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三十四章 风刀霜剑严相逼 ...
-
宝玉是受宠的公子,而且眼看得功名在望。那几个婆子做了从来没做过的搬书的活计,便是心有不满,也不敢说什么。等到紫鹃拿出钱来——她们还是第一次拿到黛玉的赏钱——不由得惊诧万分,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只得陪着雪雁又把装书的箱子搬到了一边的厢房去。
黛玉素玉姐妹的大件行李都是放在那儿的,倒是成了临时的库房。钥匙一般都由雪雁或者紫鹃拿着。就是素玉身边的清鹭碧鹮要拿东西,也得找她们两个。
黛玉又让紫鹃接了珍珠晴雯两个的匣子,略想了想就明白了,笑道,“不过就是这点小东西,也要你两个大丫鬟亲自捧了来。想来不是无事来的。”
“无他无他。不过是有了这番送书之情,叫她二个日后来找你问些学问上的事情的时候,教你不好推脱罢了。我住在外面,不比这儿。没有这个由头,又不是跟着我来,平日里她们连个走动的地方都没有。”宝玉恳切的说。
黛玉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理由。
话说回来,在这贾家,愿意教丫鬟们认字的人,大概也只有她了吧。毕竟三春她们,自己就算是喜欢读书,也不敢表现得太明显的。唯有她,都掏出这么多银子来买书了,怎么看也不像是会担心王夫人的想法的人。
不过……
教晴雯也就罢了,教袭人她可不乐意。便是不说梦中……
“我记得你说过,今年媚人是要出去的。珍珠不是要接手管着你的房里么?还有这个空闲?”
尽管宝玉住得远,不如梦中来往得多。但黛玉还是隐约注意到了,自从湘云说的,媚人斥责了珍珠一顿以后,宝玉对媚人就逐渐不满了。这看他最近多半是带着珍珠晴雯出门的这一点,就能明白。
黛玉并不觉得,这和珍珠无关。
而听到她这样回答,宝玉也是一呆。他是个聪明人,立刻就听出了黛玉的意思——黛玉没有如他想的拒绝或者答应,而是愿意接纳晴雯而不愿意接纳珍珠!
为什么?
跟在宝玉身后的珍珠听见这个答案,也立刻就微微一皱眉。但她反应很快,低下头去掩饰了自己的表情。
宝玉正糊涂间,素玉连着三春姐妹一起来了。远远的见到黛玉,素玉便大声问道,“姐姐,你买的书到了?据说几百卷,几个箱子呢。在哪里?”
黛玉无奈,待得她走近了才说,“雪雁拿去整理了——便是云妹妹也没你这么咋咋呼呼的……”怎么就说不听呢?
素玉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连忙朝厢房那边跑过去了。
黛玉更加无奈。
郑御史事件之后最大的后遗症在这里——素玉认识到,自己有些想法和姐姐是不一样的。偏偏她又和所有林家人一样很有些倔强,便干脆努力的避开和姐姐意见不一样的地方,只当没有这些东西。要说这也是她好心好意,想要维护姐妹情谊的意思,却让自诩有教育妹妹责任的黛玉头痛至极。
三春却自然是没有跟着素玉走的,径自过来见礼。虽说她们也是因为对几百卷的大部头好奇,来看热闹的。
黛玉看得出来,她们都有几分羡慕之色。毕竟她们三个都比较拮据。便是不拮据,也不敢这样“大手大脚”的买东西。
不过,宝玉眼看功名有望,却还是和姐妹们亲近。又肯接黛玉的托付去买书,这点还是让他的姐妹们都很高兴的。
只是宝玉此刻未必有和姐妹们寒暄的闲情逸致。
他虽说是带着珍珠晴雯来熟悉的,但黛玉已经看出,他可能还另外有些事情。姐妹们一来,他就不好出口了。也只得和姐妹们聊起来。面上倒也看不出什么不满不奈。
此时大家的注意力自然都在《太平御览》上,宝玉也就说起了这件事。照他的说法,有了这个好的开头,这印刊宫中珍藏的那些大部头的事情,还是要继续下去的。毕竟这是教化的善举。最后的目标,就是《永乐大典》。有了《太平御览》的好开头,已经不至于有人怀疑他们会亏本了。
探春难免笑着问了声黛玉,问她是不是要一部部的买下来。
黛玉倒是很坦然的点头,告诉她,那是肯定都要买的。
这样的话,令问出了问题的探春也有些惊奇。却是不好说什么——黛玉说到底是来做客的,别说贾母不反对了。就是贾母反对,黛玉要把自己的钱花在哪儿,谁能说她?
