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大寿(一) ...

  •   春天的脚步渐渐近了,冬日的阴影仍然深深笼罩,今日又是大雪,漫天的白扯絮般绵绵飘飏着落下,渗入到泥土中去。庭院里、台阶上、叶片间,都垒上了厚厚的雪,一脚踩下去,咯吱直响。
      这两日戴府里气氛很阴郁低沉,戴老夫人快不行了。昔日一大家子败落时,这位老太太不颓丧自怜也不怨天尤人,平定坚韧地领着一家人过了难关;戴春寅自幼丧母,也是她疼宠怜爱百般呵护,自从入朝为官以来遇到了不少风波,每当心情不好他总是会去佛堂听老祖母念经,心情也就渐渐平静。那份镇定如恒精明干练的风度又给了戴春寅多少安慰!而今,这个阖府上下的心灵支柱却正衰惫不堪地躺在病床上,眼看已是弥留光景了……
      屋里燃着灯烛,常吉祥坐在桌边,正在纳一双新鞋。
      不一会儿,门被推开,戴春寅走了进来,不言声在吉祥身边坐下。
      吉祥停了手中的活儿,关切地看着他,“怎么样?太奶奶还好吗?”
      春寅摇头,他前天已向康熙递了折子,日日守在家中陪伴祖母,寸步不离侍奉汤药。府中女眷也都开斋守戒,求佛许愿。可是……
      吉祥心里有些慌,却仍是强打起精神,轻轻握住春寅的手,柔声安慰道:“你别这么担心了。太奶奶这病缠绵了好几年,每次一开春天气暖和起来身体也会转好。你不好好休息到时候自己也病起来,她老人家也会不安。”
      春寅点了点头,“你说得是。”却仍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吉祥想了想,“春寅,过两天就是太奶奶的七十大寿,我想办个家宴,给老人家冲冲喜,或许病能好点。你说好不好?”
      戴春寅终于笑了,“有如此贤妻在家操持,为夫自是十万个放心。”
      吉祥捶了他一把嗔道:“你又来取笑我。”
      两人虽然都在笑,但笑容中总是脱不去一层忧虑,心里都是十分明白:这个大寿,可能就是太奶奶的最后一个寿辰了!

      大寿那日,是难得的晴天,阳光映着满院初融的雪光,便照得庭中分外地亮堂。
      常吉祥起了个大早,匆匆梳洗毕往主屋走去,迎面正碰见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琴儿端着水走出来。
      吉祥问道:“太奶奶今天精神怎样?”
      琴儿今年刚十五岁,一团稚气,正是爱热闹喜说话的年纪,把盆子放下向吉祥一福便叽叽咯咯地笑道:“夫人,太老夫人今天精神可好呢!一大早起来就说肚子饿连用了两块绿豆糕呢!太老夫人说今天不能扫了大家的兴,一定得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大家一起过生。换了好几套衣裙,床上都堆满了!悦儿姐姐现在正在给她老人家梳头呢!”
      屋里传来呵呵的笑声,老夫人的声气便道:“琴儿那丫头又编派我什么呢?吉祥你别听她的,快进来。”
      吉祥笑着进屋。
      老夫人坐在梳妆台前,满意地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一头的银丝整整齐齐地梳盘成高拢的发髻,连鬓发都用抿子抿得一丝不乱,看去愈显得雍容华贵;颊边淡淡地扑了点儿胭脂,不露半点刻意而更添红润精神,脸上的皱纹也只是更凸显出她的威严而非苍老。
      吉祥看了,愣愣地道:“太奶奶,您是太奶奶吗?”
      老夫人笑了,开心地道:“不是太奶奶,我还能是谁啊?傻丫头!”

