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 二十 牛津大学 ...

  •   泰晤士河岸,草长莺飞,艾丽思的车,像脱缰的野马,在遮天蔽日的浓荫下穿行。宽阔的道路上,风声象一排排微笑的浪花,萦绕在沐阳的耳边,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有一天,他要把上海也变成这样的人间天堂。
      “嗨……沐阳,在想什么呢,你觉得我今天好看吗?”艾丽思一边开车,一边笑着沐阳。
      “嗯……好看……。”沐阳淡淡的回了一声,继续望着那些恍惚而过的树影发呆。
      “你……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艾丽思皱了皱眉头,撅着嘴巴说道。
      “我在想上海,想……上海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的。”沐阳把视线落在了一身黑色礼服的艾丽思身上,她倔强的的眉目,专注前方的表情,就像此刻自己的心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也比任何时刻都坚定,都专注。
      “爷爷经常说,上海是一个好地方……只是……只是错不该属于中国。”艾丽思继续专注地开着车,似乎已不再追究沐阳刚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忽视,叹了口气说道:“爷爷说,中国的当权者总把国家的土地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巧取豪夺,鱼肉百姓,还美名其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可惜上海那么好的地方,从来就没有人好好地想着去建设它。”
      “会的,会有那么一天的,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国家将不再属于那些作威作福的当权者,而是属于全体国民,那个时候,我们一定会把上海、把整个国家建设的更美好的,你相信吗?”一排排的风,吹打着沐阳坚毅的脸,他觉得自己的口气,从未有过如此的坚定,自己的心,从未有过的激动,异国的强盛与文明,深深的刺痛了他,他的心在喋血,在欢呼,像早晨初升的太阳,沉重却饱满,悲慨却没有丝毫失落,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都有可能。
      “我……相信你……也相信你的国家……。”艾丽思轻轻地笑着看了沐阳一眼说道。在她年轻的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那个属于身边这个男子的陌生国度充满了神圣而美好的感情,当然,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牛津大学建校于1167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学府之一,传说自古牛群涉泰晤士河水而过,故取名做牛津……齐耳维河和埃希斯河穿城而过,走过这座城市,你就走过了英国的历史,也会感受到英国人民的信仰……对!信仰,就像牛津校训里说的那样:主是我的光明。”艾丽思一脸自豪的说道。
      “我来了,牛津……威尔逊教士口中光明与正义的天堂,我来了……我会把你光明的火种带给上海,带给中国的。”沐阳低低的说对自己说道。
      车子飞快的在牛津小城中穿行着,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像一个个无言而睿智的老者,又像一个个端庄而秀丽的女神,欢迎着这个流落异域的年轻人。沐阳的心里,有一份久违的熟悉和感动,有一份炙热而真诚的欢乐。这就是威尔逊口中的牛津,这个古朴肃静的古老城邦,带给世人多少惊喜,带给世人多少遐想,蔚蓝的天空之城里,在金柳上欢快的鸟儿知道,古老奔腾的泰晤士河知道。沐阳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这里一切的文明,必将在未来的上海生根发芽。

      莫德林学院的大厅里,沐阳和艾丽思进去的时候,已经坐满了密密麻麻的人,艾丽思拉着沐阳,磕磕绊绊的走到第一排,找了两个座位坐了下来,牛津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
      “同学们好,我是埃伦斯,是你们历史学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我很愿意和你们在这个美妙的时光里书写我们共同属于牛津的历史,我准备好了,你们呢。”埃伦斯教授身着一身模糊而陈旧的黑色礼服,面带微笑走上讲台,自信而从容的对着下面几百双眼睛说道。
