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厥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挑兮达兮,在城厥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贝满女中的新春舞会,有我的一个节目,我希望能邀请到你…和孔太太。”
      那天在四川会馆,孔太太出去买菜的时候,晟澜是这样对孔立夫说的。孔立夫在后院手持着扫埽大力的扫雪。台阶上,石道上,扫得干干净净。雪都堆在了过道的两边,石板缝藏着湿润的泥土。
      孔立夫的手停下的动作,无不歉意的对晟澜解释道。“承蒙姚小姐的好意了,这几日越发的寒冷,母亲的身体不适,恐怕会有违姚小姐的邀请了。”
      “如果是我想你去呢?”晟澜两辈子加起来也没试过这么大勇气去邀请一个男子。
      孔立夫微怔,不可思议的眼光停留在晟澜的姣好花样的脸庞,久久才缓缓地微笑道,“可惜,那天我也有事。”
      晟澜明明知道这是个拒绝的暗示,但她不想错过一丝可以挽留的机会。“那个节目是我精心准备了很久的。”
      “你完全可以邀请你的家人去的。”孔立夫神情自若的说。
      这样的轻率和不妥耗尽了晟澜的脆弱的尊严,只觉得眼眶有一种干涩的不适,大概是她眼一眨不眨的仰视他的缘故。
      晟澜故意扑哧一声笑了,“这个我当然想到了,不过你是我家的至交傅先生的学生,请你去也是应该的啊。”
      “是吗?”孔立夫如今是女中的教师,少女的心事他多少会猜出一些的,他亦是明白晟澜谦卑的委婉的告白。
      “晟澜小姐,你一直都是很优秀的女孩子,孔某相信会很有人喜欢你的节目的。”孔立夫临风淡然的说,他以为他的潇洒和自若很微妙的化解了晟澜少女情怀最脆弱和最梦幻的喜欢和憧憬,其实那不过又一次告诉晟澜,她好不容易说服自己相信的爱情又一次与自己失之交臂罢了。
      “这个我比你知道。”晟澜仰着头含笑的看着孔立夫模棱修长的面孔,别过脸去眼眶里分明是盈盈一掬秋水的泪光。不舍又如何,孔立夫的心里住着的地方只属于木兰,她这世的姐姐,姚木兰。
      孔立夫微微的内疚,不敢再多瞧晟澜。
      就这样别过了吧。晟澜一面想一面回头看了孔立夫一眼,他还是在那里,炯炯的目光似感慨似自嘲,那样的目光有着别样的痛楚,如同挂在屋檐上的冰柱掉了下来,碎成几块的冰片或是冰渣。
      自己的表白在此时对于孔立夫而言也许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般的讽刺吧,即便是自己放下了所以的身段,为求今生的无悔无憾,可他到底是不会接受的。晟澜嘴角弯了弯,起码他不枉是自己喜欢过的人,到了最后他没有因为木兰,而贸然的接受了自己。
      即便接受了又能怎般?晟澜是不是成为了木兰投身于水里的倒影?孔立夫还是值得让人爱的男子,他没有可怜晟澜,亦没有将收藏在记忆里的美好错待,忠贞而无愧的秉性,让晟澜既是伤心也是折服。
      我从今以后必不会再如此执着的爱一个人了,因为爱情这件事情,认识得太早了或者太晚了,都是不行的。晟澜怅然的想。
      ……
      “挑兮达兮,在城厥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子衿》是选自《诗经~郑风》中的一首,讲的就是一个少女驻守在城郭之上等待和她许下诺言的情郎赴约的故事,那个女子想必是痴情的,否则不会吟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缱绻绵溢之句,成为千古相思的名句。这首曲子,是她原本想唱给他听的。
      这曲子来得甚是偶然,晟澜还以为这也许是一个缘分的契机。
      晟澜最喜欢的便是这首吟来沉郁顿挫,时而幽婉时而有力《子衿》,这个节目不是偶然,那日晟澜无意间想起了这首曲子,在走廊上边走边哼,让路过声乐老师听了兴奋不已。老师生平的致力研究古汉乐,没想法诗经的名句竟可以这样悠长演唱,详尽的询问了晟澜唱腔的来源,晟澜笑笑,道是看诗经时的突发奇想罢了。声乐老师却很是看重,于是经过几个月的编排,便有了这个节目。
      晟澜的功课十分吃紧,即便是住在学校,可排练的时间仍旧有限,声乐老师出了个主意,晟澜只需要着汉服,站在中央唱即可。其他有六个自幼学舞蹈的女学生分两边为她伴舞,也是着窄腰广袖的袍子,舞起来十分好看,有飘飘欲仙的古韵唯美。衣服定制了好几个月才赶制完成的,六个跳舞的女学生是鲜红如火的料子,晟澜的那件是绿色的,第一次穿在身上,竟有种素端绿潭,回清倒影之感,领口的带子绣着明暗相间的纹理。晟澜心里一阵匪夷,这衣服造价绝非一般,可见声乐老师对这个节目真的是费尽心血了。
      声乐老师对女学生的着装十分满意,头发也不用梳起高髻,分两步绑做一束垂在背后即可,仿古做得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了,几个女学生上台的时候,报幕的人走过对着晟澜她们的眼神也是十足的羡慕。
      晟澜她们的节目本就是压轴的。七个女学生绣衣朱履,乌发如水,帘子一挑,观众全震住了。
      观众席中,姚思安听得如痴如醉,姚太太手不由得拉了拉丈夫,“那个是咱们的晟澜?”
