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第六十章 桃枝桃叶总分离 ...
-
听见苍玉的这个回答,一时间黛玉和素玉都有些呆住了。
素玉呆住的原因是,“父亲还想要过继一个?”
黛玉都有些呆住的原因是,她没想到苍玉居然会知道这些。要知道,他也才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啊!
——黛玉到底是女孩子,又长期住在外祖家,林家的有些事情,她是不知道的。林家素来人丁单薄,但几乎没有一世以上的盟友,却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林家世代走“孤臣”路线。避免拉帮结派。这一代的姻亲,下一代就自然疏远。
这多半源自于没有什么近亲,只靠效忠太祖而获得侯爵的威肃候的家训。但如果林家人口繁盛一点儿,这惯例说不准也就破了……
这一代,林家有了两个女儿,可还是只有一个儿子。林如海教黛玉的时候就有一点受到小时候受到的教育的影响,等到正儿八经教儿子了,也会把很多人家根本不会告诉这么小小孩子的事情告诉他。
林繁的事情就是。
黛玉虽然有些不明白,但在苍玉的解释下,倒是很快把林繁的事情弄明白了。
林如海是林家唯一的男丁。他们这一系早就是人丁单薄了,但是不等于林如海就不想要儿子,就不想传承香火了。
贾敏生下黛玉的前几年就已经有点对生子绝望了,这才主动给林如海纳妾。谁知道,几房妾室却还是一个儿子都没有。
林如海那个时候也绝望了,就把主意打到了“过继”的法子上去。金陵林家虽说血缘远了些,但好歹是同一个祖先。
而叶繁,就是他相中的那一个。甚至在叶繁的学业上,他也明里暗里的有好些支持。但是等到健康的苍玉生下来,这件事自然就不一样了。
有了亲生儿子,还过继什么?
金陵林家大抵也揣摩到了林如海的意思,本来还以为能在林如海死后把这一支收归族下,有了苍玉,于林如海是大喜事,但对金陵林家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可他们能怎么办?能强硬的让林如海过继吗?也不可能啊!
恰好那林繁也还算是本事,自己考上了功名。金陵林家退而求其次,见林如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便求林如海提携一二。
林如海平白给了人家好几年的希望,心中也是有愧。他本来就欣赏那小伙子,觉得那孩子不错,当然也就顺势应了,找了林繁来这里做事。
可那林繁,自小也是被娇宠着长大的——金陵的林家,女孩子一大堆,可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族长那一支就那么一个儿子!等到弟弟出生了,他又被林如海相中了……
所以平时看着本分,事实上却是个自视甚高的。也不知道他就是抱了捞一笔的心思,还是觉得林如海亏欠他的会纵容他,亦或是觉得自己本事甚好能欺上瞒下,到了扬州这块地儿,没过一年,便做了好几起欺上瞒下、贪污舞弊的事情来。而且,巡盐御史本来就是一个极受瞩目的位置,是各方要拉拢的势力。林如海本身只忠于皇帝,这是个很好的自保之法,那林繁却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竟想卷入党争来给自己谋求通天之路!
林如海哪里还能容他?
只是奏请革去功名,那还是为他好……
黛玉猜测,在她的梦中,大概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那个时候她在外祖母家的时候,若是她的父亲把林繁叫到了身边,那大概是做最后的考察的。可是,林繁让他失望了。
所以在最后的时候,她的父亲是这么和她说的——
“玉儿,为父的去了,你便是孤身一人。你是个苦命的孩子,孤女一个,到哪里都是吃亏的。况且我林家历代积累了这许多家产。你如何能保得住?唯有你外祖一家是你血亲,不管怎样也会看顾你一二……”
是的,林如海说得没错。
在贾家,贾母、贾政,乃至于贾赦都还是看顾黛玉的。可惜的是,贾家的后宅已经不归她们管了。黛玉最初听这话的时候只顾着自己伤心了,后来感怀自己身世,想起来的时候却还是有几分不解。为什么她的父亲就不说林家呢?对她来讲,肯定是贾家亲些。可对她父亲来讲,却肯定是林家亲些啊!如果她一个孤女保不住家产,落到林家不比落到贾家好?