      台下除了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没有人回音埃伦斯的话,埃伦斯教授看在眼里也不恼怒,他始终静静地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以一种疼爱而理解的目光注视着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不言也不语,直到那些窸窸窣窣的声音缓缓沉默下去,所有人的注意力转向了他的时候,他又开始说话了:“孩子们,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我想,这就是缘分,历史学是一个很特别的学科,因为,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历史,当然,你可说它没有被历史学家写在纸上。可是,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是历史学家,每个人心中,都该为自己写一部历史,用来记录你这一辈的的荣辱得失,你可以嘲笑别人的历史,可是你不能嘲笑你自己的历史。好了,孩子们,谢谢你们这么专心的听我讲话,我感受到了你们善意和理解的目光,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我们今后将会有一个愉快而成功的合作,来吧,孩子们,为自己,也为我刚才的这席话,伸出你们的左手猛击你们的右手吧!你们的掌声,将是你们自己、也是我、也是牛津的历史。”
      台下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显然大家对历史的热情都被埃伦斯这一席蛊惑人心的话煽动了起来,模沐阳也不例外,在他心中,历史从来都是用来书写帝王将相的,而现在,埃伦斯说历史是人类书写自己的工具,就凭这一句话,他在心里已经喜欢上了埃伦斯教授,所以,他鼓掌也显得格外的卖力。
      “历史属于你们自己,你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而历史的使命,就是让你们去创造更多的奇迹……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站起来说说你对历史的认识?”埃伦斯教授轻轻地摊开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若有所思的问道。
      “历史是完全依赖于人的社会客观现象,而历史学就是对这种现象的记录……就像老师所说的,历史是有人创造并被别人所记录的社会事实,比如说,我现在在讲话,而有一个人记录了我的讲话,那么,我的讲话和我的讲话记录一起构成了历史……。”一个黄头发的男孩站起来说道。
      “那么,你觉得你所创造的历史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呢?当你的历史无法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时候,我只能说,你的历史只属于你自己,而不属于人类,我们所研究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可见你的历史不等同于人类历史,对此,你作何解释呢?”埃伦斯教授走到讲台上,一手托着腮,伏在讲桌上,一脸严肃的问道。
      “这……可以允许我思考后回答吗?”黄头发男生一时语塞,不好意思的问道。
      “当然可以……你的回答已经很好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的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我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你们的发言,代表的是你们尚未成熟的历史观,但却不是错误的历史观。”埃伦斯教授直起身来,向前走了几步,背着手站在讲台上朗声说道。
      “我觉得,历史不是普通人创造的,而是英雄人物和天才的杰作……比如说,英国蒸汽时代的出现是因为瓦特先生发明了蒸汽机,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的火车、蒸汽船;而英国的电气时代则受惠于那些在电学事业上殚精竭虑的科学家,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的电灯电话电报……这些事件无一不证明,历史是由这些英雄人物和天才人物创造的……。”另外一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道。
      “哦……听起来是很有道理,可是你忽略了一点,也是我要强调的一点,在这些英雄和天才的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奉献和支持着他们……我也举个例子,如果瓦特先生的家人不给他食物,如果瓦塔先生所处的时代政府不能保障他的人身安全,那么……我们伟大的瓦特先生还会有力气去发明蒸汽机吗?如果,当时的政府不支持瓦特先生的研究,没有把他的发明推广到工业领域,那么瓦特先生的蒸汽机会出现么?”埃伦斯一脸慈爱与期待的看着眼前这个学生,眼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微笑着问道。
      “这…蒸汽机车迟早会出现的,如果……瓦特先生所处的环境很恶劣话……那么,蒸汽机车的出现时间会推迟,而发明人,或许就不会是瓦特先生了。”学生略加思索,试探着回答道。
      “很好……你终于承认,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了……历史,有其必然和偶然性,谁能告诉我,支配历史的必然性是什么,偶然性又是什么?”埃伦斯教授向后退了几步,回到了讲桌旁边,一手扶着讲桌,一手指着讲台下面的学生继续说道:“你……还是你……你们谁能告诉我?”
