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篇 ...
-
三
榴园的石榴树开花了。
她手持着花篮,折下了一枝,不禁想起那一年开花时,子霍还曾摘下一簇插在自己的云鬓。
怅惘一叹,她回头,玉带锦衣随风发出猎猎的声响,幽深的眸子半是憔悴,半是哀怨。是子霍。
“梨渊,你做娘亲了。”
她忽然听到他喊出自己的名字。
却是脑中“嗡”的一声。
咽下一口泪,这一口泪,磨得喉咙生疼。
才刚想要说什么,却被他打断。他后退一步,躬身长揖,“恭喜婶婶。”
又是这样冷淡的几字。原本想说的话,也实实说不出,只得转回头去,望着石榴树。
这时门口又传来熟悉的声音。
“妹妹日前的一招,着实让我震撼。”嘴边盈着笑意的静妃,比起一张冷面的她更令人心里发颤。她的身边多了许多陌生面孔,想来是她向清崇报了喜,清崇高兴,裳了一干仆众给她。
她朝两人走近,锐利的眼光掠过两人,子霍甩袖背对,梨渊也懒得理她。在她心中,像静妃这样自恃过高,反而最为蠢笨,露尽了锋芒。若是平常日子,她大不会打她的主意,可是现下不比平常。
梨渊从袖中拿出一张红色的信笺,塞到子霍手中,随即抬脚准备走出园子。
“站住,那是什么?”静妃拦在园口,方才的笑意倏地收住,改换了冷面,寂得可怕。
梨渊忽觉烦乱,“你以为是什么?”
静妃瞪她一眼,走去欲拿,子霍忽地收手,怒道:“我是当朝太子,我敬你是婶婶,才不愿与你诸多计较,不要欺人太甚!”
“太子殿下如果问心无愧,何不敢拿出来以证清白?”
梨渊忽然挡在子霍身前,郑重地低语道:“不可给她看。”
子霍虽然疑惑,但眼中生了暖意。
梨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倒是让静妃看得兴奋。她命婢女向梨渊身后去抢,梨渊意欲推开,但那婢女显然志在必得,重重将她一甩。
梨渊一个后退踩到石子,脚下一滑,手里花篮落地,身子也垂了下去,肚子恰恰摔到了花篮之上,翻滚到地面。
子霍直甩开与他拉扯的静妃,奔过去将她抱起。
梨渊的裙裤上渗出了血。
静妃慌忙欲走,映入眼帘的却是清崇狠恶的眼神。
她原本只想居高临下的教训梨渊一顿,却想不到他会突然来到这里,难道真如此巧合?
清崇没有理会她,反而走到子霍的面前,怒意中带着嘲讽,“你竟然抱着我的女人。”
子霍迎上他的目光,恶狠狠地瞪视着他,强压着怒吼,“你就是这么保护你的女人!”
清崇强行从子霍手里夺过梨渊,斜斜瞥一眼静妃,然后阔步迈出园子。
静妃不自禁打了个激灵。
辰王府。梨渊的榻上。
她醒来的瞬间望见了子霍。见他把信笺放在了胸口衣襟,还不时地低头去看,伸手拂过,显是极其的珍重。她忽然剜心似的痛。
姜太医长跪不起,声中带颤,“王爷,婉妃她,小产了。”
清崇浑身一震,回头勒住了静妃的脖子,一双眼珠似是要瞪出来。
姜太医、子霍见状忙忙拉开。姜太医道:“不可啊王爷,静妃也不可再受惊吓。”
清崇缓缓把手放开,却是止不住涌上头顶的怒气,甩手一巴掌打在静妃身边的婢女脸上,那婢女登时摔了出去,又急忙颤颤巍巍地爬起,恭恭敬敬地跪着,呼吸也不敢再发出声音。
清崇喝道:“怎么回事?”
静妃忍着泪,把之前的事添油加醋讲了一遍。
清崇要子霍拿出信笺。子霍的目光注视着梨渊,既是关切,又是焦急。
梨渊朝他点点头。
只是他掏出信笺那一刻,没有看到她看着他,那样的歉疚。
那只是一封请柬,意思是三日后举行大宴,由头是:双喜临门。
“臣妾自作主张了”,梨渊强撑起身体,“我只想着铺张,让大家都庆贺我同姐姐的大喜,请王爷怪罪。”
清崇坐过去,轻抚着梨渊的面,“不妨,原本是好事。”说道这里,忽然恨恨瞪着静妃,“把她拉下去闭门思过一月。”想必这样的惩罚,还是看足了丞相的面子。
梨渊在床上撑着跪下,道:“王爷万不可怪罪姐姐,大宴在即,又说的是双喜临门,就请王爷封姐姐为王妃,以促成双喜,保住王府的面子。”
清崇沉思一阵,道:“只好如此。”但他还是给了静妃禁闭,命下人把她扶下去好生照料,看样子是厌恶到了极点。
静妃明白了,这是引君入瓮的圈套。但她迷惑,她已胜了,为何不要王妃头衔?
