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国王押宝 ...
-
夏后一行袅袅婷婷去了国主书房,来的很巧,冯夫子正好在内,见了夏后,不知是不是心中有气,草草行了一礼就坐下。
夏后知道他位高权重,乃是三朝元老,不敢得罪他,不知他有没有向国主说明情况,正要说话,国主已开口问道:“国后此番前来,行色匆匆,可有要事?”
“臣妾听说陛下近日政务繁忙,心中甚为思念担心,所以今日斗胆冒犯,前来看望陛下。”
这话由着美人说出口,陈国主很是受用,亲自扶了夏后起来,和声道:“国后有心了。”
夏后察言观色,知道二人有要事相谈,便乖巧道:“臣妾来的匆忙,如今天气渐热,不如臣妾亲自熬一碗莲子汤,供陛下与冯尚书祛暑?”
冯夫子连忙站起道:“怎敢劳国后贵体。”
陈国国主倒是甚为高兴,赞同道:“难得国后如此蕙质兰心,体贴人意,敏儿的莲子汤当初是夏国一绝,孤这么多年都没有口福呢,冯尚书就不必推辞了。”
夏后听着国主唤她敏儿,心里一热,忙不迭的就退下去张罗了。房内复归寂静,冯尚书也立刻愁眉紧锁。
“冯尚书也不必如此烦忧。陈国虽小,也是天子名正言顺册封的,粱国要动手,天子必定会遣使者来问,如今天下尚算太平,民心还稳,他实力未足,不会率先动手。”
夫子叹了口气:“天子分封了王位,就是给自己埋下了隐患,这天下迟早大乱,大国实力渐厚,都要称霸。我们先前与华国世代姻亲,就算是盟约关系了。如今粱国仗着地理位置的优势,硬是强迫我们结为姻亲,若是答应了,如何与华国交代,恐怕当年就要断掉生意。”
国主不语。
“如今这天下就像是在押宝,粱国,华国,天子三方。国主,我们迟早是要做选择的,押对了,功载千秋;押错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啊……”
国主沉吟。
冯尚书一大把年纪了,性子却还是很急,捶足道:“国主你倒是给个话啊,梁国的使者催了老夫数次,再没个答复,就有怠慢之嫌,到时梁国出兵攻打我们,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尚书你如何看待?”
“押天子。”
国主惊道:“天子?!天子虽然目前仍占据淮北王气之地,然而朝中腐败已是人尽皆知。天子宠信蔡姬这个蛇蝎美人,两年前宫变竟然下令杀死前皇后的遗子。朝中文官仅求自保,武官也无出世人才,尽是昏庸之辈,圣贤不在。司星官夜观天下,都说周朝气数已尽,怎可选天子!”
“国主可记得七个月前前来投奔的周朝世子?”
“记得。我原想好好招待他,迫于梁国压力,只能怠慢他。”
“他也是前皇后的遗子,只不过宫变当日,太子遭乱贼砍死,他的弟弟却逃了出来。”
国主疑惑道:“即便如此,他可有奇才,得尚书如此看重?”
“我今日教世子们绘制地图,他也来听课了。刚上课,公子便……”他似乎察觉直接说出太不给国主面子,便带过道:“周世子依然牢牢记得百年前周天子的疆域。”
“……?”
“他划今日天子与梁国的疆域之时,面有煞气,显然未忘天子之耻。他若有志,岂是寻常人物?!”
国主悚然:“那我是怠慢他了!”
“他现在年岁尚小,没有看尽世态冷暖,国主如今礼遇他还来得及。”
“尚书说的是,说的是。”国主来回渡步,忽然又迟疑道:“礼遇他是我应当做的。这样他回国后,也会念及昔日恩情。只是我们把天下大势压在一个孩子身上,是不是有点……冒险?”
冯尚书叹气道:“这也只是老臣的一个推测想法。但是老臣看人五十余载,自问眼光不算太差。梁国兵盛,却骄横。华国富庶,却狡诈。将来天下一乱,必有人物横空出世,形势未定,国主请三思。”
国主想的头疼,一脸烦乱,摆手道:“此事容后再议,目前梁国的婚事摆在首要。答应是必定要答应的,我们没有资格不答应,只是……让哪个公主去呢?”
“我们陈国和梁国气候习性迥然不同。若是派一般的公主去,必然受气,若举止不妥,反倒失了面子。”
两人又是一副愁眉苦脸。
香风行至,夏后端了两碗莲子汤轻轻叩门,国主赶忙命人开门,莲子汤冰镇的恰好,静心养气,怡人可口,两位眉头也渐渐舒展了,连冯老夫子也扯出一丝笑容夸道:“夏后的莲子汤果然名不虚传。”
夏后巧笑嫣然,坐于国主身侧,恭敬道:“尚书喜欢就好。”静了片刻,她又开口道:“恕臣妾不敬,方才在门外端汤准备进来时,隐约听到国主与尚书在谈论姻亲之事?”
国主:“不错。”
“臣妾本不该干政,但是姻亲之事,自古便是我们女人家的特长,陛下若不嫌弃,可否听听敏儿的意见?”
“国后是一国之母,但说无妨。”
“陛下是要与哪国结为姻亲呢?”
“梁国。”
“呀!梁国尚武之地,我们陈国的女子各个娇小柔弱,恐怕住不惯呢。”
国主叹息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若是嫁过去给人看了笑话,那可如何是好?”
“陛下不必心忧,我们陈国有位公主自幼习武,性格又直爽泼辣,岂不是一位非常好的人选?”
国主和尚书同时一喜,异口同声道:“对了!”
国主喝了莲子汤,笑道:“孤怎么忘了安晓这个调皮捣蛋的精怪,她性子野,收不住,也是让她去见识一下的时候了。敏儿真是好主意!”
夏后恭敬道:“多谢陛下夸赞。”
“不过……”
“怎么?尚书尽可直言。”
尚书掳了掳他那长长的白胡子,慢条斯理道:“若老臣所记不错,公主年方十四,小了点吧。而且此事也要与宁妃商议。”
“这……”
“尚书不必担心。”夏后赶紧道:“十四岁已至出阁年龄,只不过宁妃和国主疼惜公主,想多留住些日子。安晓公主如此伶俐可爱,必会得梁国看重,若是陛下觉得公主出嫁太早,不如先带安晓公主去见识一下,若是双方满意,便先定亲,这样给了对方一个交代,又是缓兵之计,万一安晓公主不满意了,回国来也可以撤换。”
国主心道哪有撤换之理,不过他对于自己这个宝贝女儿倒是很有信心,笑道:“就这样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