      时近正午,戴府里却突然热闹起来,原来不知怎的,消息传了出去。戴春寅现任监窖总官,掌管着全国上下官窖私窖上贡瓷器的份额,“戴家太老夫人要办七十大寿”,传出去,那些见缝插针的窖商谁不要来凑趣儿?心思灵动点儿的便请出自己的夫人前去奉承逢迎,此外还有前来攀亲戚套交情的,凑热闹打秋风的,托人说项撞木钟的,甚至还有趁机前来提亲的……一个个都手捧着礼盒恭恭敬敬地站在院子里直比下属等待上级召见还要虔诚礼敬。
      司徒亮就在这一群人当中,他也是来给老夫人贺寿的,不料来到戴府居然还见到这么一□□商污吏,冷眼看着,心里却已在打着弹章的腹稿了。他自被康熙赦出以后再次加恩直晋御史,是有这个职权的。
      戴春寅虽是生性飞扬佻脱,做事不拘成法,但内里君子心性,面对着一大群满面谄笑满口谀词的衣着光鲜翎顶辉煌,心里着实烦躁不已,还不得不打点精神与他们虚与委蛇,真是说有多懊恼就有多懊恼。暗自打着主意,把余下的应酬工夫都交给百顺叔,便自入了内堂去了。
      没多久便带着墨痕和两个家丁走出来,手里都抬着一个笸箩。众人眼睁睁地看着,不知是什么意思,一时俱安静下来。
      戴春寅一本正经,拱手道:“今日是祖母寿诞,各位给春寅面子前来捧场,我十分感激!”说着有模似样地鞠了一躬。
      众人纷纷还礼,一片声乱嘈嘈地道:“戴大人说哪里话!”“戴大人咱们是同乡,你小时候我还抱过您哪!”“令祖母大寿,我们原该来拜望!”……
      戴春寅又道:“记得初入京师,在下潦倒贫困,不幸身染时疾,险些被客栈店主驱逐出去,幸得当今圣上路见不平,仗义执言,才得及时医治。后来皇上更是加开特科亲自简拔不佞,春寅深蒙皇恩感激涕零静夜深思无以为报愧怍无地唯有竭忠尽智以报皇上知遇之恩而已!”
      众人又是赞叹不已:“戴大人忠悃为君赤心为国,当是我辈官员楷模!”
      “大清有这样的圣君忠臣,真是我百姓之福!”
      ……
      戴春寅等这些声音略略平静下去以后,又皱紧了眉头道:“近日皇上闻得淮阴一带水灾频发,百万灾民离乡背井千里逃难,遍地里都是野殍浮尸,圣心仁慈哀悯万民,已经急调数万担粮食火速运往灾区赈济,但僧多粥少,这点儿数目还是远远不够啊!”说完便不作声,看着下面的人,沉寂了一会儿,偏头轻轻啜了口茶,又转头对墨痕道:“这茶不错。”
      “……”
      “……”
      “……”
      戴春寅清了清嗓子道:“各位不是深蒙皇恩的朝廷命官,就是衣食无忧高享太平之福的名士大贾,现在既见我主如此忧虑焦急,又怎能不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各位说是不是啊?”
      …………
      本来有点弹衣啜茶的局面立时静得鸦没雀静,咳声不闻。
      半晌,终于有个团脸的白鹇补子站了出来,对戴春寅一躬身,便道:“戴大人如此用心,令人钦佩。主忧臣辱,下官等自然也有责任为皇上分忧。只是,”他仰起了头,眼睛却看着地面,“京官苦寒啊!就二品大员一年俸银也不过一百四十两,即使加上外官冰炭敬,也只勉强应酬,更不用说下官们这等职位低贱的,就拼着每日半饥半饱给皇上省银子,又能救活多少个老百姓呢?!”说着便举袖擦眼。
      余下的人更是嚷开了天儿的叫穷,“今天这身体面些的衣裳都是问朋友借的,过这个年不知还有多少饥荒好打哩!”“就是!谁家也不是屙金溺银的主儿!哪来下余的银子捐灾民?”“哎,当官的就更难啦!薪俸低薄,填饱肚子还成,可官也得应酬啊!还不许贪贿!”……
      戴春寅渐渐敛了笑容,咳了几声,场面安静下来。戴春寅扬眉笑道:“原来各位生活上都是如此作难,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群清苦自戒的穷京官们,才会有今天的盛世局面啊!既是如此,墨痕,”他转头叫,“把适才门房记下的礼单和那些贺礼摆在一处,明日一并上呈皇上,让万岁看看我们京官都穷困潦倒到了何种地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大寿(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