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别颜 ...

  •   入夜时分,一道黑影跃上了宫墙。
      金瓦黄墙,雕梁画栋,长廊九曲十八弯,禁卫军十步一营,这里是大唐的皇宫--大明宫。
      体态遒劲的宫殿刚劲富丽,直棂窗上雕着些龟锦纹和球纹。墙壁上是金碧辉煌的壁画,就连莲瓣线条也流畅挺秀,细致唯美,布满了回纹、连珠纹、流苏纹、火焰纹及飞仙等富丽、丰满的装饰图案。
      然而风烨却没有闲暇细细观看皇宫的景致,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发出一丝声响。他没有忘记,这里有左右龙武军近万人,每个卫士手上的功夫都有过人之处。
      绝顶的轻功、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一路上并未遭遇险阻,经过几番腾越,显庆殿已经近在眼前,他毫不迟疑,闪电般跃上屋顶,轻轻揭开了瓦片的一角。
      大殿中灯光昏暗,隐约只见地上铺着一方青色的垫子,周围亮起七盏油灯,摆放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一个白衣男子端坐中央,正在闭目打坐。
      虽然闭着双目,却无损于那绝世的容颜,他着一身月牙白袍,有着狭长的双目、挺直的鼻梁、鲜红的薄唇。乌黑的长发披散在后背,额头上绘着一朵精致的莲花,整个人看上去如梦似幻,不像尘世中人。
      白衣男子的额头突然一蹙,一直注视着他的风烨,心脏骤然紧缩,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是紧张……?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唐朝,这还从来没有过。
      看那男子一身仙风道骨,看上去没有一丝烟火之气,却不知怎地透出隐隐的杀意,让人不禁打个冷颤。
      此人究竟是谁?

      这时殿外传来了声响,只听一个小太监诚惶诚恐地道:“娘娘恕罪,皇上刚刚入睡,吩咐不能入内打扰。”
      “大胆!你也不看看来的是谁?”另一个尖嗓高声道。
      “奴才不敢,就算有十个胆子,奴才也不敢阻挡惠妃娘娘,只是……”
      “赶快放行!否则娘娘怪罪下来,你我可担待不起。”
      “这……”
      争执中,一个声音悠然传来,“何人在此喧哗?不要命了么?”
      旁边的人立时收声,恭敬地叫了一声:“高公公!”
      高公公?
      难道是玄宗身边最得宠信的大太监高力士?
      “高公公,就连我也不能入内么?”脚步声中,一个娇媚的女子声音传来。
      “参见惠妃娘娘!”众人跪倒。
      “免礼!”
      “娘娘,皇上头痛之症刚愈,劳累数日,至今日黄昏才渐渐入睡,此刻入内恐惊圣驾。”高力士回答得不紧不慢。他跟随玄宗多年,满朝文武、宫中嫔妃,莫不争相巴结于他,即使是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也不敢稍加得罪。
      “如此说来,我也的确不便入内,只是我听说这殿内另有其人。”她顿了顿问道:“是吗?高公公。”
      “娘娘明鉴,是别颜公子正在殿内为皇上护法。”说着朝殿门看了一眼。
      武惠妃点点头,道:“既然高公公如此说了,我也就放心了。有别颜公子在此,皇上必定高枕无忧。我暂且回宫,高公公,若是皇上醒了,请务必派人告知我一声,以解我焚心之忧。”
      “娘娘乃六宫表率,对皇上之心,实在令老奴感佩。娘娘请放心,皇上若是醒了,力士定当立刻禀告!”
      “本来还想仔细询问一下皇上的病情,如此罢了。”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为之,她的音量似乎提高了些许,跟着吩咐道:“回宫!”
