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五十八章 都缘顽福前生造 ...

  •   甄玲将妙香的名字说了,黛玉听了顿时赞道,“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这名字却是好得很。”
      甄玲知黛玉不过十岁,却随口就能想到杜甫之诗,心中诧异。要知道,她能记得这句诗,还是给妙香改了名字以后的事。读书发现,觉得甚是巧合,这才记住了——还有这么个说法。
      她不由得就去瞅了素玉一眼。
      林二姑娘正听甄琭说些家常趣事,比起在老太太房里的时候,显得高兴了许多。
      “林姑娘是雅人,我却是没有这么雅的。大姐姐身边的大丫鬟叫做瑞香,是母亲取的名字。有一日四妹妹就说,我们也把丫鬟的名字改了,大家排个队儿。我想着《楞严经》有言,‘尘气倐灭,妙香密圆’,便起了这个名字。”
      可瑞香是朵花儿……
      黛玉也不知道这算是个什么排法,倒恰好问起另一件事来,“我们姐妹两个到这儿来,还不曾拜见太太。”
      甄玲告诉她,“太太前儿便领着五妹妹到檀云寺斋戒去了。也是不知道宝玉竟忽然回来了。我们家的这个宝玉在家里也住不长的,想来这两日太太她们也该回来了。只是不知道林妹妹能不能见到罢了。”
      三姑娘甄珍这时也凑过来笑道,“怎地说起宝玉来?宝玉听得林姑娘的父亲林大人有大义灭亲之举,大是欢喜,已经到厨房去了,说是要好好招待林姑娘呢!这两年可不见他这么殷勤了……”
      甄二姑娘本意就是要说起宝玉,当下就接着说,“虽说他这两年不喜欢与女儿家厮混了,也还是在这后院里行走无忌的。他若是能想着林大人的好处,记得莫要冲撞了林姑娘才好呢。”
      黛玉心中奇怪。
      她总觉得这些话里面有很古怪的地方。但是,哪里有和人谈人家兄弟的?甄大姑娘与她不合,黛玉这个还是记得的。她担心有些挂碍之处,当下只把这些话记在心底,笑着转移话题,“之前说起丫鬟的名字,我倒是好奇得很。甄三姐姐,你们的大丫鬟名字都叫什么?”
      甄珍本也无意总是说宝玉,笑着应了,一一指着告诉了黛玉。
      甄家五姐妹的待遇却比贾家姐妹好些,却有一个大丫鬟,三个二等丫鬟。三姑娘的大丫鬟叫做墨香,说是因三姑娘喜欢写字的缘故;四姑娘的大丫鬟叫做清香,却是因着院子里种着的“清香木”;五姑娘的大丫鬟叫做暖香,倒是她随口取的。
      只把这几个姐妹给大丫鬟取的名字听了一遍,黛玉已经对这几个姑娘的心思有了几分明白。
      甄琭的讨好最是直白,而五姑娘甄瑜则没有这个必要特意讨好姐姐母亲。而那甄珍特意点出,甄琭那清香木的名字与瑞香其实最是对应,这份心思也让黛玉不喜。

      不管黛玉喜是不喜,她来做客的,总不能因为不喜欢其中的一个姑娘便拂袖而去。只能说相比之下,她觉得甄玲甄琭都还顺眼些。
      几个姐妹在甄府花园盘桓了小半日,素玉有兴致了,甄琭就陪着她走走——黛玉发现,素玉也更不喜欢甄珍些,这个旁人看不出,她这个做姐姐的却看得出。
      黛玉走了一会儿,不觉得有多么新鲜,更不想游园的时候还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尤其是甄琭,好像对她父亲革了亲戚功名一事特别好奇似的。便说倦了要休息。甄玲则陪她坐着下棋。甄珍看了一会儿,找妹妹并素玉去了。
      这时有丫鬟送了些桂花糕过来。
      黛玉先前还不甚在意,吃了一口,便觉得有些稀奇,“这桂花糕可是春天的四季桂摘下来做的?”
      甄玲的棋力甚好,下子本来就不是那么殚精竭虑,闻言笑道,“林妹妹连这个也能吃得出来?”说着也拿了一块糕吃,随即笑道,“味道倒是清淡。”
      黛玉微微蹙眉,开始觉着有些不对。
      “桂花糕倒是大半香气馥郁的,也以馥郁之香为要。唯有四季桂春日开的花,拿了来做这糕点,味道才能那么清淡。若是冬日的花,又未免显得寒了。”
      她以前脾胃不好,吃不得口味重的东西。一众花糕中,最是偏爱的便是这样的桂花糕。如今却是可以吃些口味重的东西了。
      能有这么巧么?一端上来的就是她曾经最喜欢的东西?便是种了桂树,此时摘下桂花来做这桂花糕,也定然不同的。
      甄玲见她蹙眉,却是不解,“林妹妹不喜欢这糕点?看来宝玉甚不靠谱。他说要负责的,却端了这样过时的东西来。我让妙香去说他。”
      黛玉忙笑了笑,“如何不喜欢?只是现在见着这样的桂花糕,心里稀奇罢了。”她见这桂花糕雕得甚是精细,看着洁白可爱,心中也有些怀念,又拿了一块来吃。
      她如今的胃口,可也比梦中好太多了。

