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

  •   邓婵玉死后不久,惧留孙差童子送来一封书信,上书:“子牙师弟,劣徒命丧渑池,此乃天数,贫道亦无可奈何。今奉上‘指地成钢符’一道,可破张奎地行术。此符关乎贫道一段旧日因果,其中渊源,不提也罢。此符既出,因果已了,师弟只需这般……渑池指日可下,此后孟津会师,皆为坦途。”
      姜子牙看罢书信,旋即召集众将部署计策。
      翌日清晨,姜子牙携武王到城下探看。张奎见他二人不带一兵一卒,对着城池指指点点,不禁大为恼火,对妻子道:“姜尚欺我不敢应战,着实可恨。夫人,你可固守城池,待我出去擒他!”
      高兰英道:“他二人如此反常,怕是诱敌之计。倘若周营已拿到指地成钢符……”
      张奎道:“夫人,我岂不知那是诱敌之计?但如今朝歌援军无望,城中粮草所剩无几,再耗下去迟早城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擒杀姜尚,我也要试试。他们纵有神符,发动也需时机。我那地行术日行一千五百里,瞬息便可回城,料他们也追不上。”
      见妻子仍旧忧心忡忡,又安慰她道:“夫人放心。若见事不妙,我即刻遁回,绝不恋战。”
      张奎甫一出城,姜子牙与武王立即拨转马头,朝西疾驰而去。张奎策马追出十余里,不见周营将士接应,心下稍安。又追出二十余里,忽闻身后金鼓齐鸣,三军呐喊,竟是周军伺机攻城。
      张奎暗叫不好,拨马回援,不料迎面撞上哪吒。哪吒也不废话,直接祭出九龙神火罩。张奎深知此宝厉害,忙滚下马鞍,钻进地底。
      一路土遁回到渑池,远远看见雷震子立于城头,便知城池已被攻陷,妻子生死不明,不觉悲愤交加。
      欲潜入城中寻找妻子下落,不曾想降魔杵从天而降,轰击他的顶门。那降魔杵乃镇压邪魔的护教法宝,甫一接触地面便砸出一个深坑,幸而他反应够快,这才险险避过。
      他不敢停留,扭身朝孟津方向遁去,欲请袁洪发兵救援,谁料早已被杨任掌中神目牢牢锁定。
      杨任的手指哪,韦护的降魔杵便打哪,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只把张奎逼至黄河边上。
      杨戬早已等候多时,见杨任韦护赶来,忙以三昧真火烧了指地成钢符。
      黄符燃尽的刹那,张奎只觉身形一滞,仿佛嵌入琥珀的虫子一般,再不能前进半步。他急切四顾,欲寻出路,冷不防瞥见不远处山巅上一灰袍道人,不禁惨笑。
      虽然相隔甚远,但那熟悉的身影他绝不会认错——正是二十多年前,与他定下誓约的孙大哥。
      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连日来积压的愤怒、不甘与挣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张奎闭上双眼,平静说道:“孙兄,我来赴约了……”
      话音刚落,降魔杵便已重重砸下。韦护恼他害死土行孙,这一杵牟足了十二分气力,张奎到底是凡人之躯,如何经受得住,登时被砸成一滩肉泥。
      与此同时,崖壁上的人影背过身去,不忍再看。
      渑池城破,周军惨胜,姜子牙下令收敛战死者遗骸,覆上周室王旗,设坛公祭三日,于高阜处安葬。与他们一同下葬的,还有武成王殉国时所握泥土。正是因为这捧土,才避免了武王被刺,全军覆没的恶果。
      姜子牙虽恨张奎夫妇连斩数员大将,却仍敬其忠勇,便以国士之礼,将二人合葬于渑池城外,应允其旧部与渑池百姓四时祭扫。
      休整数日后,大军离了渑池县,来到黄河渡口。时值寒冬,瑞雪初霁,松柏上挂满剔透冰铃,放眼处一片莹白,煞是好看。
      杨戬与郑伦奉命借办民船,每只俱有工时银五钱,绝不强征。消息一经传开,两岸百姓无不欢喜,纷纷携船只前来,渡口旋即一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繁忙景象。
      这日,姜子牙在韦护的陪同下巡视渡口,远远地看见杨戬穿梭于船舰之间,指挥兵士固定缆绳,搬运粮草。
      姜子牙见他虽指挥若定,但眉宇间始终笼着淡淡愁绪,不似往日那般云淡风轻,便走到近前,笑问道:“杨戬,民舟征用事宜,可还顺利?”
      杨戬闻声回头,躬身行礼:“禀元帅,一切顺利。再过两个时辰,大军便可渡河了。”
      “嗯。”姜子牙点了点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捻须笑道:“陪本帅沿河岸走走,顺便看看上游水势。”
      “是。”杨戬对身旁的副将简单交代几句,便随姜子牙离开。韦护会意,落后三四丈,远远跟着。
      不知不觉行至一处险滩,但见浑洪如怒,素气云浮,甚是壮观。姜子牙负手而立,眺望对岸群山,状似无意地问道:“杨戬,这几日你心神不宁,可是自觉谋略失当,害了同门?”
