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四十三章 皮里春秋空黑黄 ...
-
黛玉虽然有些疑虑,但在拿到了那个带着“颦”字的胭脂盒之后,至少可以肯定这不是巧合了。便少了几分焦虑,又多了一份期待。
尽管她还闹不明白,那甄姓的店家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又到底是不是宝玉——她没把这店主和即将上京拜访的甄家在京求学的小公子联系起来——但她还是更有心思注意别的事情了。
黛玉这才发现,似乎从紫鹃雪雁,到素玉并其他姐妹,都对她这段时间的异常有所误会,以为她不喜欢宝钗,乃至于有些嫉妒不满。
就连宝钗自己,可能都有这种感觉。她虽然日常交游待黛玉一如旁的姐妹,却并不单独与她来往。
黛玉也无心辩解。
而脂香斋的胭脂,素玉那一份儿自然也是她这边买的,但其他的姑娘,她送了一次却不好再送了。那胭脂不便宜。
贾家的买办是不会买的——哪怕他们手里每月都有姑娘家胭脂的二两银子分例。姑娘们自己只有二两银子的月银,只能自己抠出钱来买胭脂自用,自然也不会去买。
她虽然送得起,但只怕送出去,姐妹们都不会高兴。
于是黛玉也就没起这个心思了。她也知道,宝玉当初做那些胭脂的时候花费就不便宜。若是不卖得贵些,店也是开不下去的。
倒是在凤姐那里,黛玉很快看到了玫瑰香味的胭脂。
中秋节前,甄家抵京。
甄家来的陈夫人,乃是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之亲妹,来京之后,自然住在他家。不说贾陈两家彼此的交情,甄家的老太君与贾母在闺中早已相识,彼此以姐妹呼之,关系也是极好的。贾母早说陈夫人会来拜访,便果然如此,没过得几日,黛玉等姐妹便被叫去见外客。
这次三春姐妹或者说探春却没宝钗来时那么热切,虽天色已经不早,黛玉素玉姐妹两个动身的时候却还不见她们的影子。
两个人刚进贾母的房门,便听贾母笑道,“这可巧了,我与蓝妹妹许久不曾有信往来了,竟给孙子起了一样的名字。”
黛玉这才恍然记起,甄家的小少爷,似乎也叫宝玉的。这在梦中也说起过。
又听一个温柔的声音说道,“这可不是缘分么。只是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却不如您家的这位,天生带了一块灵玉来的,又小小年纪便有那番本事。日后出人头地不在话下。”
贾母谦虚两句,但到底心中得意。又见了黛玉两个,便忙引她姐妹两个见过甄家母女。
另一边,在贾政的书房里,贾宝玉一推开门进来,就看到了站在正中央的——“原本的自己”。
那张应该无比熟悉,却又似乎只是似曾相识的脸。
不管对哪个宝玉来说,这都是奇特的经历。贾宝玉听说了甄家的事情以后,也和甄宝玉一般,猜到了其中的蹊跷——以前的我,并不是我了。既然我在这里,那他就可能在那里!
只是,哪怕是在见面之前两个宝玉对彼此都没有好感,似乎也都做好了准备。此刻也不由得有一种百感交集、恍如梦中的感觉。
“我”就在面前,“我”却成了另一个人。
“他”是“我”、“我”是“他”。
谁是贾,谁是甄?谁是假?谁是真?
天底下有几个人能经历这般奇诡的事情!
贾政站在书桌后面,看着两个同名不同姓的小家伙一个站在门口,一个站在书桌前就那么沉默的看着对方,也有些纳罕。
甄家的宝玉小小年纪却也还算是沉稳——他不知道,若不是在他面前,甄宝玉能更沉稳——虽然很可惜的跑去习了武,在他看来,也堪为自己儿子的益友。和那薛家的孩子全不是一回事。这才高兴的把宝玉从他老师那里喊了来见,但还不曾介绍,这两个宝玉倒看着对方发起呆来。
心中觉着古怪的贾政咳了一声。
两个宝玉同时反应过来,甄宝玉更是差点激灵了一下——他听得出来,贾政这是有些不高兴了!
“父亲。”贾宝玉连忙赶上前行了一礼。
甄宝玉抿了抿唇——这原本是属于他的称呼。他如今却是不能这么叫了。尽管原本的他和这个父亲的感情就很疏远,说他畏之如虎也不为过。可是……到底是父亲啊!
“这是你甄家的世交兄弟,也唤作宝玉。就比你小那么两个月,如今拜在清河子道长的门下练武。我们你们年纪相仿,又都还知道上进,倒不妨多多往来,彼此鼓励。”贾政相当死板的介绍。他怎样也不会想到,这两人熟悉对方的家世,只怕还甚过熟悉自己。
而且……
——能不上进吗!?