      莫愁抢着点头,“没错,没错,我刚刚在后头就见晟澜这么打扮的。”
      这唱腔和京剧没法比美妙,可是硬生生错开了高雅和神秘的级别。华夏二千年前的悠久历史在此重现一般。观众看着都痴迷住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韵味和优美,听惯了京剧的北平人头一回对汉之前的音乐连浅显的认知都不算。用声乐老师的话来概括,人们知道《诗经》是那样念的,却不知道可以这么唱的。
      这个节目演罢,声乐老师就被燕京大学聘请为了历史系的新教授,彻底的投身给了艺术。晟澜和其他六个女学生更是让外校的人戏言为,贝满女中不得不看得一道风景。

      “欧阳,这边呢?”浩启大手伸的笔直,站起来对门口的人挥喊着,后几排和旁边的观众都不适的皱了皱眉。
      “唉。”欧阳于坚往坐在中排的浩启示意,一面念着不好意思,一面凑进了好友浩启身边占着的空位。
      “不是让你早点来的吗,看看表演都开始了。”浩启帮忙拍着欧阳身上带着的雪屑,指着舞台的表演。欧阳嘴角方凝着笑,下一秒即定住了表情。唱歌的女孩子只是站在那里,晕黄的灯打下来,如笼烟霞,明明身处的座位离看台距离甚远,可是她的气质容貌却是让他感觉近在咫尺的震撼。她在众多舞者的簇拥下,美得光彩夺目,无法正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美哉妙哉。”欧阳于坚目不转睛的看着,口里不觉的赞叹。
      “我介绍的能有假吗,这节目是贝满女中花了大力气编排出来的,光是那衣服,乐器,人家准备了大半年。”浩启自鸣得意,仿佛是他参与其中一般。
      欧阳于坚也没回应,汇神的注视着台上的表演。浩启顺着他的视线一望,瞧原来他关注的是那个唱歌的绿衣女子,声色婉转轻盈,貌美如花,些许戏谑浮上心头,便道,有戏了。
      待曲终人散,欧阳于坚方回过神志,好友浩启抱着双臂不怀好意的看着他,欧阳脸上甚是窘迫,到底干咳几声稍作掩饰。
      “欧阳,想什么呢?”浩启像看笑话一样看着他。
      “什么啊。”欧阳越想掩饰,脸越是不自然的泛起淡淡的红。
      “脸红了,是不是,看上那个唱歌的小姑娘,哥们帮帮你。”浩启说罢,手就搭拉在了欧阳的肩上。
      “哎,别乱说话啊,我连人家叫什么也不知道啊。”欧阳于坚急忙撇清。
      浩启更是忍俊不住,“不打自招了是不是,太好笑了。欧阳,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就承认了,你也太老实。”
      欧阳于坚恍然大悟自己的脱口而出,幸而观众走得所剩无几,对着空荡荡的大厅欧阳于坚也没什么为怕,任好友在身后哈哈大笑,迈步就走。
      浩启彻底笑岔气了,揉着小腹的冲欧阳喊:“真不等我啊,欧阳。”
      欧阳于坚果真就丢下了好友,二十余年他从来循规蹈矩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今日却不知怎么了,他竟不由自主的走得了贝满女中的后台,即便演出结束了,还是有很多的人聚集在那里,也没有人拦着他,因为有很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后台慰问。他一间间的化妆间小心翼翼的绕过去,门多数是开着的,女学生言笑晏晏的卸装梳发,有些经过他的身边让他越是觉得心跳动得厉害。
      他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可是他知道只要找下去就一定会找到些什么。
      走廊中有一家人向他迎面走来,为首的是一位长衫马褂的老先生,阔额劲眉,笑容淡淡,势同松柏的行止,却有儒智不凡的感觉。旁边是他的太太,老派的富户打扮,慈眉善目的神情很像他的母亲。旁边的女孩子靓丽而灵动,和父母的装束不同,是极惹眼的西式毛呢衣裙。可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情景让人觉得格外的温馨和舒适,他不禁羡慕,他的家里只有他的母亲,没有父亲,也没有可以玩耍的兄弟姐妹。
      他侧过身子,让这一家人走过,走廊的阳光窗户的格子分划成不同大小的矩形,灵活而迅速地在他们身上经过。欧阳快走完所有房间的门口时,只听一个深刻而动听的声音,仿佛从千山万水间穿过来的飘渺和神奇,蓦然回首,隔着那方才的一家人,朦胧间一窥美人如画中走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