只是探春心中到底还是有些奇怪。
她冷眼看来,发现林家两位姑娘的钱多半都掌握在黛玉的手中。可黛玉却比素玉还不会做人!素玉不那么受宠,倒也没有什么婆子媳妇求到她这里来,但她和她那两个大丫鬟,日常的赏钱并其他花费却是拿捏有度。加上年少活泼,在下人们中间还能得到一些赞誉。
黛玉能花那么多钱去买书,却……
探春自然不知道,素玉唯有在这方面,是黛玉不愁的。黛玉倒不指望素玉和她一样——便是原本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也被磨挫得没了——在大宅里的处事之道也和她说过一些。清鹭碧鹮又是贾敏调/教出来的,有她们的提点,素玉自然进步飞快。
女红是这样,在这方面也是。素玉大概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对她的日后很重要、有好处,所以便是性格跳脱,也能按捺下来去学习。
“搬了几箱子的书进内院啊……”听见洪勋说起贾家下人们盛传的事情,宝玉哪怕还泡在让人痛苦不堪的药桶里,却还是露出了一个真心的笑容。
好歹这药浴已经泡了那么久,宝玉也算是熟悉那份痛苦了。但洪勋很清楚那药浴折腾人的程度——那是万箭穿心的感觉啊!也习惯了自家少爷泡在里面的时候最多只能说是“镇定”的表情。此时见他居然露出了一个笑容来,不由有几分惊悚。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对于贾家,包括那贾宝玉在内,他家少爷在意倒是在意,但却还谈不上有多关心。唯有听见那寄居的林家大姑娘的时候才会有几分真切的关心高兴。
之前他听得那些下人们议论,说那林大姑娘小家子气、穷酸、清高自许之类的话,虽觉得似乎有些矛盾,却还是当了真,跑回来告诉了他这个小主子,结果这小少爷习武日晒也没晒黑的脸当场变得和锅底一般!
可到底为何会如此……他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了。就和之前的一大堆事情一样。
——这样一来,总不至于还说林妹妹白吃白住、身上没钱了吧?
和自己的亲随相反,宝玉却是相当喜悦。
他做贾宝玉的时候,是个懵懂之人。又或者只是不敢睁开眼睛去看——在贾母去世之前,他还满心以为,便是满院子的姐妹姑娘都散了,也总能和黛玉袭人相伴一生。
黛玉在贾府的处境,他不了解。虽然听过黛玉的自伤自怜之辞,却也总当她病着,心情不好才那么说的罢了。黛玉手头宽裕得很,比他还要宽裕得多。老是帮她买书买小东西的他再清楚不过——毕竟有那样的家世嘛!
袭人对黛玉的排挤,他不了解。心里面虽然已经隐约有了猜疑,但他倚重信赖了那么久的珍珠,虽说不是他的知己,他也不愿想象,那居然会变成鱼眼珠子。
直到贾家被第一次抄家,贾母去世,一切急转直下。
尽管就在贾母去世前,他还在她榻前,听见贾母将黛玉托付给了他的父亲还有他。
忽然间,连他都能听见院子里那些丫鬟仆妇婆子的议论了,一个个都说黛玉在贾家白吃白住、还要贾家花那么多的珍奇药物养着,贾家现在自己都凑不过手来了还要被她拖累,那就是个灾星,可父克母克亲戚的……
他的母亲,对黛玉的态度也一下子坏起来。黛玉那儿的待遇就更别说了。她平时吃的药还有补品,总没有连这个也自己去买的道理,于是一下子就接济不上了。
他一直都以为对黛玉敬服的袭人竟也明目张胆的转了口风,对黛玉的境遇视而不见的说起宝钗的种种好处来……
黛玉是病死的,可也是被逼死的。
在过世之前,她从来都不愿意求饶。甚至本来还对王夫人保持的小辈的恭敬的她,在他的母亲、她的舅母明确的表现出了厌恶之后,没再以小辈的身份说过一句好话。
他却什么都做不了,想要帮忙却无能为力。
他的钱掌握在袭人手里,他身边没有任何朋友能在这个时候做什么。
他只能看着、哭泣,然后终于看见了许许多多原本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他贾家吞了林家的家产,比如说他母亲讨厌黛玉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比如说袭人甚至曾经在他面前排挤过黛玉他都可笑的不曾发觉!
可直到他成了甄宝玉,在两个月之前,他都还不知道,原来贾家下人对黛玉的非议居然这么早就开始了!
贾家的下人本来就那么胆大?还是他原本的母亲的纵容?
他不知道。
宝玉看到那现在的贾宝玉那一系列作为就知道了,贾家这次不会败落得和他记忆中一样惨了。因为那个贾宝玉比他还要积极很多。
至少他明显在想着挽回贾家的颓势,他却只想着保证甄家不要彻底败落,保证那些女儿家,不要落得和他原本的姐妹一样的下场。
唯有黛玉……
好心情一直维持到宝玉从药桶中起来,擦干身子穿好衣服——这时候却是不能洗澡的。虽然味道不好,但宝玉倒也忍得习惯了。熏香环绕的日子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
虽说贾宝玉借严家之势的做法让他颇为不喜,但能让黛玉用事实驳斥那些非议的效果还是让他很高兴的。
不过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如今他练武已经有一段时日,耳力颇有长进。加上风向的问题,在洪勋告辞,开门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分明听到了女儿家的哭声远远传来。
一开始他还有些皱眉不解,但转眼就明白过来了。
这云独观哪里有什么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洪勋花三十两银子买下来的那个郑均。他敬她无论如何也是书香之后,不曾改她的名字。
这几个月来,郑家御史的女儿只是在这里很沉默的干着活,似乎已经对这个结果很满足了。宝玉又忙,也拿不准她到底是什么性情,但真没料到她会在这深夜中哭泣。
他坐不住了。
顾不得身上还有些酸软,连忙整理了一番衣服站起来,“等一下,洪勋。你该听过的,难道那位郑御史的女儿竟都在晚上哭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