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题记

      我们的先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两者按顺序依次错综搭配,组成六十个序数来纪年,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年为一个轮回。今年是2006年,也就是农历的丙戌年,去年2005年是乙酉年,前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按照刚才提到的六十年为一个轮回的说法,往前推60年还是甲申年,那就是公元1944年;再往前到1884年同样还是甲申年,就这样,一直往前推6个60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我们对这个甲申年也有一个特别的称呼,我们称之为——崇祯十七年

      一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中都凤阳地震,天下大哗

      此时的京城里,过节的喜庆并没有遮住人群中的那一丝丝慌乱。有人说陕西的流寇已经称帝了,并向皇帝下了战书,要在开春之后一绝胜负,赌注则大的惊人,是整个大明的江山;也有人对这种悲观的思想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大明皇帝奋起神威,无论是流寇还是辽东的鞑子都将会灰飞烟灭;但更多的人则是心惊肉跳的过着平常的生活,并暗暗祈祷战乱不要来临。但是,越来越多的官宦人家开始悄悄转移自己的家产,连守门统领太监曹公公也指使自己的手下开始偷偷的搬家,难道战乱真的要来了吗?

      永乐年间修缮的皇城位于北京城的最中央。南承天门北神武门的高高的城垛象征着皇家的威严,皇城西北不远处修于金代的海子更是将神话里的三山都搬了进来,希望皇帝也能在此得到神仙的惠顾,能够身心健康的万岁万万岁。如今,孤坐在皇城奉先殿里的年轻皇帝则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在他面前,是整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这十七年来没有一天不在试图努力让国家恢复正轨,完成自己“中兴”的宿愿,他罪过己、拜过佛,求过祖宗,甚至还改信过天主,可是,在越来越严峻的事实面前,他越来越有了一钟无力感

      他今年三十四岁,可是看他的脸色却比实际年龄要老了许多。他是神宗皇爷的孙子,光宗皇考的儿子,熹宗皇兄的弟弟,按照太祖朱元璋先生留下的给燕王系的那句谱名“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他的名字叫作朱由检。十七年前他哥哥朱由校去世,按照董仲舒的“兄终弟及”的说法,他登基作了大明帝国的末代皇帝。如果说当了末代皇帝就已经够让人扫兴的话,那么当这个皇帝很有雄心但偏偏斗不过命运则无疑是一场悲剧,而现在,这场悲剧,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了

      昨天,他刚刚从太庙回来,耳中似乎还在响着他在祖宗牌位前的喃喃自语:祖宗有灵,不孝孙嗣皇帝由检无能,自皇祖,皇考,皇兄手中接过这千钧重担以来,十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天下,以求中兴我大明江山。奈何外有女真入寇,步步紧逼。国内盗贼四起,祸乱社稷。以时局问诸臣,竟答:“团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此皆皇祖,皇考,皇兄所遗,国家所仰仗之大臣乎?十七年来,国势日益艰难,太祖高皇帝所创之基业一旦失去,朕有何面目复与祖宗相见?太监王承恩悄悄进来,提醒皇上要去上朝了。小朱同志收了收心神,缓步往前走去,是啊,上朝,也是是该讨论一下南迁的事了

      南迁,也是是目前最有成效的指望了。尽管小朱同志刚刚作完一场场面秀——很隆重的把“代朕亲临”的、自愿捐出一百万军饷的大学士李建泰送走——其实这位大学士只带了500人随行,而且,他的家乡也已经落入李流寇的手里,所谓的一百万军饷用刘姥姥的话说就是“连响都没听见一下就没了”。就是这位大学士,临行前曾秘会皇帝提出“贼势大,不可敌,愿奉太子南下”的观点,翰林学士李明睿也持同样的意见。可是在今天的朝会上,尽管皇帝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可是大臣竟然没有一个敢公开支持南迁的,有人主张皇帝当御驾亲征,鼓舞天下士气,令四方忠臣义士群起响应;有人主张调天下兵马勤王,放弃直隶、辽东防线,尽全力固守京师;至于南迁派在一些具体细节上也意见不一,比如皇帝应该带多少军队随迁,国库财政如何分配等,有人更主张太子南迁而皇帝应该留守。小朱同志干脆逐个询问,在场的27位大臣中有19位表示反对皇帝南迁,最后,内阁首辅、大学士陈寅慷慨激昂了半天,面红耳赤的重申“一寸江山一寸金”,但当皇帝问及具体的防御措施的时候,所有大臣又都顾左右而言他。南迁的念头就这么被一种可怕的沉默给覆盖了

      不能南迁,那么就要努力进行防御。宫中的餐具都从金银的变成铜铁的了,可是辽东的军饷还是像一个无底洞一样。小朱同志无他法,只好动员大臣们募捐,应者寥寥。于是他点名让国丈周奎捐银五万两,周老王八蛋说没有,小朱同志大急“后父如此,国事去矣”,他只好捐了一万两,小朱认为太少,至少要两万,周皇后偷偷给她爸爸送去一万两,他还私吞了五千。几个月后的三月十九日城破,周奎被抄家,仅现银就搜出五十二万两,家中奇珍异宝,绫罗绸缎价值数十万

      小朱同志在得知国丈的募捐情况后曾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文臣个个可杀”这6个触目惊心的大字,很难想象他那时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大臣们如此,京城的市民们则是另外一种态度。在得知皇帝要募捐来完成军饷之后,许多小民于顺天府衙门捐出几两碎银甚至全家的一点粮食,他们泣曰:吾等皆为大明子民,今国家有难,当为吾皇分忧。也就在这一天,小朱皇帝下了他在位这17年里的第4次罪己诏,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了

      更加让人胆战心惊的消息随后传来,陕西流寇李自成已经与元旦那天称帝,国号“大顺”,追封尊号到其曾祖以下。增置六府尚书,仿明制建立起了全套政治机构。此刻,他已攻陷大同,即将兵抵宣府

      北京,已经岌岌可危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