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何须耕织忙 ...
在贾家,除了那些女孩子,以前的甄宝玉只对两个人没有恶感。一个是贾母,一个是贾政。
这全由于记忆中送贾宝玉回家时的经历。
那时贾母已经去世,那时的甄宝玉没有见过她,却知道她最是宠爱宝玉,也是宝玉黛玉的避风港。而且很重要的是,她和当时对他表面客气感谢暗地里不屑只想赶走,生怕他这个罪官之后牵累到贾家的王夫人非常不合!
而他不讨厌贾政,则是因为他知道,贾政是荣国府彻底败落的时候,贾家一众大小官员中,唯一一个找不出有仗势欺人经历和罪状的人。虽然被牵连、贬官、流放,为人还有些迂腐以及种种麻烦,但宝玉对这种能在某些特殊地方保持清白的人,还是有所敬意的。虽说贾政能保持这种清白,是因为他对银钱和后宅的许多事压根没概念的缘故——这种富家子弟和文人的综合症,以前他也有。
加上贾宝玉的身份必须要尊重父母,现在的贾宝玉就是对王夫人也有表面上的敬重。对贾政就更是多了一份比较真心的亲近。
贾政提醒他失言,甄宝玉立刻就低下头去。
可贾母却很高兴,“好,好。真是好孩子!你有这份心,我就不知道多高兴!我们贾家是武将出身,你父亲本来当初想考科举,偏皇上又降了恩旨。他虽不说,我是知道他心里是有些遗憾的。你可要给他争气。”
贾珍和贾琏愣了一愣,对视一眼,也连忙在脸上堆满了笑容,附和起来。
贾宝玉虽然日后必然是要分出去的,但若是有了成就,却也是贾家的宗族之幸!
黛玉就在下面那桌坐着,不至于被贾珍贾琏挡了视线。将众人的表情都看在眼中。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看了表情强作愉快,却不说话的王夫人一眼。
邢夫人正笑着对王夫人道,“二太太可真是好福气啊,生了这么个争气的儿子!”
——可眼中的幸灾乐祸,那是掩都掩盖不住!
素玉注意到这一点,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黛玉也觉得奇怪。
虽说不在一桌,可就黛玉以前对宝玉的了解,他是极为孝顺王夫人的。乃至于到了有些愚孝的地步。压根儿就不敢对王夫人说“不”!她相信现在的宝玉不会这样了,可哪怕不是一桌吧,他怎么能光说让老太太高兴呢?王夫人也才知道这件事啊!
黛玉心中有些不解,却也不愿再看王夫人邢夫人。她自然知道除了贾母之外,还有谁会为宝玉的这番作为真心高兴。
于是便转了目光去看下一桌。
那一桌李纨陪三春坐着——宁国府的贾蓉之妻秦氏和凤姐本来该在再下一桌,不过她们都在后面忙碌,并未上席——三春的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喜色。只是……李纨虽也笑着,眼神却有些沉郁,只看着贾兰。
贾兰懵懵懂懂的看着叔叔堂叔族叔们,显然不是很理解这怎么回事。他显然没有注意到,在灯光的映照下,他母亲的眼神……有点儿糟糕。
李纨的公案,黛玉也有些明白。
她倒是符合王夫人的选媳要求,可王夫人一直觉得她“妒”,又有些怨她没照顾好贾兰。虽也懂些诗词,但人物品性又够不上贾母喜欢的标准。日后在宫中出头的元春,在家里时也和李纨的关系不好。
所以在贾府,少年丧夫的李纨处境就有些尴尬。
也就……难免有些怨恨。
其实王夫人和贾母再怎么不喜欢她也不至于迁怒于贾兰这个贾家的嫡系子孙,何况对李纨,至少贾母没到“埋怨”的地步。可李纨一边埋怨她们对宝玉偏心,一边又把贾兰拘着,非正式场合几乎就不让贾兰出现在她们的面前讨欢心。
凤姐作为贾琏的妻子,荣国府正宗继承人的妻子管理贾府本来是天经地义——何况她还受到王夫人的掣肘,又不是能够随心所欲——李纨作为寡妇官面上的待遇又几乎与王夫人平齐,可她依然迁怒凤姐。
如今见李纨的眼神,黛玉心里就有些嘀咕起来。
在梦中,因着宝玉不爱读书,贾政对宝玉是严厉加失望。加上隔代亲,对贾兰那真是钟爱至极,胜宝玉百倍。即便那般,李纨都有不满。如今贾政也一般的喜欢宝玉,李纨心里只怕要更不平衡了……
黛玉倒不如日后的甄宝玉一般,知道贾府败落后李纨母子两个可能有的行径,故此只是心里有些嘀咕,倒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毕竟李纨和她不亲,贾兰和她几乎没有来往。
如果宝玉还是以前的宝玉,那她倒是会帮他留意一二……
黛玉虽然不愿意卷进贾家的内斗之中,可她受贾母庇佑,天生就有了“派系”。凤姐几乎就是因此才与她交好。可既然已经亲近凤姐,黛玉自然原本就因着李纨对凤姐的态度,而有些不喜欢她。
宝玉要去考童生试,这对贾家来说是一件大事。
对于日渐奢靡衰落的贾家来说,如今的官身不是“世袭”就是“恩萌”,真没有一个正经科举出身的!