子霍自嘲的笑笑,她要他那么郑重的保存,也只不过是利用他而争宠。
他伸手护住了胸口,那里仿佛空荡荡的,却是彻骨的痛。果真是因为这样一个欺骗吗?这不过是她众多谎言中的一个,何况她此刻身体那么孱弱,脸色苍白如纸。
大概因为,她刚刚失去了别人的孩子,娇弱地躺在别人的怀里。
幸与不幸都是“别人”的,又与他何干?
这偌大的热闹的府邸,每个人都或是在意婉妃的流产,或是惧怕清崇的暴怒,又或是抱怨着即将忙碌起来的大宴,又有谁理会这样一个不相干的伤心人。
他踉跄地退出室外,泪顺着脸颊而下,划过脖颈。
黄昏渐暗。人尽散去。
姜太医留下继续照顾梨渊。
看着梨渊痛的汗滴直流,他不禁心疼道:“娘娘,这药虽可形似小产,但对身体的损害,却是无可挽回的。”
梨渊惨淡一笑,“假孕都做了,假作小产又有什么怕的。”
四
夜晚的灯火闪耀于长空,王府大堂上聚集群臣,歌舞齐欢,热闹非常。唯一不足的是相国托小厮来报恐将晚到,请辰王自行开席。
父亲迟迟不来,静妃自觉得失去了底气,更加郁郁。清崇乐足饮尽,携几位妃子离席入了内堂安坐歇息,已是大醉。
这时静妃上前,请求回娘家暂住安胎,言语中颇有怨气。
梨渊笑道:“姐姐为何急着走?”
静妃冷冷回道:“我经得起妹妹的礼遇,我孩儿却经不起。”
“是经不起,还是根本就没有孩子?”忽然后庭转出一人,大声地道。
“你胡说什么?”静妃怒目望向姜太医,道:“今日宴会也是内臣该出席的吗!”
姜太医跪在王爷面前,一脸的庄重,“静妃娘娘根本没怀孕,请容微臣交待。”
梨渊心里一禀,道:“难道当初问诊,你都没看出吗?”
姜太医深吸一口气,递上捧在手心的一个纸包,清崇打开,忽觉味道刺鼻。 “这是安南传来的一位药引,可以调整血液脉息,使之类似孕脉。” 姜太医沉声道:“是静妃娘娘的侍女双儿在她室中柜子里发现的。”
清崇原本就酒醉,这样一听立刻怒不可遏。他马上传静妃的侍女双儿及府上所有大夫上来。双儿证实了姜太医的话,并且透露前些日子她无意中看见静妃的近身婢女从她寝宫里拿了沾满血的裤子偷偷烧掉,显然是月信之血。
静妃又是惊,又是急,破口骂道:“你个外围打杂的,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说着,看到堂左的挂刀,一个箭步上前取下,便要挥刀去砍。
双儿大喊,“婉妃娘娘救我!”
梨渊只是静静坐着,似乎眼前一切都与她无干。
这不过是一出好看的戏码。
血光四溅。
王爷正在气头上,如何能忍她堂上发狂,一把将她手中刀抢过来,伸手指着大夫不住地颤抖,“你们说,你们说!”
几位大夫齐齐下跪,战栗着道了一声涣散的“是”。
姜太医躬身至地,“微臣以为这等大事,不应有半点,或片刻隐瞒王爷。”
静妃忽地嘶叫,“胡说!冤枉!”她扑通跪倒在清崇腿边哭喊,但王爷已经听得双眼血丝满布,可怖的圆睁。他厌恶地想将静妃扯离他的腿,但静妃竟是死死抱住不放,似是使出了全身力气。
这恐怕不是为了王妃的头衔。大概,女人的全部便是自己的夫君。为了他的相信,清高孤傲如她也能跪下乞求信任。
终于,静妃松手跌坐地上。她神情恍惚了片刻,忽然起身扑到清崇身前,与他争抢手里的刀。
几次反复的推搡。
清崇手中的刀只是随意而出,但却银光一晃,那光亮刺痛了梨渊的眼睛。
面前的,是静妃惊愕而痛楚得抽搐的面容,直直地朝地面摔下。
她本来想夺刀杀谁,已经不得而知。
轰!
尸体倒地的声音,使梨渊整个身体都震了一下。她望一眼清崇,也是一脸茫然的错愕。
他只是情急想推开她,却忘了半生戎马的他,已习惯了下意识地保护自己。
又或是酒醉而暴怒,真的存了杀意
刀插在静妃的腹中,血如红莲盛放出了极其鲜艳的颜色。
直到这一声之后,他们这群入戏太深的人,才发现了真正的观众。
那就是当朝相国,静妃的父亲。
这位将女儿捧在手心的父亲,被面前的血腥震惊了。
几日后,辰王暴戾之行传遍四海。
三日后,老皇帝忽然病重,相国力荐太子监国,并将尽心辅佐太子,同时上奏的有梨渊的父亲以及众多重臣。
更出其不意的是,太子之兵忽如一夜春风来,很快包围京畿,辰王猝不及防,成了笼中之兽。
大势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