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四十四章 莫怨东风当自嗟 ...

  •   在确认了彼此的心意之后,两个宝玉就陷入了无话可谈的状态——他们甚至没有就彼此所知道的“未来”进行交流!沉默的转了一圈之后,贾宝玉终于邀请甄宝玉到他的书房坐坐。然后两个人就带着一种奇特的默契,开始看书并且等起后院的消息来。

      在后院,自然别是一番景象。
      陈夫人乃是一个端庄华贵,却又温柔慈祥——至少看着如此——的贵妇人。贾母一介绍,她立刻就拉住了黛玉素玉两个细细观看,一边赞叹,“在家的时候,母亲就称赞过,说老太君的女儿如何出众不凡。我还不信,见了这两位林姑娘,真是不得不信了——真真把我们家那几个都比下去了!只是可怜这小小的年纪……哎!”她又忙住了口,“怎的提起伤心事来。”转头向自己的两个女儿笑道,“你们瞧瞧这两个,以后可还敢自高自大,当自己有多么出众么?”

      素玉不谈,她还不大懂言语官司,也没指着陈夫人真心喜欢自己。黛玉则连插口也插不上。
      她心中想着——凤姐若是多两分运气,只怕几十年后就可能变成这副模样吧!只是可能要更会说话些。
      ——母亲去世,已经有一年多了。最开始的时候提起来,肯定只是伤心。但如果一直伤心下去,岂不是连母亲的事情都不能提起?都不让她们姐妹两个回忆母亲了吗?
      只是她自然不好把心底的不满说出来,只得跟着那陈夫人见过了她家的大姑娘、二姑娘。

      甄大姑娘甄珪长相与母亲相似,瓜子脸,容貌出众。看着有几分单薄,但端庄矜持,一瞧就是大家闺秀。她瞅着也有十四五岁了,并不乐意与黛玉两个还没长成的姑娘交谈,不过是以类似于长辈的身份夸了她两人两句,又勉励了两句,便闭口不言。
      甄二姑娘甄玲年纪光看着与姐姐差不多。鹅蛋脸,容貌不如她姐姐那般出挑,看着温柔和气,且言谈大方。倒是拉着黛玉素玉说了好些话,问她二人扬州风貌,又问她二人在京中可有不适之处。
      直到王夫人领着李纨三春姐妹过来,也没冷场。
      而她们即来,宝钗也自然而然的跟着来了。
      陈夫人自然难免又挨个儿的赞扬了一番。但她的女儿却没有她那么功力深厚。甄珪对三春就比对黛玉两姐妹冷淡一点儿,对宝钗又冷淡一点儿。
      宝钗和她搭了两句话,便明智的把招待这位大小姐的任务交给了探春,转而去和甄玲说话。
      甄玲不是陈夫人的亲女儿,态度倒是要好得多,对待几个姑娘一视同仁。只是这样的一视同仁,同样没有什么真心在,甚至还不如甄大小姐那般“坦诚”。
      不过,这是黛玉会在意的事,宝钗可不会在意。

      黛玉连贾府的人际网都无心构建,就别说和这样的姑娘间的交往了。
      因此,有些无聊的她,到底还是把心力更多的放在了陈夫人、贾母以及王夫人的交谈上——李纨这个时候倒是恢复了那不言不语的木头人模样——哪怕这种贵妇人的交谈充满了无数的隐含意味,也到底还是能带来一些信息。
      外面的信息。

      “……这么说来,那个宝玉拜在了清河子道长的门下,以练武为主业?”王夫人听见这件事情,显然是太惊奇了。一时间都把这模样摆在了脸上。
      说起这个,陈夫人也是苦笑,“可不是这样。小儿倔强,说是上京求学,却不知怎的变成了这样。清河子道长乃是开国功臣,皇上也要敬重的。他既然说要收小儿做弟子,连老太太也不能驳他。也只能随他去了。只是练武辛苦得很,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看着心痛啊!”
      哪怕是贾家也是武将出身,现在贾赦贾珍挂着的也都是武职,但因为国策的原因,其实并不掌握兵权。就连贾珍,练武也不过是玩玩罢了。对贾家来说,读书与文职已经成为了正途。就算是任了武职,也不见得就要练武出身的啊!王夫人自己的兄长王子腾就是一个实证。
      王夫人的惊奇就难免带着几分看不起的味道。但说起清河子的身份,她也不好说什么了,点点头不甚有诚意的附和道,“我那孙儿倒也有些喜欢舞刀弄枪的。我怕他伤着,却是不愿他学这个的。能把书读好就是大幸了。”
      陈夫人叹气,“要说这个,姐姐倒是与我类似。只是姐姐那孩子,去之前好歹还留了个念想,我那孩儿……如今也只能指着宝玉了。谁知他又是个极左犟的。我这次上京来,他身边连个服侍的丫鬟都没有……随从留在金陵好些,也没有另找。”
      比如说他原本最贴心的那个王顺……
      边说边想,陈夫人不由得连连叹气。
      王夫人点头。这一点上,她倒是真和她有共同语言。
      贾宝玉何尝是个听话的?他最开始收拾的那个奶嬷嬷,就是她找来的人!
      王夫人本来极不喜欢李纨,也有些不待见贾兰——贾兰是贾珠身体不好时怀上的,她总觉得是李纨为了得个依靠不顾贾珠的身体——但和陈夫人一比,顿觉自己确实幸运不少。否则就算是想另外找个孩子在身边带着,都不好找!

