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 002 斗争转方向 ...
-
现在,道尚紧紧抱住的,不是张队长的身体,而是他墓前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张立功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下面刻着几行小字:“张立功,男,一九二五年生,山东省牟平县人,一九四六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一九五零年五月八日在剿匪反霸、解放一撮岛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那是发生在三十多年的事,可对于道尚来说,就象是发生在昨天一样。要不是当初张立功挡了这一枪,躺在这里的就不是张立功而是自己了。道尚反倒觉得那样会更好,死了一了百了,以后就没有那么多的伤心的事了。想不到他依然伦落到今天的地步,真是这么多年都白活了。他觉得是自己毁了张立功的大好前程,让自己苟延偷生了三十多年,张立功这一枪挡得实在真是不值得。
张立功牺牲后,县里又派了一名队长,姓周名晓吾。周队长上任后,认真总结前段时间本乡土地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张立功之所以牺牲,是因为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没有坚定地依靠贫雇农,而是依靠了唐二婶、彭老大这些地痞流氓坏分子。于是,他马上改变了工作策略,唐二婶、彭老大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到处搜集证据材料,不停召开群众大会批斗,并以镇压首恶的名义上报到县里待批。对于周队长的决定,道尚等不少乡村干部都曾持有不同意见,并向周队长反映过当初张队长答应过不杀彭老大的事,但周队长根本听不进去,不光要杀彭老大,而且把唐二婶也牵进去了。道尚很想为唐二婶求情,但唐二婶主要罪名是通匪窝匪,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想起唐二婶曾为梅香的事找过彭老大,此事很少有人知道,自己不能说出去,弄不好也会有通匪的嫌疑的。
那一天,他的苦命发妻梅香,非要缠着跟他一起到海涂上拾泥螺,他趁着刚退潮用木溜子驮着她走了一段路,因为越往下泥涂越烂,木溜子支撑不了两个人的重量,不久就陷到烂泥里去了。他只好让梅香下来,并嘱咐她不要走远,就在附近拾泥螺,等潮水上涨时他回来接她回去,自己一个人骑着木溜子过了几条沟,骑了二三里路来到养着蛏子的地方作业,一来守护着蛏田,防止别人不知道这里养着蛏子,闯进来损坏或偷走蛏子,二来在潮水上涨时,他每天总选一片养大的蛏子捞回去,拿到集市上卖钱谋生。
到太阳西斜时,道尚捞了满满的一箩筐蛏子回来找梅香,哪里还有她的影子。他在附近来回兜了好多圈,问了好多讨小海的人,都说不知道,把他急得什么似的。后来他骑到江边,碰到搁浅在那里等待潮水上涨开船的船老大姜大山,这才告诉他真相,原来在他离开梅香不久,梅香就被山上的土匪盯上了,下来三五个土匪乘小船来到江边,再骑着木溜子向梅香包围上来,很快就将梅香抢到了船上,带上山去了。道尚一听,气得肺都炸了,说什么也要上山去救梅香。亏了姜大山好心劝他,你去不得,山上有一百多土匪,人人又有枪,你一个人怎么斗得过他们,只怕一上山就被他们打死了。还是想办法求求唐二婶吧,她跟彭老大是旧相好,只要她肯出面说情,梅香一定能放回来。
在姜大山的指引下,道尚当天夜里就备了一份厚礼,和母亲一起来到唐二婶家里,将事情的来拢去脉说了一遍,请求唐二婶看在他们是她家老佃户的份上,想办法将梅香救回来。
“有这种事?”唐二婶吃惊地跟站在旁边的秀玲说,“你去把彭老大叫出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其实那一天彭老大就暗住在唐二婶家里,他出来后就再三声明:“此事我一点也不知道,我敢肯定是小二哥干的,看在你唐二婶的面上,回去让他们放人就是了。”
唐二婶对道尚说:“那你就跟彭老大一起去山上领人吧!”
道尚千恩万谢,拖着彭老大马上要走。可彭老大说现在潮水正在退去,有船也靠不上码头,去不了,要等天亮潮水再上涨时才能走。
道尚没有办法,待到第二天才跟着彭老大上山,将梅香领了回来。可此时的梅香已经让几十名土匪给沾污了,小肚子肿疼得要命,一回家躺在床上起不来。接着下身开始溃烂,尽管道尚请了好多医生给她看病,但仍无回天之力,不到一个月就咽了气。
不久,县里批准了周队长的报告,就地镇压彭老大和唐二婶,宣判大会就在乡公所后面的河滩上进行。那一天道尚找了个借口没有去现场,留在炮楼四层的民兵值班室里,让道德支持宣判大会,自己则和两名值班的民兵一起,站在窗口高处远远地看着。道德因为善于随风使舵,很得周队长的赏识。
“现在,宣布恶霸地主唐二婶和土匪头子彭老大的死刑,立即执行!”突然,周队长宏亮的声音传进了道尚的耳朵里。
“你们说好不杀我们的,为什么说话不算数!”远远地,同样传来了唐二婶高声叫屈声,但道尚看得清清楚楚,被五花大绑着的唐二婶没有再说出第二句话,嘴里就被塞住了,跟着彭老大拥推着走向刑场。
道尚不忍心看着接下去的场面,转身背了过去。
枪声还没有响起,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从楼下传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