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恩爱夫妻 ...

  •   李世民见妻子跑了过去,便也追了上去,无奈长孙芷萤轻功好过他数倍,总是追不上,长孙芷萤离他越来越远,很快便没了身影。只有那青衣人与白衣人的身影依稀可见,不久,那二人便停了下来,他赶上二人,道:“请问二位,刚才有没有看到一个青衫女子?”
      白衣男子惊讶地看着他,道:“是你!”
      李世民仔细打量了这人一番,讪笑道:“公子,我们好像没见过吧?”
      这白衣男子便是天应,他见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正神志不清,故而对他并无印象;而一旁的青衣男子便是王瀚东,他们二人专门来抓凶手,没想到那人轻功造诣甚深,很快便没了踪影,二人也不知往何方追,便踟蹰不进,刚好遇见追妻子的李世民。不过他们二人确实看到一个青衣女子从他们身旁一跃而过,轻功远在他二人之上。
      天应笑道:“真是不好意思,在下刚才认错了人。”
      李世民“哦”了一声,道:“那,二位公子是否看到一个提着剑的青衣女子呢?”
      王瀚东道:“见倒是见了,不过,现下她往哪个方向去了,我们二人也不知道。”
      李世民有些失望,却也不失礼貌,抱拳道:“多谢二位了,后会有期!”想去追回妻子,却不知道哪儿去追,心下甚是着急,不顾旁边有人,便大喊道:“阿萤,阿萤。你在哪儿呢?”
      喊了一遍又一遍,却无人回应。李世民更是着急,漫无目的地乱找,乱喊,而他的声音却仍是换不回一丝的回应。
      王瀚东见他神色焦急,又如同无头苍蝇般到处乱喊,便追上他道:“这位小兄弟,不如你描述一下那位姑娘的特征,我们帮你一块儿找,如何?”
      李世民丢了妻子,心中难过,又见他神色诚恳,便道:“她身着青衣,提着一把剑,与我手上的刀很相似,大眼睛,鹅蛋脸儿。哦,还有,她脖子上挂着一块儿青色的玉石。”
      三人便准备分头去找,忽然,李世民感到手中的英雄刀似乎拽着自己往一个方向,便叫着另外两人,道:“你们看!这把刀一直拉着我往那边去,阿萤肯定在那边!一定是阿萤的剑在呼唤这把刀!”说着,便按着刀所指示的方向往前奔去。
      后面的众人也追上了不少,皆沿着他们三人的脚步向前。夜色越来越重,乘着朦胧的月光,众人一直前进着。不知是谁忽然道:“应该已经有丑时了吧?自从那女鬼到双刀门到现在都快有三个时辰了吧?不知道追上去的人还活不活的成?!”
      李世民对说话那人怒道:“你若再胡说八道一句,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神色尤为狠戾,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气势,一路上果然再无人开口。而半路离开的也不少,最后只剩下八人同行,原来的三人,陈令和与东方静和,连飞虎的胞弟连飞鹰及两个弟子。
      众人随着李世民一直到一条小溪边,远远看到对面一个青衣女子靠在树上,一个白衣女子好像在喂她着吃什么,由于是夜间,双方又隔着些距离,看不清二人的模样,只模模糊糊看到这二人身形很是相似。而那白衣女子似乎发现了众人,“倏”地飘然而去。
      李世民等人到的时候,白衣女子已经不见了踪影,众人也无从去追。而青衣女子似乎正在熟睡,面色微红,衣衫被人解开了一些,露出白皙的右肩及半截藕臂,却紧紧握着剑而不肯松手。李世民对后面几人命令道:“都转过去,不许看!”自己则把女子的衣物穿好,才轻轻舒了一口气,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却发现东方静和正似笑非笑看着他,道:“不是说让你们转过去了吗?”
      东方静和笑道:“我又不是男的,看见什么又不要紧,你担心个什么劲儿?不过看样子,你们关系好像不一般啊,莫非,是情侣?”
      李世民也不搭理她,轻轻拍打着妻子的小脸儿,柔声道:“阿萤,醒醒。”
      身上的人儿似乎已经转醒,眼睛还未睁开,便吐了一口鲜血,又昏睡了过去。李世民焦急的心情全写在脸上,用袖子擦掉她嘴角和下巴的血迹,抱起她便要离开。
      “等一下!”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连飞虎胞弟连飞鹰。
      李世民不解,连飞鹰又道:“仔细看这姑娘衣物上的血迹!”
      众人仔细一看,血迹越来越淡,竟慢慢消失!李世民再一看自己袖子上的血迹竟也消失不见!众人都大吃一惊,连飞鹰道:“李公子,快点把这位姑娘送回连家,找个大夫看一下她是不是中毒。”
      李世民听罢,吓了一跳,赶紧听从他的吩咐,把长孙芷萤抱起来,赶往连家。
      把妻子安放到床上时,天已经微量,连飞鹰早已命人去请大夫,一众人也都识趣退开。天应正怔怔看着他们时,被王瀚东拉了拉衣角,也随众人退出房间。
      王瀚东见到长孙芷萤后没有天应那般失态,却也吃惊不小,这青衫女郎分明就是那天他见到的白衣少女,虽说换了身打扮,身形、容貌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但瞧着那抱着她的少年气宇轩昂,且对她甚是亲昵,心中有些酸涩,却并不表现出来。又想自己见到白衣少女时本是夜间,且与她只有一面之缘,谈不上认识,对她的样子也不会很熟悉,也许只是见着女子与她很是相似,故而认错也不足为奇,心中便豁达起来。
      但一看天应,自从见了那女子之后,便一直愁眉苦脸,便上前拍拍他的肩道:“天应,怎么这般愁眉苦脸的?虽说没捉到凶手,但至少没有伤亡,应该高兴不是吗?”