      “或许,我能回答您的问题……。”沐阳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先生,你太客气了,你不是或许,是一定,我的学生,应该有这份自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东方男孩……。”埃伦斯向前走了几步,站在离沐阳最近的的地方,微笑着问道。
      “我叫霍沐阳……来自中国……是的,埃伦斯教授,我一定能回答您的问题……。”沐阳大声说道。
      “哦……我知道你,威尔逊教士在信中提到的沐阳应该就是你吧,据我所知……这次牛津大学招生中你可是名列前茅的人啊……很高兴认识你……。”埃伦斯教授眼里闪烁着兴奋地光芒,微笑着说道:“那么下面我们请沐阳先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好的……埃伦斯先生。”沐阳微微点头向埃伦斯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后继续说道:“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天有常行,不以尧存,不因纣亡,它的意思是说天地万事万物,自有它运行的规律,一个王朝的存在不全是因为它有一个贤明的君主,一个王朝的灭亡也不全是因为它有一个暴虐的君王……。”
      “哦……不好意思,沐阳先生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类不能创造自己的历史,一切,都是上天创造并推动的?那么,人类的存在,究竟是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埃伦斯教授看着沐阳,微笑着问道。
      “是这样的……我是说,天地运行,必然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所以,历史的发展就有了必然性……比如说蒸汽时代的出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英国的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进一步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那么普通的手工工场自然而然难以满足这种日益繁荣的商业社会……这就给蒸汽时代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的动力……而我们每一个人,生于天地之内,自然受到这种客观规律的束缚和制约,遵循这种客观规律的人,眼界自然高于常人,那么他就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而他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影响到别人甚至社会,这一切看起来是偶然,实则也是有必然的原因的……当然,社会的发展中,会出现很多出人意料的巧合……但是,这些巧合,细细的推敲来龙去脉 ,你就会发现,所有发生的事情,就算是意料之外,那也在情理之中……。”
      “沐阳,你这个深藏不漏的家伙……平时也没见你有这样的高谈阔论啊……。”一边的艾丽思不无敬佩的小声说道。
      “沐阳先生的话……大家听明白了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当然,他的话很有说服力,甚至无可挑剔无可辩驳……看来,你果然不负威尔逊教士的厚望……我希望以后,还可以听到你的发言……。”埃伦斯教授看着沐阳,一脸不可思议却由衷的赞叹道:“沐阳先生说的没错……人类社会的出现产生和发展,的确有其内在的动力……当然也有外在因素,这也就是历史发展会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原因了……当然,历史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中国有句古语叫着:后世不忘前世之师,就是说,对历史的思考和反省,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很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那么我想问,人类该怎样从历史中抽象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历史事件而加以反省呢?”艾丽思站起来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当然,前提是哪一个同学愿意告诉我答案……。”埃伦斯教授环顾整座教室,伸出一只手,微笑着问道。
      “我想我可以……我觉得这要依赖于历史学家……他们要详实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记录……然后我们才能从这些历史记录中获取经验教训……。”一个黑头发的学生站起来答道。