两个宝玉都在心底苦笑。
再次对望一眼,甄宝玉首先行礼,“世兄。”以前,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已经是僧衣打扮,但那时的甄宝玉,就是这么称呼他的……
贾宝玉沉默了一下,笑起来,回礼,“我二人名字相同,辈分相同,年龄相仿,倒真是奇缘。”“奇缘”二字,说得稍显古怪,却真是他真情流露,“想来甄家兄弟也不曾取字吧?你我若各自叫声宝玉,倒是有趣。”
甄宝玉记得自己当年,虽然出了门也不免要端起大家公子的模样来,却也不曾这样虚言假笑。眼看得那张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脸露出了自己记忆中禄蠹一般的假笑,心中真是别扭得无话可说。
他不肯失礼,却也实在是笑不出来,只得认认真真的说道,“世兄说笑。前日里师父已经为我取了表字,父亲也应了,唤作‘又途’。”
这是什么意思?
贾宝玉心中揣摩了一番,到底没问出来。
“那我就以表字称呼了。”贾宝玉依然笑道,“又途这样小小年纪就孤身一人上京求学,实在是令人钦佩。只是不知……”他有些欲言又止,笑笑之后,还是问了出来,“怎地弃文从武呢?”
甄宝玉看不惯贾宝玉那与自己迥异的假笑,贾宝玉看到甄宝玉那尖掉的下巴和带了几分“武夫莽气”的模样,又哪里能看得惯!
——看看那一身胡人似的武夫打扮!
他实在是想不通,知道诏训年间的那两场大战,就有许多可以利用得上的地方了。何必如此?上战场难道是好玩的么?立了战功又如何?难道还比得上金榜题名、马踏京城的荣耀?军功最高莫过于救驾,他哪里会有这个机会!
甄宝玉这次倒是终于笑了起来,“不过是看了那八股文章就头痛罢了。说不得也只能另谋出路。”
他是真失望了,失望于“自己”的改变。
可失望之余,又不免有两分真心的欢喜。
他可以确定,现在的这个贾宝玉,也许可以位极人臣,却也一定是个禄蠹。确实,他自己也有些自惭,对于去习武这一点。但是……这个贾宝玉,在害怕战场的风险啊。他也不把那两场战败放在心上吧?只想着其中可有值得利用之处。
——这样的贾宝玉,林妹妹是不会喜欢的。
甄宝玉径自确认了这一点,就控制不住的有些高兴。
贾政站在书桌之后,看着两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开心”,也不由得捻须微笑起来。当下挥挥手说,“你们既然能谈得来,宝玉,你便带着又途到处去走走。”
——尽管这个年龄起表字实在是太早了一点,但既然已经定了,贾政就不在意的用了起来。
他完全不知道的是,便是他的儿子,将客人领了出去,避开了小厮的观察以后,脸色也骤然冷了下来。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贾宝玉道,“‘世兄’,你这样,可能保住甄家么?”
他骤然换回了“原本”的称呼。
“若说保住,尽力而为。”甄宝玉对着贾宝玉,也还是有些笑不出来,哪怕已经确认,真的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两个人了。但他还是没有说谎。他早已经确认,自己不是那等会为了宗族荣耀尽心竭力的人。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尽力而为,用这个法子?”
“是。”甄宝玉简单回答。
“……若你不行,我会想法子帮一把手的。”贾宝玉淡然说道。
直到他这句话出口,甄宝玉才终于对他高看一眼!可他没说什么。毕竟投身军旅确实是一件冒险的事,他也不敢保证,就一定能够成功。至于援手什么的……若贾宝玉不行,他又有了余力,难道不会帮贾家的姐妹一把,不会希望保住原本的至亲吗?哪怕明知道他们……
然后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是不懂应酬的手段,但是用不到这个贾宝玉的身上。
两个宝玉见了这一面,就都很明白了,哪怕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要做的事情也有共通之处,但是……难以联手!
就算是贾宝玉,他比如今的甄宝玉要“禄蠹”得多,但看到甄宝玉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他现在最挂记的是什么了。
由己及人……甄宝玉会比他多挂记的东西只多一样。
心上人。
林黛玉。
如今的贾宝玉对林黛玉倒不是多么钟情——毕竟看起来还只是一个小姑娘,而且身上也有些麻烦的地方——但贾家和林家暗中已经有了婚姻之约!他很清楚自己祖母对此的热衷程度,也知道父亲对此暗中的欣慰。唯一一个反对此事的王夫人又是他暗地里最为厌恶的——妇人之身,私下里却做下许多操纵官司的不堪之事,连累夫君。
他作为一个小辈,难道倒特意去违逆双方的长辈,把林黛玉送给甄宝玉?开玩笑!
所以,无法拉拢啊……
哪怕两人的小厮都只敢远远的跟着,压根儿听不见他们说话。但甄宝玉一字不提,他也就一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