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钗于奁内待时飞 ...
-
自从贾兰得了王夫人的“欢心”,在后院里的待遇直线上升,李纨那副槁木死灰、万事不管的性子却也是渐渐变了。倒变得有些笑口常开起来。这些时日以来,姐妹们都已经习惯了。
李纨的笑容让她们见怪不怪,但她的那后一句话……
黛玉抿了抿唇,没搭话。
探春倒是笑道,“之前林姐姐还说呢,那薛姑娘是不是个好的,要处了才知道。若当真如说的那般好,我倒要奇了,难道天下间的好姑娘,都凑到我们家来了不成?”
李纨正要说些什么,没听明白怎么回事的素玉却在一边插口道,“我才不信能有比我姐姐漂亮的人呢。”
这话天外飞来,倒把之前那几句话暗含着的许多意思都打做了虚无,一时间李纨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她手段很有,处理房里人却还能得个佛爷之名,不像凤姐那般只差没被人指着鼻子说“妒妇”了。但论口齿伶俐,那实在是万万比不上凤姐的。
惜春却在一边笑了。
她喜欢素玉便喜欢在这里——素玉的心思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比不得她姐姐心有七窍。却有一种奇特的敏锐,让她能分出那善意恶意不怀好意来。此时大约也是听出了不对劲吧。
她乐得帮朋友一把,便笑着接口,“真是不知羞。林姐姐才多大,你倒像是她已经长成了似的。你又见过几个人了?怎就知道没人比得上?”
她直接把话题岔开了。
李纨笑笑,也不好再说什么。
黛玉本来就没什么心思去想这些东西,心思还挂在那胭脂上。可李纨的情形她早看在了眼中,却还是有些明白的——便有些恼怒。
若是旁人,见着李纨如今的模样,只怕会当她因着儿子受宠而高兴,但黛玉自然知道并非如此。
对李纨来说,贾兰就是她唯一的倚仗。她固然因着宝玉受宠而不平衡,但绝对不会因此把贾兰送到王夫人贾母身边讨她们的欢心。
如今王夫人对贾兰伸手,李纨这是心慌意乱而不是高兴。这才顾不得自己守了那么些年的“心如古井水,波澜誓不起”的形象,有所作为起来。因为她首先得保住自己的儿子!
黛玉曾担心过,宝玉的进一步受宠会让李纨更加不高兴,从而做出什么事来,影响姐妹们的相处。谁知事情有了出乎预料的发展,结果却是没有太大区别。
李纨在向贾母靠拢,这也就罢了。凤姐也是因为贾母才和她交好的。可和凤姐只是想讨贾母欢心,自己还付出了真心不一样,李纨……
这是在挑动她和宝钗相争么?因着府中之前出现的关于宝钗的传言,她发觉了什么?
黛玉在心中叹气。
她实在是厌恶了内宅争斗,可惜却是脱身不得。甚至就女孩子注定的命运来看,是一生也脱身不得。
——所以,羡慕湘云啊。不管以后变得如何,她至少有这么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候。看不见,看不到,不也是幸福?
李纨见过贾母,到底还是到王夫人那里去了。她是要先帮着王夫人招待薛家一家子的。贾母虽知道薛家的人要来,但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和平日里一样的拉些家常。
过了一些时候,便有人禀报说王夫人领了亲戚来见。
薛家唯一的少爷薛蟠,自然是去见了贾政。而到王夫人这里来的,则是薛姨妈和薛宝钗。虽比梦中来得早些,但宝钗给黛玉的印象还是差不大多。
——不能不说,王夫人那喜气洋洋的模样是有道理的。
宝钗不论为人如何,容貌当真是上上之选。脸若银盆,眼似水杏,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朱。更难得的是,她长得虽好,却不张扬。衣裳首饰俱是简单,人却举止娴雅,一言一动之间尽是大家闺秀气度。
她跟着母亲拜见贾母,贾母看着喜欢,问了一些家常问题。她答得丝毫不错,却也不曾多说一字一句,还不给人木讷之感。
薛家乃是皇商,虽沾了一个“皇”字,好歹也还是“商”。除却黛玉之外,几个姐妹虽不至于因着这个就瞧之不起,却也实没料到竟有这番气度。
迎春当下就露出了几分喜色来。
现在的黛玉不如她梦中那般只和宝玉要好,因着那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时常闹出点事儿来,平时大抵还算是恬淡平静。迎春便也乐意和她说说话,但称不上是多么要好的。毕竟黛玉与她的志趣全然不同。迎春也觉得她和自己的两个妹妹一样,年纪小小,心思却都有些深,让她弄不大懂。
宝钗看着却甚是可亲,年纪又相仿,她不免就动了结交的心思。
探春注意到王夫人脸上的喜色,更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宝钗的稳重也甚得她心,她心里就不免暗暗思量起来。不过,在探春看来,宝钗终究是要进宫的,看她这品貌,只怕也很有一番作为。只能说她的嫡母是真的不喜欢黛玉,倒不等于宝钗就可能成为她的嫂子。
——探春是个心思长远的人。她也不喜欢这般思量谋算,可既然不是男子,便无可奈何。总得如此。她日后会嫁出去,嫁得好不好全看王夫人。可王夫人终究不会真的在意她,所以她日后想要娘家的依靠,哥哥嫂子是很重要的,嫂子又尤其重要。
倒是素玉惜春两个,她们两人都一眼就觉得宝钗就是那等标准的大家闺秀,出于不同的原因,几乎是在同时失去了兴趣。
宝钗接下来的作为似乎也证实了她们的看法。
坐下来后,难免要介绍姐妹。
和黛玉素玉来时还要三春姐妹先开口不同,宝钗在介绍时便能自如的说上两句。亲切大方,丝毫不觉是在奉承,却说得姐妹几个多半心中舒坦。
黛玉此时已无比较之意(梦中真是有的),一路看来,也不免心下叹服。说宝钗会做人,那真是不假。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把她们的性情大致看明了吧?更重要的还是够主动,会交际。这却是她做不到的。
上面贾母也和王夫人薛姨妈在说话,问王夫人接风宴可准备好了——那自然是摆在王夫人院子里的。又问薛家此次进京一应物什可曾齐备。
后面的话薛姨妈还没答,她老人家自己又把话给岔开了。大概是已经得到了答案吧!