如甄宝玉所说,荣国府一开始就没能有机会成为武将世家,历代荣国公都身兼武职,可结果都只是安享荣华而已。而恩萌的文官呢?在士林之中,那是真的有点儿不上台面。
所以说起贾家,局外人往往能看出末世之兆来。
尽管贾家人多半都不这么认为,可能有机会出一个科举出身的文官,那依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何况,这个要去考试的宝玉,还是天生就带了一块玉的来奇特孩子,又深受贾家辈分最长的贾母的喜爱呢?
这两日,除了凤姐秦氏等还在为节中的各项事务收拾的,几乎人人都在讨论这事。就是素玉,也问黛玉,“也不知道苍玉有没有这个本事?”言下还是颇为佩服的。
一日在李纨房中做针线,惜春都忍耐不住的问了黛玉,“林姐姐,都说你爹爹是探花出身,素玉也说,姑父教你的时候都用四书启蒙的。你总比我们明白些。若你说,宝玉能不能考过?”
这个问题太突兀,以至于黛玉都愣了一下。
绣针几乎都扎到了手指上。
过了一会儿,黛玉才浅浅的笑起来,“父亲可没教过我如何去考试,况且,我也不曾见过宝玉的作业,如何知道他写文的水平如何?”
她轻巧的带过了这个话题,心中却是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能考过的。他又不是真的只有八岁!而且……
和此后的乡试、会试相比,童生试要容易太多。在梦中,宝玉虽说从来都在姐妹们的诗会上表现得不够出色,但黛玉知道,那是因为他那时心不在焉。他总是更愿意去关注凑在一起的姐妹们,而不是聚精会神的写诗。
他是有那个才气的。
否则不会在初见的时候,就说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的话来——他七岁时就已经有了相当的阅读量和自己无法从老师口中得到的独特见解!他的老师,难道会说后世经典都是“杜撰”么?
那个时候的宝玉,只是无心向学,讨厌八股。
若是认真起来,黛玉并不怀疑他能成为一个出名的才子。而且他现在人情世故皆通,想来也不至于犯技巧上的错误。
在梦中,林如海病重之后,黛玉回去侍奉。
林家已经后继无人,而巡盐御史又是一个太过重要,太受人觊觎的位置。故此林如海要因病致仕在家,免得身故之后,孤女受人欺侮。
可致仕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里面牵扯到的事情一样不少。林如海上了好几道折子,才最终成功。
那个时候,林如海已经病骨支离,有些支撑不住了。黛玉虽然悲痛,却总比父亲好些。所以那些折子的写成,黛玉也有一份功劳。甚至最后一份折子,是林如海细细的说了许多朝中之事以后,由她代笔的。
那件事情让她明白——如果折子是一份回应皇帝疑心的答卷,那么把握皇帝的心情很重要。
而且交接的时候也是,要整理的东西实在是很多……
假使宝玉来问黛玉,黛玉其实有不少东西是可以告诉他的。但现在的宝玉绝对不会这么做。黛玉也没有这份心思,只是这时她因此及彼,她回想到梦中之事,诧然发现,如果撇除那时因为父亲病痛而悲痛难抑的心情,那时做的事情其实相当有趣。
碰触到了是更广阔的天地。
一时间,黛玉竟有些出起神来。
得了黛玉的回答,惜春却是有些失望的叹息了一声,“是呢。林姐姐就是饱读诗书,也不会知道那个。”
探春笑道,“以前都不知道四妹妹这般关心……”她没有说完,抿嘴一笑。
惜春也有些不好意思,就垂下头去绣花,过了一会儿才笑道,“若是宝玉这次考过了,可不比过世的大哥哥还要早了几年么?”
她到底年纪还小,虽然聪敏,可思虑还不周全,之前问了一个不大靠谱的问题,便光想着转移话题了。一出口竟是提到了贾珠的身上。
黛玉心神一凛,她本来就还没把注意力放回绣架上,闻言不由得去看李纨。
果然,原本没有表情的李纨,瞬间就变了脸色。
这一章的章节名……我该说是断章取义还是什么……
顺带呼吁一声,本来本文的追文者就少,既然追了,好歹吱一声呀!点击数已经很可怜了,上了“你看不见我榜”更凄惨,看数据的话完全没有受到安慰的感觉的说,泪……
最后,我才发现这文出现了第一张霸王票,很抱歉居然发现得这么晚,迟来的感谢一声in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何须耕织忙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