      黛玉听着,却有些蹙眉。
      在梦中,宝玉和他絮叨过,说金陵有一个和他一般喜欢女孩儿家的人。虽然有以讹传讹之嫌,不知道真假。但那甄家的宝玉,似乎应该也是个在甄家喜欢流连内帏的?要是个舞刀弄枪的,宝玉怎会喜欢?
      她觉得自己一时间抓到了什么,却又看不分明。
      恰好这时贾母也开了口,让三春作为主人领着甄家姐妹去花园走走,又告诉黛玉素玉宝钗三个,“你们姐妹在这儿听我们絮叨,却也无趣。且也算是半个主人了。也跟着去走走。”
      黛玉便不好留下,只得跟着众姐妹一并出门了。

      此时八月,不管是江南代北,都还是暑热之时。一出门,甄珪就有些蹙眉。虽然她依然动作优雅的摇着扇子,没说什么,可人人都能看出来她并不愉快。
      因李纨被留下了,小姐妹们说不得要担起待客之责来。
      宝钗虽然不被甄珪待见,但她还是扯了扯探春的袖子,指了指花园荷塘的方向。在迎春惜春都不那么适合待客的情况下,探春早已经自觉地担起了主人之责,当下便笑道,“我们这园子,林妹妹早就说了,若论精致,是比不上南边的。天又热,若真是一路走一遭,才是怠慢客人。只我们园子里有一块地方荷花开得很好,亭子里也凉快,是我们姐妹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便去那边坐坐吧。”
      甄珪显然之前没有多注意到探春,闻言有些惊诧的看了她一眼,温和而喜悦的说,“那可真是好——我是个不耐热的,正觉着难受呢。”
      甄玲更是笑道,“这院子看着就雅致,如何比南边的差了?想来林家小妹妹只是惦记着家里呢。”

      ——这位甄二姑娘说话倒是圆滑得多。如果甄大姑娘的傲气不是那么明显的话,想来也能当她真心喜悦吧?
      探春领着一行人往荷塘去,心中也有些无奈。她年纪虽然不大,却明白甄大小姐这番作态的原因——哪怕她想要掩饰这一点。她们这几个贾家姑娘,唯一一个真正嫡女出身的惜春年纪幼小不谈,还是宁国府的!她和迎春,甄大小姐有些看不上啊!认为不够资格进入她的交际圈么?
      在这个时候,大概唯有黛玉站出来,才能让甄珪热情一点儿吧。
      至于八岁的黛玉能不能和年纪要大不少的甄大姑娘有话可谈,探春倒是并不担心——只要她想聊并且肯聊的话。可还没等探春和黛玉暗示,黛玉已经破天荒的、扭头和宝钗说话去了。

      “宝姐姐也从金陵来,但似乎很适应京城的水土呢。”黛玉说这话的时候,真的是笑吟吟的。
      但宝钗闹不准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些时日以来,黛玉从来不曾和她攀谈过。她想过,这可能是因为那“金玉良缘”的传言——尽管她自己并无此念,这只是她姨妈的手段——也可能是因为她自持身份,就和目前的这个甄大小姐一样。总之,她觉得黛玉并不喜欢她。而且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宝钗不能保证她的意思就和她的话一样单纯。
      于是……这是试探,还是讽刺?

      宝钗知道,皇商之家哪怕沾着一个“皇”字,地位和这些正经的公侯之家也是不能比的。也正因为一个“商”字,他们更明白什么叫做势利,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到了公侯满街走的京城,住到贾家这样的地方来,哪怕她有一点点的不合时宜,也有可能被人嘲笑。所以她一定要端起来,八九分的姿态也要做到十分。否则自己被人指摘也就罢了,还要连累到家族。
      薛家已经有了她哥哥那么一个不着调的,她可不能再拖累家里了!
      “也不算。”宝钗斟酌着回答,语气却显得亲热,“大妹妹也该知道,南方比这北地儿热些、潮些。我也是有些畏热的。京城说冬天冷,总还没到时候。这个时节还真比金陵好过些。”
      说完她便笑吟吟的看着黛玉,等着她的回应。
      但不管她的心里面猜到了多少种可能,黛玉的回答还是完全超出她的预料的。只见她带着宝钗尚且没怎么见过的平静表情点了点头,居然挺认真的同意了她的话,“京城的夏天到底比南方好过些。宝姐姐说的没错。”
      宝钗一呆,同时注意到前面走着的甄珪身影一僵。
      之前她回答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考虑到了甄珪的作态,可这样的情形还是没有想到——总不可能,黛玉真的是针对甄大小姐的吧?
      如果是……为什么?
      如果不是……又为什么?
      完全想不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莫怨东风当自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