直到现在她才完全明白过来。
贾家至少还有几个人对她有几分亲情。便是拿走了那些银子,却也把她划在了贾家的范围之内。可和她同姓的那些人,却对她是一点感情也没有的。何况还结了仇……
身怀巨资的孤女,在这个年代想要得到一个好下场都是难的。甚至可以说,想要吞下她的资产,也要准备好付出代价。黛玉见过了金陵林家的人,甚至可以想象,就算是撇开她,他的父亲把林家的财产都送到宗族,金陵林家也保不住。
没钱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还没什么脑子……
当然,现在的黛玉已经有了一个弟弟。听起来父亲的身体也比梦中要好太多。在苍玉叙述的时候,黛玉就已经把这些东西大致都想清楚了。在心中感叹了一番,她也知道现在事情的重点不在这里。
听得苍玉说完,黛玉便向素玉开口了,“如今你可明白了?你只当亲戚宗族之间,相互庇佑,可化解许多事情。却不知有些事情是纵容不得的。那林繁如此大胆,多半便是觉着父亲会帮他才会如此。正是心中存了这个想头,只当万事无不可做,才会惹出大祸来。父亲若是真纵容了他,他卷进了朝中的党争,只怕惹得我们这些连带之人抄家灭族的时候都还有呢。”
素玉低头不语。
苍玉却是奇了,“姐姐你怎地知道他就卷进了朝中党争?”
黛玉这才反应过来,苍玉何曾说过这个?他自己也未必知道!只是,她从他口中听见的几个和林繁接触频繁的名字,却恰好是她梦中的下一年听过的。都是忠顺王在江南势力的重要人物。
跑去和他们接触的林繁,不是太不小心了,就是太胆大妄为!
只是这个哪里好说出来,只得放下捧在手中的茶杯笑道,“不过是往坏里想过去罢了。父亲身任巡盐御史一职,乃是天下瞩目的职位。朝中若有一点儿不太平,只怕也要波及到这里来。万事也当小心谨慎。否则莫说误了国事,身家性命也是难保。”
黛玉说得理所当然,但苍玉却是听得无语兼茫然——虽父亲也说姐姐熟读经史。可熟读经史就是这样的么?后院里的那些姨娘,不是一个个都说什么女红女德、琴棋书画的?要说京城的教育不同吧,看素玉也不这样啊!
这语气……
苍玉实在是联想不到自己的母亲,只能想到自己的父亲……
苍玉正待说话,却听素玉若有所思的开口了,“这次我有些懂了。那宝姐姐的哥哥,杀了人也没有事,只怕就更是要嚣张跋扈了。一件事情遮掩得下,可是事情多了,或哪天他闹出更大的事来,就未必遮掩得下了,只怕反带累了自己。可是这样?”
黛玉一听她说话,就知道素玉虽然听进去了一些,但并非是转向了自己期望的方向,不由得头痛。但她现在至少对素玉摸准了一点。那就是——和她说大道理,那是肯定没有用的!
从现实着手举例,倒是会有效果。
“也是这个道理……我倒是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像贾府那般,紧紧的拘着他,不让他惹出大事来,不就成了?又能和亲戚处好关系,岂不两便?可你想想,今日贾家有这般声势,倒还无碍。若是日后贾府也惹了麻烦,对头把这事儿给翻出来呢?且薛家那位,听说是娇宠得过了。连人命大事也有人能帮着摆平,自然是纵情享乐去了,哪里还有心思去上进?人人都说可安享富贵、倚权仗势,只怕就连带着没落了。”
素玉再次若有所思。
苍玉却是莫名的看着自己的姐妹两个——他觉得自己听懂了一大半,却总有一小半儿糊涂着。
素玉又想了小半天,问黛玉,“姐姐,难道说依法度行事,不管亲戚宗族,便人人都能上进,便不会有事了么?这怎么想着还是有些不对呢?”
黛玉见素玉终于有些谱儿了,不由得笑道,“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岳武穆还落得个‘莫须有’呢!只是现成的例子也是有的。你看我们林家,数代来人丁单薄,不与宗族靠近,几辈上去,有哪个不是地方大员?总不曾虚耗了朝廷的爵位俸禄。且立身正了,心便稳。你看香菱的事情,日常你宝姐姐可好意思提起?人做了亏心事儿,难免疑心生暗鬼,心虚气短。便有十分的福气可享,总享不到五六分。人总是难知后来之事,既如此,何不让自己过得稳当些?”
这些话,便是梦中的黛玉,那也是说不出来的。本是结合了她死过一次的经历带来的体验。
此刻她倒是想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说出来的效果么……
素玉听得,真心露出了几分赞同之色。但到底还是有些迷惑。毕竟,因香菱被薛蟠打死的那个人,和她并无任何关系。她对“亏心”这一点,还是没有任何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