      如果说桂花糕给黛玉的只是淡淡的疑惑,那等到晚餐的时候,这份疑惑就变成了真正的惊疑。只见端上来的一盘盘的菜,竟都是梦中她在贾府爱吃的!
      这些东西,只怕最疼爱她的贾母也不知道。
      或者说,这天底下,除了她自己和她梦中的几个丫鬟们,只该有一个人记得。
      宝玉。
      原本的宝玉。
      即使是现在的那个宝玉,也不会关心这些东西。他会问她吃得好不好,住得惯不惯。但不会问细节。不会知道她到底喜欢吃哪些?不会注意到她说的“好”是不是真心话。
      当然,理所当然,她立刻就联想到了脂香斋的胭脂。脂香斋的老板,也姓甄。
      那个宝玉,就是甄宝玉么?
      倏地,之前产生的种种疑惑全部串联起来,让黛玉瞬间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虽说早知道了有另一个宝玉,那个宝玉才更接近她记忆中的宝玉。但她一直都不知道他身在何方,现在姓甚名谁。
      忽然间得到线索乃至于答案,让黛玉的心情激荡。
      以至于甄老太太说的几句话她都没有听得多清楚。还是坐在她身边的素玉扯了扯她的衣服,才让她反应了过来。

      甄老太太倒没生气。她和贾母一样有着老年人的和蔼,“怎么,大姑娘这是累着了,还是对这些菜不满意?”因为都是京城比较有名的菜式,哪怕是甄玲,也没有想到别的东西。
      黛玉微微低头,有些惭愧,“怎会不满?只是想到在外祖家的事情罢了。不瞒老太太,家父身体不好,这几年忙于政务,也不知道怎样了。他在家信中又是从不说忧虑之事的。我想着,还是该在父亲身边侍奉才是……”
      甄老太太点点头,“孝顺父亲,孝顺外祖,那都是正理。既如此,林大姑娘更要好好吃这一餐了。日后到了扬州,只怕你家却没有正宗的京城厨子呢。”说起这个,她还是有些自得的。
      黛玉自然点头。
      此后,食不言,吃饭的时候,自然是没人说话了。黛玉也才得以平复了一下心境。

      脂香斋的宝玉,一直以来都让黛玉心存疑惑——既然他费尽心思的传递消息,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身份也给顺带宣扬一下,只让人知道姓氏?
      而且,黛玉也想到了。
      这个宝玉如果是甄宝玉,那必然是和贾府中的那个宝玉见过的。想想贾宝玉的态度,再想想这个甄宝玉的态度,黛玉蓦然发现了一个让她有些奇怪的事实——两个宝玉不合!
      为什么?
      因为如今的贾宝玉走上了经济仕途之路么?因为如今的甄宝玉……居然跑去学武的缘故么?哪怕原本是一个人(黛玉还是没想到两人本就不是一人。毕竟如今的贾宝玉也还记得许多事),选择了背道而驰的道路,也还是会互相仇视?
      想想如今的贾宝玉,又想想“背道而驰”这个词,黛玉忽然有些心中怦怦跳的感觉。

      心中有事,菜肴再是精美,黛玉也有食之无味之感。待得晚餐结束,大家漱过了口,丫鬟婆子们开始收拾,黛玉沉吟一会儿才说,“听说今日这一餐是贵府的公子说要招待的,因家父的大义灭亲之举。此事我知之不详。但家父若是尽忠职守做的此事,想来他老人家倒是受得起这番招待的。我们是沾光的女儿家,却是要好好谢过。还望老太太转达。”
      甄老太太高兴得点头。
      其实,林家姐妹若是长辈带来的,她说不得就要和她们的长辈说一声,让这些小辈见上一见了。彼此都还小,见一面又有何妨?
      可偏偏林家姐妹是自己过来的。小小年纪的,举止有度甚是难得。可她若直接和她们说,让她们见见自己的孙子,那可就是有倚老卖老的唐突之嫌了!
      何况,这林大姑娘,按她儿媳的想法,却是她曾经的闺蜜想要为自己的孙子留下的……甄老太太也觉得这姑娘不错,可没产生横刀夺爱的意思。
      所以甄老太太也没说让黛玉当面谢的话。当然,她也没从这中规中矩、礼貌客气的一番话里,听出什么别的意味来。当下就对身边的丫鬟笑道,“你可听了林大姑娘的这番话?快一字不漏的去和宝玉讲一遍。”
      那丫鬟应声去了。
      黛玉心中叹息,知道是难以见到宝玉了。可她已经把想说的话带到,想来是那个宝玉的话,断然是听得懂她的意思的……
      而在场的,觉得不对的却还有一人。
      是甄玲。
      甄二姑娘听着黛玉的这番话,再想想宝玉早上说的那番话,却是有种古怪的感觉。
      ——简直像是,简直像是……对好了一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