薛家到底是皇商,在京中也无根基,若是住到自己家里,那据说无法无天的儿子薛蟠是否能拘住不谈,重要的是,根本就不会有多少参加京城上流社会交游的机会。
所以在黛玉的梦中,便是到了薛蟠娶亲,薛家都没有搬出去。
他家在京中虽有院子,却是始终不曾整理。后来更是租给了别人。
“我这老婆子是个喜欢热闹的,巴不得多几个女孩子在眼前才好。也亏得这几个孩子年纪都小,我还能养几年。姨太太在金陵住了那么些年,可知道甄家?”
贾母这话题转得有些怪异,薛姨妈却也不好不答,“如何不知。只我们家和他们家没什么往来罢了。”
贾母便笑道,“甄家有个小孙子,年纪轻轻的,倒是上进。就在这京中求学。她母亲心中担忧,兼且他家大姑娘二姑娘也都该选亲了,便说是今年也要上京。说不得也要到我们家来走走。只怕你们倒要在我这儿认识认识了。日后若是回了金陵,也多一家人可以来往。”
薛姨妈失了丈夫,领着一双儿女上京,一心为他们求个前程。虽口上说是走亲戚,其实并未想着回金陵。一时间便有些摸不准贾母的意思,唯有笑着应是罢了。
等到她带着女儿跟着王夫人去接风宴——三春也跟着去了,黛玉姐妹却被贾母留下——贾政和贾母方接连着传信说留客,薛姨妈这才松了口气。
虽说如今贾家日渐式微,她们的兄长王子腾却有些官运亨通的味道。但王家根基更浅,交游到底是比不上贾家的。这个不谈,王子腾作为嫡兄,和她们这两个庶妹也不过就是面子上的亲近。那做嫂子的,薛姨妈也不指着她上心。故此她本意就是要留在贾家。且又望着贾家那个传说中的小神童能影响薛蟠,有贾政贾母一留,她便顺势带着一家子都留下了,就住到了荣国府东北角的梨香院里。
黛玉虽不曾听薛姨妈并宝钗在贾母那儿说得,但自贾母房中回到自己房间时,果见已经有些金陵土产送到了房中。与她梦中丝毫不差。可知这一次,薛家母女两个在来前也已经知道这贾家有什么人了。
然后,她们既然要住进来,估计也还是会如梦中一般,将贾家的上下都打点一遍的。再收到东西的时候,便不只是姑娘们了。
果然过了两日,薛家便以宝钗的名义,上上下下又送了一翻礼——见面礼。
这次就不是土产了,而是考虑到了个人的喜好。至少在姐妹们中间是这样的。黛玉便收到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素玉跟着惜春两个喜欢学画,便都收到了一盒上好的雪浪纸,一套画笔。
惜春倒还罢了,素玉虽本来对宝钗并无多少好感,但收了这份礼,倒也承情。过了两日还来问黛玉,只问她们怎么当初就没有做这么一套。
黛玉只得告诉她,她们两个是被接来孝顺长辈的,而宝钗却是来做客的。自然不同。素玉虽听了进去,但到底还是从黛玉这儿多拿了些银子,黛玉听得,她此后打赏之类的事情也勤快大方了许多。
不过,这些事情黛玉听听也就罢了,总没放在心上。素玉这样,又不是“学坏”。她心里惦记着胭脂的事情,并连贾宝玉回来后见到宝钗时是什么模样都无心去管。
只是不管多挂心,依然过了几日方得了消息——那新式的胭脂极受欢迎,正要推广开来。而且,这新式胭脂的制作者,原本是一个富家公子,此时已经将脂香斋盘了下来。
脂香斋的新主人,姓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