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陛下,臣若不在,您得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来思考。”
“清乐,你常说,你想守候的不过是苏清悦那一抹孩童般的稚气笑容;而我要说,我所想守候的其实不过是你额上那一抹因我而有的轻颦。”
“陛下,为了江山,即使是亲兄弟挡路,您也得铲除。”
“清乐,如果你不是皇帝,我不是大元帅,那该有多好?”
“陛下……”
“清乐……”
一次又一次,苏清乐回忆起与李千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的蛮横,他的自信,他的才华,他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深情,他赏识他,他钦佩他,他心中有他,他心中也有他,尽管他们都不愿承认,但那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曾经,他们各执一子,算计着彼此,堤防着彼此,却又肌肤相亲,他们之间最是遥远,却又最为亲近。而如今,对面少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对手,却只留下空空地棋盘,就连棋子都觉得委屈了。李千骏的死亡,完全出乎苏清乐的意料之外,他宁愿假想他在远方安全地活着,也不愿相信他就死在自己眼前。只怪他太自信了,他一直以为是自己在掌握着棋局,却没有想到原来他们两个也都只不过是两枚小小的棋子罢了。
“靖王,半年来,这已是第三次了,再这样贬下去,您就只是个空挂王衔的空壳子,再无实权了!”
“陛下可有亏待你们?”苏清乐幽幽地道。
“没有,不降反升。可是,您才是为陛下夺取江山的头号功臣,他怎么能唯独对您这样。”
“依我看,他是忌惮您曾经为帝,早晚要把皇位夺走。”
“那咱们就真的反给他看,谁让他不知恩图报!”
苏清乐一扬手,阻止了一众老部下的七嘴八舌:“陛下并没有亏待各位,而对我,自有他的道理。”
“可是,于我们有知遇之恩的人是您啊!”
“诸位忘记了,当年本王招揽各位时,说得很清楚,本王是问你们是否愿为宁太子效力,而不是本王。”
费尽口舌终于劝退了诸位权臣,苏清乐再次陷入沉思。狡兔死,走狗烹,李国舅死了,李千骏也死了,就连太后都发了疯,清悦能把他的性命留到现在真的是相当念旧情了,他又能指望什么?何况他本来就不想要这江山。
“清乐,你当真不愿做太子?”
“父皇,儿臣自知没有做皇帝的才能,且因母妃的死,儿臣已厌倦了宫廷生活,儿臣如今只想深入民间,做个寻常百姓,过些平淡的生活。”
惠宣帝摇摇头无奈道:“真是可惜了,朕这么多的妃嫔中,虽然你的母亲出身最为低微,但在朕如此多的子嗣当中,只有你最得朕心意,也只有你最有能力胜任皇位,你却执意不肯,朕真不知该选谁做太子了。”
“父皇不必担心,即便是块顽石,经过雕琢也可成块璞玉。在诸位兄弟当中,也是有可造之材的,比如皇后之子清悦,年纪虽小,但其才华已可见一斑,如加正确引导,必能成大器。”
“你也觉得清悦合适?”
“儿臣常自诩为当世伯乐,父皇姑且相信儿臣的眼光。清悦身子是弱一些,但若勤加滋补,是不碍事的。他又是嫡皇子,谁敢有异议?”
惠宣帝沉默了良久,重重地叹了口气:“偏偏只有他不行。”
苏清乐纳闷至极:“父皇此言何意?”
惠宣帝没有回答他:“好,朕便立清悦为太子!清乐,朕就把辅佐清悦顺利登上皇位的大任交予你了,等到他江山稳定之时,你便可以离开做你的平凡百姓了。但朕有一个条件:如若他有任何有害天下之行为,不配任此皇帝之位时,你需将取而代之。”
当年先帝训话的情景如今却仍历历在目,苏清乐长叹一声:“是时候了。”
是啊,一切只差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