      “好……说的非常好……历史学家……他就是你们了解历史的桥梁……不过,孩子们,你们有谁能告诉我一个历史学家应该具备什么呢?”埃伦斯教授继续问道。
      “我觉得,首先应该有史德,即高尚的品德,其次,还应该有史识,即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呢,就是要有史才,要有撰写历史的能力,最后呢,还应该有史学,即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我觉得,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史学家。”艾丽思站起来,继续答道。
      “很好……很好……我想……这节课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最后,我想把一个中国皇帝的话稍作改变来结束这节课……以铜为镜,可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好了孩子们,和你们合作很愉快,我们下次见。”埃伦斯教授微笑着向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谢意,然后挥手表示可以自由下课了,学生们起身三三两两向外走去,不过,很多人离开的时候,倒是对沐阳多看了几眼,沐阳也不在乎那些目光是否善意,一一笑回应他们,算是打招呼了。

      “嗨……沐阳先生,我想和你谈谈……谈什么都行,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我家……。”沐阳和艾丽思正要回家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在他们后面说话,先是一惊,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埃伦斯教授已经由他们身后走到他们前面了。
      “嗨……你好啊,埃伦斯教授……。”艾丽思笑着跟埃伦斯打招呼。
      “你好,艾丽思小姐……我认识你的爷爷,代我向他问好,我刚才的提议……你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呢?”埃伦斯深邃的目光下透出柔和而清澈的光芒,一脸期待的看着艾丽思和沐阳说道。
      “当然……我们都很乐意和埃伦斯教授交谈……也很愿意做您的客人……。”艾丽思看着沐阳,微笑着说道。显然,她虽然答应了埃伦斯教授,却还在等沐阳的表态。
      “在上海的时候,威尔逊教士经常提起您……很荣幸得到您的邀请,我也很愿意做您的客人。”沐阳微笑着对埃伦斯说到。
      埃伦斯的家就在牛津小城附近,典型的哥特式四合院落,稀稀落落的绿藤趴在小巷古老的青石墙壁上,说不出的荒凉和寂寥,沐阳看在眼里,心似乎也跟着这份寂寥慢慢沉了下去。
      出门迎接他们的是埃伦斯家的女仆索菲太太,她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打量着眼前这一对陌生却友好的‘中西合璧’,眼里满是欣喜和快乐的神色:“哦……天呐,埃伦斯教授,你不会要告诉我这是您请来的客人吧……。”
      “我要是告诉你这就是我请来的客人呢……这位是沐阳先生,来自古老东方的中国,还有这位,可爱的小公主,老普罗克的孙女艾丽思……。”埃伦斯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色,指着沐阳和艾丽思继续说道:“他们,都是我的学生……他们都很优秀。”
      “我尊贵的客人,你们就这样打算站着……还是去里边……也好让我好好的招待你们啊。”索菲太太笑着开玩笑说道。
      埃伦斯教授努了努嘴巴,做出一个请的动作,说道:“请把……哦……千万别谦让,我知道你们中国习惯让客人走在前面……我们家不是很大,你走在前面是不会迷路的……我想我们是该坐下来好好聊聊了。”
      沐阳微笑着谢过埃伦斯教授,便和艾丽思向里面走去,埃伦斯教授家的院子里面倒是没有外观上那么萧瑟,反而生机勃勃,一派繁盛的样子。硕大的青藤在古老的爱奥尼克柱上疯狂的爬着,微风吹来,藤叶婆娑,通向小楼的那条小路,是用一种极为细致的青石方砖铺过的,沿着小路,两条蜿蜒曲折的花坛,长满优雅而神秘的紫罗兰,茂密的灰紫色叶子不甘空守花坛的寂寞,纷纷的跑了出来,扑在了小路上,使整条路显得更加干净与美丽,让人有种不忍踩上去的感觉。花坛的外围,是缓和起伏的草坪,满满当当的绿草之间,夹杂着不知名的小白花,大翅膀的蝴蝶,翩翩起舞,眼前的这一切让沐阳有种心迷神醉的感觉,幸亏艾丽思及时拉了他一把,才让他这个醒着的梦中人回过神来,这才发现索菲太太和埃伦斯教授都微笑着站在他的旁边。
      “沐阳先生不会也喜欢花吧……这样更好,以后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来我家……这些花儿,都是为你开放的。”埃伦斯教授微笑着说道。
      “是……我很喜欢,我们家就有很多花儿,从小陪着我说话的,也只有院子里的那些花儿……。”沐阳缓缓收起了微笑,神色空洞而迷蒙的说道:“所以,每次看到花,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心里所有的话,都想向她们诉说……每一朵花,就像一张藏满微笑的脸,让人动心。”