      天应不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王大哥,你有一见倾心的女子吗?”几日相处下来,天应发觉王瀚东待人很是洒脱,而且又很为别人着想,并不像自己原来所想的那样是个沽名钓誉的皇帝的走狗,便与王瀚东以兄弟相称。
      王瀚东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白衣少女的身影,却不说话。天应道:“其实,十几天前,我受了伤,被一个女子所救,她真的很美,就像是仙子下凡;她也很温柔,明明自己也有伤在身,还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从山谷中出来不到一年,遇到这样一个女子,感到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我很想珍惜,可是,上天却不给我珍惜的机会!”
      “那个美丽又温柔的女子不会是……”东方静和望着李世民与长孙芷萤的房间道。
      “你怎么在这儿?!”天应脸腾地红了。
      东方静和道:“我想来看看那姑娘到底怎么样了。你们俩干嘛在这儿不离开,不会对人家有什么企图吧?”
      王瀚东笑道:“这个可不敢,你没见人家身边都有人了吗?不过,静和,你不会是看人家公子一表人才,就……”
      东方静和小脸儿通红,道:“不许胡说!让三师兄听到了他要生气的!”
      天应与王瀚东看到他这副模样都不禁笑起来。
      不大一会儿,大夫便随着双刀门的人来到房门前,李世民开门把大夫迎进去,一干人也都随着进去,李世民也不阻止。
      大夫为长孙芷萤把脉,继而笑道:“这位姑娘脉象平稳,虽有旧疾在身,此刻却并无大碍。”说罢就要离开,李世民挡住他的道路,道:“大夫,既然你说她并无大碍,那为何她迟迟不醒?”
      那大夫捋着胡须笑道:“若要这位姑娘醒来,一碗醒酒汤即可。还有,七日之内,最好不要让她饮酒,否则,后果自负。”言罢,不理会众人的惊讶,径自离开。
      李世民反应过来后,向双刀门弟子要了碗醒酒汤,跑到长孙芷萤床前嗅来嗅去,自言自语道:“一点儿酒味儿都没有啊,要醒酒汤干什么?”
      醒酒汤很快便端了过来,长孙芷萤喝过醒酒汤之后,脸上的红晕渐渐消退,悠悠转醒,李世民自是激动不已,不顾在场众人,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下,长孙芷萤脸上的红晕又升了起来。
      天应心中难受,正要离开,却被李世民叫住。李世民兴奋之余自然不会忘记此行的目的,而此时便是一个大好机会,便道:“公子留步,这次的事多亏了几位的帮助,在下李世民。想请问众位的尊姓大名。”
      他说的恳切,天应自不好拒绝,正要开口,已经起身的长孙芷萤道:“咦?天应!你也在这儿啊!真是巧啊!”
      天应无奈道:“你好,高姑娘。”
      李世民爽朗一笑,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白衣冷剑,天应少侠,久仰久仰。不过,内子复姓长孙,不姓高。这其间可能有些误会。”
      天应心里更是难过,“内子”,“复姓长孙,不姓高”,多讽刺啊,一直以来,竟然连她的姓氏都是假的!长孙,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姓?
      李世民见他脸色有变,捣了捣长孙芷萤,长孙芷萤嘻嘻笑道:“天应公子,你不会这么小气就生气吧?其实我的名字确实是芷萤,不过姓氏吗,那是为了骗骗原家四绝的,要不,我说不定就不能在这儿与你们说话了呢!”
      不可置否,若是原家四绝知道了她的身份说不定会以她作为诱饵,说不定会杀了她,毕竟,他们要刺杀的人是她的公公。天应笑笑:“怎么会呢?我堂堂天应怎会如此小肚鸡肠?”
      李世民会心一笑,又询问其他人姓名。对王瀚东、陈令和二人,李世民自是夸赞了几句,而当东方静和介绍完自己后,李世民面露尴尬之色,道:“恕在下孤陋寡闻,东方静和,好像没怎么听过。”
      东方静和有些恼怒,她可是大名鼎鼎的女侠,竟然有人说没听过,遂道:“自然是你孤陋寡闻,不然怎么连本女侠的名字都没听过?!”
      陈令和道:“不得无礼,静和!”又拱手向李世民道:“在下曾听闻三年前雁门一役中有一小将智勇退突厥,十六岁名扬天下,不知是不是公子?”
      李世民笑道:“在下确实是在雁门一役中献过计,不过应该没有名扬天下吧?我只记得回去时被父亲骂了一顿,还被罚跪三天,不得吃饭呢。”
      一旁的长孙芷萤小脸儿忽然一红,正好被东方静和看到,便趁机揶揄道:“喂,长孙小妹妹,你脸红什么?莫非,李公子是因为你罚跪的?”
      长孙芷萤小脸儿更红:“谁说的?哥哥罚跪是因为他犯了错,怎么会跟我扯上关系?而且那时我还没过门呢!”李世民却嘿嘿一笑。
      东方静和一脸坏笑道:“哦--原来如此啊。怪不得李公子没听过我东方女侠的大名呢!肯定是长孙妹妹过门后,李公子整天与你在一块儿,所以呀,江湖中事都不甚了解。”
      李世民却一脸坦然道:“这次东方女侠可就猜错了,在下一直生活在军营之中,对江湖中事自然了解较少。”
      东方静和撇撇嘴却无可反驳,天应三人却是暗暗佩服李世民的坦荡,是便是,不是便不是,也不去刻意讨好别人,光是这一点,三人便自愧不如,怪不得听说不少豪杰都乐意与他来往,也许与他相结交的人看重的便是他这一点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