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九章 锦帐珠帘歌舞处(下) ...

  •   含烟目送梁其山远去,方回头欲上前扣门,谁料那门却“呀”的一声开了,林伯让过一旁,躬身道:“福来顺的邱掌柜已候了小姐多时了。”

      含烟点点头,随他往上房去,一面问道:“你们姑娘可回来了么?”

      “姑娘头晌午回来过,见采雅姑娘在这里,带着她四处看了看,用了饭,便一同出去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吧?车夫还等着接小姐和采雅姑娘回府呢。”

      正说着,上房里一个四十余岁穿着绸服的男子赶着迎了出来,满脸堆了笑,拱手道:“含烟姑娘!”

      “邱掌柜?我才从你那里过来呢。”含烟笑着还了一礼。

      “正是知道姑娘去过,必是有要紧事,眼看着说话不方便,这才赶过来,在这里候着姑娘。”

      “倒是劳烦邱掌柜了。”含烟说着,同男子一同进了上房分宾主落座。林伯随即送上茶来。

      “听说你们铺子里这些日子有不少山东来的人?”

      “是啊。前些日子青青姑娘嘱了我等留意山东口音的人物,邱某便时刻放在心上的,这些人来了时日倒也不短了,只是平日行事极其小心,连说话也大多学的一口京片子,若不是邱某用了十分心思,实在很难把他们同普通客人区分开来哪。”

      “那邱掌柜到底是如何看出他们从山东来呢?”

      “咳,”邱掌柜有些尴尬地咳了咳:“其实是因为常有宫里和王府里的人往我这里打听这些人,我见事有蹊跷,越发留了心,这才看出些破绽,发觉他们和青青姑娘要找的人十分相似。”

      “哦。”含烟了然地点头:“你说宫里和王府里?什么王府?你怎么知道是那儿的人在打听?”

      “宫里来的人比较好认,那些公公们,就是不说话,看派头儿都知道是谁。至于王府里的,自然是襄王府的福大总管,虽说他和襄王爷才回京一个多月,可街面上的人,有谁不认得他呢?主要是襄王爷的名头太振奋人心了,镇北金刚啊――那天王爷进京的时候我们都是一路跑着去看的……”

      含烟的眉头微微蹙起,打断了他的话:“邱掌柜,福总管到你这里来过?”

      “啊,是啊。”邱掌柜意犹未尽,满脸回味的笑:“何止是福总管哦,连襄王爷都亲自光临小店,真是蓬筚生辉,蓬筚生辉啊。”说着,看见含烟面色不善,忙收了笑,道:“姑娘放心,邱某不过是私心里对襄王爷过于敬重,是以提起与他相关的人来有些失态,不过我晋商最是公私分开,打从姑娘把邱某从山西请了京城来,邱某人便是一心一意地替姑娘打理这福来顺酒楼,断无半点私心,就连福总管那般人物,也从不肯让他赊账的。”

      “那倒是,从邱掌柜接手这福来顺,帐面上的银子便翻着翻儿地往上涨,晋商经营的手段当真名不虚传,小女子算是长了见识了。”含烟拿起茶碗抿了一口,慢慢道:“昨儿我才和青青说起,邱掌柜如此劳苦功高,从下月起给邱掌柜的身股㈢从原来的九厘加到十厘,凑个整股吧。”

      “真的?”邱掌柜大喜:“姑娘如此厚待邱某,叫邱某何以为报啊?”

      “这原是你该得的。不过你也知道,别说一般的铺子里那些掌柜决拿不到你这些身股,就是我属下其他的铺子,也没有哪个掌柜超过了九厘去。这次给你涨了股,却该好好表现表现才是,可不要教人说了嘴去。若是表现好呢,提了你做这几家铺子的总掌柜也未可知。”

      “姑娘放心。邱某定会鞠躬尽瘁,替姑娘挣银子,查消息,报答姑娘知遇之恩。”邱掌柜颇为激动,果然站起身来,一躬到底。

      “姑娘,”涨了股的邱掌柜果然乖巧,这次没用含烟再问,自己把椅子朝前挪了挪,压低了声音道:“那些山东来的人是住在南门外孙家的南清庄里头的。”

      “南清庄?就是今儿的那个孙文廷孙家的庄子吗?”

      “正是。”邱掌柜神神秘秘地悄声道:“姑娘今儿和他一起吃酒,该知道他也算是当今的国舅了?他妹子孙贵妃在宫里那绝对是宠冠三千,他家的事情,是常人碰得了的吗?我也不问姑娘为什么要打听这个,要我说,这事儿,姑娘知道些也就罢了,若要参上一脚的话,还是得好好掂量掂量呢!何况,孙文廷虽也是仙风门的人,可这事儿,据我观察,怕是连他也不大清楚其中要害呢。就说最近几天,咱们这小店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些什么人物啊?这些山东来的人不过是住在南清庄,偶尔来我们这里用些餐点,便有那么多身份来头让人都不敢去猜的人物频频在咱们这儿出没,今儿这个要包了楼,明儿要留着指定的房间,出手都是大手笔。”说着,又笑道:“生意上的人,讲的是一个稳字,只要太太平平的就好,何苦自找麻烦呢?”

      “那今儿包了二楼‘柳花新酿’外所有客座的大手笔又是谁做的呢?”含烟笑着。

      “姑娘看出来了?”邱掌柜嘿嘿笑道:“才刚要对姑娘说起,打从前儿开始,福大总管就包下了二楼所有房间,特别吩咐只要是南清庄来的人,要订座位的话,只管给他,但若是旁人来了,便声称订完了就好。”

      “福总管?他订了这些房间,是预备监视南清庄动静的?”

      “是。”邱掌柜点着头,情绪激动:“平日里每到饭时,都是福总管来我们这楼上用餐,可谁料今儿,居然是襄王爷亲自到了!说是来瞧瞧,可从后门上了楼,不知怎地,看见是孙大人请客,却留下来没有走!真是我们店里莫大的荣幸啊!若不是福总管特意嘱咐了不能让旁人知道,真想贴个告示出去,怕京城里仰慕他的百姓不挤破了门……”

      含烟的脸色却有些不大好看:“邱掌柜,你是说今儿襄王爷就在二楼客座里?”

      “是啊,我当时见姑娘不方便,没和姑娘打招呼,不然,真想让姑娘也来看看那‘镇北金刚’的真容呢。当真是器宇轩昂、不怒自威,统帅千军万马的人物啊!”

      ―――――――――――――――――――――――

      ㈢身股:明清商号中的掌柜、伙计,虽无资本顶银股,却可以自己的劳动力顶股分,而与财东的银股(即资本股)一起参与分红。但顶身股者不承担亏赔责任。通常能顶七八厘者,已是商号的里外一把手,顶九厘生意者,日常营业不管,专决断重大疑难。顶十厘便是一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