      “对花说话?你能听得懂花儿在说什么吗?”埃伦斯眼里闪过一丝惊异而羡慕的神色说道:“现在,懂得静下心来看待眼前这一切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国有一首古诗叫……万里云山花解语,一帘幽梦月晴人。千年古寺风扫地,遍地黄花雨敲门,我很喜欢整首诗闲适而美好的生活态度……喜欢花的人,才会明白一朵花开的美好与无私,才配拥有美好的生活。”
      “每一朵花儿,努力在属于自己的唯一的季节里开放,本来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这些精灵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盛开,又是什么让她们心甘情愿的把酝酿了那么久的香味散在人世间的烟尘中……最终也没有得出答案……她们是人世间最无私的天使,可是最终页无法摆脱凋零的命运,花命如此,人命也如此……。”沐阳看着眼前盛开的紫罗兰,由爱转怜,缓缓地有份悲伤凝结在他的心胸里,一点点的将他的理智吞噬了。
      “沐阳……你,你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咱们今天是埃伦斯教授的客人,应该开心才是啊……。”艾丽思看着沐阳,一脸着急的说道。
      “他还是一个孩子,他和你不一样……威尔逊教授在信中介绍过他的情况……不过,我就喜欢像他这么单纯的男孩子……就像璞玉未凿,坦诚干净,才堪大用啊……。”埃伦斯看着沐阳,眼里闪过一丝温暖,对爱丽丝说道。
      “我说的不对么?埃伦斯教授……一年一年,看着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我都在想自己的这一生是不是也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可是这样,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沐阳看着埃伦斯教授认真的说道。在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到先前的那份笑容,反而平添了几份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与恐慌。
      “你说的没错……花和人一样,只要我们自己愿意,生活就可以像花儿一样芬芳简单,花开花落是一个平平凡凡的过程……这个过程平凡但是很完美,然而,你忽略了她们有一个伟大的结果……这场不顾一切的繁花之后,将会有很多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之间,等有一天,你看到了那些丰硕的果实,你就会觉得,生命的过程可以很平淡甚至很荒凉,可是生命的结果都很伟大。”埃伦斯教授望着眼前的花儿,眼中泛起无限的爱意,继续说道:“我希望你们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多彩,似秋果般静美丰硕……懂吗,沐阳先生?”
      “我懂了,谢谢你,埃伦斯教授……我懂了……。”沐阳微笑着看看艾丽思,又看看埃伦斯教授,望着天空干净辉煌的太阳,忽然觉得心里徒增无限美好,犹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哦……我想我们站得太久了,我的腿都发麻了……是不是应该进屋呢……埃伦斯先生。”艾丽思不满的努着嘴看了沐阳一眼,对埃伦斯教授说道。
      “你不说我都忘了,你们是我请来的最尊贵的客人……不好意思让你们站在这里这么久了……。”埃伦斯教授一边抱歉的笑着说道。
      “埃伦斯教授……真不好意思,是我太任性了……让您站了这么久……。”沐阳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哦……天呐,你又要跟我客气了……我想这次我还是走在前边吧,咱们进屋聊……。”埃伦斯教授边开玩笑边从眼前的那条紫罗兰小道上走去,艾丽思和沐阳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得笑出声来,显然是埃伦斯教授孩子般的脾气和幽默的语言让他们刚才沉重的谈话气氛烟消云散了。

      “我想……我们该喝点什么……比如说咖啡、红酒、还是来自中国的神奇的茶?”埃伦斯教授殷勤的向艾丽思和沐阳征求意见。
      “我……我想……我们各凭所爱吧……不过,咱们可以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写在纸上……看看有没有可能一样……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周瑜那样……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写在纸上……。”艾丽思高兴地笑着提议道。
