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明悟 ...
-
高宗时,又有叶法善者,括州括苍人。世为道士,传阴阳、占繇、符架之术,能厌劾怪鬼。帝闻之,召诣京师,欲宠以官,不拜。留内斋场,礼赐殊缛。时帝悉召方士,化黄金治丹,法善上言:“丹不可遽就,徒费财与日,请核真伪。”帝许之,凡百馀人皆罢。尝在东都凌空祠为坛以祭,都人悉往观,有数十人自奔火中,众大惊,救而免。法善笑曰:“此为魅所冯,吾以法摄之耳。”问而信,病亦皆已。其谲幻类若此。
历高、中二宗朝五十年,往来山中,时时召入禁内。雅不喜浮屠法,常力诋毁,议者浅其好习,然发卫高,卒叵之测。睿宗立,或言阴有助力。无天中,拜鸿庐卿,员外置,封越国公,舍景龙观,追赠其父歙州刺史,宠映当世。开元八年卒。或言生隋大业丙子,死庚子,盖百七岁云。玄宗下诏褒悼,赠越州都督。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八百里秦川依旧在目,长安城继续记录着一个古都的文明,大汉王朝曾经的锦绣繁华,千古风流,如今都在盛世大唐的繁华中掩尽踪迹。
烽火狼烟,云起云灭,多少帝王霸业在这历史的横流中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一抔黄土。
回到别庄已是深夜,风烨把宫中发生之事向墨炎说完,命他即刻调派人手在城中进行查探。
墨炎当即领命离去。
看着那个少年倔强的背影,风烨忽然思绪万千。
记得还是在千叶山庄的时候。
那一夜
月光如水
他问墨炎:“你可曾怨恨过我?”
当时墨炎晶亮的双目直看着他,充满英气的脸上忽然闪过些许深沉和哀痛,口中道:“怨恨又能如何……墨炎和雪青自小被南宫家收养,教授武功,自从十三岁那年跟随了少主,墨炎的命就不再是自己的。
夫人说这是天命,可是墨炎认为少主一定也去了另一个地方,有新的生活……南宫家的少主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人。”顿了顿,眼中的郑重更多了几分,跪在地上道:“请少主准许墨炎永远随侍在侧。”
他年少老成,情绪很少外露,那一刻却掩不住双眼隐隐的泪花。
那一刻,风烨的眼角竟然微微湿润,扶起了他,郑重地道:“记住:如果以前你的命是南宫风烨的,那么现在你的命是你自己的。你可以留下,除非哪一天你自己先说离开。”
墨炎看着他,终究没有再说一句话。
南宫风烨死了,是他借尸还魂,还是正如墨炎所想,南宫风烨也去了另一个时空?
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告诉他为什么在他身上会发生“穿越时空”这样无法用科学去解释的事情。
怀念前世吗?有的时候他会这样问自己。
答案总是苦涩的,因为他的脑海中闪现的只有零星的片段的和一种令人窒息的揪心之感……
从千叶山庄到长安这一路上,听了墨炎的讲述,风烨吃惊地发现不仅南宫世家的分舵遍布天下,而南宫风烨一手创建的“浩气盟”在长安城中的势力竟然也颇为庞大。
脑海中忽然浮现了墨炎告诉过他的往事。
南宫潜阳,南宫风烨之父,南宫世家家主,武功盖世,以仁义闻名当世。
如今朝中的中书令张九龄,心系社稷,正直贤明。
虽然一居庙堂之高,一处江湖之远,但他二人内心深处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心意却是一致的,遂八拜为交。
清流一派也因得到了南宫世家的暗中支持,数次化险为夷。
然而五年前,南宫潜阳突然神秘失踪,至今生死未卜……
一个月前,就在长安,南宫风烨也经历了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失败。
南宫风烨打伤了李林甫的儿子李屿,遭到暗算,身中剧毒,被困长安。
南宫家遣派四大长老和一众高手潜入长安,营救南宫风烨,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容易。
要知道李林甫广罗天下高手,府中更是守卫森严,若是没有内应,怎能轻易将被囚禁在地牢的南宫风烨救出来,若无出城令牌,更没有人掩护,又怎能轻易逃出长安。
在长安城,能毫不费力的拿到出城令牌的就只有一个人。
当朝宰相——张九龄。
李林甫素来最宠爱自己这个儿子,他中了南宫世家的绝学“翻飞掌”,心脉受损,虽有宫中的御医竭力诊治,下半辈子恐怕也只能做个药罐子了。
他心中恨极,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派遣众多高手在路上设下埋伏,誓要生擒南宫风烨。
在连番追杀堵截下,南宫风烨重伤而亡,而他真正的死因是——中毒。
他身上中的是一种奇毒,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能让“阎王愁”韩兴替束手无策的毒药,一定是世上少有。
若非中毒,李林甫手下虽然高手如云,诸如“君子剑”上官亦、“金刚掌”司马征等,也绝不可能轻易将他擒获。
墨炎曾经说过,南宫风烨自小天资绝高,武功卓绝,在江湖中少有人及,南宫家自制丹药对多数毒物也有一定抵御的作用,一般寻常的毒根本不能伤他分毫。
下毒之人一定是个用毒高手,世间罕有。
李林甫手下虽然不乏高手,但是远没有这个隐在幕后的人可怕。
“奇毒”这两个字跃入风烨的脑海,有什么东西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却又没有抓住。
心中忽然有些莫名的烦躁,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忽略了,冥冥中似乎有一张隐形的网正缓缓张开。
他一直是理智而冷静的,却被此刻的心情扰乱了心神,忽然信步走出了房门,只想让夜风熄灭他隐隐的焦躁。
一阵风拂过,红梅的花瓣缤纷而落。
从来花开花落都只是季节的缘故,繁花开尽,红颜易老。
王皇后终究还是会被废的吧?