      宫灯摇晃,风吹沉香,环佩发出轻响,这时沉重的宫门忽然开了。
      “娘娘请留步!” 一个清冷的声音忽然从殿内传出。
      片刻后,一个修长的身影飘然而出,月牙白的长袍,有神仙之姿,散发着高贵之气。
      “柴骥见过惠妃娘娘!”那人微微躬身。
      柴骥,字别颜,人称别颜公子。
      果然是他……
      “免礼!本宫也只是关心皇上安危,还请柴公子不要见怪。”武惠妃美目流盼,她容貌端丽,一身红色绸缎加上貂皮披风,贵气逼人。
      柴骥的嘴角突然溢出一丝微笑,温润的眼眸如深潭一般深不可测。他的目光从殿前一一扫过,大殿前的宫女在接触到他的目光时都低下了头,羞红了脸。
      风烨忽然一惊,那流淌的眼波中透出一股邪魅的味道,竟然有些熟悉。
      柴骥的目光有意无意向殿顶看来,风烨急忙将身体往阴影处紧缩。
      只听武惠妃顿了顿又道:“三年不见,柴公子风采依旧啊。”
      闻言,柴骥眉头微蹙,三年前的往事浮上心头,笑容却是不减,道:“娘娘青春不改,美艳如昔,实在是驻颜有术,可喜可贺!”
      武惠妃在宫中颇得玄宗宠爱,可谓一时无二,然而每次见到柴骥,都感到一种莫名的虚空和隐约的压迫。
      这世上的人多为名利所困,只要看准弱点便可收为己用或者一举剪除,而这个柴骥眉目间总是淡定若水,让人看不出深浅,也无法接近,仿佛没有人能看透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高力士咳嗽几声,道:“娘娘不如到偏殿休息片刻,也可向柴公子详细询问一下皇上的病情。”
      “也好,有劳柴公子了!”
      “娘娘请!”
      “高公公请!”
      风烨原想跟去,但忌讳柴骥的功力,不敢贸然行事,眼看天色已然不早,若等到天明必然难以脱身,定一定神,闪身快步离去。
      听到风响,柴骥的身影忽然一顿,伫立殿前,口中喃喃,“宿命承接,这盛世又能太平多久……”

      天色微明
      南宫别庄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风雨的洗礼,庄内的景致有些零乱,梅枝横七竖八地落在地上,落英成泥,香如故。
      书房内,风烨伫立窗前,嘴角泛起了一丝嘲讽的笑容。
      在他身后,墨炎垂首而立。
      “墨炎,好好医治受伤的人,速查清来人是谁。”风烨吩咐。
      “是,少主!”
      是夜,有人偷偷潜进别庄,但很快便露了行藏。
      在高手如云的南宫别庄要想全身而退,对于任何高手而言都有些难度,一场激战过后,那人受伤逃逸,但同时也伤了几个庄内的人。
      “少主……”墨炎道:“我曾与那人交手,看他的武功路数,应该与神剑门有莫大关系。”
      “神剑门?”风烨眉峰一敛,“你是说……”
      墨炎曾经告诉过他,神剑门是漠北门派,剑法有其独到之处。神剑门门主是骆回风,人称“漠北神剑”,神剑门一直与世无争,可近几年来却有两个人在江湖中声名大噪,只因他们投身了仕途,他们正是骆回风的两个师弟——上官亦和司马征。
      听闻他二人为李林甫效力,与神剑门内已然不睦。
      来人难道是上官亦……
      “他没事吧?”想到李白,一丝担忧浮上风烨心头。
      “我早已加派人手守护,李公子没有受到惊扰。”
      风烨点点头,笑了笑道:“墨炎,你猜我今夜入宫,见到了谁?”
      “请少主明示。”
      “别颜公子。”
      “噢?少主,此人可如传言中一般……?”墨炎眉目一动,好奇之意溢于言表。
      风烨但笑不语,脑海中忽然想起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孔明的描绘,“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不!比起孔明,那人更多了几分邪魅与不可捉摸。
      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了。
      长安本就是个危机四伏之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越是触及权力的中心,越是危险。
      一切只是开始吗?