      “哦……古怪的丫头,看来你的爷爷已经让你变成一个中国通了……是不是应该考虑嫁个中国人呢……或许我不该开这种玩笑,我们就按你说的做……。”埃伦斯教授起身拿了三张纸,自己先写好了,然后把笔递给艾丽思,打趣说道。
      “我想我丝毫没觉得您是在开玩笑,因为……因为或许有一天我真的会打算嫁给中国人呢……。”艾丽思接过埃伦斯教授的笔边写边说,眼中没有丝毫羞涩的神态,然而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沐阳心里咯噔一下,嫁给中国人?看来自己要和眼前这个女孩保持一定的距离了……这时候,他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个娇小可爱的白色影子了。
      “沐阳……在想什么,老这么恍恍惚惚的……埃伦斯教授可不喜欢有这样的客人……。”艾丽思嘴角露出一丝温柔,笑着把笔递给了沐阳。
      沐阳接过了笔,在自己的那张纸上写上了一个大大的‘茶’字,然后笑着说:“我想……现在我们可以把自己手里秘密揭开了……这是我的……。”
      艾丽思和埃伦斯教授看到沐阳展开的纸上的那个茶字时,先是一惊,然后哈哈笑着把自己手里的纸展开,分别出现一个茶字。
      “今天这里有中国人,我想我就不应该班门弄斧了,我提议,今天由沐阳先生替我们煮茶如何?”艾伦艾教授眼里闪烁着兴奋地光芒,从旁边柜子里拿出茶具笑着提议道。
      没等沐阳反映过来,艾丽思已经笑着出声音和了,沐阳虽然对茶道了解不多,但是觉得自己在两个英国人面前煮茶,应该还是可以应付的,所以就点头答应下来了。
      “茶有四点,四点有则为茶道,四点无则为解渴……。”沐阳一边用茶匙从埃伦斯的玻璃瓶中往外舀茶叶边说:“洁具、净水,美茶,雅客,今天四应俱全,故而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品茶、悟道、修禅……不知两位觉得可好……。”
      “妙哉……妙哉……沐阳先生所言极是……。”埃伦斯教授学着中国老学究的样子,伸手摸着他那莫须有的胡子,摇头晃脑的说道。而沐阳和艾丽思立即被他那滑稽的装腔作势的样子逗乐了,于是埃伦斯又有话说了:“安静……安静……再安静,我们今天的主题还应该加上一点……听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与埃伦斯教授幽默的谈话中,沐阳已经点燃了酒精炉,在一个澄明的玻璃坩埚里注满了水,然后放在了蓝色的酒精火焰上,盖好了盖子,这才说道:“埃伦斯教授果然志趣与常人不同,煮茶的器具竟然会选用玻璃制品……不过,这样更让人觉得心地澄明安静,倒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就是你说的洁具……那么你觉得美茶、净水、雅客又在哪里呢?”埃伦斯教授微微的扬了扬眉毛,笑着问道。
      “埃伦斯教授的茶叶色泽青葱,香味浓郁,采用煸炒的方法,形状扁平,入水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中国清明节前采摘的极品龙井……而反观埃伦斯先生煮茶所用的水,清丽澄明、不垢不淀,散出青草与泥土的清香,应该是来自幽远山谷的泉水……而至于雅客嘛……今天我煮茶,所以我为主,二位就是我的雅客……。”沐阳淡然笑道。
      “哦……我现在成了自己家里的客人了……你说对了,我的茶叶正是你们中国的极品龙井,而煮茶的水也正是来自山谷的泉水……当然,我很荣欣成为你的客人。”埃伦斯教授看着坩埚中起起伏伏的茶叶,笑着说道。他的这番话立刻又让艾丽思和沐阳笑了起来,似乎和这个老头在一起,会让人有种彻悟之后的欢乐的感觉。和他在一起,是一种享受,就像品一杯极品龙井,清冽而后劲绵长,又像是听一首来自天籁的乐章,余音久久不散。
      “我还是不明白……埃伦斯教授,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选用玻璃坩埚煮茶呢?看起来很透明,可是如果爆炸了怎么办呢?”艾丽思一脸不解的问道。、
      “这……这个玻璃坩埚是一位学化学的朋友送我的……是上好的玻璃,不会炸的。至于为什么选用玻璃坩埚……我想你刚才已经说对了一半那就是因为它是透明的,所以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个煮茶的过程……这样便于掌握火候,煎出我想要的颜色,而且这样煎出的茶,喝起来才能赏心悦目;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看煎茶的过程,看着那些茶叶起起伏伏,我会很容易联想到人生,茶是一种修行,而人生未尝不是,可是,不管多么清苦晦涩,人类社会犹若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整个人类的行程就像一部华美的史诗,而我们就像整个人类诗篇上的字句,历史将由我们构成,所以,不管将来遇见什么坎坷,都应该象这杯茶一样,饱受煎熬却清香依旧。”埃伦斯教授看着沐阳继续说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对不对……将来,你的路还很长,要肩负的还很多……我就是希望你能去创造历史……你明白我的意思对不对?”
