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的身份有问题,这个倒是可以肯定的。毕竟她表面上寒微的出身和惊人的待遇说明了一切。本来红楼梦已经把这些东西隐去了,没有说明也没关系。可是本文随着两个宝玉的奋起和交锋,红楼的走向会颠覆不说,也注定要涉及到很多政治问题。
于是……只好自己编造了。
话说,顺带也在这里说明好了,后期的黛玉是要走出闺阁的。她实在是不适合内宅争斗。适合了,也就不是她了。(要是雷这个就早点跳出去吧,别日后扔砖头……)
可是啊,历数中国历史,可以发现一个结论——所有在历史中有所作为、走到前台上的女性都是嫁了人的,而且,基本上无一例外的,不是丈夫死了,就是丈夫身体差劲或者懦弱无能。
在那个时代,能够不以“贤妻良母”的身份去要求妻子的,能有几个人呢?
宝玉有一点,很多人都认为是懦弱无能,偏我认为这是他的优点。(虽说他的性格是有些懦弱没错,可不体现在这里。)
那就是,宝玉的心中基本上从来没有任何“我要去保护某个女孩子”的想法!(至少我没见到过)
这是优点?
是,这是优点。
至少我这么认为。
——当一个人起了“保护”的念头以后,其实就已经把“被保护者”和“被保护的东西”理所当然的放在了依附者、所有物的位置上,而把自己摆得更高。
认为女孩子 “钟灵琉秀,胜过男子百倍”而认为自己“不过是个须眉浊物”的宝玉,指责他不去保护,岂不是首先就否决了他的基本观点吗?也首先,就把自己放在了依附者而非平等的位置上。
诚然,在那个男女地位差距绝大的年代,这样的宝玉是完全理想化的。哪怕他的见识、举动并未超出他的身份之外,但他依然是理想化的。理想化在现实中往往要悲剧掉,这个是没办法的事。
于是本文都只好让他现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