      王皇后终遭废黜,是史书所载。
      史书会有误吗?
      如果无误,历史就绝不容许被更改,否则必定会时空错乱。可是上天让他因缘际会,来到这盛世长安,会不会是要假借他之手,改变些什么呢?
      一些原本清晰之事此刻忽然混乱了起来,风烨觉得有些头痛。
      其实,一切只因他已身入局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然而在这尘世之中,又有谁是彻底的旁观者呢?
      “少主,你也劳累了一夜,暂且休息一下吧!”墨炎见他陷入沉思,出言将他唤醒。
      至于别颜公子,自有亲见的一日。
      风烨点点头,忽然想起了那四年在边疆缉毒的日子,那时候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激情岁月让他瞬间热血沸腾。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也绝不畏惧。手指忽然拿起案上的狼毫笔,运笔如风,两道朱红划去了白纸上的数字。
      七日之期,已然过去了两日。

      落英苑
      昨夜的那一番激战似乎丝毫也没有惊扰到这里的清静。刺骨的寒风中,那个瘦削的身躯依然挺拔如昔,清俊的容颜在寒风中现出微红。
      喜欢在深夜读书,墨香烛光,清茶书卷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子,昨夜的动静又怎会全然不知?
      是李府派来的人吧,早就料到李林甫不会善罢甘休,此事不知该如何了结?生活在别人的庇护之下,这感觉并不好,连累他人,更非他所愿。
      无端地想起了上官亦,又是一阵反胃,右手不禁握紧了手中的剑,如果当年……
      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少年岁月。
      时光匆匆,转眼过去了十年,不知道那人现在如何了……在这十年中,每当想起那个人,心中竟是无限的惆怅。十年不见,他的武功才学一定更加精进了,放眼天下,能及得上他的人恐怕屈指可数。而他拼了命地努力,却再也无法拿起手中的剑,难道永远也难及那人的万一?
      十年来音信全无,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
      李白一阵苦笑,手指拂过剑身。
      遗憾吗?
      也许,可是时光并不能倒流。
      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世人都说人的命运早已被上天决定,可他李白只问苍生,不问鬼神。
      这两日,那个叫墨炎的年轻管家总会在清晨准时过来探望,而南宫风烨,自从那日见过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想到他,李白的眉头微蹙,眼前似乎出现了那双深不可测的黑眸。能打败上官亦,并且把他从李府中救走,此人武功的确不凡。
      他在外游历多年,结识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曾不止一次听江湖上的朋友说起过南宫世家的威名,以及南宫风烨其人。
      龙吟剑,寒玉箫,江湖谁人能争锋?
      虽然只见过一面,但那个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已让人无法忘记。
      未知贺知章大人返京了没有,也许是该告辞的时候了……他一声叹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切前尘往事如烟云,所有不顺心之事就让它烟消云散吧。”一人迈步而入,精练的黑衣,双目如寒星般锐利,正是他的救命恩人——
      南宫风烨
      李白敛回心神,微微一笑,道:“南宫庄主,别来无恙。”
      “这两日事务繁多,未及过来探望,实在是失礼!不知李兄的伤势如何了?”
      李白笑道:“南宫世家的伤药有神效,我已经没什么大碍了。”看来舌上的伤是好了许多,声音已不再模糊。
      “那就好。”风烨微笑。
      “南宫庄主请坐!”