      “我明白……我明白……我不会让您失望的,谢谢你,埃伦斯教授,谢谢你为我说的一切。”沐阳看着埃伦斯教授深邃的目光,重重的点头说道。
      “不……你没有必要感谢我,也没有必要不让我失望……因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只要不让自己失望就是了……哦……天呐,茶应该好了,再煮下去就变涩了……。”埃伦斯教授严肃的脸上添上了许多慈爱的神色,当他看到茶好了的时候,马上转移了话题,像个孩子一样惊喜的叫了起来。
      沐阳的注意力马上被埃伦斯教授的叫声吸引回了酒精炉上坩埚里,蔚蓝色的火焰,像恶魔的舌头,贪婪的舔舐着锅底,锅里的茶叶,象热锅上的蚂蚁,苦苦的挣扎苦苦的起伏着,干锅里的水已经由清澄变成了淡淡的黄绿色了,沐阳赶紧把坩埚拿了下来,然后仔细的把干锅里的茶倒在了一个大玻璃杯里,然后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蓝色小茶杯,慢慢的把煮好的茶分别盛在这三个这中式小茶杯里,熄了酒精炉,这才捧了一杯递给埃伦斯教授,然后又拿一杯给艾丽思,把剩下的一杯留给了自己。
      “好茶……有禅意、有道义、有儒风,入口清冽,后劲绵长,唇齿生香……确实是好茶……。”埃伦斯教授轻轻地呷了一口,一副怡然自得陶醉其中的样子,微笑着说道。
      艾丽思看到埃伦斯教授这么说,也学着她的样子喝了一口,眨巴着眼睛说道:“除了比较烫以外,好像没您说的那么好喝啊……还有点涩……。”
      “这你就不懂了吧,看来你这个中国通也有不通的时候嘛……喝茶,喝的就是一个品位,一份心境……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自然不能做到由茶悟道,达到天人合一,万象皆空的境界,然而,以茶解惑,以茶静心还是可以的,人生在世,就图个明白随性,一个人真的静下来了,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你做不成呢。”埃伦斯教授又喝了一口,一幅美哉乐哉的样子,他的一席话,足以让艾丽思和沐阳肃然起敬,当然,他们也没有闲着,艾丽思又呷了一口,细细的品着,是在品茶,也在品埃伦斯教授的话,而沐阳,自然也是和艾丽思是同样的心思了,他第一次发现,中国的茶,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茶具之外,竟有这么多道理内涵其中,让人深思。
      品完茶之后,热情好客的索菲太太又留沐阳和艾丽思吃饭,整整一个下午,埃伦斯教授滔滔不绝的讲着。历史、国家、天文地理、文化建筑艺术,不管什么事情,不管什么学科,都被他用神秘而美好的言语表达了出来,让听者迷醉、忘情、似乎走进了他所编织的知识王国,科学海洋。
      黄昏时分,沐阳才和艾丽思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埃伦斯教授家里。当汽车再一次穿行在泰晤士河畔的时候,沐阳的心还留在牛津小城里,留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里,那是牛津人的历史,是英国人的历史,那份历史所包含的厚厚的质感已经让他迷醉,让他开始沉思,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不少,似乎,成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真正的长大,是一瞬间的事情。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在纸上也写一个茶呢?”艾丽思突然微笑着问沐阳。柔柔的晚风吹拂着她明媚如月的眼睛,一头美丽的亚麻色长发,随风轻轻飞了起来,寂静的金柳,垂下千千万万柔美的柳丝,沐阳记得,艾丽思只喜欢喝咖啡,他不明白,眼前这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在纸上写茶,也不明白,她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问他这个问题。
      “是……为了什么呢……。”沐阳轻轻地试探着问。
      “因为你喜欢……因为你们中国人喜欢……。”这一次艾丽思安安静静的注视着前方,汽车在她的操纵下继续飞驰在黄昏美丽的金柳林下,她没有侧过脸,没有看沐阳一眼,也没有平时那种狂野的笑声,沐阳第一次觉得,她的声音也柔柔弱弱的,像极了那些随风摇晃着的千千万万的柳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