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陕西的流寇李自成,哦,不,现在应该叫大顺皇帝闯王陛下了,他此时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心情
春风得意啊,严重的春风得意。用了17年的时间,自己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草头天子,手下也有那么四五个能人七八杆好枪,在西安城里一呼百应,这样的日子实在是以前所不能想象的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俗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意思是说米脂的女人皮肤都很好,又白又细,一点都不像高原上的女人。可是我们这位米脂的大老爷们则一点也没有继承这些女子的优点,不光他满脸横肉的不怒自威,就连他手下的几个兄弟也都是五大三粗的大汉。他原本是陕西府的邮递员,也算是大明朝的国家公务员,但那时候的公务员非但没有国家补助,反而还要倒贴钱来捐军饷,一来二去的就能得李公务员变成了国家的赤贫。崇祯元年,陕西大旱,一些活不下去的农民就商量准备造反,大家都投奔一个号称“闯王”的叫高迎祥的家伙,这厮闹了没几年,在帅众攻破凤阳一把火烧了祖陵和当年太祖皇帝出家的皇觉寺以后就挂了,他这一去,手下的两员大将立即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进攻黄河流域,一派主张进攻长江流域。这二人历史性的分道扬镳之后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为大明朝的最后覆灭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两个人,一个叫张献忠,一个就叫李自成
崇祯初年的流寇,本来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无奈流寇就是有流寇的一套理论和办法:朝廷带兵讨伐我,兵少我就战;兵多我就进山躲;兵再躲我就假投降。兵部右侍郎杨鹤一直主张招安,而陕西几大流寇无一不都接受过招安。无奈流寇的天性招了又反,让杨鹤和小朱同志很分特,主战派就这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是当时朝廷的精锐部队全在关外,而且自从崇祯三年袁崇焕督师被凌迟之后,经常出现大规模的士兵成编制的投降女真鞑子和流寇的事情,慢慢的,在崇祯初年还能被像兔子一样满山撵着跑的流寇在崇祯十五年之后就变得势不可挡了
实话说李自成并不想和明朝彻底决裂,在他打下整个陕西之后他就觉得很满足了。他希望能与明朝划江而治,但他手下那些人就都不这么想了,在牛金星宋献策的鼓动下李自成不得不犹犹豫豫的向北京进兵。刚过黄河,就遇到了大明的最后抵抗——代州总兵周遇吉,此人乃袁督师部下,麾下的关宁铁骑对抗女真可能有点吃力但对付流寇则完全是没有悬念。在宁武关对抗李自成长达一个月,李流寇,这时候已经是李皇帝了,动用了人海战术,损耗上万兵力终于打破宁武关,屠城之后老李就开始打退堂鼓了,他觉得一出了陕西,原来牛哄哄的军队立即变得不怎么牛逼了,还是先回去的好,而且前面路上还有大同、阳和、宣府、居庸,要都是像老周这么牛的主,自己等到了北京也就剩一个人得办暂住证进城当民工了。牛金星宋献策看到战况的惨烈也没再坚持什么。就在老李已经准备撤军的当口,明大同总兵姜壤、宣府总兵王承允降书到了,这一下,前方已经没有什么抵抗了,老李不由得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宋献策说的那样是什么“天命所归”,于是一鼓作气,到崇祯十七年三月(或者是永昌元年三月,这其实是一样的,完全取决于你选择哪个堂口),山西已全境落入大顺政权手中。此时另一路偏师,也拿下了保定,大明天子的南逃之路已经彻底断绝了
事到如今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当时老李真的退兵了,历史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应该说,老李是那种典型的小富即安型的农民,他没有刘邦朱元璋那样的政治眼光和头脑,甚至没有一手颠覆了唐朝的黄巢那种勇气都没有。他提出得口号“不纳粮”应该可是算是最早的共产主义雏形,但没有相应的经济措施,在陕西的时候是抢大户,等以后进了城则是抢大臣。这也是他日后面对女真所表现出极低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他仅仅是适合破坏而不是建设,而牛、宋之流又一直以为只要打下北京一切就万事大吉,但打下之后要怎么办能怎么办则完全不是他们所能思考的,他们始终像元帝国的领导者一样拥有一种“客居”心态,能待一天待一天,待不下去了卷了就跑一直在主导他们的思想。传说中李自成离开北京带了上百万的银子,这也是后世武侠小说中“闯王宝藏”的原型了
三月十一日,巡抚朱之冯自刎;三月十七日,居庸总兵唐通降;而且早在二月底,那个“代朕亲临”的李建泰也已经被擒获了。一句话,北京城实际上已经落入李自成的掌握里
这十几年的军旅生涯,让李自成对危险有了一种敏锐感,越是接近北京,这种感觉就越是强烈。在昌平,他看着细雨中的北京城,愈发的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前日,他已经秘密的派投降太监杜勋进城去找崇祯谈判,这次提的条件更低,仅仅是朝廷封他为陕西王,赏银100万两,“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招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这个条件已经很低了,老李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选择议和可能真的体现出他对将来未知命运的一种深深的忧虑
杜勋回来,告知崇祯拒绝和议,老李摆摆手,一声叹息,是对大明王朝,还是对他自己,恐怕就只有他才知道了。攻城开始了
三月十八日,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到下午外城即被全部攻占。当晚午夜,大顺军攻入内城,至三月十九日晨,太监王相尧以宣武门,兵部尚书张缙彦以正阳门,戚国公朱纯臣以朝阳门迎降,北京内城陷
十九日中午,李自成头戴毡帽,身穿浅白色丝绸衫,座下乌骓马,由牛金星、宋献策等文武官员陪同进入北京城。事前混入北京城的密探已放出谣言,凡迎接李自成,愿做大顺臣民者将得赏银五两,因此市民焚香举旗,列队而迎者甚多,其中还不乏一些急于在新政府中谋取一席之地的旧官吏
李自成志得意满,得意洋洋,行至承天门,他手指牌匾说:“我若一箭射中中间的天字,则天命所归,必能一统天下。”一箭发出,射到了天字下方,李自成惊讶不已
一统天下还是天下大乱?冥冥中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