他默默地谈了一口气。
然而现在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机会,他也绝对不会放弃。
因为他做出了承诺。
抬起头,忽然发现竟然走到了“落英苑”来。
南宫别庄位于城郊,是一僻静之所。落英苑在庄内南端,梅林簇拥,幽深宁静更胜它处。
透过半开的窗,依稀看到屋内的白衣男子。
清俊的容颜在烛光下有些朦胧,眉宇间依然透着淡淡的忧愁,微扬的唇角展现了一个完美的弧度。
挣破红尘,超然物外,这才是他的本意吧……
修长的手指握住一方白巾,缓缓移动,拭擦着手中的剑,他就是随身佩带着这把剑写下“宁知草人间,腰下有龙泉”这样的千古名句的吗?
剑身在烛光下反射出幽幽的光。
剑长三尺,比起龙吟剑,实在没有任何起眼之处。可是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却是十分珍惜。
忽然他举起了案头上的茶盏,微呷一口,眉头却马上皱成了一团。
看样子他舌上的伤口还要几天才能愈合如初吧,虽然酒醉无力,但用力之下还是鲜血横流,刚烈如斯的性子,竟然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
吃只能吃白粥,喝只能喝温水,难为他了吧,风烨想着如果换作了自己,又是怎样的境况?
看着他微蹙的眉头,如玉的面庞,风烨的唇角忽然勾起一抹笑容,双目如黑夜中的星辰一般闪耀。
次日,宫中太医院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皇上的头痛被治愈了。
这下总算是保住了九族的命,众人重重的舒了一口气。
是张九龄命人送来的密函,告知风烨这个消息,来人正是昨夜在醉云楼等候的黑衣人。
拆开密函,上面只书着两个字:“柴骥”。
柴骥是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更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普天之下,鲜少有人不知道一代天师叶法善的名字。
而柴骥正是叶法善的两大亲传弟子之一。
柴骥,字别颜,人称别颜公子。
传说叶法善一身仙风道骨,一生云游四海,济世救人,如今已是古稀之龄。
曾经一度,他停驻在长安景龙观,与皇上朝夕论道。凡遇国家大事,皇上必请叶真人预测,且多有应验。
其时吐蕃王派特使前往唐都晋见玄宗皇帝,进宝献图。蕃使打开盛宝的木匣,函中突然暗箭齐发,危急时刻,正是叶法善以玄妙绝伦的身法,挡下千百毒针,护住了玄宗皇帝,而蕃使眼看事败,自毙于大殿之上。
当年叶法善那如神仙一般的风姿,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
法善后来在卯山归隐,修真养性,却命两个亲传弟子出师,替天行道。他有双铜印,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印文一为“南阳开国”,一为“道经师宝”。
柴骥手中的正是“南阳开国”印。
世人传说,他已尽得法善真传,道术超群,奇门遁甲、阴阳五行莫不烂熟于胸,却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皇上的确是被诅咒了,这是别颜公子的话。
没有谁会去质疑他说的话,只因他是别颜公子,叶法善的亲传弟子。
这样一来,霹雳木设下诅咒之事已无可辩驳。
“诅咒之说,荒诞无稽。玄宗皇帝绝对不可能是受到了诅咒,多半是中了毒。”风烨暗自皱眉,“可是在这个朝代没有人会相信。”
此时已是正午时分,墨炎风尘仆仆回到庄内,神色焦急,直奔书房。
“少主,我今日到王守一府上探访,查探到一些重要的事情……”。
王守一,皇后之兄也。
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总算有了个大概的眉目。
原来王守一见皇后中宫之位动摇,心中不安。归根思因,无非是没有子嗣,于是就在自家设坛祈神,希望上天能赐下龙脉。后来一个僧人毛遂自荐,求见王守一曰:“后有子,与则天比。” 教祭北斗,取霹雳木刻天地文及帝讳合佩之,即可得子。王守一不辨真伪,信以为真,进宫告知王皇后。皇后娘娘求子心切,也不加详查,一切照办。
谁知这事竟被人探知,向皇上禀告。皇上命高力士到中宫搜查,果然在皇后身上搜到了一截霹雳木,当即才引发雷霆之怒。
皇后称此物为求子所用,并非咒诅厌胜之物,可是皇上并不相信。
“可曾查出那个僧人的身份?”
“他法号叫明悟,是城郊香积寺的僧人。素日里与长安城中的王孙贵族、达官显贵常有来往,所以王守一才如此相信于他。”
“此刻这个明悟必然不知所踪了。”风烨冷笑。
墨炎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个明悟出现得蹊跷,多半是受人指使,故意设下的圈套。如果找到他,或许可以查明真相。不过长安这么大,要找出一个人无疑于大海捞针。”
风烨笑笑,道:“百密必有一疏,构思再缜密的事情都会留下破绽,只要找到了线索,就能顺藤摸瓜,水落石出。”
可惜了,这个时代没有那些高科技的鉴定仪器,查起来恐怕会多费周章。
怕只怕明悟已经被杀人灭口,那就再也没有办法了。”
“我去了香积寺,可惜晚了一步,明悟已经失踪了。在他的禅房,找到了这个……”
只见一纸素笺上写着一首诗文,字迹刚劲有力,潇洒如风。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目光聚焦到落款处,赫然写着:“李太白”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