      杨戬略怔了怔,低声道:“元帅明察。弟子……确是在思虑渑池之事。”犹豫片刻,继续说道:“若非弟子设计杀了张母,也不会逼得张奎如此疯狂。土行孙与邓婵玉之死,弟子难辞其咎。”
      姜子牙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轻捋长须,语重心长道:“你看这黄河之水,润泽万物不言其功,吞噬生灵亦非其罪。我等顺天伐纣,亦是如此。渑池一役虽惨烈,却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转。你已尽了本分,心存悲悯,便是道心未泯。至于功过,便留给后世评说罢。”
      语毕,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
      杨戬独自留在岸边,择了一块礁石坐下,望着脚下奔涌不息的河水出神。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道赤色身影掠过水面,轻巧落在杨戬身边,带来一股暖意。
      哪吒收了风火轮,紧挨着杨戬坐下,用手肘轻轻撞了他一下,笑道:“杨大哥,大伙都忙得脚不沾地,你倒会躲清闲。”见他神情落寞,并不搭腔,便收了玩闹之心,小心问道:“还在想土师兄和婵玉嫂子的事?”
      “嗯。”杨戬低低应了一声,目光始终盯着水面。
      哪吒从未见他如此消沉,不禁有些担心,伸手握住他搁在冰凉礁石上的手,用力捏了捏:“这并非你的过错,是张奎夫妇太过狡猾、狠辣……”
      “不。”杨戬缓缓摇头,“他们是值得敬重的对手。仅凭凡人之躯,一套地行术,几枚太阳神针,便能配合无间,将渑池守得铁桶一般,令我军伤亡惨重。”他牵动嘴角,笑容中带上一丝苦涩,“我自诩算无遗策,行那杀母诛心之计,本想速战速决,减少伤亡,谁料却适得其反。他夫妇二人虽为敌手,但其谋略、坚韧、忠勇,实在令人折服。”
      哪吒瞪大眼睛:“我还是头一回听你称赞敌人。我还以为,你谁都瞧不上呢。”
      杨戬总算收回目光,反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怎么会。”
      “话虽如此,但张奎夫妇的手段,又何尝光彩?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自追随武王那一刻起,弟兄们便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哪吒思绪飞转,将这些年从姜子牙处学来的道理一股脑倒了出来,“如今渑池城破,大仇得报,你便不该如此消沉。等过了黄河,还有几场恶仗要打,呃……战机稍纵即逝,难道你要从此畏手畏脚,不管弟兄们的死活吗?”
      察觉杨戬有所松动,便又凑近了些,一脸真诚道:“杨大哥,你若仍觉得愧疚,待天下太平,我便陪你到他们墓前,带上世间最好的酒,好好祭扫一番,如何?”
      杨戬讶然。记忆中,每每哪吒冲动惹祸,都是自己从旁开导,未曾想也有被他安慰的时候。
      眼前的少年依旧神采飞扬,却又多了几分沉稳,似一团火,化开了心中郁结。杨戬周身一暖,谦和笑道:“贤弟教训得是,是愚兄狭隘了。”
      又将两人交握的手凑到唇边,轻轻呵了口气,“大道理讲得这般透彻,却不知先照顾好自己,手这般凉,也不多添件衣裳。”
      哪吒登时哭笑不得。这人明知他是莲花化身,不畏寒冷,还偏要做出这般体贴姿态,真是……肉麻之极!
      只是见他已能跟自己玩笑,便懒得计较了。
      恰逢此时,渡河号角“呜呜”吹向,回荡在黄河两岸。极目远眺,数百艘民船与周军楼船沿河铺开,帆樯如林,宛如一道水上长城。
      二人松开手站起,并肩朝船队走去。才走了几步,便听雷震子在身后大叫:“哪吒,你往粮船那边去干嘛?王舟在这边!”
      哪吒浑身一僵,这才发现自己心不在焉,只顾着去看杨戬,竟走错了方向。他似被踩了尾巴的猫,扭头冲雷震子龇牙:“嚷什么!粮船重地,我亲自去查验一番才放心!”
      雷震子被他这没来由的火气弄得一头雾水,抓抓脑袋道:“奇怪,你平日最不耐烦管这些……再说了,粮船调度也不归你管啊。”
      “少废话,走了!” 哪吒根本不容他多想,一个箭步上前,不由分说勾住他的脖颈,半拖半拽就往王舟方向跑。
      “哎!慢点慢点,脖子要断了!” 雷震子被他勒得哇哇大叫,一双翅膀胡乱扑棱,活像一只被逮住的大鸟。
      杨戬站在原地,望着那两个拉拉扯扯、渐行渐远的少年身影,忍不住笑出声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