      风烨落座,目光触及案上的诗文,缓缓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兄的胸襟气魄让人钦佩。”
      “南宫庄主过奖了。”李白眉宇间依然淡定。
      风烨顿了顿道:“李兄不必谦虚,你文才惊世,日后必定有一番作为。今日在下正好有一事想请教。”
      “不敢当,南宫庄主于在下有救命之恩,若有所命,李白万死不辞。”这番话出自肺腑,诚挚之意立现。
      风烨微笑,道:“此次进京之前,家母曾命我带来家父的长生牌位,欲供奉在佛门寺中,借佛光以祁求家父的平安。素闻李兄精通佛法,对长安诸寺也多有了解,故想请李兄指点一二。”
      南宫风烨之父——南宫潜阳,失踪已经五年有余,生死成谜,成为江湖一大悬案,李白曾有所耳闻。
      “在下相信家父必定尚在人间,故想请有道高僧为家父祈福,长安乃京都,名寺汇集之地,想来定能如愿。”
      “南宫庄主如此孝心,佛祖定会庇佑。”李白稍加沉吟,道:“说到长安诸寺,最有名望的首推大慈寺恩,它建于贞观二十二年,是高宗皇帝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的,故名“慈恩寺”。
      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历尽艰险从西天取经回到长安,后奉旨任大慈恩寺上座,主持寺务,宣讲佛教教义,并督促修建了大雁塔。若说有道高僧,也不乏其人。
      其位于长安城南安静明秀的晋昌坊,南望南山,北对大明宫含元殿,东南与烟水明媚的曲江相望,西南和景色旖旎的杏园毗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风烨微微一笑,道:“大慈恩寺名扬天下,风烨自是久仰了。大雁塔盛名远扬,听闻考取进士的名士竞相到曲江泛舟,杏园宴饮,还定要到大雁塔题名,视为一生的荣耀。不过家父素喜清静,慈恩古刹香火鼎盛,游人众多,恐怕于家父不宜。”
      “如此,还有大兴善寺、草堂寺,均有百年历史。若说清静,倒不如南郊的香积寺。”说到这,李白的脸上浮现了笑容。
      香积寺远离尘世的喧嚣,安详适意。
      记得那日,在林木深处古代高僧的舍利塔前,他正追寻灵光一现的欣喜,见到那个眉目和善的年轻僧人,他双手合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声音如和煦的春风,对着他道:“施主,贫僧法号明悟。”
      冬日的午后,檀香沁人心脾,谈经论道,品茗赋诗,听他讲述净土宗的教义,是他旅居长安的一大快事。
      后来被软禁李府,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明白彻悟,人生几何?那个于红尘深处寻觅净土、守护净土的明悟和尚不知近日如何了?
      风烨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却又一闪即逝,只道:“香积寺?听来颇有意境,有李兄之言,想来必定不错。今日冬阳和煦,适宜出游,我欲送家父牌位入寺,未知李兄可愿同行?”
      李白点了点头,起身道:“如此,李白便不推辞了。”

      走出庄门,墨炎已在庄门外等候。
      呼吸着新鲜空气,李白顿觉心情舒畅,一扫几日来的阴霾。目光所及,只见一匹白色的骏马,全身没有一根杂毛,而眼中却满是高傲。在它旁边是一匹黑色的马,全身乌黑发亮,十分神骏。
      “这匹白马,名唤‘追风’,是一年前一个波斯商人转赠之物,颇为神骏。今日就让它为李兄代步吧。”风烨走下台阶。
      李白点点头,走到白马跟前,伸出右手摸了摸追风的脑袋,露出了微笑,忽然纵身一跃,翻身上了马背。追风扬起前蹄,仰首嘶鸣,紧接着安静了下来,还回过头舔了舔李白的手,仿佛与他十分熟识一般,一人一马看上去如此和谐完美,在阳光下耀眼非常,旁边众人都看得痴了。
      风烨跃上黑马的马背,看到李白的骑术如此精湛,放下了之前的担心,轻笑道:“李兄是南方人,没想到骑术却如此娴熟。”
      李白眼波一转,道:“过奖了,南宫庄主不也是南方人么?”双腿一夹,追风呼啸而去。
      风烨和墨炎遂紧紧跟上,而不远处传来了轻哨声,似乎有人跟了上来。
      果然有人在庄外打探消息。
      就让他们跟吧,墨炎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且来一招“引蛇出洞”。
      耳边呼啸,马儿风驰电掣般奔行。
      转眼已经出了长安城,香积寺就在前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别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