”

      这句话出口,一直笼在他心头的不安突然消散了,整个人完全放松下来,就像当年在这里一样,态度变得闲散又放松。

      “呐...”他打量着熟悉的环境,静静开口:“奏真呢?”

      伊津子露出欣慰的神情:“大人出门已经一个月了,现在大概正往家里赶吧。”她掩着嘴唇轻笑:“如果知道亘少爷回来的消息,说不定回来得更快呢。”

      亘耳根微红,板着脸轻斥:“才不会呢。”

      他忐忑了一路,奏真却不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点失落。这样复杂的心情,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伊津子让他们先去洗澡换衣,休息好之后回到房间里,晚餐已经端上来,是铺着切成细丝状的红萝卜、牛蒡、香菇、莲藕、煎鸡蛋、碎海苔和红姜丝的什锦盖房,拌莼菜、芝麻豆腐和豆皮清汤。都是亘喜欢的食物和口味。

      佐助吃过饭就回屋去休息了,亘在走廊上慢慢地走,每一步都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轻轻叹了口气,在走廊上坐下来。

      院中绿色葱茏,空气里弥漫着花草露水的淡淡香味,月光皎洁,照亮阶下茂密的花草丛,当年他曾在此亲手采摘菖蒲,时隔多年后再来,依然草木葳蕤,夜虫声声,却已经不是当年的心境。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有点心酸,也有点冷,双手拢起膝盖,低头将自己抱住。

      那么多年在外漂泊,说一路风流得意是假的,月黑夜长路迢迢,风高凛冽客思归,他在岁月里一路颠簸,有时午夜梦回还来不及回味,就突然醒来,寒灯冷火,稗饭粗糙得咽不下去,只能浇上荞麦疙瘩汤闭着眼睛吞。

      他也曾想过自己这样坚持究竟为了什么,力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他想要的自始自终都是平等和尊重——来自奏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7章 第八十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